?全球最大玉米出口国,玉米价格上涨原因

玉米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作物之一,全球170余个国家和地区均有种植。玉米是全球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也是最主要的饲用谷物,而且也是全世界生物燃料生产的主要原料。

全球最大玉米出口国是哪个国家?中国?美国?还是巴西、阿根廷?

全球玉米以南北半球分为两个生长期。北半球的播种期在4、5月份,南美(巴西、阿根廷)大概在9月到11月。南美(巴西、阿根廷)玉米的收获期是每年的3-5月,而地处北半球的美国、中国的玉米收获期是9-10月份。

全球玉米生产集中程度高

玉米生产集中度较高。北美洲、亚洲、南美洲的玉米种植面积均较大,美国、中国、巴西、阿根廷是全球玉米产量最高的4个国家,合计占全球玉米产量的69.1%。

2023/24年度全球玉米产量12.22亿吨,同比增加6483万吨,消费总计12.07亿吨,同比增加3929万吨。其中巴西23/24年度更是产出1.29亿吨的历史最高产量,近两年出口都将超过5000万吨,明显挤占了其它出口国的市场份额,一度超过美国越居全球第一大玉米出口国。

巴西是世界第三大玉米生产国,22/23年度出口量超5000万吨,约占全球玉米出口的30%,是第一大出口国,与北半球产量国季节互补。

目前,巴西的粮食产量占全国农业的50%以上。玉米是巴西农业生产中第二重要的作物,仅次于大豆。

巴西天气允许巴西种植三种玉米作物。由于它是一种喜暖的作物,其产量与春季和夏季有关。尽管如此,根据天气条件,玉米可以在巴西的冬季种植,即使在冬季,热带天气仍然提供理想的生长条件。

巴西玉米产量

玉米的主要副产品是DDG(由于其高营养价值,也用作动物饲料)、玉米乙醇和玉米油(也可用于丰富动物饲料,用于制造生物燃料和工业化学),此外还有食品工业使用的玉米粉、糖浆、淀粉等产品。

巴西成为中国头号玉米进口大国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约占全球玉米产量的23%。然而,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以及为了保障口粮安全等原因,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进口国,近几年每年的进口量基本保持在2000万吨左右。

2023年,中国玉米进口量共计2714万吨,同比增加31.6%。其中,从巴西进口玉米1280万吨,占比47%;美国进口714.4万吨,占比26.3%;乌克兰进口553万吨,占比20.4%。

玉米价格上涨原因

近两年玉米价格居高不下,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玉米价格上涨原因有哪些

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需求旺盛,多元主体收购积极性高涨;农资和人力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惜售,希望卖出好价钱;资本炒作,价格看涨预期增加等。

(一)自然灾害引起减产

2020年我国玉米主要产区遭受极端天气、旱涝灾害、病虫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使玉米生产受到严重的损失,部分地区产量下降。如东北地区春季遭遇大旱,玉米发芽率低,幼苗普遍长势不好;入夏又遭到持续强降雨、台风的袭击,大片玉米倒伏,影响正常抽穗;秋季又遇蝗虫灾害,许多玉米被啃食,各类灾情叠加,给玉米生产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导致玉米产量下降。

(二)种植成本上升

现阶段我国玉米主产区大多以集中规模种植为主,种植大户通过流转农户的土地大面积经营,具有一定的规模效益,参入数量较多,竞争十分激烈,导致土地租金逐年上涨。此外,近年来,种子、地膜、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等农资物质价格都在不断上涨,加上灌溉用水、用电、人工成本、存储费用也在上涨,从而推高玉米生产成本。

(三)粮农期望值高

由于中美贸易摩擦不断,致使国内玉米市场供需硬缺口较大,加上国家对稻谷和小麦采取的是定向销售政策,而对玉米采取的则是储备政策,加剧了玉米供求矛盾。而部分粮农对玉米价格的期望值较高,导致惜售心理逐步增强,由“希售”变为“惜售”,进一步加剧了供求矛盾。

(四)跟风从众心理

部分收购商盲目跟风攀比,人行我随,且看涨预期强烈,心理价位较高,收购积极性高涨,将玉米囤积起来,待价而沽,加剧了玉米价格的上涨。

(五)游资恶意炒作

受疫情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资本市场投资渠道单一,获利能力下降。而粮食价格则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景象,稻谷、小麦、玉米等大多数粮食品种价格都在逆行走强,成为少有的有稳定可观收益的投资行业,于是得到了社会资本、游资的青睐,导致一些社会闲散资本纷纷进入粮食流通领域,坐地起价,这也是导致玉米价格快速上涨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六)国际因素传导

2020年起世界各地粮食价格普遍上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受疫情影响,储备意识普遍增强;其二,为抑制疫情持续蔓延,部分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边境封锁、限制出口等措施,导致玉米等粮食贸易和运输受阻;其三,一些粮食生产大国故意囤积粮食,将粮食作为政治博弈的筹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推进,世界玉米价格的关联性越来越强,国际粮食市场价格的上涨,也波及到我国玉米市场的价格。

THE END
1.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特征,规律与应对策略——基于6次典型大幅资本炒作和投机是国际粮食价格波动进而引发粮食危机的重要影响因素 .总结这六次价格 大幅波动规律 ,供求失衡是国际粮价波动的客观基础 ,资本炒作和投机是国际粮价短期急剧波动 的重要推力 ,原油价格通过成本效应和替代效应与粮价共振等成为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共性特征 .为防范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对国内输入性 ,传导性风险 http://jjxj.swufe.edu.cn/EN/PDF/4803
2.CBOT小麦涨停创14年新高!机构称“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无实质影响此外,受近期国际粮价上涨影响,在A股市场上,截至15:00收盘,申万二级种植业板块今日也上涨了3.03%,其中万向德农涨停。 水木长量资本杨英华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俄乌冲突不仅带来农作物减产预期,还会带来国家被制裁后的贸易缩减和部分国家增加粮食收储预期等,众多因素均会推高小麦和玉米价格。”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3022294651364.html
3.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精选十篇)世界粮食市场价格变动直接推动我国物价上涨,拉高了食品类商品的价格,从而波及其他的商品,同时由于我国粮食商品在食品类的商品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根据资料统计显示,我国的CPI中食品类价格占比约为33%,粮食价格上涨势必会带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再者,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太高,提高了农业经营成本,引起成本推动性的通货膨胀,国际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9olv1rh.html
4.中国粮价上涨的必然性与必要性部门动态这些信号表明,随着全球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以及农业问题对于全球经济的利益攸关,中国的农业及食品产业链正在为国际资本创造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 显然,外资的逐利性必将导致外资进入粮食生产和粮食加工业,如同中国肉价上涨导致高盛公司斥资进入养猪业一样。前些年中国的大豆市场已经提供了前车之鉴,跨国粮商现在已经控制了http://fzggw.cq.gov.cn/zwxx/bmdt/202002/t20200212_5196710_wap.html
5.国际粮价上涨主因是什么目前,随着全球玉米、大豆价格持续走高,我国生猪养殖成本明显上升。由于猪肉价格在经历两年连续暴涨之后,今年出现价格下跌,很多养殖场因成本与售价倒挂而陷入亏损境地。为了避免全球粮价上涨带来输入性通货膨胀风险,我国正在加大精准调控力度,综合运用储备、进出口、财税、金融等调控措施,确保粮食有效供应,确保粮食保供稳价。https://m.gmw.cn/2021-06/17/content_34928139.htm
6.国际粮价持续回调,为何国际乳制品价格却一路上涨?在国际粮价回调背景下,国际乳制品成为为数不多价格上涨的品类。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国际乳制品价格全线上涨,环比上涨4.1%,同比上涨24.9%,粮农组织乳制品价格指数达149.8点。 物产中大期货高级分析师谢雯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乳制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新西兰、欧洲地区主产区https://m.yicai.com/news/101471271.html
7.导致物价上涨的那些国际国内的原因(2)由于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利用玉米加工燃料乙醇、利用大豆制造生物柴油,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拉动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进而带动了我国粮价上升,并波及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等主要副食品价格。粮、油、肉蛋等食品类价格上涨,成为推动当前价格总水平上涨较快https://m.haiwainet.cn/middle/3541083/2016/0402/content_29798865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