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东人来说,“钙奶饼干”这四个字,是一个心照不宣,但掷地有声的暗号。
有两位山东同事,分别来自内陆和沿海,他们会为“什么菜可以代表山东?”争执不休,会为外地同事只知道大葱煎饼急眼。
但,只要说出青食钙奶饼干,他们就会心领神会,露出祥和的微笑。
之前做山东线上种草,我们激情种草山东美食几十种,留言最多讨论最激烈的,还是它:这块小小的,有魔力的饼干……
最让我们这些外省人士困惑的是:
这块饼干是给山东人下了什么蛊?怎么可以让老老少少的每个山东人,见了都两眼放光?
这个在齐鲁大地无人不晓的品牌,为什么出了山东省,就失去存在感了?
传说中的钙奶饼干,吃起来什么样?
如果你之前一直吃的都是超市里畅销的甜到发腻的零食饼干,再反过头来吃朴实的青食钙奶,会发现它味道上最大的特点,可能就是...没有特点....没关系,多吃两口就上瘾了:)因为配方传统,青食钙奶大概还是「饼干」这种产品最原始朴素的样子,松脆且厚实,有一股麦子来的粮食香。
它也甜,但是甜得克制,连吃半包也不太会觉得嘴里发酸;吃完获得的,更多是吃碳水而不是吃甜食的快乐。每个山东人都知道,干吃钙奶饼干会噎得慌,正确打开方式是泡水或者泡牛奶——
别地儿小朋友,知道饼干蘸牛奶这种吃法大概率是通过奥利奥,而山东小朋友基本都是从钙奶饼干学会的。看看这个饼干的气孔,疏松轻脆,把它泡在液体里,吸水特别快,口感瞬间变得软绵绵,含在嘴里就会化开。
而且因为最开始就是按照儿童食品来研制,如果把青食钙奶泡在70度以上的热水里,它还会直接化成糊状,形态一键切换成成小宝宝的辅食。
但神奇的是,尽管吸水效果这么好,把这块饼干敞口放在空气中,半天也不会潮掉,哪怕在南方回南天也是如此。这工艺,放今天来看也算神奇了。钙奶饼干の诞生钙奶饼干,这个听起来充满营养与希望的名字,其实诞生于中国最困难的岁月里。1959年开始,中国进入粮食短缺的“三年困难时期”,很多小孩子因为营养不良得上了各种疾病,特别是由于缺钙,不少婴幼儿都出现了贫血和佝偻病的症状。于是国家决定研发一种“以补钙为主、营养丰富、适用于哺育婴儿的儿童饼干”,来给小朋友们补充营养。
青食钙奶就这样问世了。带着这样的使命,它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注定是一种硬核的食物...
长相笨拙朴实,约等于没有造型;油纸包装,大片松脆耐储存;主要原料就是面粉砂糖鸡蛋牛奶,不含任何不必要的添加剂。补钙的材料是啥呢?大骨头磨碎之后的粉末:)受条件所限,据说最开始加工钙奶饼干的工具,还是擀面杖和菜刀,真正土法硬核手工制作,瑞思拜……
后来中国制药工艺发展起来之后,骨头粉被换成了碳酸钙,但除此之外,钙奶饼干的配方几十年来基本就没有变过。也就是说,你今天在超市里买到的青食钙奶,几乎还是几十年前的老味道。
其实在大多数人的经验里,强功能性的食品往往都不太好吃,不过青岛食品厂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们把这块饼干的口味做到了老少咸宜。钙奶饼干の流行因为面世于一个物资特别贫乏的年代,钙奶饼干最开始的身份是“高级营养品”,走配给制度,据说曾经15斤粮票才能换一包饼干,还要托关系才能搞到。为啥这么值钱?因为真的好吃又好使啊!几乎每一个青岛人,都认识或者听说过几位因为钙奶饼干摆脱营养不良的长辈。看看配料表就知道,每一百克钙奶饼干里含有300mg的钙:
作为对比,每百毫升牛奶里也才含125mg的钙,连钙奶饼干的一半都不到...外加青岛食品厂早年产量也的确有限,而且当时大多数家庭都好几个娃,给小孩补充营养几乎是每户都有的刚需。于是钙奶饼干就这样无意间成了实实在在的硬通货,它“高级食品”的形象,也就伴随着供不应求的记忆,在老一辈青岛人心里深深扎根。
这种口碑效应在随后的十几年里慢慢发酵,等到改革开放之后,钙奶饼干不再是凭票换购的配给商品,被压抑许久的购买欲开始喷发:于是在青岛,每一个可能会有饼干出现的地方,你都能看到钙奶的身影——它成为了婚礼点心常客、早餐界扛把子、小卖部销量之王,甚至祭拜祖先都得供上几包...于此同时,作为青岛人民去山东各地探亲串门的常备伴手礼,钙奶饼干在整个山东也流行起来。
都说山东人“认老理”,钙奶饼干通过几十年不变的口味,成功把自己打造成了“老理”。
本身作为一家国营食品厂,青食对市场也不必要有额外的野心,更何况在山东,「钙奶饼干」口碑和需求,都比产能跑得还快...尽管现在身份只是零食,但曾经几十年都是“补品”的背景在那里摆着,如果小朋友想吃钙奶饼干,山东家长们的态度从来都是:“管够!”
与青岛籍摄影小哥聊天实录很多人都认为,山东人普遍能长得这么人高马大,跟青食钙奶饼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对于青岛食品厂来说,「钙奶饼干」四个字,就是旱涝保收的金字招牌。所以站在他们角度看来,费心思铺渠道做宣传这种事,是真的...“可以,但没必要”。每一个山东商店都会想办法把它摆上自己的货架,然而也许正是这种“口碑传到哪再卖到哪”的方式,把这块神奇的饼干限制在了山东省内。
于是,就如同出了广东就很少人听说过隆江猪脚饭,对于青食的产品来说,好像也有一道看不见的省份结界:根据青食的财报,青食在山东省内的销售份额,竟然高达94%...小饼干背后,从小作坊干起来的上市公司1950年,在青岛沧口升平路成立了一间不起眼的小作坊:沧口食品部。他们的主要业务是生产月饼、糖果和饼干之类的点心。按照正常的剧本,那个年代的小型食品厂,基本逃不脱后来改革浪潮中被兼并或者直接倒闭的结局。不过他们抓住了一波好机会,投入生产了很多青岛特产的“高粱饴”:
这是一种以粮食为原料的软糖,后来成为了举国爆款,如果你没吃过,你爸妈也肯定吃过。靠着生产糖果点心,这家小作坊逐渐壮大,过几年变成了青岛食品厂,又过几年搬进了大厂房,成为了国家重点的几个食品公司之一。当时中国成规模的食品厂并不多,而青食也的确干出了成绩,所以在成立九年后,这家主要制作糕点和糖果的工厂,接到了国家分配的一项“专业对口”的重要任务——
也就是借着这次机会,青食生产出了日后畅销齐鲁大地的钙奶饼干,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钙奶饼干当年爆火不奇怪,火了六十年才神奇!由于当年青食的火爆,“跟风”的也不少。山东省内还有其它一些生产钙奶饼干的厂商,其中最出名的“青援”牌。所谓“青援”,其实就是“青食技术支援”意思...它算是正牌青食根正苗红的关联产品。不过,还有很多跟青食没啥关系的小厂也开始生产钙奶饼干,然而这么多年以来,没有任何一个挑战者撼动过青食的地位。老牌硬核饼干厂的工艺不是开玩笑的,看看青食的配料表,清清楚楚地标注了“鲜鸡蛋”,还特别说明了自己用的油包括“花生油”和“棕榈油”两种,而且花生油的排位比棕榈油更靠前:
花生油更香,但成本比棕榈油可高出好几倍与之相对地,一些对标的小厂商为了搏利润,鸡蛋只能换成鸡蛋粉,用的油往往也只用植物油三个字简单标注。具体到消费者的感知上,青食牌的饼干,味道就一直比别家更地道——而这种从婴儿辅食到儿童营养品,再到日常早餐都能胜任的神奇钙奶饼干,一包225g,(在二十年内涨价两块之后),今天也才只卖四五块钱。
其实在钙奶饼干之外,青食的其它产品线也表现不错,比如这款青食版的“小馒头”。
没想到吧,这种小馒头其实不是旺仔独有,它最早发源于日本,原始的名字就叫菠萝豆。吃起来甜脆有奶香,而且价格非常便宜,一包80g只要三块多。如果你是旺仔小馒头的拥趸,没道理不爱它。
与青食同场登台的公司,包括青岛啤酒、海尔电器、海信、澳柯玛、双星...看看它队友的身份,你大概就知道这是个什么重量级的选手。真材实料,便宜大碗,是青食历久弥新的秘诀。
对山东的朋友来说,这也是一种幸运:几十年大浪淘沙,你爱的品牌还是这么,你爱的那块饼干,还是这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