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价格运行将逐步回升到正常合理水平

2023年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出现负增长,之后物价总水平持续低位运行,全年CPI同比仅上涨0.2%,核心CPI同比上涨0.7%,低于年初预计的3%左右的年度目标和市场预期。价格总水平走势偏弱引发了一些担忧,大家担心消费品价格普遍、长期低位运行将导致商品需求萎缩,消费意愿下降,经济增长预期减弱,其直接后果是企业生产利润下滑、投资意愿降低,但由于企业的固定生产成本和制度性成本并未减少,企业投资意愿进一步降低,从而减少招工和库存,带来大量的资源闲置和失业问题,最终导致经济停滞。

实际上,无论是从历史走势还是当前特征看,我国并没有表现出进入长期通货紧缩的趋势。客观看待影响我国价格走势的因素及其变化情况,有助于厘清当前对价格问题的争论。

呈明显结构性短期性特征

与以往出现的价格下行周期类似,当前价格总水平低位运行是经济增速变化的结果。受新冠疫情和国际环境影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和投资下降,工业制造业领域利润下滑,综合反映到价格水平上。但综合分析价格总水平低位运行的原因和程度,不难看出,其走势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和短期性特征。

当前,价格总水平走势回落并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等重要商品价格的下行。由于前期供给过剩,猪肉价格持续面临下降压力。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全年生猪出栏72662万头,同比增长3.8%,接近20年来最高;主要畜禽肉类总产量高达9641万吨,为20年来最高。大量供给导致国内猪肉价格明显持续下降。据国家统计局计算的食品对于CPI的拉动,2023年10月为-0.75%,而2022年同期为1.26%。食品价格的低位运行是当前价格总水平走低的关键。

综上所述,经济增速的阶段性下降,投资和消费尚处于恢复期,叠加猪肉等重要商品供给过剩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是物价总水平低位运行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短期性。

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是关键

价格总水平是宏观经济运行的结果,是供求格局变化的表现。当前,中国经济总体保持回升向好态势。从工业运行看,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重点行业生产整体向好,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8个保持增长。十大重点行业基本盘稳固,平均增速超过5%,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水平。从消费情况看,线上消费快速增长有效带动内需复苏。2023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320.7亿件,同比增长19.4%,行业业务量不断刷新纪录。从就业情况看,2023年1—11月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1180万人,同比多增35万人,就业逐步改善的态势比较明显。从货币供给情况看,2023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9.7%和9.5%,保持较快增长。从经济增速恢复情况看,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中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表现亮眼。2024年,我国将继续围绕扩大内需出台一系列政策,切实提高消费和投资意愿,稳定居民就业和收入预期。随着国内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居民收入增加和就业扩大有助于进一步刺激需求,成为未来价格总水平温和上涨并回归至合理水平的最根本影响因素。

此外,2023年低基数将对未来价格总水平走势产生影响。2023年,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降幅明显、CPI同比上涨乏力,高基数制约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与2023年物价面临较高基数不同,2024年对应2023年基数相对较低,这将为通胀水平小幅反弹提供支撑。

稳健运行的长期趋势没有变

从长期来看,决定我国价格总水平运行的影响因素及其长期趋势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不会出现日本式长期通货紧缩。

首先,价格总水平是经济增速和收入变化的综合表现。据测算,现阶段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大约在5.5%—6.5%。在经济保持增长态势、宏观政策稳定的情况下,价格总水平必将保持在合理水平。

其次,食品、能源等重要商品仍处于“紧平衡”供给,为长期价格稳定提供了支撑。目前,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实现了“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的粮食安全战略要求,但总体供求仍处于“紧平衡”的状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居民粮食消费结构将不断升级,粮食需求或将进一步提升,供求缺口也将长期存在。与粮食安全类似,我国能源供给也存在需求缺口的问题。据统计,2022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71.2%,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40%。粮食、能源供给“紧平衡”格局将为价格形成提供重要支撑。

政策协调配合助力扩大内需

尽管当前价格总水平走势低位运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但反映出的需求不足等问题仍然需要高度重视。2023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个重要会议对此做出重要部署,释放积极信号,做好预期管理,多措并举扩大社会总需求。

从政策部署的重点看,着力促消费扩投资是重点。按照环比数据的历史走势,每年的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是价格总水平上涨的高峰期。为此,2023年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出台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智能消费和“国货潮品”消费,促进居民消费提质升级。2024年春节假期,全国重点文旅景点的游客数量达1.23亿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了22.8%;1月18日至2月6日年货节期间,全国网络零售额接近8000亿元,较2023年农历同期增长8.9%。

2024年,我国的宏观政策将进一步发力,为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运行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按照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将加强协调配合,宏观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精准有效。随着稳投资、促消费、稳就业和稳预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中国经济回升向好趋势将进一步巩固,价格总水平也将逐步回归合理水平。

以稳预期、促改革为着力点

合理引导重点领域投资和消费是稳定市场预期、促进价格总水平合理回升的坚实基础。当前,消费领域出现很多新的变化,耐用消费品销售逐步回暖,文娱旅游、体育赛事等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全国重点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稳预期措施的顺利推进,将进一步扩大内需和经济企稳,也必将使价格总水平产生相应变化。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财贸经济》编辑部主任、副研究员)

THE END
1.中国价格信息网进出口方面,海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中国花生累计进口总量为722541吨,同比增长9.33%;中国花生累计出口总量为126553吨,同比增长19.43%。11月中国花生进口量65986.15吨,同比增长27.31%;11月中国花生出口量18276.1吨,同比下降11%。从国内进口花生来源国占比来看,2024年仍然以进口非洲国家为主。其中苏丹占45%、塞内加尔https://www.chinaprice.cn/slkjzsjcqkbg/54988.jhtml
2.m.bjgrainmarket.com/lyxxhy/a3ebf2b0c8e511ef9a55随着国内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经营主体信心不断恢复,加上全球资本重回中国市场、国内投资需求复苏等多重利好因素共同作用,粮食市场的贸易、投资、囤积等需求也将一定程度上恢复。价格调整到位,在企业保持低库存之下,一旦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预期转向形成趋势,叠加潜在的供需利多因素,价格将有望低位回升。当然,在百年变局之下,https://m.bjgrainmarket.com/lyxx-hy/a3ebf2b0-c8e5-11ef-9a55-490d2f609522.html
3.全国主要粮食品种收购价格周报(11月6日)全国主要粮食品种收购价格周报(11月6日)发布时间:2024/11/14来源: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打印 ] 微博微信排行榜 01 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数据〔2024〕1836号) 2024-12-30 02 2025年1月2日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调整 2025-01-02 03 关于推广借鉴上海浦东新区、深圳、厦门综合改革试点创新https://www.ndrc.gov.cn/fgsj/tjsj/lslt/shichangjiance/202411/t20241115_1394490.html
4.大豆价格行情分析预测1月3日进口大豆到国内港口CF及升贴水报价 来源:粮信网时间:2025-01-03 16:15:25 1月3日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持平 来源:粮信网时间:2025-01-03 16:14:48 2025年1月3日大连大豆期货收盘高开收跌 来源:粮信网时间:2025-01-03 15:02:21 周五亚洲盘中快递:本周芝加哥大豆上涨逾2%,因南美干旱令人担忧 https://www.chinagrain.cn/dadou/
5.「行情报价」12月7日全国主要地区粮食价格报价7日中国玉米市场行情 报价单位,品种及等级,本期价格,价格类型,涨跌 黑佳木斯,三级本地新玉米,1570,收购价,+40 黑哈尔滨,三级本地新玉米,1680,收购价,+40 内蒙古通辽,二级本地新玉米,1730,入厂价,+30 吉公主岭,三级本地新玉米,1740,出库价,+10 https://m.sohu.com/a/280385159_120047202/?pvid=000115_3w_a
6.各地报价价格报价时间 报价单位品名我要报价 品名报价单位价格类型价格报价地区报价时间 优质晚粳米衢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批发价5220 元/吨浙江省-衢州市2022-08-17 晚籼稻衢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批发价2750 元/吨浙江省-衢州市2022-08-17 早籼稻谷衢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批发价2780 元/吨浙江省-衢州市2022-08-17 http://www.zglssc.com/pssM9002/pssM9002_list.do
7.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精选十篇)假设中国粮食市场在国际大环境下满足完全自由市场的条件, 且中国的粮食进出口不足以主宰国际粮食市场的供给量和价格变动或者中国的粮食进出口量的改变不会对世界的粮食进出口总量造成严重而明显的影响, 价格波动不会受到中国粮食进出口量的绝对的影响的条件下, 得到自由贸易条件下粮食市场的供求均衡模型, 如图2所示。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9olv1rh.html
8.中国粮食市场波动:面粉大豆油价格动态及大豆进口情况分析在国际市场上,CBOT期货实时报价显示,截至北京时间09:30,大豆、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跌。其中,CBOT大豆涨0.04%,CBOT玉米跌0.06%,CBOT小麦涨0.38%。这些价格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市场的走势。 总体来看,中国国内粮油市场在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价格波动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政府https://stock.hexun.com/2024-02-07/211873348.html
9.第十三届IGPE中国国际粮油产业博览会请联系招商经理索取展位图及报价列表。 九.主要参会专家领导(拟): 卢景波: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中国粮油学会理事长 李育材: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中国牡丹产业协会会长 陈坚: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https://www.foodmate.net/exhibit/show-4835.html
10.国际粮价大跌!国内料价仍在疯涨!最高又涨300元/吨虽然俄乌冲突仍在继续,但国际粮食价格自6月中旬以来,就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中华粮网数据显示,近一段时间,国际粮价大幅下降,美小麦价格领跌18%,玉米等粮食价格纷纷从前期高点大幅回落,甚至一度回到俄乌冲突发生前。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饲料价格仍在上涨…… https://m.jbzyw.com/view/328335
11.大米购销价格均下跌优质小麦(山东)到港报价:深圳蛇口和广州黄埔2840元/吨。 四、 中国沿海运价指数 粮食运价锦州—广州(5-6万)报63.3元/吨。 五、 全国主要粮食品种收购价格 2021年3月15日,全国主要粮食品种收购价格周报:小麦2240-2840元/吨,平均价格2533元/吨,环比基本持平;早籼稻2300-3300元/吨,平均价格2634元/吨,环比涨0.1https://www.xjxnw.com/m/html/information/infor_win.html?id=1687188
12.粮食期货价格走势,粮食期货价格走势今日价格行情走势最新报价粮食期货价格走势今日价格、最新报价、行情走势来自于我的钢铁网门户网站,为您提供粮食期货价格走势产业资讯信息,包含最新的粮食期货价格走势今日价格、粮食期货价格走势行情走势、粮食期货价格走势最新报价、行业分析等信息,为国内钢铁企业,钢材企业提供最新的粮食期货价格https://www.mysteel.com/hot/526579.html
13.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2024年11月8日,罗马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周五发布最新报告显示,受植物油价格跳涨推动,国际食品价格指数10月大幅上涨,达到过去18个月以来的最高点。 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是衡量一揽子食品类商品国际价格月度变化的尺度。2024年10月,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 127.4点,环比上涨2.0%,同比增长5.5%,但http://www.capiac.org.cn/index.php?s=news&c=show&id=1890
14.纯粮酒手提礼盒送礼宴请52度500mL6瓶图片价格品牌报价酒类 > 白酒 > 白酒 > 浏阳河酒 > 粮友酒类卖场店 浏阳河酒浏阳河柔和白酒浓香型52度500ml*6瓶纯粮酒手提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支持https://item.jd.com/10054890696481.html
15.俄乌局势引发“涨声一片”!欧洲天然气已暴涨240%国际粮价出现罕见单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大幅飙升,之前都是全球价格高地的中国市场价格,正在成为价格洼地,玉米、小麦等价格开始出现了倒挂。比如,进口玉米等价格与国内相应港口报价基本持平,国际粮食价格现在已经没有进口优势。 此外,粮食周边农资价格的上涨,引发种植户对于粮食成本上升的担忧。由于俄罗斯天然气、钾肥和氮的出口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3062298028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