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专家谈粮食自给率:中国粮食安全基础牢固

据农业部网站消息,近几年,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供给增加,有力支撑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但近两年,我国谷物进口量呈现增长趋势,引发社会对我国粮食自给水平的担忧。对此,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姜长云在近日答记者问时表示,近几年,我国粮食自给率有所下降。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为99.6%、99.1%和99.2%,2012年下降至97.7%,但仍在95%的基本自给线以上,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牢固的。

问:如何衡量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水平?

答:所谓粮食安全,是指能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时期都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维持其生存和健康生活所需的基本食品。通常用粮食自给率,也就是当年粮食产量占当年粮食消费量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水平。它能比较恰当地反映一个国家的饭碗能否端在自己手上,需要在多大程度上依赖国际贸易。一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自给率在100%以上,就是完全自给;在95-100%之间,属于基本自给;在90%-95%之间,是可以接受的粮食安全水平;一旦小于90%,粮食供求的风险就会增大。

英文翻译时,通常将“food”译为粮食,实际上“food”准确的意思是“食物”,它比我国常说的“粮食”概念要宽得多。按照我国的统计口径,粮食包括谷物、豆类和薯类。在国际上并不存在与我国口径完全一致的粮食概念。我国统计中真正能与国际比较的,既不是食物(food),又不是粮食,而是谷物。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口径,谷物包括小麦、稻谷和粗粮,粗粮又包括玉米、大麦和高粱等。在我国,谷物主要是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类,以2011年为例,稻谷、小麦、玉米产量合计占谷物总产量的98.4%。因此,在比较我国与国外的粮食安全水平时,采用谷物自给率代替粮食自给率,更具有统计上的可比性。谷物自给率反映谷物,主要是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自给水平。我国的粮食生产以谷物为主,谷物产量一般占粮食总产的90%左右。只要保障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稳定供给,稳定粮食自给率就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问:目前,我国粮食自给率处于什么水平?

答:中国是人口大国,保障粮食基本自给,始终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上首次提出我国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的目标,2008年《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再次明确提出,我国粮食自给率要稳定在95%以上。在计算粮食自给率时,如果按照国际可比的谷物概念作为粮食口径,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粮食平均自给率达到100.5%。其中,2009年以前,除1996和2004年低于100%以外,其余年份的粮食自给率都超过100%。近几年,尽管粮食连年增产,但由于需求大幅增加,特别是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需求增加较快,粮食自给率有所下降。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为99.6%、99.1%和99.2%,2012年下降至97.7%,但仍在95%的基本自给线以上,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牢固的。

2012年,我国谷物进口虽然增量较大,但都在国家进口配额之内,占国内谷物生产、消费总量比例较小,并未改变我国谷物供需基本平衡的局面,对全球粮食市场运行也未产生明显影响。据测算,2012年我国大米进口231万吨、占国内产量的1.6%、占全球贸易量的6%左右;小麦进口369万吨、占国内产量的4.4%、占全球贸易量的2.7%左右;玉米进口521万吨、占国内产量的3.6%、占全球贸易量的4%左右。进口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内粮食价格高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的价格优势明显。至于主要粮食品种的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同我国连续多年通过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临时收储等措施鼓励粮食生产、加强粮食安全有很大关系。二是适度进口部分高端优质大米、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饲料用玉米等满足国内多样化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余缺调剂性质。

问:有人说进口粮食,等于进口土地和资源,缓解国内资源紧张压力,您怎么看?

答:粮食属于土地和水资源密集型产品,我国人多地少,人均水资源较少,适度进口粮食,有利于缓解国内耕地、水资源紧张压力。但粮食作为经济发展、国家自立的物质基础,对一个大国来讲,决不能依赖进口,必须立足国内,保持一定自给水平。从世界范围看,多数大国粮食自给率都在90%以上。其中,澳大利亚、阿根廷自给率超过200%;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等自给率在100%-200%之间;俄罗斯、印度、巴西等自给率在90%-100%之间。粮食自给率低于90%安全线的国家主要集中在非洲。

从我国国情看,粮食只能适当进口,不能大量依靠进口。因为我国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大量依靠国际贸易无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也容易形成负面的国际影响。首先,全世界粮食还不够吃。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12/2013年度全球谷物产需缺口约640亿斤,反映全球粮食供求状况的库存消费比从2002/2003年度的25%下降到了2012/2013年度的20.5%,接近18%的粮食安全警戒线。其次,国际贸易量很小。每年全球谷物贸易在23500-31500万吨,仅为我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左右。国际市场大米贸易总量也就是3500多万吨,仅占我国大米消费量的25%左右,通过国际市场调剂的空间十分有限。第三,我国大国效应明显。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贱。还存在运输成本问题。大量进口粮食从上海、广东到岸后再转运到贵州、甘肃,尤其是偏远的农村,成本太高,消费者吃不起。因此,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

问:未来我国能否稳定粮食自给率,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答: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实现“九连增”,9年累计增产15887.5万吨,年均增加1765万吨。建国以来,只有1950-1958年出现过一次“九连增”,但仅增产8445万吨,年均增加938万吨。世界上也只有美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印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过“五连增”。更应看到,在粮食实现“九连增”的同时,棉油糖、果菜茶等经济作物都全面增产,这实属罕见、极为难得,再次向世界表明,中国有能力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如果将视野拓宽到食物的范畴,我国食物安全的保障更为充足。因为从国际经验和我国的现实来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越来越多元化。蔬菜、水果等非谷物、非粮食食物,日益成为增进我国食物安全的重要补充。

THE END
1.如果全世界停止对中国出口粮食,中国能否自给自足?荒地如果全世界停止对中国出口粮食,中国能否自给自足? 第一:中国自古以来的历史就已经证明了,如果你让中国人民没有饭吃,那你就应该想到一个非常可怕的事实,只要不给钱,那就不算买卖,一个连内脏都做出花来的国家,千万不要对这个国家做出这么愚蠢的决定。https://www.163.com/dy/article/JFPE4FBT055656UB.html
2.如果全球都停止出口粮食,中国能否自给自足?中国粮食种植的成本相比世界主要的几个粮食出口国来说是更高的。 所以在中国政府划定耕地红线,设定国家粮食直补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前提下, 中国才满足了100%口粮自给率。 换句话说, 没有政府主动干预,完全交给市场行为的话, 在中国种植主粮实际上也是没有竞争力的,不如直接进口粮食划算。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814157227884589
3.中国食物自给率65.8%,如何构建安全稳定粮食供应保障?在农业供给体系中,蛋白饲料原料供给自给率不到20%,短板最为突出。2000年,中国的食物自给率为93.6%,2020年降至65.8%。 现在,进口粮大致占中国粮食产量的1/4。此次研讨会上,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介绍,中国粮食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17%,肉类的对外依存度达到9%。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22_05_03_638045_s.shtml
4.望远镜:能说中国粮食是“绝对安全”吗?1、估计2017年公布的粮食总产量水分率约21%。2017~2019年每年人均占有自产粮约374公斤,低于400公斤的国际安全线; 2、2018年中国净进口的谷物虽只有0.18亿吨,但净进口的全部现粮1.12亿吨,现粮自给率只有82.3%;加上净进口粮食的转化物,净进口全部粮食1.42亿吨,全部粮食自给率只有78.6%;包括非粮食物和纤维,净进口8http://www.kunlunce.com/e/wap/show.php?classid=176&id=143648
5.中国粮食能够自给自足吗中国粮食能够自给自足吗踩死猪 精选回答 中国粮食当然是自给自足,近些年粮食还实现了十连增,所以中国人自己的主粮问题,已经95%左右是靠自给自足的。而且国家为了保护种田农民的利益,在粮食丰收时,把粮食高价收购入仓库,所以我国的粮食供应自给自足是没啥问题的。 但是中国的粮食出现了二个问题: 一、愿意种地的https://edu.iask.sina.com.cn/jy/2pwb0ZJLqCV.html
6.中国粮食能够自给自足,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粮食?在我们考虑种地不赚钱的同时,却发现,中国却在大量进口粮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2017年的粮食自给率已经从2015年的94%下降到了2017年的86%甚至有着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其中,中国玉米、小麦和大米的进口量都在翻倍增长。而大豆需求更是在过去的十数年间激增,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贸易国和消费国。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925/04/2609158_689824300.shtml
7.中国粮食自给率研究——粮食谷物和口粮自给率分析陈香玉. 提高中国粮食自给率的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5): 12695-12697. [CHENG XY.Situation analysi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n improving China's grain self-sufficient rate in China.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4,42(35): 12695-12697.] https://www.jnr.ac.cn/CN/10.31497/zrzyxb.20190416
8.中国粮食现在可以完全自给自足吗?南方plus中国粮食当然是自给自足,近些年粮食还实现了十连增,所以中国人自己的主粮问题,已经95%左右是靠自给自足的。而且国家为了保护种田农民的利益,在粮食丰收时,把粮食高价收购入仓库,所以,我国的粮食供应自给自足是没啥问题的。 但是中国的粮食出现了二个问题;一是愿意种地的人口越来越少,现在种田的农民都是50后、60后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809/14/c1491085.html
9.粮食缺口:中国人可以养活自己吗?中国发展门户网中国粮食总需求的增长预计会大大超过国内粮食生产的增长。目前,中国的粮食总需求为6亿吨,预计2020年会达到6.7亿吨[中国棉花需求量将继续增长] 全文>>> 世行报告:粮食供给制约因素或影响中国粮食自给率 粮食需求的强劲增长和日益显著的粮食供给制约因素是未来中国粮食自给率的潜在威胁。2010 年,中国的粮食自给率跌至 http://cn.chinagate.cn/environment/node_7208222.htm
10.法媒:未来十年中国粮食产量将保证自给自足资料图:中国粮食在丰收 法国《费加罗报》7月5日文章,原题:中国农业生产能够自给自足近日《费加罗报》援引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经合组织的报告结论指出,尽管中国对农产品的需求巨大以及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但是在未来十年当中,中国的粮食产量能够保证自给自足。 https://oversea.huanqiu.com/article/9CaKrnJBerV
11.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粮食自给率逐步提高 未来10年,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稳步提高,播种面积基本稳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粮食供给保障能力将不断提升。预计粮食单产稳步提高,2033年为429千克/亩(6438千克/公顷),年均增长1.0%;粮食产量稳定增长,达到7.66亿吨,年均增长1.1%。粮食消费刚性增长,但增速放缓,工业消费增加是拉动粮食消费增加的主要https://www.agri.cn/zx/xxlb/ln/202404/t20240423_8627492.htm
12.自给自足的粮食政策并不体现智慧如果我们认识到中国的粮食自给率早晚也许将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跌至50%左右,那么,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又有什么意义呢?多拿出1亿亩地来支持城市化,粮食自给率充其量也不过下降10%,这真的有什么了不起吗?这就是“风物长宜放眼量”。所以,笔者认为,不仅粮食自给率指标要取消,现行的土地、农业、工业、房地产http://m.sinotf.com/News.html?id=151135
13.科学网—中国的粮食问题决不能只靠中国自己过高的粮食自给率导致我国粮食安全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居高不下。1996年10月发布的《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将中国粮食生产自给率定为95%,而国际上普遍认为国内粮食生产能满足需求的90%即是非常高的自给率。目前我国的谷物自给率已经是100%,国家粮食储备规模居高不下,给国家财政造成了沉重的负担。2001-2005年,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8933-210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