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价格下跌:原因影响与未来展望行业资讯

全球玉米产量增加,主要生产国丰收及种植面积扩大等导致供应过剩。

全球玉米库存将在2024年晚些时候达到五年来的最高水平。美国作为主要生产国,对这一增长贡献巨大。美国农业部估计,2023-24年全球玉米期末库存将同比增长7%,但美国库存将激增60%。2023年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创下9460万英亩的10年新高,比2022年增长了7%。同时,产量也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77.3桶/日。

除了美国,巴西、中国等主要生产国的玉米产量也在增加。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种植面积的扩大,全球玉米产量逐年攀升,供应过剩的局面愈发明显。

国内陈粮与新粮共同供应市场,陈粮出库意愿增强。

由于去年开始,玉米价格整体呈下滑趋势,一些农户惜售心理加重,玉米收获后一直没有出售,全部储存在家中。但随着今年新玉米的收获,家里的储存空间有限,再加上储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受潮发霉风险,不得不把去年的玉米卖掉。而今年的新玉米,基层市场不足1元/斤的价格,让农户没有了信心,也就不再储存了,老玉米新玉米全部卖掉。

(二)需求端因素

饲料和工业用途需求减弱,替代品开发使用抑制玉米需求。

玉米在饲料加工中占有60%以上,但前期由于玉米价格的上涨,小麦成为了饲料加工的替代原料,小麦继续抢占玉米在饲料价格加工中的地位,玉米的使用量也逐渐减少。如果在饲料加工过程玉米的用量减少1%,我国将减少近200万吨的玉米用量,如果用近30%谷物代替玉米,我国将减少5500万吨的玉米用量。

工业用途方面,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发展放缓,对玉米的采购量下降,也会造成玉米价格的下跌。

贸易企业收购谨慎,市场需求降低。

市场玉米主要的需求方,一是深加工企业,一是饲料企业。而对于企业来说,成本、利润是放在比较靠前的位置。而对于收购商来说,低买高卖,从中赚取差价,则是主要的模式。而今年的玉米行情下,让贸易商们比较谨慎,可能今年1元/斤收购的玉米,明天就降到了0.98元/斤,本来想挣差价,结果却赔了差价。贸易商们担心的则是收购的玉米,低价卖出去,如果不亏本卖,随着玉米价格越来越低,亏损只会越来越大。既然是这样的行情,那就是只能少量收购玉米了,降低风险,即便自己少挣钱,也比亏了强。而当贸易起来收购量减少以后,市场玉米需求降低,价格也就上不去。

(三)国际贸易与政策因素

进口玉米数量增加,价格相对较低压制国内玉米价格。

2023年我国玉米进口量2713万吨,同比增长31.6%。而2024年1-8月中国玉米进口量1256万吨,同比下降15.7%,虽然比去年有所下降,但是总量还是不少的。进口玉米的数量增加,进一步增加了玉米的供应,压制了国内玉米价格。

部分国家贸易政策调整影响国际市场供应格局。

某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农民的利益,实施了出口限制或补贴政策,这使得全球玉米市场的流动性降低,进一步加剧了库存的积累,影响了国际市场供应格局。

(四)其他因素

市场情绪和农民惜售心理变化引发价格波动。

市场看空氛围浓厚,贸易商收购心态谨慎,农民惜售心理也发生了变化。从之前的惜售抗价心态,到现在很多玉米贸易商开始担心后续的市场价格,增加了贸易商出售的心理,这大大增加了玉米市场量。但是很多地区玉米的出售价格低于了市场价格,在成本价与市场价格之间产生了博弈。

玉米期货盘面表现下行,部分贸易商偷偷卖粮。

三、价格下跌的影响

(一)对农民的影响

收入减少,面临亏损,可能放弃种植玉米寻找其他生计。

加快销售余粮可减轻后期新季玉米上市压力。

面对玉米价格下跌,农民为了减少损失,可能会加快销售余粮。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后期新季玉米上市的压力。当农民集中出售余粮时,市场上的玉米供应量会短期内大幅增加,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跌。但从长远来看,提前销售余粮可以避免新季玉米上市时与旧粮叠加,从而缓解市场供应过剩的局面。例如,在某些地区,农民在玉米价格下跌后,纷纷加快了销售速度,使得当地的玉米库存减少了约40%,为新季玉米的上市腾出了一定的市场空间。

(二)对产业的影响

对以玉米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成本降低但市场竞争加剧。

对于以玉米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来说,玉米价格下跌确实降低了生产成本。以玉米淀粉加工企业为例,每吨玉米淀粉的生产成本可降低约200元。然而,这也带来了市场竞争的加剧。随着成本的降低,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可能会降低产品价格,从而导致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同时,企业还需要在价格和质量之间寻求更好的平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据行业数据显示,在玉米价格下跌后,玉米淀粉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利润率平均下降了10%左右。

可能促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调整种植结构。

玉米价格的持续下跌可能会促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当玉米的经济效益下降时,农民会考虑种植其他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例如,一些农民可能会选择种植大豆、小麦等作物。据调查,在玉米价格下跌较为明显的地区,约有40%的农民表示考虑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大豆或小麦的种植面积。这将对农业产业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可能会改变当地的农业种植格局。

(三)对经济的影响

可能引发经济危机蔓延,影响粮食安全和工业原料供应。

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引发投机行为。

玉米价格的下跌使得市场不确定性增加,这可能会引发投机行为。一些投机者可能会趁机低价收购玉米,等待价格上涨后再出售,以获取利润。这种投机行为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的波动,使得价格更加不稳定。同时,投机行为也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市场秩序,给农民和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例如,在玉米价格下跌期间,一些投机者大量收购玉米,导致市场上的玉米供应量减少,价格出现短暂的反弹。但这种反弹往往是不可持续的,一旦投机者出售手中的玉米,价格又会再次下跌。

四、未来展望

(一)国内玉米消费总量有望增加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玉米的消费需求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从饲料用粮方面来看,我国玉米饲料用粮约占总消费的七成。受生猪养殖效益好转带动,近期饲料产量增长明显。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8月份全国工业饲料产量2783万吨,环比增长5.0%,配合饲料中玉米用量占比为31.2%,同比增长5.6个百分点。根据常年规律,四季度是畜产品消费旺季,玉米饲用需求将进一步增加。预计2024/25年度我国玉米饲用消费量将达到1935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约250万吨。

在工业用粮方面,玉米在淀粉及下游深加工领域应用广泛、产业链长。今年以来宏观经济的持续回升向好拉动玉米工业消费,玉米深加工产业整体开机率处于历史高位。据有关机构估计,2024年上半年深加工企业累计玉米消耗量同比增长17%,其中淀粉加工企业和酒精加工企业涨幅分别达到11%和34%。预计2024/25年度我国玉米工业消费量达845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200万吨以上。综合来看,预计2024/25年度我国玉米消费总量将达到近3亿吨水平,较上年度增加450多万吨,创历史新高。

(二)供需关系影响未来价格走势

虽然今年玉米再获丰收,产量将增加800多万吨至2.7亿吨,但我国玉米仍呈产不足需格局,缺口200多万吨,较上年度继续收窄。这样平衡略偏紧的基本面,再加上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的适时调控,决定了年度玉米市场价格的主基调将以稳为主,持续大涨大跌的可能性都不大。

从供应方面来看,新季玉米丰收上市,市场供应逐渐增加。但由于农户规模种植比例大幅提升而储粮条件无法满足需要,导致主产区秋粮集中上市期的阶段性销售压力较大。不过,后期随着国家储备调控在主产区陆续启动,将有力化解新粮集中上市期的压力,引导玉米价格企稳回升并运行在合理区间。

从需求方面来看,饲用消费回暖、工业消费增长,将对新季玉米价格形成有效拉动。同时,随着我国玉米产能持续增长,特别是玉米单产大面积提升行动加快推进,我国玉米产需缺口大幅缩小,进口需求已明显减弱。未来,玉米的供需关系将继续影响其价格走势。

在玉米市场中,政策调控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玉米进口保持高位,连续4年超过进口配额。但进入2024年,玉米进口趋势开始出现方向性变化,特别是近几个月,玉米进口环比同比均大幅下降,未来甚至有望重回配额之内,这对国内新季玉米收购价格来说构成利好,有利于国内玉米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

THE END
1.粮价大跌:悬在中国农民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老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头等大事。如今粮食市场出现的大幅波动,必然会影响到7亿农民、乃至13亿中国人的生活。 长期供需失衡 本次粮价下跌,最主要的原因有两条:国内库存积压、国际粮价显著低于国内。这二者其实是一个本源的两种不同表现,都源于国内畸高的粮食价格。 价格下跌的直接原因通常都https://m.gelonghui.com/p/38242
2.粮价大跌农民收入大降无奈财政和库存同样“压力山大”而价格下跌背后折射出来的是国内最低收购价政策和临时收储政策的亟待调整,因为这些政策的执行成本过高,导致财政、库存压力过大,以及推波助澜了国内外粮食差价的扩大。 对于卖粮难,中央已经引起重视。11月1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再获丰收,但是也存在库存大幅增加、价格下降等问题。当前正值秋收冬https://www.yicai.com/news/4728361.html
3.粮价下跌背后的阴谋理想股票技术论坛探究粮价下跌背后的潜在阴谋,揭示可能存在的粮食市场操纵事件,解读粮价崩盘的原因和影响。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ag-thread-6652159-1.html
4.粮食价格走低,基金远离在俄乌冲突后暴涨的粮食价格,目前正在下跌至低位。世界范围内创纪录的丰收缓解了粮食供给方面的不确定性,当前的粮价水平已经低于俄乌冲突爆发前。粮价下跌以及生产成本上涨或将成为农户不愿意种植粮食的主要原因。投机势力的净卖出已经增至最大规模,这可能成为粮价反弹的导火索。 https://36kr.com/p/2711338512299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