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足价格稳定,农民售粮踊跃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民生的基本考量。春节临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极寒天气影响下,如何保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如何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本报选取粮食、能源、食用油、果蔬、肉类等重要民生商品加以分析,推出“保供稳价为民生”系列报道。

春节临近,家家户户忙着置办年货。米面油是年货中的必需品,米面油市场稳定供应关系广大城乡居民切身利益,不容出现任何闪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地过年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如何多措并举做好“米袋子”供应保障工作,让老百姓买得到买得起粮食,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春节?

让百姓买得到粮食

最近,家住北京丰台区的武庆龄女士计划购买一些粮食,但她并不打算囤太多。这是由于现在粮食供应充足、品种丰富,吃完了可以随时购买,根本不用担心买不到粮食,而且可以保证粮食新鲜。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加上春节来临粮油消费需求旺盛,抓好粮油保供稳市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保障国内市场供应和运行平稳,确保老百姓有饭吃。”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说。

我国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连续多年产大于需,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库存处历史高位,中央和地方储备充实,36个大中城市和市场易波动地区均建立了相当数量的成品粮油储备,实际保障能力都在15天以上。粮油加工能力较强,目前纳入统计范围的两万多家加工企业每天可加工稻谷150万吨、小麦80万吨,可充分满足14亿人每天的米面需求。

作为全国最大的产销区,广东省2020年底首次开展央地联合粮食供应保障应急演练,有效检验了广东省粮食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的央地协同能力。近年来,我国初步建立起符合本国国情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截至目前,全国共有粮食应急供应网点44601个、应急加工企业5388个、应急配送中心3170个、应急储运企业3454个、国家级粮食市场信息直报点1072个、地方粮食市场信息监测点9206个。“我国粮食应急加工、储运、配送、供应网络健全,完全有能力满足粮油应急市场供应需要。”秦玉云说。

近期,境外疫情持续蔓延,我国多地接连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全国各地特别是重点地区粮食市场供应。中央要求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做好春节期间米面油市场保供,加强就地过年群众生活保障。各地各部门密切配合,灵活运用政策“工具箱”,确保粮油供应不脱销、不断档。

让困难群众买得起粮食

去年以来,粮食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稻谷和小麦小幅上涨。2020年12月底,早籼稻收购价格同比上涨10%,南方地区粳稻价格上涨20%,北方地区粳稻价格基本稳定,小麦价格上涨约3%。“玉米市场供需偏紧,叠加资金炒作,拉动口粮价格有所上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首席分析师王晓辉说。

针对稻谷和小麦价格持续上涨,国家有关部门持续投放政策性稻谷和小麦,为粮食市场降温。2021年1月,国家每周投放政策性小麦400万吨、早籼稻60万吨、中晚籼稻100万吨。为稳定政策性小麦价格,国家粮食交易中心采取提高交易保证金、预付货款、缩短交款期限、限制最低出库率等措施,抑制投机行为,调控作用明显。1月27日投放河北、江苏等地小麦152万吨,实际成交128万吨,成交率为84%,成交均价每吨2397元,比上周成交均价降低了每吨48元。

秦玉云表示,春节期间要强化市场监测,密切跟踪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变化,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品种、重点时段的监测,及早发现并妥善解决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增强调控能力。加大对粮油加工、批发、零售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现象,确保市场有序运行。

让农民卖粮有好收益

江西崇仁县河上镇山背村种粮大户戴军明2020年种300多亩水稻,平均亩产1000斤左右,早籼稻、晚籼稻价格高于往年。除了留足全家口粮,他把稻谷全部卖掉了。

粮食价格上涨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收益。黑龙江海林市长汀镇平安村村民卞树军2020年种了210多亩玉米,平均亩产1300多斤,由于玉米价格大幅上涨,每亩种植收益比往年多了一倍。

2020年秋粮上市以来,价格高、行情好,农民售粮踊跃,收购进展总体顺利。春节临近,近期粮食收购进度有所放缓。截至1月25日,主产区入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12742万吨,同比减少52万吨;其中,中晚籼稻和粳稻分别收购2513万吨、3140万吨。

秦玉云表示,今年秋粮收购进展属于正常水平,南方地区中晚稻旺季收购已经基本进入扫尾阶段,即将圆满收官;东北地区粳稻旺季收购将在2月底结束,春节前收购量也在减少,预计春节后还会有一些。

最低收购价收购是国家为了确保种粮农民利益而实施的惠农利农政策。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监测,目前中晚籼稻、粳稻平均收购价格每斤都在1.42元,多数省份高于最低收购价格水平。黑龙江省是唯一启动水稻最低收购价收购的主产区,累计按最低收购价收购稻谷306万吨,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建三江等东部地区,当地产量大、商品量大、运距远,价格一般相对较低。

年末、节前通常是售粮高峰期,但去年以来,秋粮收购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高峰。“这是因为近几年在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储粮条件不断改善,农民市场意识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农民并不急于卖粮,而是根据市场形势择机出售,常年售粮正逐渐成为常态。”秦玉云说。(经济日报记者刘慧)

THE END
1.玉米市场分析玉米供应相对宽松价格仍存下行空间国家粮食电子平台交易方面,截至12月17日,2024年西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共计交易玉米68455.502吨。其中,共计销售地方储备玉米57955.502吨,成交均价为2300.22元/吨;共计采购地方储备玉米10500吨,成交均价为2262.76元/吨。 四、供需预测 国内:据农业农村部《2024年11月份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显示,本月将2023/24年度https://lswz.shaanxi.gov.cn/xwzx/gzdt/202412/t20241231_3278558.html
2.中国价格信息网整体上看,国内大米价格保持平稳运行主线,国际大米市场竞争加剧,大米价格再度下跌。 国内大米方面,10月下旬以来,河南、江苏、黑龙江和安徽四省先后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对提振市场信心、筑牢市场底部效果明显,中晚稻收购价基本平稳。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中晚稻收购约7000万吨,收购进度快https://www.chinaprice.cn/slkjzsjcqkbg/54988.jhtml
3.2022年我国肉鸡产业形势分析未来展望与对策建议产经企业2.2.3 饲料粮价格大幅上涨,加大低蛋白日粮推广的需求愈加迫切 因2022年初南美大豆减产,以及2022年俄乌冲突导致的全球粮食供给减少和能源价格抬升,国际粮食供需处于紧张状态,粮食价格大幅上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公布数据,2022年全球谷物价格指数平均为154.7点,较2021年上涨17.9%。2023年,受俄乌冲突带来不确定性https://news.foodmate.net/2023/03/656621.html
4.农业大县种地调查:粮食价格走低土地流转遇冷界面新闻·中国在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过程中,解决“谁来种地”问题,根本上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扶持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这块短板。 调查中,大户们对粮食直补政策意见最为集中。“不管种没种粮,都能拿到补贴,似乎成了一种‘福利’,而真正在种粮的却没补贴。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671720.html
5.国际粮价波动,我国如何应对?瞭望(ID:OutlookWeekly1981),作者:王丽、刘洋、文扬,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去年至今,全球粮食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全球粮价15个月内上涨了40%。 今年9月以来,作为重要的饲料用谷物,玉米、大豆走出了一波上涨行情。当前新季秋粮即将上市,市场预期较高,后市粮价或将保持高位波动态势。 https://m.huxiu.com/article/462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