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了!这一粮食价格高点回落近300元,去库存即将启动?国际粮价大涨,国内为何下跌?

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国内“饭碗”会否受到影响呢?

3月31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表示,综合粮食生产、库存、贸易等因素,中国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和平稳运行的基础和条件是十分扎实的。

数据显示,从3月份至今,国内稻米及小麦等主粮稳中有跌,而大豆和玉米等国内价格已经持续下滑。玉米期货主力价格从1月份高点回落了300多元/吨,而大豆价格也从3月份高点回落了近600元/吨。

进入4月份,全国范围内玉米加工企业收购价,再次出现大幅度向下调整。在市场价格的持续压力下,今年年初市场囤积惜售气氛为之一变,开启去库存阶段。而有关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目前玉米深加工企业库存已经增加至过去2年来最高水平,流通环节库存量仍然庞大。

国际价格在上涨,国内粮食却在持续下跌

去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粮食价格和食品价格一路上扬,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食品价格总体上涨20%。联合国粮农组织编制的国际谷物价格指数,已经连续9个月上涨,于今年2月达到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主要谷物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5%,其中高粱价格同比大涨82.1%,玉米价格上涨45.5%,小麦价格上涨19.8%。

如此涨幅之下,我们的“饭碗”会否受到影响呢?3月31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表示,综合粮食生产、库存、贸易等因素,中国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和平稳运行的基础和条件是十分扎实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产量数据,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949万吨(13390亿斤),比2019年增加565万吨(113亿斤),增长0.9%。回顾历史数据,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市场价格加速下跌,玉米去库存阶段开启

尽管国内玉米价格调整已经进行了近3个月,但是市场预期仍未企稳。根据券商中国记者调研情况来看,全国大部分用粮企业都开始下调玉米收购价。东北地区风向标性质的玉米收购价——吉林公主岭地区三等以上新玉米挂牌收购价2730元/吨,当日下跌了40元。

中国玉米网分析师姜德重认为,结合当下玉米市场供需基本面以及购销状态来看,目前玉米价格仍处于下跌中继。现货贸易商的惜售心态也大不如前,后期恐会出现一个阶段性争先卖粮的局面。

下图为中国玉米网旳统计数据。

根据天下粮仓数据显示,目前玉米深加工企业库存已经增加至过去2年来最高水平。即便如此,东北玉米贸易商仍然有惜售意愿。目前黑龙江玉米渠道库存仍有2500万吨,这是个巨大的考验。

自去年以来,国内玉米价格火热上涨了一年多,整体涨幅超过了50%,玉米价格最高也突破了1.6元。尤其是2021年春节之后,玉米价格在一个多月里面上涨了15%左右,迅速拉高了市场价格,当时市场囤积惜售的意愿非常强烈,南北港口的价格出现严重倒挂,让北方港口玉米货船下海量大幅降低。

在去年年底,有一家东北大型粮食企业调研后发现,上下游企业总库存,比去年同期增幅达50%以上,市场中间环节囤货量大幅增加。面对这种情况,国家通过增加进口、投放库存小麦和稻谷替代玉米、调减玉米在饲料中的占比等措施,开始平抑玉米价格。随着进口量的大幅攀升,国内玉米库存明显上升,下游加工企业报价开始连续下调,市场偏空情绪开始出现。

进口替代、饲料稻谷拍卖轮番上场

在今年年初,在国内粮食价格上涨预期强烈的情况下,国内进口规模进一步放大。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2月中国谷物进口大规模放大,谷物进口总量接近1100万吨的水平,相当于去年4个月的进口量。

其中,玉米进口量同比增了4倍多,高粱进口量同比增加3.7倍,小麦则是3倍,即便增幅最小的大麦也同比增加近1倍。此外,同属玉米类别中的DDGS同比增加4.3倍。

另有统计机构的数据显示,美国农业部在3月下旬接连三天发布的大笔玉米采购订单,总量高达328万吨,而2021年内美玉米订单已达496万吨。此前,在2020年9月1日到2021年3月4日期间,中国已经采购1870万吨美国玉米,尽管实际装船的数量不到40%,如果加上前述三笔大额订单,未来将有超过1500万吨的美玉米陆续装船发运到中国港口。而2021年中国玉米将创纪录进口总量超过2000万吨,应该毫无争议。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加快对于大豆的进口步伐。根据美国农业部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止到2020年3月25日,2020/21年度(始于9月1日)美国对中国(大陆地区)大豆出口装船量为3488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1214万吨。美国农业部今年3月份供需报告里预计2020/21年度(10月至次年9月)中国大豆进口量预计为1亿吨。

另外,根据咨询机构AgResource公司的数据显示,2021年3月份巴西的大豆出口量将创下历史同期新高,达到1550万吨。

与此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在3月31日上午10:30重启饲用稻谷定向销售工作。本次计划投放稻谷200万吨,底价由1300上调至1500,上调200元/吨。

原标题:《跌了!这一粮食价格高点回落近300元,去库存即将启动?国际粮价大涨,国内为何下跌?》

THE END
1.2025年国内粮食市场展望:粮食供给有保障价格波动或不大2024年新粮上市以后,政策暖风频吹,最低收购价政策、中央储备粮增储政策、各级粮源暂停投放等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不断释放积极信号,避免因季节性卖压导致粮食价格持续大范围下跌,市场行情得到了有效提振,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售粮进度。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监测,截至2024年12月中旬,全国小麦收购均价2414元/吨http://www.grainmarket.com.cn/centerweb/region/YN/2-1/info/1045354
2.“粮荒”来袭?粮食大涨价?这个故事编得太没技术含量!粮食价格将大涨? 目前鼓吹“粮荒”论的论点,主要是基于新冠疫情对粮食供给造成的影响。不过,从我国的疫情影响区域来看,目前差不多3/4的确诊患者集中于武汉市,而在广大的粮食主产区及农村地区,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不严重。因此,疫情导致粮食减产的说法并不能站住脚。 https://wap.eastmoney.com/info/detail/202003301437389214
3.协和话题面对面第二期之如何看待高校食堂的饭菜价格问题根据媒体的报道,省外大学食堂饭菜价格也有大涨或者变相上涨现象,大学生直呼hold不住。 综合以上情况,如果把新学期高校食堂的饭菜价格跟往年做一纵向对比,确实涨了。但是因何涨价? 饭菜涨价的因素有哪些? 从经济发展的趋势看,物价上涨是一种必然,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也有更多不确定性。主要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https://www.sdxiehe.edu.cn/m/view.php?id=69592
4.世界粮食危机(精选十篇)虽然制造乙醇也会使其农产品价格提高, 造成通胀, 但却可降低美国的农业补贴, 从而降低美国政府的高额赤字。这样做虽不能真正实现能源独立, 却有利于维持其超级强国的地位。此项战略对美国总体有利, 却伤害到缺粮的国家, 那种“可以随意在国际市场购买粮食”的见解在相当长时间里统治了亚洲人的心智, 因粮食危机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8z8nmbj.html
5.俄乌争端致粮价大涨预计短期棉花仍将高位盘整国际市场来看,受新年度全球植棉意愿增强,以及美联储预计年内7次加息计划影响,美棉销售料将疲软,ICE 棉价承压。但棉花春耕在即,因俄乌争端导致粮食价格大涨,对农民吸引力加大,或造成棉花实际种植面积并不如之前预期般乐观。 国内来看,疫情对于纺织企业开机、物流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导致市场成交量继续减少。受疫情影响,河https://m.cngold.org/xianhuo/xw8049040.html
6.猪价跌粮价一定上涨吗毕剂13070235442》猪价下滑 还会再涨回来吗 - 牛萧6093……》 猪价下滑就如同股市那样,有涨有跌,跌下去了,过一段时间自然会涨起来的,猪价涨跌也是市场经济调节的因素,当生产过剩,猪价就会下跌,下跌之后一段时间内产量就会下跌,等产量下跌到一定的程度,市场就会供应不足,价格自然又会涨起来的,市场上大部分的东西https://www.da-quan.net/ti/%E7%8C%AA%E4%BB%B7%E8%B7%8C%E7%B2%AE%E4%BB%B7%E4%B8%80%E5%AE%9A%E4%B8%8A%E6%B6%A8%E5%9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