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听《小马哥财道》理财知识,我是马永谙。
2000-2004年这波,CRB食品现货指数上涨了75.49%,主要上涨原因是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开启了粮价第一波上涨,随后伊拉克战争爆发导致粮价迎来第二轮飙升;直到2004年下半年,国际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单产恢复到正常水平,粮价才开始出现回落。
最近这波就是2020年之后,俄乌战争导致了全球粮食的减产、成本增加以及供应链受阻。除国际局势的影响外,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逐渐增多,也对供给造成了影响。2020-2022年这三年CRB食品现货指数累计上涨了57.57%,目前仍在高位震荡。
通过对历史上数次粮食价格上涨的分析,我们发现,驱动粮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是战争,油价上涨以及粮食减产。从影响力来看,原油价格上涨影响最大,其次是战争爆发,最后是极端天气与减产协定,而油价上涨和战争往往会同时出现。
从直观感觉上来看也是如此,虽然暴雨过后,但是目前超市大米白面的价格好像并没有怎么涨,这里面有几个原因,第一个是因为目前市面上卖的都是去年的库存,而且去年我国粮食产量较高,比2021年增加了74亿斤,同比增长了0.5%。一般商超购进价格都是提前已经定好了的,所以现在市场上买到的米面价格还是比较稳定的。
第二个就是我国粮食储备相对于一些欠发达国家来说,还是比较充裕的。2022年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我国粮食库存消费比超过50%,稻谷和小麦库存量可以满足超过一年的消费量。再加上中国间接调控与直接监管等措施也保证了国内粮食市场总体价格稳定。
至于未来粮价会不会上涨,这个还真不好说。根据最新的消息,山东、华北等地的玉米收购价已经上涨超过3000元每吨,东北部分地区的玉米价格也出现了上涨。这是因为8月份是新作玉米的“定产”阶段,无论是京津冀还是东北都是国内玉米的重要产区,而两地又都受到了台风影响。
除了玉米还有大米,目前亚洲大米价格上升到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主要因为天气干燥有可能威胁泰国产量,并且早前,大米的第一大出口国印度宣布禁止了部分出口,要知道印度的出口可是占到了全球的40%以上,印度因为旱情可能导致稻谷生产减产。不止中国人以后囤货,最近美国超市里印度裔和亚裔民众也上演了抢购潮。视频中看到,一名亚裔店员爬上高高的货架,不断把米袋子递给顾客。底下的顾客情绪非常激动,生怕抢不到,那场景就好像在抢金元宝一样。
我们再来说说投资层面。
2023年上半年中国CPI持续回落,申万农林牧渔行业指数也下跌了9.62%,在28个申万子行业中排名倒数第5,表现比较拉跨。可以说,通胀是农林牧渔板块最大的催化剂,如果中国经济未来可以成功摆脱通缩,企稳向好的话,那么整个板块也会有上涨的基础。从细分子行业估值来看,经过2023年上半年的回调,行业周期低迷的悲观情绪得到了充分释放,当前农产品加工、种植业指数的PE和PB都处在历史相对低位。
具体到各个细分行业的话,投资逻辑就各有差异了。比如说,对于制种行业,受政策的支撑就比较明显,《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中提到我国要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这是我国发布的“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到生物育种产业化发展。作为农业产业链中的“芯片”,种业的潜在市场空间会比较大。但是对于生猪养殖业来说,当前处在下行周期,如果上游的饲料价格上涨,会增加养殖企业的成本,在供需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对于生猪养殖业就是不利的。所以针对不同行业来具体分析。
好了,今天内容就是这些,如果您不想错过我的每一期节目,那么可以订阅我们的《小马哥财道》,或者下载理财魔方App,打开社区,就能及时获取我们的最新节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