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我国生猪补贴的政策建议养猪信息网这里总有您需要的猪业资讯

农业补贴是政府对农业支持与保护的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我国农业的发展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和保护。从2002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补贴的政策,为了了解这些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我们到四川、湖南、河南等地调研,通过深入调研,发现我国实施农业补贴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提出关于改善我国农业补贴的一些政策建议:

关于粮食补贴政策

(一)增量粮食补贴资金要向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方面倾斜

实行粮食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提高了种粮农民的收入,稳定了粮食的生产面积、提高了粮食的产量,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土地抛荒在一些产粮区仍然存在,而且种粮面积还在逐年下降。因此,增量粮食直接补贴资金应致力于促进细碎农地的整理和中低产粮田改造,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鼓励粮地流转和种粮农民的专业合作,推动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另外,建议新增的补贴资金重点应向粮食主产县和种粮大户倾斜,增加对种粮大户扩大种粮规模的补贴,调动种粮大户的积极性。

(二)适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三)以农民提供的商品粮数量进行直接补贴

另外,我们建议,此种方法应该首先在湖南、河南、黑龙江、吉林等省粮食主产区进行试点,待试点取得较好的效果之后再在全国范围推广。

(四)建立“粮食利率”调控机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利率”调控机制,就是通过提高或降低“粮食利率”,调控国家粮食供给,达到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当市场粮价低于均衡价格,粮食供过于求时,通过提高粮食利率,降低储粮成本,吸纳储粮,鼓励国家粮食储备企业增加粮食储备,减少市场粮食流通量,促进粮食价格合理回升;反之,降低“粮食利率”,提高粮食储存成本,督促储备企业向市场抛售粮食,增加市场粮食流通量,保障粮食供求平衡。

(五)对财政困难的县配套资金给予减免,并给予适当工作经费补贴

国家和省要加大对粮食直补的投入支持力度,一方面要对财政困难县给予政策倾斜,根据粮食实有面积进行全额补贴,不需要财政困难县配套资金,避免财政困难县因为无钱补贴只好控制补贴面积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要对乡镇、村给予适当的工作经费补贴,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增强其工作责任心。

(六)加强管理,实行资金的封闭运行,确保种粮农民利益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农民补贴资金的实际发放过程中还是存在补贴资金发放不及时,以各种借口用补贴资金抵扣农民应缴纳的各种费用,改变补贴资金的使用方向,存折不发放到农户手中而是由乡村干部集体代领。农民补贴资金具有项目多、标准高、规模大、政策性强的特点,工作落实上面临要求高、群众涉及面广、部门多、工作压力大。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加强管理,从多方面协调,确保农民的补贴资金能及时拿到手。因此,要实行资金的封闭运行,对农民的各项补贴资金一律由财政国库专户直接拨入委托代发机构,将资金直接打入接受补贴的农户储蓄存折,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安全到达。抓好政策宣传和信息公示,有利于农民了解粮食补贴政策,为补贴资金发放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关于生猪补贴政策

其一,准确选择生猪补帖时机,刺激养殖户发展生猪生产

生猪补贴要重点放在生猪市场价格过低,生猪养殖户盈利较少甚至出现亏损时实施,这样可以坚定生猪养殖户信心,帮助生猪养殖户渡过难关,刺激大多数生猪养殖户恢复发展生猪生产。如果在生猪市场价格较高时也对其进行补贴,这时对刺激养殖户发展生猪生产其实效果是不明显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其二,调整生猪补贴对象,稳定发展生猪生产

国家扶持生猪产业发展补助政策不应该一刀切,通过调研发现,生猪补贴的普惠政策其实际实行效果不佳,不能从根本上来稳定和促进生猪生产,所以我们建议:第一,增加生猪补贴的生猪生产环节,不仅要对能繁母猪进行补贴,而且要对仔猪进行补贴,因为仔猪也是支持生猪生产发展的重要形式,对稳定和发展生猪生产和满足市场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整合使用国家生猪直补资金,要重点补贴那些原有规模场扩大规模后的增量部分和新建的规模养殖场的补栏部分。

其三,增加资金投入,扩大生猪大县奖励的范围

由于仔猪和种猪外调亦是支持各地生猪生产发展的重要形式,对稳定和发展各地生猪生产和满足市场同样和商品猪外调一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建议国家除了对生猪调出大县给予奖励外,还应该对种猪养殖大县、种猪外调大县以及对区域生猪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种猪外调大县给予同样的奖励。

其四,调整生猪补贴的方向,刺激生猪生产向规模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调整现有生猪补贴资金的支持途径,重点加大对规模化、标准化生猪生产的支持力度。集中资金,对规模化猪场标准化圈舍、配套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生猪规模出栏予以重点补贴,以刺激饲养场(户)生猪生产向规模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其五,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平台,指导生猪生产有序进行

其六,加强行业信息引导,规避市场风险

加强生猪行业信息引导,以生猪主产区和主销区为重点,科学建立生猪行业信息联系点,加强生猪疫情、价格、存出栏情况等行业信息发布和对生猪生产及市场形势的预警预报,充分发挥信息对生猪产销的引导作用,正确引导农户发展养殖业,规避市场风险。

其七,解决相应配套资金,完善生猪补贴工作

关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

首先,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需进一步调整完善

一是扩大单机特别是价值较高的大型机械的补贴额度。我们在河南许昌调研中发现,2006-2007年的购机补贴中,价格在几千元的机具补贴比例基本达到30%,而价格在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以上的机具补贴比例在14%左右。这对于人均纯收入普遍较低的农民来说,购买1台农机补贴后仍然高达几万元或十几万元的大中型农业机械,还只能是望“机”兴叹。建议落实地方补贴资金,允许使用地方资金在30%的补贴限额内,对当地需要重点推广的机械累加补贴。

二是实行燃油补贴。应出台对农机户的燃油补贴政策,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农用燃油价格。

三是要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农机户在春耕和夏收前购回机具并发挥作用。

五是补贴机具不能停留在大田农机具上,应根据农业机构调整情况和高效农业发展形势,调整补贴机具的种类,加大对高效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

六是为使补贴资金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在以补贴为主的情况下,适当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加大对重点农业机械的推广力度。

其次,增加相应工作经费

要保证农机管理部门特别是基层部门的工作经费,让他们全力为农机事业服务。另外,建议在专项资金内设立必要的项目组织、宣传、培训、管理、监督等工作经费,按补贴资金的10%进行核定。在下达购机补贴政策时,逐级按比例适当明确推广工作经费。

第三,要加强补贴机具的后续服务

建议农机生产企业延长农机售后服务期,在产品销售集中的县建立零配件供应点和维修点,或者与农机推广部门联合进行“三包”服务,以解决好购机户维修和购买配件难的问题;重视对农机购买户的技术培训,可与农机培训学校结合起来组织学习先进农机具的操作和维修技术,变被动修理为主动养护。

第四,妥善处理政策执行中的矛盾

农机补贴目前仍不能实行普惠制,政策实施区内也不能全部得到满足,必然会有相当一部分群众不能享受到政策优惠,甚至因政策实施而失去一部分既得利益。要做好耐心、细致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对于补贴机具价格与市场价格不一致的问题,一要督促各农机供应企业切实履行的价格承诺,严格执行补贴目录中销售价为年度最高限价的规定,价格只能下浮,不能上涨。

对其他农业补贴的建议

(一)对农业灌溉水费进行补贴

目前,农业灌溉水是唯一向农民收费的项目。存在以下问题:水费征收难,收取率低,造成灌区供水单位普遍亏损,由于缺乏维修养护基金,许多排灌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农业生产发展受到影响。另外,由于入地“大锅水”,按亩平摊水费的不合理性,加之农民对免除水费政策的期盼,加剧了水费征收难的矛盾。因此,我们建议国家应该对农业灌溉水费进行补贴。可以按照种粮面积将水费补贴直接兑现给农民,这样不仅可以保持水管单位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动力,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农民节约用水的积极性。建议首先在粮食主产区部分省市进行试点,然后再进行大面积推广。

(二)对马铃薯良种进行补贴

(三)对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予以补贴

对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抖予以补贴,促进这些产业部门发展的同时降低生态农业的成本。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既是维持农业高产出的手段,也是造成农业自身污染的主要原因。而农药和肥料的使用又是当代农业增长中难以替代的投入。所以,在维持农业产出增长的同时又要改善环境质量,使用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是可靠的选择。使用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可能提高农业生产成本,减低农业产业收入能力,如果没有政府对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补贴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换就难以真正实现。

(四)设立农业结构调整补贴,促进多功能农业区的发展

虽然我国经过了多次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以粮为纲”的农业结构逐步转变为农、林、牧、渔各业并举的格局,但从农业发展多功能性的需要而言,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所受的资本约束和技术约束依然较大。所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还需要政府财政大力支持。设立农业结构调整专项补贴是发达国家促进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因此,增加政府的专项补贴项目已经不仅是深化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迫切需要,也是发展多功能性农业的迫切需要。

THE END
1.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是指()。当粮食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时,为保障市场供应、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必要时可由国务院决定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 A、最低收购价格 B、市场价 C、浮动价格 D、最高限价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关于国家对粮食管理进行宏观调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粮食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时,为保障市场供应、https://www.zhaobangban.com/souti/8lphbnl7.html
2.在粮食的市场价格过低时,国务院可以决定对部分粮食品种实行()制度在粮食的市场价格过低时,国务院可以决定对部分粮食品种实行()制度。其应当根据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稳定粮食生产的原则确定。https://www.examk.com/p/1784905635.html
3.中国粮食价格上涨的必然性高安市人民政府近年来,粮食价格虽然不断上升,但农用市场资料价格涨幅更大。2007年以来,在粮食收购价格上涨不过5%的情况下,化肥价格上涨幅度大部分在50%-72%之间。农民种粮基本上无利可图。现在国内与粮食有关的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等环节,都已经实现市场化了,但是粮食价格波动却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虽然有粮食补贴,但其增幅远远http://www.gaoan.gov.cn/gasrmzf/czjzwxxrqg/200810/6056937f3d9845ba98357c4a24dbaac8.shtml
4.必要时可由国务院决定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什么办法关于国家对粮食管理进行宏观调控的说法错误的是粮食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时,为保障市场供应、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必要时可由国务院决定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当粮食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时,为保障市场供应、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必要时可由国务院决定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https://www.shangxueba.com/ask/100974090.html
5.应对粮食危机的政策工具箱2004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到“当粮食供求发生重大变化时,为保证市场供应、保护农民利益,必要时可由国务院决定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2004年和2006年国家先后在稻谷和小麦主产区启动最低价收购,并延续至今。2008年国际粮价大幅下跌并冲击国内市场,为了缓解农民卖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63971
6.2024年种业发展现状分析前景预测第一节 2023-2024年粮食作物种子行业市场供需综述 6 一、水稻种子供需状况综述 1 二、玉米种子供需状况综述 2 三、小麦种子供需状况综述 8 四、影响粮食作物种子行业发展主要因素 6 第三节 2023-2024年中国粮食作物种子市场价格分析 6 一、粮食作物种子的价格形成 8 二、粮食作物种子市场价格的总体水平与波动 产https://www.cir.cn/8/89/ZhongYeFaZhanXianZhuangFenXiQian.html
7.当前的粮食形势与政策选择近期,粮食相关政策在连年丰产中日益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这主要是由于当前我国粮食产销格局发生了重大阶段性的变化,粮食政策的走向变得更加敏感。一方面,粮食连续十二年丰收,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得到了充分保障;另一方面,国内外市场价格倒挂,国内库存不断攀升,财政和购销压力持续加大。在新的形势下,有必要对出现的新情况http://www.chinado.cn/?p=3562
8.粮食流通迎来“阵痛期”“价格跌回十年前水平,国家粮库这一最大客户还不收了”。又到一年卖粮季。今年的粮食购销市场有何动态?《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深入到我国粮食主产区一线调查发现,在我国玉米收储政策改革后的第一个购销季,玉米购销就面临价格下跌和需求疲软的双重难题。 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产量、商品量、调出量最大的地区,粮食总产量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0/08/c_1119673890.htm
9.在期货市场上,粮食可以在收获前就“出售”。如果预测歉收,粮价就当期货价格过低而现货价格过高时,交易者将会(),这样就会使期现价差趋于正常。 A.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期货合约,同时在现货市场上买进商品 B.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期货合约,同时在现货市场上卖出商品 C.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期货合约,同时在现货市场上卖出商品 D.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期货合约,同时在现货市场上买进商品 点击查看答https://www.educity.cn/souti/A1D9E6DE.html
10.我国粮食价格由国家操控——任何“炒粮价”行为都是“死路一条每当国内粮食价格过低,农民种植收益较差的时候,我国就会通过各项措施来提高粮食的收储价格或者市场价格,譬如2008年至2015年间,在国际玉米价格持续不变的情况下,中国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上涨50%以上。 同样,每当国内粮食价格过高,影响粮食产业发展以及社会整体物价的时候,我国也会通过收储制度改革等措施来为粮价降温,让其回归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764901462&efid=DoX3sxXYLk1_6IykMlgo7Q
11.为什么粮食产量总体上升,农民收入却下降(三)在3元/套的价格时,市场上现在对煎饼的需求量高达5500,但是供给却有300,煎饼市场现在整体短缺了5200(5500 - 300 或者 2700 + 2500)的煎饼。 那么市场的整体反应就是:供小于求 无论定价过高,还是定价过低,只要没有外力干扰(比如不正当竞争),最后价格都会回归到均衡点上。因为如果价格低于均衡点,说明需求大于供给,https://www.jianshu.com/p/7c19d7e4f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