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冲突、新冠肺炎疫情等冲击之下,据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统计,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实施了粮食出口“禁令”。多国实施粮食出口禁令对全球粮食安全有何影响?粮食价格会否进一步攀升?
为何限制粮食出口?
IFPRI近日发布数据称,截至5月28日,包括阿根廷、哈萨克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摩洛哥、土耳其、匈牙利在内,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实施了粮食的出口限制令,品类包括小麦、玉米、面粉、西红柿、植物油、豆类等。
统计显示,今年2月俄乌冲突升级后,全球粮食供应链吃紧,受价格刺激,印度小麦出口量激增,4月出口小麦140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印度私营粮食交易商大量收购小麦导致印度国内粮价节节攀升,同时,3月份,印度遭遇罕见高温天气,正值印度小麦收获季节,小麦产量有可能会受到影响。评估上述不利因素,本月13日,印度政府作出了禁止小麦出口的决定。
全球粮食安全再陷危机
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极端灾害天气频发等因素影响,国际粮价持续攀升,到2021年年底升至近十年来最高价格。2022年以来,俄乌冲突爆发,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全球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两国占到全球谷物供给的25%,疫情和局地冲突也推高了全球能源价格,推高物流成本,给粮食供应链进一步造成冲击,全球粮食安全形势“雪上加霜”。
日前,联合国发布《2022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警告称,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多达17亿人正在承受着贫困和饥饿问题,相当于每10个人中就有2个人吃不饱饭。
近日多国采取粮食出口禁令将给国际粮食安全造成怎样的影响?国际粮价又将会有怎样的走势?
中国“饭碗”会否受到影响?
对中国来说,当前国际粮食形势会否影响中国国内供给和粮食价格?
从供给形势来看,中国今年粮食供给有保障。日前,中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表示,综合各方面信息,今年中国粮食生产保持总体稳定,有望继续获得好收成。
分品种看,小麦长势与常年相当,丰收有基础,油菜籽播种面积扩大,产量有望增加,早籼稻插秧基本结束,预计产量稳中有增。春播已过七成,进度快于上年。5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收购秋粮3705亿斤,同比增加500亿斤,增幅16%,收购总量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
从短期波动趋势来看,李国祥认为,中国粮食价格整体供给充足,去年晚播的一亿多亩小麦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前期受非理性因素影响,粮食价格上涨较快,但目前已经冲顶了,整体呈现缓慢回落的态势。
对于大豆油等比较依赖进口的品种,李国祥表示,近期受国际市场影响,中国进口大豆油的量会下降,价格会有所提高,但是通过降低关税、减少国内税收等市场调控手段会将进口升高的价格消化掉一部分。此外,中国国内的食用油主要使用菜籽油和花生油,因此,国际大豆油价格上涨对国内整体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