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粮食出问题,那就是大问题。
最近,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宣布,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
然而,在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出警告前,美国已经急着把“粮食危机”的责任先甩给俄罗斯。
拜登在新闻发布会上称“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导致的粮食短缺是真实的”。
与此同时,美国各大媒体更是开始大面积释放“普京发动的战争引发全球粮食危机”的论调。
这场“粮食危机”究竟由何而起?
“粮食危机”,是全球粮食不够了?
并不是危言耸听,毕竟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世界谷物出口大国。
拿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的小麦来说,2021年,俄罗斯出口量全球第一,而乌克兰则排名第六,两者出口的小麦总量,接近全球的三分之一。
其一,俄乌发生冲突导致黑海沿岸港口遭到毁坏或者关停,这些港口承载了乌克兰85%的粮食出口。
其二,乌政府还对小麦、燕麦、小米、荞麦等主要作物的出口进行了限制。
俄乌目前的粮食出口量有减有增,并非断崖式下跌。而短期内两国的供应波动,还让印度、澳大利亚等小麦生产国看到了市场机遇,将小麦(去年7月到今年6月间收获的)预期出口量,纷纷上调了1.5-3倍左右,全球小麦出口总量也预计高于去年。
什么在推高粮食价格?
这是一张过去3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和能源价格走势的对比图:
从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出,近2个月以来,世界上最大的小麦期货交易市场——美国芝加哥交易所的小麦期货价格经历跳涨,而价格的峰值出现在3月7日-8日左右。
这个日期是不是眼熟?
3月8日,拜登宣布对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禁运令,当天欧洲天然气价格同样创下了20年间的峰值。
粮食价格上涨背后,还有更大推手?
再看这张全球食品价格指数的走势图,包括谷物类食品的价格,开始大幅上涨的起点并非发生在今年,这个变化在2020年就开始酝酿。
粮食价格上涨,首先是新冠肺炎疫情对粮食生产和供应的冲击,然而另外一个推波助澜的因素也不能忽视:期货市场反映的是市场的心理和情绪。
然而,粮价为百价之基,它的涨跌影响的不仅仅是餐桌上的饭碗,而是整个社会的稳定基础,因此我们看到了,吉尔吉斯斯坦因粮食和日用品价格飞涨,爆发内乱;格鲁吉亚的民众生活难以为继,政坛动荡,持续至今......
这些乱局的阴影中,是谁在推波助澜?
而现在,所谓“俄罗斯将引发粮食危机”的话语之争中,又是谁在摇旗呐喊?
一边在暗中搅动市场,一边却把风暴推向别人,操弄生存所系的粮食,美国这个与世界粮食危机真正脱不开关系的国家,该透透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