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国内豆粕价格整体呈现单边下跌态势,沿海区域现货一路由年初的3900元/吨附近下跌至6月底的3200元/吨附近,创近4年以来的新低。虽然3月份豆粕现货曾一度因油厂停机较多而担忧4月份豆粕供应而上涨,但未影响整体下跌格局。回顾上半年豆粕大幅走跌的原因,国外方面大豆丰产预期逐渐兑现,全球大豆供应走向宽松,6月USDA报告也以中性为主;国内方面,5-7月国内大豆到港量均处于偏高水平,油厂豆粕库存快速累库至100万吨以上,叠加下游需求不振,国内豆粕形成供需双杀。
一、价格走势回顾
1.国内价格走势分析
连粕主力价格走势图(元/吨)
表国内主要地区豆粕现货月均价格对比(单位:元/吨)
2.国际价格走势分析
2024年上半年CBOT大豆期货价格延续上年度偏弱行情,价格重心更是较2023年进一步下移,从之前1200美分/蒲-1530美分/蒲的区间下移至1100美分/蒲-1250美分/之间。相较于2023年美豆期价大幅波动相比,2024年上半年的美豆期价波动更小,走势也更为平缓,主要是2023/24年度均在全球大豆的宽松供应预期下,不论是巴西大豆丰产预期还是阿根廷大豆产量恢复,都对美豆期价涨幅进行限制,中间同样出现阶段波动,将下文中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阶段:【2024年1-2月美豆期价持续下跌】
2024年1月份美豆就开始了下跌行情,1月初美豆仍在1270美分/蒲之上,但截止2月底CBOT主力合约跌至1138美分/蒲。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影响:1、巴西在种植前期的干旱情况不断改善,在丰产预期下市场情绪偏弱。巴西大豆升贴水在1月至2月期间不断下行,当时近月船期从1月初的155美分/蒲一路降至1月底的5分/蒲,跌幅达96%。尽管2月因美豆跌幅过大,升贴水小幅回升,但较1月初仍有85美分/蒲的差值。2、美豆出口份额被巴西大豆挤占,USDA不断下调出口预期。巴西大豆升贴水在1-2月走弱,当时美豆-巴西大豆升贴水差值最大可达230美分/蒲,因而在巴西大豆的价格优势下,美豆出口偏弱。USDA在其2月供需报告中将2023/24年度美豆出口下调95万吨至4681万吨。
第二阶段:【2024年3月至2023年4月美豆小幅回升后震荡运行】
第三阶段:【2024年5月巴西南部洪水影响美豆期价上涨】
第四阶段:【2024年6月叙事转向北美,大豆播种顺利美豆期价走弱】
3.成本利润分析
据Mysteel农产品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南北美升贴水报价走势分化,北美大豆升贴水报价小幅下调,南美报价则是先跌后涨。整体来看大豆进口成本下行为主,油厂远月船期对盘面压榨利润改善。截至6月28日,美湾近月连续合约CNF升贴水报价为227美分,较1月初240美分下降13美分,8-11月报价则为232-247美分;美西近月连续合约报价为185美分,较1月初220美分下降35美分,8-11月报价则为195-238美分;巴西近月连续合约报价报价为177美分,较1月初155美分上调22美分,25年2-5月报价为83-125美分;阿根廷近月连续合约报价175美分,较3月份90美分上调85美分。截至6月28日,美湾大豆7-9月进口成本完税价在4022-4127元/吨,10-11月3949-3972元/吨;美西大豆7-8月进口成本为4001-4015元/吨,10-11月3967-3978元/吨。整体来看美豆近月合约进口成本较年初下降371-428元/吨,盘面毛利上调-374-521元/吨;巴西8-9月进口成本为3961-3986元/吨,25年2-5月3519-3648元/吨,巴西进口成本整体较年初上调487-521元/吨,盘面毛利上调281-455元/吨。
二、基本面情况回顾
1.供应格局及变化趋势分析
截至6月20日当周,美国23/24年度累计出口大豆4086.91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822.88万吨,减幅为16.76%;USDA在6月份的供需报告中预计23/24美豆年度出口4626.6万吨,目前完成进度为88.35%。
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表示,巴西7月份大豆出口量估计为950万吨,比去年同期提高近90万吨。不过7月份的出口量明显低于6月份,因为巴西港口出口重点转向正在收获上市的二季玉米。6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为1390万吨,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也是去年5月以来的最高单月出口量。ANEC表示,今年头6个月,中国占到巴西大豆出口量的75%。
截至6月13日,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将2023/24年度巴西大豆产量预期调低至1.47353亿吨,较5月预测低了33万吨,降幅0.2%,比上年减少725万吨,减幅为4.7%。7月将2024年巴西大豆出口预测值调低7万吨,达到9243万吨,比上年减少9.3%。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5月大豆进口1022.2万吨,去年同期为1161.1万吨,同比减少12%。1-5月大豆累计进口3736.9万吨,去年同期3951.3万吨,同比下降5.4%。据Mysteel农产品团队对国内各港口到船预估初步统计,预计2024年8月1050万吨,9月850万吨。24年7月份国内主要地区125家油厂大豆到港预估150.5船,共计约978.25万吨(本月船重按6.5万吨计)。综上所述,2024年一季度中国大豆进口量较2023年有所下降,二季度进口量明显回升,大致持平于去年同期,预计三季度大豆到港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Mysteel农产品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7月1日,6月份巴西港口对中国已发船总量为1042.41万吨,较2024年5月增加32.81万吨,较2023年6月份增加77.21万吨。6月份阿根廷港口对中国已发船总量为175.9万吨,较2024年5月增加3.87万吨,较2023年6月份增加157.57万吨。
表巴西各港口大豆对华发船统计(单位:万吨)
2.消费及变化趋势分析
2024年上半年国内市场豆粕市场成交一般,1-6月累计共成交2166.24万吨,月均成交361.04万吨,累计同比减少261.65万吨,减幅10.78%,其中现货成交1484.30万吨,同比增加152.19万吨,增幅11.43%,远月基差成交共681.94万吨,同比减少413.84万吨,减幅37.77%。上半年国内豆粕市场提货整体持稳,1-6月累计提货量1870.84万吨,同比增加50.88万吨,增幅2.80%。
2024年上半年生猪出栏均价为15.37元/公斤,同比上涨0.73元/公斤,涨幅为4.99%。年初猪价在13.50-15.00元/公斤低位区间震荡,受春节备货短暂提振,重心稍有上移,但节后出栏节奏恢复,需求惯性回落,价格偏弱盘整;此后行情延续窄幅整理,徘徊在13.50-15.50元/公斤。到了5月下旬,市场多有惜售挺价,产能去化节奏延续叠加前期疫病影响,供应端有所释压,加之二育入场动态增多,市场推涨情绪高涨,价格上行明显。不过涨幅略超预期,6月中旬开始价格回调,受情绪支撑幅度相对有限。上半年猪价最低点为13.27元/公斤,最高点为19.06元/公斤;截至6月30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17.99元/公斤,同比上涨4.33元/公斤,涨幅为31.70%。
2024上半年在近十年中堪称最平稳的阶段,上半年全国白羽肉鸡均价3.79元/斤,环比跌幅3.07%,同比跌幅19.36%。上半年高点出现在小年前后,农历小年屠企开始缩减宰杀量,毛鸡交易不断收缩,成交价格趋于稳定。春节开市后,产品端走货低迷,屠宰见此情景并无明显提量宰杀意愿,导致毛鸡价格长期趋稳运行,这个周期却成了上半年价格最高的阶段。低点则出现在6月中旬,屠宰场长期深陷亏损状态,控量、停工放假成为常态化,毛鸡价格下破3.40元/斤,成为近三年的价格最低点。
毛鸡价格能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有几方因素相互交叉支撑;一是整体屠宰产能仍处于扩产状态,屠宰产能长期大于养殖产能,导致毛鸡的需求面支撑较强,难以出现牛羊肉大跌的走势;二是今年鸡肉消费欠佳,但屠企明确产品价格易跌难涨,所以长期存在扛价心理,进而支撑毛鸡价格;最后就是毛鸡价格已经是近几年的低位状态,下探空间有限。
2024年开市价格低于2023年,2024年主产区开市均价为3.34元/斤,较节前下跌0.48元/斤,跌幅12.57%。从趋势上来看,2024年上半年蛋价走势较去年有所不同,5月份超预期上涨,而6月份的低点又是超过了大部分人的预期,截至6月30日,鸡蛋主产区均价为3.86元/斤,较年初下跌了15.72%。
1-2月份蛋价呈下行走势。1月随着蛋价不断探底,养殖端存惜售情绪,叠加临近春节,务工人员陆续返乡,部分地区内销略有起色,市场情绪有所升温,蛋价持续走强,蛋价上涨后,终端接受程度有限,市场走货渐缓;2月春节后开市初期部分环节存零星补货需求,多数市场顺势清库,部分市场由于价格偏低,养殖单位存挺价惜售现象,叠加人员陆续返工,学校食堂等备货需求,带动价格小幅上涨;3月随着蛋价连续上涨,终端对高价接受度有限,下游经销商避险情绪再次显现,拿货意愿转为谨慎,利好支撑相对有限,蛋价在短暂上涨后继续转为回落;4月清明节日提振效果相对有限,终端需求持续不温不火,整体接货意愿一般,节后各环节积极处理库存为主,蛋价多是震荡偏弱;5月份受“五一”假期支撑,蛋价走势偏强,随后主受情绪及货源流通影响,产区局部地区货源略紧,价格快速拉涨。进入6月,随着梅雨季到来,受湿热天气制约,贸易流通环节补货积极性一般,出货压力偏大,蛋价弱势下行,随着蛋价不断下跌,月末部分市场开始抄底备货,市场盼涨情绪有所升温,产区出货节奏偏快,蛋价偏强上涨。
回顾2024年上半年的豆菜粕价差走势,一路缩窄。价差从1月5日的最高点1050元/吨不断变小,截至7月8日豆菜粕价差在730元/吨,较最高点下滑320元/吨。1-2月豆菜粕价差整体处于一个较高水平,大于900元/吨,菜粕替代价格较高,1-2月豆粕盘面震荡偏强,广西市场油厂开机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油厂压力有限,大豆到港较少,豆粕现货价格受支撑,拉大价差。3-4月豆菜粕价差大部分处于低于900元/吨水平,此时猪饲料使用菜粕替代豆粕价值弱,禽料及水产仍有替代价值。5-6月大豆菜籽到港量均增加,国内开机率较高,大部分油厂均出现胀库催提现象,豆粕,菜粕现货处于供大于求局面,现货价格承压,豆菜粕现货价格均下跌,价差也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时候在800元/吨以下,菜粕替代价值较弱。随着气温升高,水产进入旺季,一定程度提振菜粕需求,支撑菜粕现货价格,预计短期豆菜粕价差仍偏弱。
3.库存分析
2024年截至6月底,第26周(6月21日-6月28日),全国主要油厂大豆库存、豆粕库存上升,未执行合同下降。
其中大豆库存为565.85万吨,较上周增加19.42万吨,增幅3.55%,较1月底增加1.44万吨,增幅0.26%,同比去年增加61.61万吨,增幅12.22%;今年上半年大豆库存整体先去库后累库,去年年底大豆结转库存较高,年后大豆到港较少,在加上下游刚需补库、养殖利润转好等,大豆库存到3月底降到低点,而4月中下旬以来,月均千万的巴西大豆大量到港,国内养殖利润较差,需求较差,大豆进入累库阶段,预计7月份国内主要地区125家油厂大豆到港预估150.5船,共计约978.25万吨,8月1050万吨,9月850万吨,9月买船偏慢,9月以后供应压力或有释放,大豆库存或迎来拐点。
豆粕库存为105.3万吨,较上周增加8.53万吨,增幅8.81%,较1月底增加11.74万吨,增幅12.55%,同比去年增加23.68万吨,增幅29.01%;上半年豆粕库存整体走势和大豆基本一致,累库趋势更明显,年初豆粕结转库存93.56万吨,年后大豆到港较少,压榨减少,刚需补货后豆粕库存在在3月底去库至最低点,随着4月下旬大量到港,且巴西豆容易碳化,不易保存,油厂开机率提高,周度压榨200万吨,豆粕持续累库。届时豆粕需求暂无明显起色,高到港高开机情况下,豆粕继续累库,随着后期大豆到港减少,压榨减少,豆粕库存可能迎来拐点。
未执行合同为410.7万吨,较上周减少23.3万吨,减幅5.37%,较1月底减少31.07万吨,减幅7.0%,同比去年增加79.55万吨,增幅24.02%;未执行合同库存年后因刚需补库大幅下调,后面随着需求好转,下游饲料厂备货进度好转,而到了5、6月份,未执行合同数量明显上升,因去年7月份较多企业购入了2024年5-9月基差合同。但是当前供强需弱情况下,需方采购仍较谨慎,随采随用为主。
4.供需平衡分析
表Mysteel农产品国内豆粕供需平衡表(单位:万吨)
据Mysteel农产品监测数据显示,从2024年上半年的国内豆粕供需平衡表来看,豆粕市场供需格局较为宽松,供需同比均有增长。从供应端来看,2024年自然年度(始于2024年1月1日)全国大豆压榨量为4434.7万吨,豆粕产量350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幅达1.58%。大豆供应整体较为充足。由于南美恢复性增产,全球大豆供需格局趋于宽松,美豆期价下行,国内进口大豆成本下降,油厂压榨利润表现良好,油厂持续性买船,大豆豆粕供应量充裕。消费端来看,2024年上半年豆粕的消费整体表现较好,其原因有二,一是因成本下降豆粕价格重心下移,成为性价比最高的蛋白原料,替代挤占了其他蛋白原料的需求空间。二是2024年生猪养殖利润好转,二育现象较为普遍,猪饲料的需求表现较好。
一、供需格局展望
1.供应趋势预测
展望2024年下半年豆粕供应形势,8-9月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有所下滑,约600-800万吨之间,受目前远期进口大豆压榨利润不佳的影响,油厂9-12月买船进度仍较缓慢,10-12月份大豆到港预计回升。
2.进出口趋势预测
2024年1-5月我国大豆累计进口3736.9万吨,同比下降5.4%。以此展望下半年的大豆进口情况,预计国内的大豆进口量趋势将先降后升,特别是7-9月国内大豆进口量将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据Mysteel农产品团队对国内各港口到船预估初步统计,2023年7月国内港口到港总计1150万吨,8月1050万吨,9月850万吨。考虑到本年度巴西大豆减产,预计10-12月国内大豆进口量或将出现下降。但需要注意的是,从目前美国大豆新作的生长情况来看,美国大豆实现丰产的概率较大,届时全球大豆供给依旧有保障。
3.供需平衡展望
二、价格行情展望
展望2024年下半年的豆粕价格,我们认为豆粕价格重心将整体下移,波动率相对有限,预计较难超过上半年。但需要注意的是,进入7月份一类国内豆粕现货价格跌破3200元/吨,虽有现货基本面的利空加持,但对价格造成大幅向下的难度却也不小。期价方面,当前主力合约M2409相比现货价格升水150元/吨左右,相对来说期价波动空间或许更大。下半年豆粕市场对于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环节企业,将进一步考验风控能力,建议保持实力,积蓄力量,勿操之过急。
具体分阶段来看,7-8月份,美国大豆处于生长的关键期,通常也是天气炒作频发期,而今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增加250万英亩,对于天气的容错率提升。并且今年进入夏季以来,美国大豆主产区温度,降雨整体有利于大豆生长,因此今年炒作天气难度加大。与此同时,国内豆粕供给压力不减,豆粕库存居高不下,对国内豆粕价格构成压制。
9月-10月份,随着南美大豆出口量进入淡季,而新季美国大豆进入收割期,国内大豆到港容易出现环比7-8月减少的情况,令油厂大豆进入去库存时期,豆粕供应压力逐步减轻,甚至容易出现短期偏紧的局面。需求方面,国内受中秋节、国庆节备货的带动,叠加下游处于养殖消费较好时期,豆粕现货价格走强往往有消费的支撑;这一时期的期价涨幅往往稍逊于现货价格,但今年空间价格上方空间或有限。
11-12月份,CBOT大豆受累于美国大豆收割之后的出口压力;叠加预期新季南美大豆产量同比回升的压力,价格或将下行。国内豆粕受此影响,价格重心料将走低。但美豆出口情况如能表现突出,将限制豆粕的跌幅。
3、本网原创内容,允许非营利性转载,并要求注明出处,如注明“转载自农更行(ngx.179c.com)”。
农更行公众号
「农更行」专注于农业产业更新及数字化更迭演进,致力于打造成为农业领域最具商业价值的数字媒体及服务平台,核心团队由来自同行资本、壹果农产品、春藤网等的资深从业人员和专家组成,以“信息平台+数字媒体+社会化服务”助力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