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涨价的动因历史复盘及投资逻辑梳理 摘要自2020年以来的极端气候影响下,全球粮食价格进入了快速上涨阶段,今年以来在供给因素如俄乌冲突和极端气候等影响下... 

自2020年以来的极端气候影响下,全球粮食价格进入了快速上涨阶段,今年以来在供给因素如俄乌冲突和极端气候等影响下,CRB食品价格指数则是超过了此前最高的2010年,创下了历史新高,今年涨幅已达到19.27%。在多重供给冲击交织下,当前粮食价格的拐点尚未出现,后续通胀压力正在不断提高。粮食涨价背后的驱动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战争驱动,油价驱动和粮食减产,本篇报告通过复盘历次供给主导粮食涨价的演绎过程以及市场表现,来探究当前粮食价格上涨会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以CRB食品现货指数为参考,二战以来共发生过六次因供给短缺导致的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分别始于1949年、1973年、1978年、1994年、2000年和2010年,战争导致粮食减产和供应链中断、油价上涨抬升种植成本、极端天气或农业协定削减产量是过去六次粮食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从对粮价的上涨驱动效果来看,原油价格上涨>局部战争爆发>极端天气与减产协定,其中前两点是核心,且往往会同时出现。每一轮粮食危机的背后均是多重供给冲击的交织,驱动因素的复杂程度决定了历次粮价上涨的斜率和高度,如70年代初期石油危机叠加极端天气导致粮食价格短期内上涨超过130%,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导致粮价上涨超过75%。

超预期的战争或极端天气导致的粮食减产和供应链受损往往会导致大盘波动加大。但与此同时农业等必需消费板块在这一时期超额收益显著,比如朝鲜和伊拉克战争以及2010年的极端天气时期农业板块涨幅均超过50%。由于原油价格的上涨往往会对粮食价格形成正向传导,历次粮食危机期间的美股除必选消费领涨市场外,能源板块也能取得较好的相对收益,如第二次石油危机时能源股涨幅超140%。

1.1949-1951年:朝鲜战争导致农产品供需错配

2.1973年-1974年:自然灾害+石油危机引发粮食危机

从传导路径来看,本阶段原油价格主要通过成本效应和替代效应两条路径影响农业品价格。第一,由于柴油、化肥等生产资料依赖于煤、油等化石能源,因此油价上涨会显著抬升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成本。

1972年至1975年化肥价格指数上涨幅度达到167.2%,但化肥价格略滞后于原油价格达到阶段性高点,同期美国小麦、玉米价格均出现大幅拉升。第二,由于原油价格上涨会推升燃料油、合成橡胶等产品价格,进而通过替代效应导致燃料乙醇、天然橡胶等产品需求量提升,引起玉米、甘蔗、橡胶等经济作物价格上涨。

3.1973年-1974年:、石油危机引发粮食危机

1978年底伊斯兰革命运动爆发,随后伊朗停止石油出口,导致原油价格由1978年14.02美元/桶急速抬升至1980年的36.83美元/桶,同期CRB食品现货指数上涨了34.76%。本阶段再次演绎了70年代初期油价上涨对农业产品价格的传导机制,一方面油价上涨抬升了化肥、机械等农业生产的刚性成本。

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化肥的使用面积持续扩大,玉米及大豆每亩钾肥施肥比例已经从1970年的72%、51%大幅抬升至1980年86%及70%。在油价快速上涨的背景下,1978年至1980年化肥价格指数上涨37.95%。此外,1970年以来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70年代中期美国拖拉机、摘棉机等农用机械数量已达到437万台和60万台,原油价格上涨导致农用机械燃料价格抬高,加剧了农作物生产的刚性成本。

另一方面,原油价格上行推升燃料油、化纤、合成橡胶等价格,替代效应下燃料乙醇、棉织品、天然橡胶的使用量提升,进一步推动棉花等农作物需求量大幅增加,价格上涨。1980年在前期油价快速攀升的背景下,美国棉花库销比快速回落至20%左右,远低于60年代76.71%的平均水平。

4.1994年至1996年:农业协定减产导致粮食涨价

本轮粮食价格上涨主要由农业协议带来的粮食出口补贴削减以及全球粮食减产所致。1994年4月乌拉圭回合关贸总协定签署,其中的农业协定部分规定发达国家须在6年内将出口补贴额和实行补贴的产品出口量分别削减36%和21%,发展中国家在10年内分别削减24%和14%,此外,发达国家还需削减农业生产补贴20%。

在此影响下,各农业品出口国对农业的支持和补贴逐步削弱,全球粮食产量出现下滑。具体来看,1995年全球谷物产量同比2.76%,1993至1995年世界谷物库存连续三年下滑,1995年库存消费比降至14%,为此前10年以来最低,世界粮食供求不均衡问题逐步突显。

5.2000年-2004年:美联储宽松+伊拉克战争推动粮价飙涨

此次CRB食品现货指数上涨幅度达75.49%,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开启了粮价第一波上涨,随后伊拉克战争爆发对粮价第二轮飙升起到推波助澜作用。20世纪末,中国、印度、印尼等11个主要发展中国家的谷物产量每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1%,远远低于每年将近2%的人口增长率,然而此时农业品价格并未趋势性上涨,但波动可以看出明显加剧。在此之后,两大催化剂事件引发了农业品价格后续的两波上涨。

二是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中东航线基本停运,一方面国际运粮船只绕道南非,运费增加,另一方面船运保险费增加,均对粮价的第二轮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直到2004年下半年,国际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单产恢复到正常。

6.2010年至2011年:极端天气减产助推粮价

2010年至2011年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主要由极端天气造成的全球粮食大面积减产所致,在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下,全球宽松的流动性亦是助推粮价的因素之一。2010年6月至2011年4月全球粮食价格快速上涨,其中CBOT小麦价格由4.50美元/蒲式耳上涨至7.77美元/蒲式耳,涨幅接近73%。

2010年夏季,俄罗斯西部及东欧地区遭遇了严重的旱灾和持续高温,俄罗斯、乌克兰等地区粮食生产遭受严重创伤。同期,巴基斯坦则遭遇严重的洪涝灾害,对东南亚地区水稻产量造成了较大影响。紧接着2011年美国经历了此前5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旱情,导致其谷物产量进一步下滑。2009至2011年世界谷物库存连续三年下滑,消费量则持续提升,库存消费比由22.4%降至19.4%,供需格局持续偏紧。

7.2020年至今:战争叠加极端天气减产助推粮价

本轮粮食涨价始于2020年以来的极端气候影响,美联储新一轮货币宽松同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前粮食价格的两年涨幅已经达到109.80%,幅度仅次于70年代的粮食危机,本轮粮食价格涨幅较高也是因为受到了疫情、战争和极端天气三重因素叠加导致的粮食减产和供应链受损,今年全球谷物供需预测仍处于紧平衡格局,俄乌局势是决定当前粮食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此外未来的极端天气同样会加剧供给侧的不确定性。

因此,结合当前国际通胀背景和国内形势,受益于产品涨价和通胀上行的农林牧渔有望实现超额收益。

参考资料:

本报告由研究助理协助资料整理,由投资顾问撰写。投资顾问:吴清淳(登记编号:A0740622030004)(投顾证号)

THE END
1.云南省2024年12月份粮油价格变化情况统计监测云南省粮食和物资根据云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24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对全省粮油价格直报监测点监测数据分析显示,2024年12月全省原粮收购平均价:小麦2933.75元/吨,较上月末下跌24.25元/吨,跌幅0.82%;中晚籼稻2901.25元/吨,较上月末上涨22.25元/吨,涨幅0.77%;粳稻3001.5元/吨,较上月末下跌14.5元/吨,跌幅0.48%;玉米2469.75元/吨,https://lswz.yn.gov.cn/ztzl/tjjc/202501/20250102_4963.html
2.2025年国内粮食市场展望:粮食供给有保障价格波动或不大展望2025年国内粮食市场,确保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仍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主攻方向,政策“托底”或引导粮食市场价格区间运行。粮食进口来源结构或进一步优化,消费刺激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提振粮食市场需求。 2024年,面对自然灾害、动荡的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压力,我国粮食生产再次获得丰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14130http://www.grainmarket.com.cn/centerweb/region/YN/2-1/info/1045354
3.中国价格信息网整体上看,国内大米价格保持平稳运行主线,国际大米市场竞争加剧,大米价格再度下跌。 国内大米方面,10月下旬以来,河南、江苏、黑龙江和安徽四省先后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对提振市场信心、筑牢市场底部效果明显,中晚稻收购价基本平稳。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中晚稻收购约7000万吨,收购进度快https://www.chinaprice.cn/slkjzsjcqkbg/54988.jhtml
4.种植业板块涨幅居前粮食价格走高行业迎三重催化8月7日,种植业板块涨幅居前,截至发稿,神农科技涨超9%,秋乐种业涨超5%,敦煌种业、农发种业、荃银高科等纷纷跟涨。 农业农村部日前召开的会议指出,据气象部门预测,8~9月旱涝等极端天气可能多发,必须把农业抗灾救灾和秋粮生产作为当前三农工作中的压倒性任务,采取超常超强措施打法,聚焦防灾减灾、单产提升等重点任务,紧https://wap.eastmoney.com/a/202308072804733665.html
5.农业农村部:我国粮价稳中有涨玉米价格涨幅较为明显农业农村部:我国粮价稳中有涨 玉米价格涨幅较为明显中新网客户端8月26日电农业农村部市场和信息化司司长唐珂2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体上看,当前我国粮价稳中有涨,品种间走势有所分化,不同环节价格波动有所差异。7月份,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集贸市场均价每百斤122.4元,环比涨0.2%,同比涨1.7%,其中稻谷价https://m.huanqiu.com/article/3zcfPCpj6wd
6.四问粮食安全: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将会带来哪些启示?俄乌地缘冲突对国际粮价的影响渠道最多元,包括供给、成本和替代性需求,冲突发生后的1个月时间内,国际粮食价格涨幅超过20%,俄乌出口份额高的小麦涨幅近30%。 其一,冲突将导致俄乌粮食供给实质性减少 乌克兰和俄罗斯是全球第四和第五大粮食出口国(2020年度),其中,小麦、玉米、大麦和油料等品种占据较高出口份额。俄罗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39282972&efid=23vsEiKWVojG_Vsty5xPwQ
7.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恢复向好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2.7%,鲜菜价格上涨8.7%,鲜果价格上涨13.5%。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6%。其中,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环比上涨0.3%。 前三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9%,涨幅比上半年收窄1.8个百分点。三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https://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542437
8.猪肉蔬菜粮食价格走势如何?国家发改委最新回应猪肉、蔬菜、粮食价格走势如何?国家发改委最新回应 人民网北京12月19日电 (记者申佳平)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今日召开的12月份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今年1-11月,食品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涨幅为近十年较低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是受输入性、周期性、季节性等因素叠加影响,猪肉、蔬菜等价格去年基数https://m.gmw.cn/2023-12/19/content_1303605450.htm
9.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特征,规律与应对策略——基于6次典型大幅中大米价格涨幅最高 .以 1972 年 2 月为基期,国际大豆价格于 1973 年 6 月达到阶段性最高点,上涨 270%,月均涨幅高达 8.5%;国际小麦 ,大米和玉米分别于 1974 年 2 月 ,4 月和 10 月达到阶段性最高点 ,分别上涨 268%,436% 和 193%,月均涨幅分别为 5.6%,6.7% 和 3.4%①. 此轮国际粮食价格大幅http://jjxj.swufe.edu.cn/EN/PDF/4803
10.粮价上涨(精选十篇)从2003—2009年, 我国生产的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的生产投入要素中, 种子和化肥代表的可变投入物单位价格以及雇工工价和土地租金价格等上涨幅度较大, 最低涨幅接近90%, 最高涨幅约185%。而同期我国生产的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平均销售价格由1.1元/千克上升到1.8元/千克, 仅上涨61.9%。粮食价格上涨幅度明显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b5py9u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