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主粮价格走低成因复杂“价补”分开将是未来粮价政策大原则直播资料直播新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5年11月4日(星期三)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解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介绍《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

[陈锡文]讲到粮食和价格的问题。《实施方案》里对整个粮食改革的形成机制实际上已经提出非常原则的重大的意见,就是粮食价格的形成应当贴近市场,同时要兼顾农民的合法收益。这是我们未来形成中国粮食价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大家都知道,从2004年开始我们对稻谷和小麦的主产区实行了最低收购价的政策,至今还在实行中。从2007年开始实行了玉米的临时收储价,2008年开始实行大豆的临时收储价,这两个品种的临时收储价都只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北地区实行,其他地区对这两个品种没有临时收储价。

现在的情况就像刚才讲到的一样,粮食的形势确实是非常复杂。从表面上来看,我把这概括为三个数量在不断增长。一是今年是第12年,连续12年国内粮食产量在不断增长。二是从2010年以来我们进口的粮食数量在不断增长。三是目前的粮食库存在不断增长。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个情况在更大的程度上是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当然我们有自己的问题需要去解决,更重要的还是经济全球化,自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这个影响延续到2010年以后,全球出现了对大宗产品需求的疲软,除了像农产品这样的大宗产品之外,也包括能源产品、矿产品,都出现了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国际市场的粮价如果和2011年相比,目前的国际市场三大主粮的粮价差不多跌下去40%-50%,这是全球的局面。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应该说国家为了调动农民积极性,保障农民的合理收益,这几年在不断地适当提高临时收储价格和最低收购价,这样和国际市场上价格的走向出现了一个相反的状况。我们在不断提价,国际市场在不断降价,过了这一个节点之后会出现中国的粮价高于了国际市场。当然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分析,其实中国粮价高于国际市场也并不完全是由于国内的价格增长,因为你能看到国内价格的涨幅是明显低于国际市场粮价的跌幅。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复杂的情况,还有其他因素。其他的因素,包括汇率的变化,人民币汇率这些年总体上一直是坚挺的,今年8月份以后略有贬值,总体和进行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之前相比,人民币坚挺上升了大概28%左右,人民币汇率坚挺意味着进口的农产品,用美元购买的进口农产品进来就会便宜。比如一吨大豆500美元,如果按过去算,汇率按1:8来算,进来别的成本费用都不算,进来是4000块钱人民币。现在汇率是1:6,同样是500美元买的一吨大豆,进来就剩3000元人民币了,这就便宜了1000块钱。第二是全球的能源价格下跌,导致全球海运价格的大幅度下跌,我们都知道像粮食这样的大宗农产品基本上是通过海运来进行国际贸易的,如果和2008年相比,我查了一下数据资料,2008年从美国墨西哥湾散装货运到中国广州黄埔港的粮食,一吨的运费大概是135-138美元。现在你去看一吨的运费是35美元,每吨运费就便宜了100美元,折成人民币便宜600多。粮价出现这样的复杂情况有很多的因素,第一是我们农业自身竞争力不足。第二是我们的保护政策使得粮价不断走高。第三是国际粮价在下跌。第四是货运问题。第五是汇率问题。所以这是由很多复杂的因素构成的。

面对这样的问题,处理这个问题也不能简单化。像你刚才讲的,这两年我们对三个主粮基本上的政策,比如小麦和稻谷在已经实行最低价的地方维持价格水平不变,2015年实行的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没有提升,2016年正在研究过程当中。玉米的价格今年9月18号有关部门公布了,和去年相比主产区的玉米临时收储价平均降低0.12元,我们过去制定的玉米临储价在辽宁是1.13元,吉林是1.12元,黑龙江是1.11元,这次平均降低了0.12元,也就是降到了1元。因此,也能够看到整个市场,包括关内没有实行临储价的地区,市场价格也在下跌。但是应该看到,政府宣布的今年1块钱的临储价也好,还是当前市场的价格也好,仍然是高于国际市场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降低玉米的临储价也是考虑到当前粮价这种复杂的情况,不能让种粮农民太吃亏,还要注意保障他们的利益,下一步还要继续往前推进,原则是使得价格和补贴能够分开。我们现在最低价也好,临储价也好,一定程度上是把价格和补贴合在一起,将来把价格和补贴分开,价格主要是由市场形成,市场主体才会活跃。过去把补贴和价格弄在一起,价格就高于市场价,于是粮商粮贩、加工企业就不活跃了。把改革和补贴分开之后就可以激活市场,农民按市场价卖粮,经营主体按市场价收粮,这样就把粮食市场搞活了。如果说市价过低怎么办,政府要采取适当的政策,直接补贴农民,但是和价格分开走。这是基本大的原则,未来走势也是这样,“价补”分开,贴近市场的价格,价格的形成机制是贴近市场,注意保护农民的合理的利益。谢谢。

THE END
1.国家为什么要以最低价收购粮食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现在有很多收粮食的朋友,都想更多的通过收粮食赚钱,但是因为国家设置的收粮食的最低价,所以如过收购粮食的价格过低,农民就会把粮食买给国家,而不是私人了。所以,很多朋友都不明白,为什么国家要设置粮食收购最低价,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在本人查阅了一些资料后,最终发现,国家以最低价收购粮食还是有一定好处的。具体体现https://www.wycfw.com/wangluozhuanqian/wangzhuanfangfa/1673.html?ivk_sa=1024320u
2.勤俭节约实施方案及激励措施(精选8篇)又不是我一家窜货,凭什么断我的货?于是,被断货的经销商为了报复厂家,将手中剩下的产品以更低的价格抛向市场。 多用“过程”返利,少用销量返利 确实,返利是把双刃剑,那么对于厂家来说,应该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返利奖励的激励作用,同时尽量抑制返利奖励的负面影响呢? 厂家在制定返利政策时,要多用过程返利,少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0x4mwmb7.html
3.为什么粮食产量总体上升,农民收入却下降(四)《需求》→《供给》→《均衡价格》→《弹性分析》→《政府干预》 这次要说“弹性分析”。 我们已经知道需求量和价格这两个量是存在因果关系的,成反比例关系:价格越高,需求量越低,价https://www.jianshu.com/p/c7bd20c8d032
4.农村当前的热点问题6篇(全文)结果是粮食产量上去了,市场价格却下来了,加上国家为减轻财政负担一再调低保护价和订购价,农民种粮收入出现负增长。此外,其他农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也处于失衡状态,价格全线下滑,基本上都降到了1992年以来的最低点,二是在农业内部结构中,种植业比例大,林牧渔业比例小。三是在农村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比例大,第三产业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zeinktd.html
5.2023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稻谷小麦玉米最多保护价多少?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为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实施的粮食价格调控政策。下面农交网小编带来2023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稻谷、小麦、玉米最多保护价多少? 一、2023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 2023年国家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https://m.nongjiao.com/news/read-34579.html
6.谷贱伤农,价高又伤消费者,农业改革要怎么办?粮食临时收储政策、农业补贴政策、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政策、土地确权政策等的出发点都是为保护农民作想,但是为什么这些政策在粮食价格波动之下就出现了问题?此时,我们必须要对农业政策问题做一个全面的整理和反思。 粮价高伤害消费者,粮价低伤害农民 农业政策制定存在多重目标,一般主要目标包括:(1)保障粮食安全供给;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511/16/15219.html
7.瑞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瑞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厦门,注册资金4.45亿元。中国期货行业首批上市公司,深交所第一家上市的期货公司(股票代码002961)。国内第二家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期货公司。拥有5家全资子公司,涵盖国际业务、风险管理业务、公募基金等业务。资产管理是公司的明星业务,Chttps://www.rdq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