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统计知识简介论文能源资料

“十一五”以来,中国的能源统计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国家一方面努力建立健全能源统计指标体系、调查体系、监测体系;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方法和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能源与能源统计

(一)能源

1、什么是能源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是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人类文明的一切都离不开能源。

2、能源的分类

·按能源的成因划分。分为一次能源(亦称天然能源)和二次能源(亦称人工能源)。

·按能源的储存和输送性质划分。分为含能体能源和过程性能源。

·按能源使用性质划分。分为燃料性能源和非燃料性能源。

·按能源的形成和再生性划分。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性能源。

·按能源的技术开发程度划分。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按能源的实物形态划分。分为固体能源、液体能源和气体能源。

·按能源的商品性划分。分为商品能源和非商品能源。

·按能源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化分。分为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

3、国家能源政策

我国是一个资源能源缺乏的国家,如人均石油储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8,天然气约为世界人均量的1/20,淡水资源为世界人均量的1/5。

我国现代化能源建设的总方针是在“六五”期间提出的,其内容是: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要把节能放在优先地位,大力开展以节能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和结构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1997年11月1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二)能源统计

1、能源统计

能源统计是运用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指标体系和特有的计量形式,采用科学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能源的勘探、开发、生产、加工、转换、输送、储存、流转、使用等各个环节运动过程、内部规律性和能源系统流程的平衡状况等数量关系的一门专门统计。

能源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由能源统计实践所决定的,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研究经济系统运动的全过程以及相互联系的数量表现及其关系,揭示能源内部运行规律。

·研究能源利用状况,挖掘节能潜力,促使合理有效地使用能源。

·研究能源综合平衡状况及其规律,反映能源资源的形成及能源使用方向,揭示能源供需之间的矛盾。

·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能源系统数量关系的方法论。

2、能源统计的意义

我国《统计法》明确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能源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能源经济现象的重要工具之一,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实行能源科学管理的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能源统计的总体功能是提供信息、咨询和监督,基本任务是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分析整个能源系统流程的统计资料,如实反映能源经济的发展水平、能源经济效益、能源综合平衡状况等发展变化情况,为宏观决策和管理,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统计信息及依据。具体有以下几项任务:

·为各级政府和部门制定方针、政策,编制能源计划提供可靠资料。

·对能源经济活动和能源方针、政策、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统计检查和监督。

·为加强能源科学管理,挖掘能源潜力,提高能源利用率服务。

·为企业生产、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能源消耗服务。

·对能源生产及需求进行统计预测。

3、能源统计报表制度

地方统计局和行业对企业编制的能源统计报表要求是不同的,企业在一般情况下,要按要求分别编报。

二、能源统计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名称

1、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存在,不经任阿改变或转换的天然能源资源,即从自然界直接取得并不改变其形态和品位的能源。为原煤、原油、油页岩、天然气、核燃料、植物燃料、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等。

二次能源是指为了满足生产工艺和生活的特定需要以及合理利用能源,将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加工转换产生的其它种类和形式的人工能源。如由原煤加工产出的洗煤;由煤炭加工转换产出的焦炭,煤气;由原油加工产出的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等;由煤炭、石油、天然气转换产出的电力。

2、余热

余热是指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可被利用的热能。可能回收的余热种类有:高温废气余热,高温产品及高温热渣液的物理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气废水余热,化学反应余热。

3、耗能工质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消耗某些工作物质,而生产这些工作物质,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能源,利用这些工作物质就等于间接地消耗能源。另一方面,这些工作物质的使用能够替代或减少其它能源的消耗,而这些工作物质不属于通常所指的能源之列。例如,工业用水、压缩空气、电石、乙炔、氧气等等。这些工作物质被称为耗能工质。(注意:不同的行业对耗能工质有不同的规定范围)

4、能源计量

5、热量单位(焦耳、卡)

焦耳是热、功、能的国际制单位。我国已规定热、功、能的单位为焦耳。焦耳的定义为:1牛顿的力(1牛顿=1千克·米/秒)作用于质点,使其沿力的方向移动1米距离所作的功称为1焦耳。在电学上,1安培电流在1欧姆电阻上,在1秒种内所消耗的电能称为1焦耳。

卡是应淘汰的热单位。卡的定义是:1克纯水在标准气压下把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称为1卡。热量的常用单位为20℃卡,简称卡,某些西欧国家采用15℃卡,我国采用的是20℃卡。在我国的现行热量单位中,卡暂时可以和焦耳并用。

6、燃料及发热值

燃料是一种可燃烧的物质,通过化学或物理反应(或核反应)释放出能量,燃烧时产生热量和动力。燃料热值也叫燃料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指固体或液体)或单位的体积(指气体)的燃料完全燃烧,燃烧产物冷却到燃烧前的温度(一般为环境温度)对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燃料热值有高位热值与低位热值两种。高位热值是指燃料在完全燃烧时释放出来的全部热量,即在燃烧生成物中的水蒸汽凝结成水时的发热量,也称毛热。低位热值是指燃料完全燃烧,其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汽以气态存在时的发热量,也称净热。我国是按低位热值换算的。

固体或液体发热量的单位是:千卡/千克或千焦耳/千克。气体燃料的发热量单位是:千卡/标准立方米或千焦耳/标准立方米。

7、标准燃料和标准煤

标准燃料是计算能源总量的一种模拟的综合计算单位。在能源使用中主要利用它的热能,因此,习惯上都采用热量来做为能源的共同换算标准。由于煤、油、气等各种燃料质量不同,所含热值不同,为了便于对各种能源进行计算、对比和分析,必须统一折合成标准燃料。标准燃料可分为标准煤、标准油、标准气等。我国以煤为主,采用标准煤为计算基准,即将各种能源按其发热量折算为际准煤。

标准煤亦称煤当量,具有统一的热值标准。我国规定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为7000千卡。将不同品种、不同含量的能源按各自不同的热值换算成每千克热值为7000千卡的标准煤。

能源折标准煤系数=某种能源实际热值/标准煤热值

8、当量热值和等价热值

当量热值又称理论热值(或实际发热值)是指某种能源一个度量单位本身所含热量。当量热值是能源统计中经常使用的一个热值概念。

等价热值也是能源统计经常使用的一个热值概念,是指加工转换产出的某种二次能源与相应投入的一次能源的当量,即获得一个度量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所消耗的,以热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也就是消耗一个度量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就等价于消耗了以热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因此,等价热值是个变动值。

某能源介质的等价热值=生产该介质投入的能源/该介质的产量

=该介质的当量热值/转换效率

9、工业总产值

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它包括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不包括非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价值、本企业非工业活动单位的非工业产品价值和收入以及本企业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其出售的价值也不包括在产值内。

10、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是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是总产出与中间投入之间的差额。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的计算方法有两种:生产法和收入法(分配法)。

(二)能源统计的主要内容

1、能源购进、消费和库存统计

这项统计是视能源为消费资料,将能源作为原料或燃料消费时,由能源消费行为的企事业执行的报告内容。

2、能源加工转换统计

这项统计由有能源加工转换活动的工业企业或车间填报。它反映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能源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定量关系;是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的基础。为计算、分析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挖掘节能潜力、编制能源平衡表提供资料。

3、能源经济效益统计

这项统计是为计算能源利用效率而进行的统计。包括产值能耗、人均综合能源消费量等等。

4、能源单耗指标统计

这项统计是为计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某一产品而进行的统计,分析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费的情况,以挖掘节能潜力和计算节能量。

三、能源消费量统计

(一)能源消费量统计原则

1、谁消费、谁统计

2、何时投入使用,何时算消费

3、一次性消费

即以第一次投入使用计算消费,对反复循环使用的能源不能重复计算消费量。如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不再计算在消费量中。

4、耗能工质(如水、氧气、压缩空气等)

不论是外购的还是自产自用的均不统计在能源消费量中。(在计算单位产品能耗及工序单位能耗时除外)

5、企业自产能源

凡作为本企业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原材料、燃料,又分别计算产量的要统计消费量。如煤矿用原煤生产洗精煤、炼焦厂用焦炭生产煤气、炼油厂用燃料油发电等。但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费的半成品和中间产品不统计消费量,如炼油厂用原油生产出燃料油后,又用燃料油生产其它石油产品,这种情况燃料油既不计算产量,也不计算消费量。

(二)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

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是指统计报告期内工业企业在工业生产过程和非工业生产消费的各种能源量,无论其能源品种是作为燃料、动力、原材料、辅助材料使用,均作为能源消费统计,主要包括:

1、用于生产本企业的产品、工业性作业和其它生产性活动所消费的能源

2、用于技术更新改造措施、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试制以及科学试验等方面消费的能源。

3、用于经营维修及本单位机电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及建筑物等大修理消费的能源。

4、用于劳动保护及其它非生产消费的能源。

5、不包括以下各项:

·由仓库发到车间,但报告期最后一天并未消费,这部分能源不应计入消费量,应办理假退料手续,计入库存量。不能以拨代消。

·回收的余热、余气不作为能源消费量统计。

·拨到外单位委托加工的能源。

·调出外单位或借出的能源。

·自产自用的热力。

企业能源消费量=企业购入能源量+期初库存量-期末库存量-外销能源量

(三)工业生产用能

工业生产用能是指工业企业在统计报告期内为进行工业生产活动所使用的能源,包括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附属生产系统用能。生产系统用能是指企业的生产车间用能。辅助生产系统用能是指动力、供电、机修、供水、供风、采暖、制冷、仪表以及厂内原料场等辅助设施用能,附属生产系统用能是指生产指挥系统(厂部)和厂区内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和单位如车间浴室、开水站、蒸饭站、保健站、哺乳室等消耗的能源。主要包括:

1、产品生产过程中作为原料使用,直接构成产品实体的能源消费。

2、产品生产过程中作为辅助材料使用的能源。

3、生产工艺过程所消费的能源。

4、生产过程中作为燃料、动力使用的能源。

5、新技术研究、新产品试制、科学试验等方面使用的能源。

6、为工业生产活动而进行的各项修理和服务所使用的能源。

(四)工业生产综合能源消费量

工业生产综合能源消费量是指在统计报告期内工业生产用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后进行汇总,并扣除本企业能源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折标准煤的汇总量。其计算式如下:

工业生产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用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之和-本企业能源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折标准煤之和

上式中的本企业能源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主要包括火力发电、对外供热、洗煤生产、炼焦生产、石油炼油生产、煤气生产、煤制品加工产出的能源。不包括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电以及自产自用的热力。

(五)非工业生产用能

非工业生产用能是指在工业企业内不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非独立核算的单位所使用的能源,如本企业附属的科学研究单位、农场、车队、学校、医院、食堂、托儿所以及建筑施工队等消费的能源。

四、能源加工转换统计

能源加工与转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都是将能源经过一定的工艺流程生产出新的能源产品。能源加工,一般只是能源物理形态的变化,如原油经过炼制成为汽油、煤油、柴油等石油制品;原煤经过洗选成为洗煤;炼焦煤经过高温干馏成为焦炭;煤炭经过气化成为煤气等。能源转换是能源流程中的能量形式的转换。如热电厂将煤炭、重油等投入到耗能设备中,经过复杂的工艺过程把热能转换为机械能,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能源转换统计的重点是火力发电和供热。

(一)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

亦称中间消费,是指报告期内为加工转换二次能源及其它石油制品(如润滑油、沥青等)和其它焦化产品(如焦油、粗苯等),所投入到加工、转换设备中的各种能源。

投入量不包括下列各项:

1、能源加工、转换装置本身工艺用能和其它设备用能,如发电设备的电动机用电,发电点火用燃料,通风设备用电、炼焦炉预热原料用的焦炉煤气以及设备运行用的动力等。

2、车间用能。

3、辅助生产系统用能。

4、经营管理用能。

5、除上述各项以外的其它非生产用能。

(二)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

是指各种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产出的各种二次能源产品(包括不作为能源使用的其它副产、联产品),如发电产出的是电力;热电联产产出的电力、蒸汽、热水;洗煤产出的洗精煤,洗中煤、煤泥、洗块煤、洗混煤、洗末煤等;炼焦产出的是焦炭、焦炉煤气和其它焦化产品(如粗苯、焦油等);炼油产出的是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重油、渣油等)、燃料气(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等)和其它石油制品(如溶剂油、润滑油、各种原料油、石蜡、石油沥青、石油芳烃、润滑脂、石油添加剂、催化剂等);制气产出的是焦炉煤气、其它煤气、焦炭、粗苯、焦油等。

(三)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

是指在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损失量,即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投入的能源和产出的能源之间的差额。计算公式为:

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

(四)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是指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产出量与投入量的比率,即能源加工转换的产出率。计算公式为: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能源加工、投入量)×100%

在计算投入量和产出量时,必须按当量热值折为标准煤。这点在计算发电效率时特别要注意。

(五)能源加工、转换损失率

是指能源在加工、转换过程中损失的能量与投入的能量之间的对比关系,计算公式为:

能源加工转换损失率(%)=(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100%

五、能源经济效益统计

能源经济效益是指投入能源与产出的经济效果的比较。能源经济效益体现在能源系统流程的始终,它涉及生产领域,也涉及到消费领域和流通领域,它存在于任何经济形态之中,可以从多方面、多层次了解能源系统流程各个领域中的投入与产出情况,能源合理有效利用程度。

(一)产值综合能耗

实现单位工业生产总值所需的综合能源消费量,该指标可以综合反映能源消费所获得的经济成果。计算公式为:

产值综合能耗(吨标准煤/万元)=能源消费总量/工业生产总值(现价)

(二)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利用效率是指一个体系(国家、地区、企业或单项耗能设备等)有效利用的能量与实际消耗能量的比率。它是反映能源消耗水平和利用效果,即能源有效利用程度的综合指标。计算公式为:

能源利用率(%)=(有效能量/实际能源消费量)×100

(三)能源损失率

能源损失率是与能源利用率相对应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能源损失率(%)=能源损失量/能源消费(或输入)量×100%

=1-能源利用率

六、能源单耗指标统计

能源单耗指标可分产品单位综合能耗统计和产品单位单一能源品种消耗统计。

在计算单耗统计时,可按行业规定在计算时将耗能工质能量计入在内。

(一)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

单位产品产量与单位能源消耗总量之比值。

该单位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工序(车间)、设备。如企业吨钢综合能耗、炼钢工序能耗、转炉工序能耗等等。

(二)产品单位产量单一能源品种消耗

单位产品产量与单位单一品种能源消耗总量之比值。

该单位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工序(车间)、设备。单一品种能源是指定情况下的能源,如电、焦炭、蒸汽等等。具体指标如吨钢电力单耗、炼钢工序电力单耗、转炉工序焦炉煤气单耗等等

(三)产品可比单位产量综合能耗

产品可比单位产量综合能耗是为在同行业中实现相同产品能耗可比,对影响产品能耗的各种因素,用折成标准产品的办法、能耗统计计算分办法等加以考虑所计算出来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七、能源综合平衡统计

能源综合平衡统计是能源统计工作的高级阶段,它全面系统地反映一定时期内能源的资源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储备、使用的整个能源系统流程的全貌和能源系统内各运行环节的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能源经济运行中所形成的总量、速度、比例、效益之间的制约和平衡状况。

(一)能源平衡表

能源综合平衡统计主要形式是编制计算能源平衡表,可分全国、地区、部门和企业能源平衡表

企业能源平衡表是以一个企业或公司为平衡范围,根据企业对能源管理的需要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产品生产、销售与库存,能源收、支与库存,能源消耗、能源加工转换,能源计量器具运行等一系列报表的基础上编制的综合平衡表,它反映了企业各种能源的来踪去迹以及各种能源的消费构成、加工转换的投入和产出,体现出企业能量的平衡关系。

(二)能源平衡表的格式

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企业能源平衡表的形式也不可能完全一样,但都应根据能量流动过程进行编制。能源平衡表采用矩阵式,一栏用来表示能源流向(使用单位),一栏用来表示能源品种,采用“+”表示消耗、“-”号表示生产或产出,便于各模块数量关系和总平衡关系用代数和运算。

(三)能源平衡表的编制原则

1、编制能源平衡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能量守恒定律

2、消除数据的重复计算,补充统计内容和范围的遗漏

对无法从定期统计报表中搜集整理的有关资料,可进行一次性调查,也可进行有根据的合理估算,以便补充编制能源平衡表中出现的资料缺口。

3、必须采用两种计算单位,一是实物量,二是标准量

标准量单位采用标准煤。

4、对综合能源平衡表的数据进行验证

进行总平衡后允许出现平衡差,但数量不能超出正常范围。

八、企业节能量统计

企业节能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调整生产结构、进行节能技术改造等措施,所节约的能源数量,它综合反映企业直接节能和间接节能的总成果。企业节能量可分别按各节能因素计算。

(一)综合节能量

根据单位产值(产量)综合能耗计算的节能量。计算公式为:

综合节能量=(基期单位产值综合能耗-报告期单位产值综合能耗)×报告期工业总产值

或=(基期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报告期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报告期产品产量

综合节能量是反映企业直接节能和间接节能总成果的指标。

(二)某种能源品种节约量

根据单位产品能耗计算的节能量。计算公式为:

某种能源品种节约量=(基期单位产品某种能源消耗-报告期单位产品某种能源消耗)×报告期产品产量

九、企业能耗分析

(一)单位能耗分析法

该分析可通过企业报告期能耗情况与基期比较或与同行业其它企业比较,也可与本企业历史水平等加以比较进行分析,但主要的分析是通过对计划单耗执行情况或完成情况所进行的分析,基本方法是将实际单耗与计划单耗或历史单耗对比,寻找薄弱电和贡献点。

(二)生产结构分析法

该分析可通过企业报告期生产结构与基期比较或与同行业其它企业比较,也可与本企业历史水平等加以比较进行分析,结合单位能耗计算出由于生产结构变化而造成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便于正确分析企业能耗情况。

(三)企业能量平衡分析

企业能量平衡是以企业为对象的能量平衡,包括各种能量的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消耗与有效利用及损失之间的数量平衡。企业能量平衡分析就是根据企业能量平衡的结果,对企业用能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以便明确企业能量利用程度,能量损失的大小、分布与损失发生的原因。

企业能量平衡的主要作用有:1、可摸清企业耗能情况。弄清企业的能源构成及其来龙去脉,从而了解企业能源损失的大小与分布、损失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以利于采取节能措施;2、可掌握企业用能水平,即掌握企业各种能源的有效利用率,余能资源率,各主要车间的故率,及各主要产品的能耗数据,为制定合理的能源消耗定额,为完善能源制度和法规提供了科学根据;3、开展企业能量平衡对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推动企业的技术改造等起着促进作用。参考资料:

1、能源统计知识手册国家统计局工交司编,2006年8月

2、主要行业产品能源消耗指标培训材料国家统计局工交司主编

3、能源统计工作手册国家统计局编,1987年9月

4、能源基础术语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能源术语分委员会编著,1991年11月

5、工业企业填报手册上海市统计局,2004年10月

6、国标《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2589-90国家技术监督局

责任编辑:张磊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8号中雅大厦A座14层邮政编码:100038

支持单位:中国企业投资协会|中国动力工程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城市燃气协会承办单位:北京中能网讯咨询有限公司

THE END
1.煤炭的发热量单位有哪些?他们之间是怎么换算的?3条回答:热量单位---你去查吧呵呵https://wap.zol.com.cn/ask/x_3539921.html
2.浅谈煤炭发热量的单位符号允许误差只有输入了全水和分析水后,量热仪才能做出低位发热量。收到基低位发热量是目前国内煤炭发热量的通用指标。一般客户购买量热仪的目的就为了做煤炭的低位发热量;表示单位大卡/克。 2干基高位发热量Qgr.d 只有输入全硫和分析水后,量热仪才能自动换算出干基高位发热量。平时所说的高位发热量的全称就是干基高位发热量https://www.chem17.com/Tech_news/Detail/496447.html
3.煤炭化验发热量的单位及换算注意事项技术文章煤炭化验发热量的单位及换算 热量的表示单位主要有焦耳(J)、卡(cal)和英制热量单位Btu。 焦耳,是能量单位。1焦耳等于1牛顿(N)力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米的位移所做的功。 1J=1N×0J 1MJ=1000KJ 焦耳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采用的热量单位,也是我国1984年颁布的,1986年7月1日实施的法定计量热量的单位。煤的热http://www.huanuodianzi.com/m/article.php?id=45
4.煤炭是什么怎么形成优缺点挥发分越多越好。挥发分是指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将煤炭加热到约850摄氏度,从煤炭中有机物质分解出来的液体和气体产物。煤的挥发分反映了煤的变质程度,挥发分由大到小,煤的变质程度由小到大。 4、发热量 发热量越高越好。发热量,简单来说就是指单位质量煤炭,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煤炭质量的好与坏与它的https://www.cnpp.cn/focus/25292.html
5.发热量用什么符号表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教学平台发热量的单位通常是焦耳(Joule,符号为 J),这是国际单位制(SI)中能量的基本单位。https://ds.coaledu.cn/question/111923.html
6.煤炭发热量22.3MJ/kg,换算后是多少大卡?怎么算的?我想知道是怎么煤炭发热量22.3MJ/kg,换算后是多少大卡?怎么算的?我想知道是怎么算的,比如我们一般市场上买卖的5000大卡的煤炭是什么意义?1大卡=4180焦耳 5000大卡=20900000焦耳20900000焦耳=20.9MJ?百万?5000大卡就是5000大卡/kg的意思吗?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1大卡=4180焦耳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1e2652415bbea9da6a72ba0197f88a5c.html
7.煤炭质量分级及低位发热量计算主播直播培训直播技巧与方法 2025六廉六进持续涵养良好政治生态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2024年XX地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XX中小学期末考试经验总结(认真复习轻松应考) 幼儿园期末家长会长长的路慢慢地走 相关资源 煤炭质量分级低位发热量计算http://www.zhuangpeitu.com/article/72077049.html
8.能源体系审核员考试(全文)67.用能单位实际消耗的燃料能源应以其高(位)发热量为计算基础折算为标准煤量。 (F) (考点: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2589-2008) 68.企业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用能设备运行效率计算分析、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节能 量计算、评审节能技措项目的财务和经济分析,都可作为能源审计的内容。 (考点:企业 (T) 能源审计技https://www.99xueshu.com/w/kgk4acpdttli.html
9.标准煤发热量的测定方法GB/T 483 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GB/T 15460 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 电量-重量法 3 单位和定义 3.1 热量单位 heat unit 热量的单位为焦耳(J)。 1焦耳(J)=1牛顿(N)×1米(m)=1牛·米(N·m) 发热量测定结果以兆焦每千克(MJ/kg)或焦耳每克(J/g)表示。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215/00/5762451_93135249.shtml
10.煤炭干基高位发热量和收到基低位发热量怎么计算?煤炭发热量的计算: (1)分析基低位发热量 单位:焦耳/克 烟煤:35860-73.7×挥发分-395.7×灰分-702×分析水+173.6焦×渣特性 无烟煤:34814-24.7×挥发分-382.2×灰分-563×分析水 (2)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23×分析水+分析基低位发热量)×(100-全水)】÷(100-分析水)-23×全水https://www.mycoal.cn/news/show/27968/1/
11.煤炭各种发热量的名称表示符号以及含义煤炭的弹筒发热量,是单位质量的煤样在量热仪的弹筒内,在过量高压氧(25~35个大气压左右)中燃烧后产生的热量(燃烧产物的最终温度规定为25C)。由于煤样是在高压氧气的弹筒里燃烧的,因此发生了煤在空气中燃烧时不能进行的热化学反应。如:煤中氮以及充氧气前弹筒内空气中的氮,在空气中燃烧时,一般呈气态氮逸出http://www.haobaosoft.com/infoshow.asp?id=250
12.煤质技术杂志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主办2009年第04期关键词:煤炭检测 发热量 偏差 从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分析了由于煤炭发热量检测设备故障引发的检测结果偏差,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3GDMC1500/1100A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通过技术鉴定 关键词: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 技术鉴定 无压给料 中国工程院院士 a型 煤炭加工利用 工程技术人员 科学技术 唐山市科学技https://www.youfabiao.com/mzjs/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