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号顿号分号的用法与区别一、逗号的用法与区别逗号,作为标点符号之一,在书写中起到连接句子成分、标示插入语和短语以及分隔列举等多种功能。
以下将详细讨论逗号的用法和区别。
1.连接并列词或短语:逗号可用来连接两个或多个并列的词或短语。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香蕉和橙子。
2.分隔主句与从句:当主句和从句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时,常使用逗号分隔。
例如:他休息好了,就开始做作业。
3.标示修饰成分:逗号可以在句子中,将修饰性成分从主干句中分离出来。
例如:他,一个出色的画家,刚刚获得了国际大奖。
二、顿号的用法与区别顿号是指书写中用来连结同时发生并对前后部分有进一步解释说明关系的两个成分之间使用的标点符号。
以下将详细讨论顿号的用法和区别。
1.解释说明:顿号可以在一个成分后面解释说明该成分所指内容。
例如:他们座位上会议——欢呼雀跃、高潮迭起。
2.强调呼应:顿号可以在一个成分前后进行呼应和强调。
例如:老师对我们说:“你们是最棒的——未来的希望!”3.列举时使用:当列举词或短语之间以“或”,“不但…而且”等连接时,常使用顿号。
例如:我喜欢的水果有:苹果、香蕉、葡萄等。
三、分号的用法与区别分号是用来表示整体与部分、两个并列句之间缓和关系以及列举较长短语或从句等多种情况的标点符号。
以下将详细讨论分号的用法和区别。
1.整体与部分:当整体与部分之间存在逻辑上的层次关系时,可以使用分号进行划分。
例如:中国大陆人口数量庞大;而台湾地区的人口相对较少。
2.并列句之间缓和关系:当两个并列句之间有一定关联性,但却不宜用逗号隔开时,常常使用分号。
例如:他工作很努力;然而,收入却始终不能满足他的需求。
3.较长短语或从句的列举:当列举较长的短语或从句时,常使用分号进行分隔。
例如:中国文化有很多特点:既有博大精深的功夫、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又有人们独具智慧的故事和寓言。
综上所述,逗号、顿号和分号在书写中起到了不同的连接、解释和区隔功能。
标点符号专题知识一、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
①有一条溪流静静流淌,将它的谐趣、灵气、真情奉送给大地,也奉献给人们。
②文学作品,不论诗歌、散文、小说,各有各的逻辑结构,都有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
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①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②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
③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4、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如: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注意:要区别于表示两种并列的情况。
如: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5、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
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等。
6、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号。
如: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我国许多图书馆年经费仅一二万元,除去工资、办公费用,购书费可以想见还有多少。
8、分号一般是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之间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建筑的美感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
错误运用:西湖之美在于精致而大气,她宛如江南女子尽显柔美情怀;又像热血男儿袒露宽阔胸怀。
顿号、逗号、分号专题知识一、顿号的使用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有一条溪流静静流淌,将它的谐趣、灵气、真情奉送给大地,也奉献给人们。
用青春年华去猎取知识、充实自己,才能“春风得意马蹄疾”.2、较长的并列成分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用青春年华去猎取知识〈〉用青春年华充实自己,才能“春风得意马蹄疾"。
3、并列的成分在句子中充当谓语或补语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人们激动极了,送来了栗子()核桃()花生。
任务重()工程难()是这个省水利建设的特点.4、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等语气助词时,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花坛啦,小径啦,都很漂亮。
5、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不能再用顿号。
6、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表示确数,必须用顿号。
如: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7、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
如:公安干警、兄弟姐妹、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等。
8、并列成分间已有问号或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它点号.两个或多个书名号或引号之间不要加标点。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问“月亮为什么跟我走?”“天有多高”“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坏人?”等这些问题。
《围城》《古船》《平凡的世界》这几部书是我比较喜欢的.“差不多”“可以”“行”是他的口头禅。
9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市一中学的校长()主任()第三中学的校长()主任都来开会了。
标点符号知识点梳理:[复习要点]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
常见的标点符号考查方式有:①判断所给的几句或一段话中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选出正确的一项;②选出几组句子中误用标点符号的一项;③根据表达的需要,为一段话中隐去标点符号的地方添加正确的标点符号;④在原句上修改使用不正确的标点符号;⑤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常用标点符号所起表达作用的正误,做出选择。
标点符号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初中阶段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其作用的掌握情况。
1.问号(1)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用问号。
如:明天的旅行,你是去呢,还是不去(2)问话中含有称呼的,不论称呼在前还是在后,问号一律用在句尾。
如:你们到哪里去了,同学们(3)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用问号。
如:除了他能做好这项工作,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做好吗(4)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用问号。
如:我不清楚出版社为什么单单选中了这本书。
2.顿号、逗号、分号顿号一般用于并列词语或词组之间的停顿,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分号大多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
(1)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不用顿号,但是如果这个数字是省略语,且表示确指,则必须用顿号。
如:①京沪高速铁路预计2010年投入运营,届时乘客从北京到上海只需五六个小时。
②请分别概括《石榴》一文中第三、四段的主要内容。
如:第二天又在曹安和家接着录制了《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三首琵琶曲。
(3)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并列分句间才能用分号。
如: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3.引号、书名号引号的用法以及引号与句末点号的配合使用。
引号的作用有五种:①表直接引用;②表强调突出;③表讽刺和否定;④表特殊意义;⑤表特定称谓。
逗号,顿号,分号的用法区别一、逗号的用法逗号是标点符号中常见的一个,是用于表示句子或短语之间的较小的停顿。
它在语法上有多种用法,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逗号用法。
1.列举时使用逗号:逗号可以在列举事物时使用,将不同事物或概念进行分隔。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香蕉和橙子。
这里的逗号被用来分隔三种不同的水果。
2.分隔从句或短语:逗号可以用来分隔从句或短语,使句子更加清晰易读。
例如:虽然天气很热,但我们仍然决定去爬山。
这里的逗号将引导词“虽然”后面的从句与主句进行分隔。
3.插入语:当一个句子中插入一个附加信息时,可以使用逗号来标示插入语。
例如:我的妹妹,一个聪明而勇敢的女孩,赢得了比赛。
这里的逗号将描述性信息“一个聪明而勇敢的女孩”与主体“我的妹妹”进行分隔。
二、顿号(顿点)的用法顿号(顿点),又称顿圆号,是一种标点符号,形状与句号相似,但位置略高于中心。
它在语法上有着不同的用法,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顿号用法。
1.分隔并列成分:顿号可以用来分隔两个或多个并列的句子、短语或词语。
例如:她送来了鲜花、巧克力、礼物。
这里的顿号将三个并列的物品进行分隔。
2.表示停顿或换行:在书写中,顿号可以用于表示较长的句子中的逻辑进程和断裂等情况,起到停顿或换行的作用。
例如:听着音乐,我沉浸其中,心境舒畅。
这里的顿号使得句子更加清晰明了,并且可以给读者一种自然呼吸的感觉。
三、分号的用法分号是一种纵向横扫左斜线标点符号,在写作中具有自己特定的功能和使用规则。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分号用法。
1.分隔独立完整句:当两个或多个含有主谓结构且都可以独立作为句子的分句之间没有连词连接时,可以使用分号将它们进行分隔。
例如:我喜欢去爬山;他喜欢看电影。
这里的分号将两个完整的句子进行了分隔,使得表达更加明确。
2.分隔长句中的小节:当一条句子非常长或包含多个并列部分时,可以使用分号来划分各个小节。
例如:早上,我们集合准备出发;中午,在路边野餐;晚上,在营地安营扎寨。
中考语文知识点顿号逗号分号问号的使用顿号、逗号、分号、问号在中文写作中都是标点符号,用于标示句子的停顿、语气、关系等。
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使用规则和作用。
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的使用方法。
一、顿号(、)顿号又叫短顿号,用于表示顿停或短暂的停顿。
它通常用于以下情况:1.表示列举关系例如:我喜欢吃苹果、橙子、葡萄等水果。
2.表示对比或转折关系例如:他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人。
3.表示省略关系例如:我给你带来了新鲜的水果(西瓜、苹果)。
二、逗号(,)逗号是一种常见的标点符号,用途广泛。
它通常用于以下情况:1.表示同位关系例如:母亲,于会见了久别的儿子。
2.表示插入语例如:我们班的语文课,老师讲得非常生动。
3.表示分隔短句例如:他喜欢唱、跳、rap、篮球。
4.表示并列关系例如:他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旅行。
5.表示对等的意义例如:大自然有时带来惊喜的工作,有时带来春的气息。
6.表示补充说明例如:他手里拿着一本书,捧着一张画。
三、分号(;)分号是一种较长的标点符号,用于表示相对较重的停顿。
它通常用于以下情况:1.表示分句之间的关系例如:她知道自己错了;她主动地向他道歉。
2.表示长句内的分隔例如:明天是星期六;天气晴朗;我们一起去郊游吧!3.表示并列分句,但句内还有逗号例如:他又会弹钢琴,会画画;唱歌,还会跳舞。
四、问号(?)问号是一种表示疑问或反问的标点符号,用于表示句子的语气。
它通常用于以下情况:1.表示问句例如:你是谁?2.表示反问例如:你真的愿意帮助我吗?3.表示疑惑或怀疑例如:他怎么会答应这么快?以上就是顿号、逗号、分号、问号在中文写作中的使用方法和作用。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顿号逗号分号句号的用法一、顿号的用法顿号是标点符号中常见的一个,它起到了分隔列举成员之间的作用。
顿号的使用场景较为广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用于列举平行成员在同一范畴内进行列举时,可以使用顿号来分隔各个平行成员。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橙子、香蕉和西瓜。
”这句话通过顿号将不同的水果进行了清晰地排列表示。
2.用于连接句子成分当需要连接两个或多个句子成分时,可以使用顿号来表示并连结。
例如:“他既聪明,又勤奋。
”这里,“既聪明”和“又勤奋”是两个并列的句子成分,通过顿号连接在一起。
3.用于表示对等关系在表示对等或者相同关系的词语、短语或从句之间,可以利用顿号来进行标示。
例如:“今天是星期二,明天也是。
”这里,“今天是星期二”和“明天也是”属于对等关系,在它们之间适合使用顿号。
二、逗号的用法逗号是汉语中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它在表达中起到了分隔、独立、链接等作用。
逗号可以在以下情况下使用:1.用于分隔并列成分当句子中出现并列的词语、短语或从句时,可以使用逗号将它们进行分隔。
例如:“他喜欢读书,看电影,听音乐。
”这里,“喜欢读书”,“看电影”和“听音乐”是三个并列的动作,通过逗号进行了清晰的分割。
2.用于连接分句当一个句子包含两个以上的简单句时,可以使用逗号来对这些分句进行标示,并起到连接作用。
例如:“我来了,他却已经走了。
”这里,“我来了”和“他却已经走了”是两个简单句,通过逗号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3.用于表示插入语当需要在主要结构中插入说明、解释或补充性内容时,可以使用逗号将其与主句隔开。
例如:“小明,我的好朋友,请你帮我一个忙。
”这里,“我的好朋友”是对小明的说明,在主句中起到了插入语的作用。
三、分号的用法分号在标点符号中扮演着比较特殊的角色,它与逗号和冒号相似,但使用场景有所区别。
顿号逗号句号分号的用法顿号、逗号、句号和分号是常见的标点符号,它们在写作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顿号、逗号、句号和分号的用法,并提供一些实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标点符号的应用。
一、顿号:顿号(、)多用于列举事物或概念,并表示并列关系。
两个顿号之间的内容应该相对独立,但彼此又有关联。
以下是顿号使用的几个方面:1.语言交流:汉语中,“是……还是……”常常使用顿号进行连接。
例如:她喜欢吃甜食,如巧克力、蛋糕等。
他演奏了许多乐器,如小提琴、钢琴等。
例如:我们计划去旅行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和广州。
我每天都在不同地方开会,包括会议室、咖啡厅等。
3.表示数量或范围:用顿号来列举数字或表示范围的词语。
例如:这本书有几十页、上百个例句。
房间里的装饰品包括花瓶、钟表、壁画等。
以下是逗号使用的几个要点:1.连接并列成分:逗号可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并列的词语、词组或小句。
例如:她喜欢看电影,听音乐,读书和旅行。
他意志坚定,勤奋努力,一直都在追求自己的梦想。
2.分隔长句:当一个句子很长时,可以通过逗号将其分为不同的部分,使之更易于理解。
例如:虽然天气很炎热,但他还是去跑步了。
在完成作业后,我们决定去游泳放松一下。
3.引出插入语:当插入语出现在主句中时,通常需要在插入语前后使用逗号进行标注。
例如:我的好朋友小明,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视力。
4.表示省略:当省略某些词语或短语时,可以使用逗号进行标示。
例如:我买了苹果,她橘子。
我们喜欢滑雪,他滑冰。
三、句号:句号(。
)是用于表示一个完整句子的结束的标点符号。
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应用:1.结束陈述句:用于陈述句句末。
例如:昨天我去了电影院看一部新电影。
顿号,逗号,分号的用法顿号、逗号和分号是常见的标点符号,它们在写作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顿号、逗号和分号的用法。
一、顿号(、)顿号也叫作列举逗号,通常用于列举成对出现的词语或短语。
它能够将列举项分开并表示紧密关联。
2.这个项目需要解决以下问题:技术前景不确定性、资源限制以及校准困难。
3.快乐旅行的秘诀:轻装出发、随机安排路线、遇事沉着应对。
二、逗号(,)逗号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掌握的标点符号之一。
它在句子中有多种用法:1.用于连接两个独立的主题:她喜欢跳舞,他喜欢唱歌。
2.用于分割同位语(对同一个事物进行补充说明):华为公司,中国知名科技企业,是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
3.用于分割修饰性的定语从句:我喜欢的那本书,被他弄丢了。
5.用于分割并列词语或短语:爱与勇气、希望与梦想常常并存。
三、分号(;)分号是连接两个具有独立意义但又有关联的主题或句子的标点符号。
它可以理解为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
以下是使用分号的几种常见情况:1.分割含有复杂成员结构的项目:参观博物馆时,我看到了许多精美而有历史价值的物品;像陶器、字画等。
2.分割长句子中较长的片断:学校在图书馆里设立了一个自习区域;那里安静且适合学生集中精力学习。
3.表示对比或转折关系:去不去看电影,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我只能提供一些建议。
4.分割复杂的成分:她感到非常紧张;她心里还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
在写作时,要根据句子结构和语义关系来合理运用这些标点符号,以确保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中考语文知识点顿号逗号分号问号的使用中考语文知识点顿号、逗号、分号、问号的使用顿号、逗号、分号、问号是中考语文考试中常出现的标点符号。
下面将详细讨论这些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一、顿号的使用顿号(、)一般用于列举同类事物、并列词语、并列分句等情况。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使用方法:1.列举同类事物:顿号可用于列举同类事物,使文句更加简洁明了。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橙子、香蕉。
”这个例子中,顿号将三种水果进行了明确的列举。
2.并列词语:在表达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语时,顿号可以将这些词语并列起来。
例如:“他很粗心、马虎。
”这里使用顿号表达了“粗心”和“马虎”是同义词,具有类似的意思。
3.并列分句:当两个或多个并列分句之间的关系紧密时,可以使用顿号将其连接起来。
例如:“他笑了,我也笑了。
”这里顿号连接的两个分句表达了一种因果关系,表示主语的动作相互影响。
二、逗号的使用逗号(,)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具有连接、分隔和修饰的作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使用方法:1.分隔并列成分:逗号可用于分隔并列的词语、词组或简单句。
例如:“他喜欢跑步,游泳,打篮球。
”这个例子中,逗号把三个动词分隔开来。
2.表示插入语:逗号可用于标示插入语,即对主句的补充或解释。
例如:“小明,除了喜欢打篮球,还喜欢画画。
”这里,“除了喜欢打篮球”是对小明的补充信息。
3.连接并列复句:当两个并列的复句之间有联系时,可以使用逗号进行连接。
例如:“她爱吃苹果,他则更喜欢橙子。
”这里的逗号表示两者之间的转折关系。
三、分号的使用分号(;)使用较少,一般用于连接独立的句子或句群,或在长句中分隔长短不同的分句。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使用方法:1.分隔独立的句子或句群:分号可用于连接两个相对独立的句子或句群。
例如:“他去了学校;我去了图书馆。
”这里的分号表示两个动作之间的独立性。
2.分隔长短不同的分句:在长句中,若分句长短不同,则可以使用分号进行分隔。
中考语文知识点顿号逗号分号问号的使用顿号、逗号、分号和问号是中文语法中常用的标点符号,它们在句子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它们的使用方法:一、顿号(、):顿号是中文中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一般用于列举事物、并列成份、表示顿挫等。
1、列举事物:顿号可以用来列举相同成份的事物,起到分隔和强调的作用。
例如:我有很多爱好,比如旅游、摄影、读书等。
2、并列成份:顿号可以将两个或多个并列的语句或词组连接起来。
例如:他是个善良、聪明的孩子。
3、表示顿挫:顿号可以用于表示停顿、顿挫或句子的整体分段感。
例如:他走进教室,一脸疲倦,整个人看起来都很憔悴。
二、逗号(,):逗号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标点符号,它有很多用法。
1、连接并列成分:逗号可以将两个或多个并列成分连接在一起。
例如:他喜欢跳舞,画画和唱歌。
2、分隔插入语:逗号可以将插入语与句子分开。
例如: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并不难。
3、分隔主从句:逗号可以将主句和从句分开。
例如:他吃完饭,就开始写作业。
4、分隔同位语:逗号可以将同位语与前面的名词或代词分开。
例如:我的朋友,李明,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学生。
5、分隔对话中的称呼语:逗号可以将对话中称呼语与其他部分分隔开。
例如:小红,你在干什么呢?三、分号(;):分号是中文中比较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主要有以下几个用法。
1、分隔独立语句:分号可以将完整而独立的语句分开。
例如:他考试成绩很好;大家都为他感到骄傲。
2、分隔长句:当句子过长需要有明确的分段时,可以用分号进行分隔。
例如:这个国家人民奋斗团结,政府的领导智慧高明;社会文明进步,国家就能更加繁荣昌盛。
四、问号(?):问号是标点符号中的一种,用于表示疑问语气。
例如:你知道今天有什么活动吗?。
顿号逗号分号的用法和区别一、顿号的使用顿号(、)是标点符号中的一种,它在句子中通常用于列举事物或表示并列关系。
下面将介绍顿号的具体用法和区别。
1.用于列举事物顿号常常在句子中用来列举几个相同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例如:他们去野外旅行带了许多装备:帐篷、睡袋、登山杖等。
上课的时候,老师提到了很多重要的名字: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等。
2.用于分隔并列成分当句子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出现并列成分时,可以使用顿号把它们分开。
例如:他喜欢运动,打篮球、足球和乒乓球都很擅长。
这家店卖各种各样的食品:蔬菜、水果、肉类等都有售。
二、逗号的使用逗号(,)在标点符号中也是一种常见的符号,它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场景。
下面将详细介绍逗号的使用方法和与其他标点符合的区别。
1.用于分隔并列成分逗号常常被用于分隔句子中的并列成分,与顿号的用法相似。
例如:我今天想去爬山,游泳,还想去看电影。
这个城市有高楼大厦,繁华商业区,美丽的公园以及丰富的文化活动。
2.用于连接并列状语逗号还可以用来连接并列的状语,在句子中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例如:他和朋友一起出去旅游,开心地笑着。
夜晚的星空冷冷清清地闪耀着点点星辰。
3.用于插入语或修辞成分当句子中包含插入语或修辞成分时,逗号被用来标明其位置。
例如:张三,你能帮我一个忙吗?在这个问题上,无论你喜欢与否,都请表态一下。
三、分号的使用分号(;)是标点符号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很重要的一种符号。
它与顿号和逗号有所不同,在使用上更加特殊。
1.分隔长句当一个长句子中存在多个小分句时,为了使整个句子结构更加清晰连贯,可以使用分号来分隔这些小分句。
例如:他们去了很多国家旅游;法国、意大利、英国都有去过。
她努力学习了很多年;终于考上了梦想中的大学。
2.分割不同类型成分在一个句子中含有相对独立的不同类型成分时,为了避免混淆或使句子更加清晰明了,可以使用分号进行分割。
例如:今天的任务包括:购买食物;打扫房间;准备晚餐。
顿号、逗号、分号专题知识一、顿号的使用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
有一条溪流静静流淌,将它的谐趣、灵气、真情奉送给大地,也奉献给人们。
用青春年华去猎取知识、充实自己,才能“春风得意马蹄疾”。
2、较长的并列成分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用青春年华去猎取知识〈〉用青春年华充实自己,才能“春风得意马蹄疾”。
如: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人们激动极了,送来了栗子()核桃()花生。
任务重()工程难()是这个省水利建设的特点。
4、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等语气助词时,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花坛啦,小径啦,都很漂亮。
5、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不能再用顿号。
6、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表示确数,必须用顿号。
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8、并列成分间已有问号或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它点号。
两个或多个书名号或引号之间不要加标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问“月亮为什么跟我走?”“天有多高?”“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坏人?”等这些问题。
《围城》《古船》《平凡的世界》这几部书是我比较喜欢的。
“差不多”“可以”“行”是他的口头禅。
9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市一中学的校长()主任()第三中学的校长()主任都来开会了。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10、互相包含的内容之间不能用顿号,也不能用逗号。
这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共三省、五十六个县(市)。
(“三省”与“五十六个县”间顿号应删去)一、填写标点:1、作者描写了飞瀑()祠庙()翠松()洞天云海。
2、他向退居二()三线的同志介绍了公司近年来的变化。
3、该学校有了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优良的教师队伍。
4、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5、萝卜切得纤细()均匀。
6、这时体育馆里响起了“再进一个!”()“再进一个!”的喊声。
7、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9、我国许多图书馆年经费仅一()二万元,除去工资()办公费用()购书费可以想见还有多少。
判断句子中顿号使用的正误,并说明理由1、汉字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与其他的文字大不相同。
2、北大永远年轻着、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
3、他把道理说得清楚、透彻。
4、第三单元的课文是《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5、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熟悉的。
6、那个时候,他还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懂得什么?7、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8、一群男、女青年,在山野间,你追我赶,又唱又跳,是多么的惬意啊!9、水稻、小麦、棉花、化肥、石油、煤炭,这些都是国家统购统销的物资。
10、金属工具和技术推进了农业的发展,导致了脑、体劳动分工、城乡分离、贸易发展。
(二)、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1、可以用在主谓之间,但一般有一定条件。
(1)主语较长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他击倒了。
(2)强调主语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3)主语后有语气词你啊,还是那个老样子。
(4)变式句(主谓倒装句)怎么啦,你?多么美丽,这一朵朵鲜花。
(5)谓语是主谓短语自行车,我骑出去了。
2、较长的宾语前边我曾想,蝴蝶会大概是云南所特有的自然环境的产物吧。
我不得不承认,他的实力比我强得多。
3、用在句首状语后眨眼间,他就把作业做完了。
在一个明媚的早晨,他登上了去石家庄的列车。
4、用在独立语或特殊成分(插入语或同位语)之后据说,最美的城市应在山与湖之间。
李明,我们的班长,昨天去省里参赛去了。
什么样的阶级,理确切地说,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就有什么样的理想。
5、用在部分关联词语后。
成对出现的关联词,只能用在后一个关联词的后面。
他现在虽然还不十分努力,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经有相当大的进步了。
6、用在后置定语前他买了许多钢笔,红色的。
7、称呼语无强烈感情小明,我们一起努力吧。
三、分号的使用:(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
)1、并列分句内部没有逗号,就不用分号。
小李在考试中失败了,小张在考试中成功了。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如果分句内部已用了逗号,并列分句之间必须用分号。
例如:小李不努力学习,所以在考试中失败了;小张却刻苦认真,所以在考试中成功了。
他的神色,还是那么的安祥;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3、并列的分句出于分清结构的需要,即使其中一个分句内部没有逗号,由于另一个分句内部有逗号,分句之间用分号。
小李在比赛中失败了;不张虽然成绩不怎么好,但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最终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4、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关系,也用分号。
有些同志口头上也讲要发扬民主,依靠群众;但是,一碰到群众提意见多了,他们就从心里不耐烦。
如果到一个地方去仅仅是座谈座谈,记些数字,或寻一个局部感觉,那就很难叫‘体验生活’;因为真正的体验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在身与心的勇敢投入中。
5、如果是复句形式充当句子的宾语,而宾语前头又用了冒号,那么分句内部也可用分号。
经验告诉我们: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种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6、句子里用了余指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分,在“等等”前边用分号。
中国谜语具有许多特点:结构固定,形式活泼;趣味性强,引人入胜;文学性强,形象生动;内容广泛,囊括巨细;等等。
7、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以用分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8、单句内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只能用顿号或逗号,不能用分号。
主食和肉食量高;水果、蔬菜量低;室外活动量少,是形成肥胖的一种生活模式。
9、不在第一层的并列分句间是不能用分号的,否则层次就乱了。
例如:“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这个例子第一层是条件关系,并列在第二层上,分句间的分号要改为逗号。
填空:1、文明,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历史进步的结果()人类智慧的结晶。
2、一边是现实的()一边是空灵的()一边是短视的()一边是高远的。
3、开荒()种庄稼()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4、平民百姓在兵荒马乱中求活命都不易()读书人却还有闲情逸致()写出如此浪漫美丽的作品。
5、如果你学会了与阳光对话()你就会从闪动在叶子上的光点里把握阳光的语言节奏()你就会从松软的泥土里感知阳光温暖的语言力度。
6、对一个好学生的要求是()一是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二是孝敬父母()尊敬老师()三是节俭朴实()品德高尚。
7、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判断并说明理由:1、在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处理好学习书本知识和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向老师请教和自己刻苦钻研;互相帮助和独立思考等方面的关系。
2、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3、这座“黄金屋”是那么博大,那么深远;而我却是如此渺小,如此浅薄。
4、图形文字和原始绘画有本质的区别:图形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而原始绘画不是。
绘画要求传情表达逼真,而图形文字只要求达意明确。
5、吴山脚下的河坊街别具特色:有古色古香的美丽建筑;也有热闹繁荣的老号商铺。
选择题1、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A、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为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B、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C、晚上,屋里静悄悄的,只听见父、子俩的翻书声和窗外三、四只蟋蟀的鸣叫声。
D、对早春披纱垂柳的点染,对盛夏浓妆垂柳的描绘,对北方庙宇,南方停榭的勾勒,都是作者用文字绘就的一幅幅艺术画。
B、抗震救灾,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是对民族团结的一次检验。
C、走进语言现场,应该开口说,主动发言、敏捷应对;应该用心听,在倾听中迅速捕捉有效信息、在倾听中准确把握声音的内容。
D、红船从嘉兴南湖出发已经航行了九十年。
其间,有时“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有时“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但始终坚定不移,顺乎潮流。
3、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A、学生们特别忙:换制服,开运动会,到崂山、丹山旅行,服劳役。
B、书房布置得简朴、文雅,右面墙上挂着一副对联,写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C、我们相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D、最近老师翻阅了许多辅导资料,如《中考一号》、《中考必备》等。
4、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A、这个星期,校园卫生是由三四班打扫。
B、古人清明踏青往往还举行体育活动:踢球呀、射柳呀、放风筝呀、荡秋千呀……C、陈水扁大玩公投花样,从“咨询性公投”到“防御性公投”;再到“和平公投”,如此等等,但都改变不了卸任的结局。
D、啊”、“哇”、“啦”等都是语气词。
5、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A、总之,在伊拉克得手,从一个时期看,美国可能成为国际大棋局上的“最大赢家”;但从长期看,新的矛盾凸现,美国将面临新的更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