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王文嫣)2月21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下称“中煤协”)、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召集数十家大型煤炭企业召开座谈会。会上介绍了2016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以及展望2017年的市场走势。
会上透露,2017年国内煤炭供大于求的趋势难改,需求或继续下降。中煤协方面则建议大型煤企起到表率作用,不进行恶意竞争,带头稳定市场。
根据会议资料,2016年全国煤炭消费在连续两年下降的基础上同比继续下降1.3%(具体数据国家统计局尚未对外发布)。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33.64亿吨,同比下降9.4%,预计全国煤炭产量34.5亿吨左右。从月度变化情况看,4-10月月度产量降幅超过10%,煤炭市场供需由严重供大于求逐渐转为基本平衡。此后有关部门根据市场需求有序释放先进产能,产量环比逐步增加,降幅不断收窄。而据对重点产煤省区部分大型煤炭企业产量监测,受春节因素影响,2017年1月份产量环比下降4.7%。
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32万亿元,同比下降1.6%;利润总额1090.9亿元,同比增长223.6%(从月度看,前2个月行业整体亏损,前7个月利润水平同比下降19%,8月份后利润实现正增长)。中煤协统计的90家大型煤炭企业(产量占全国的68%)全年利润320.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63.7亿元(从月度看,前5个月亏损40.65亿元,6月份后利润实现正增长)。
2016年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38亿元,同比下降24.2%,比2013年高点下降了42.3%。
中煤协方面认为,当前煤炭供求基本面并未发生根本改变,行业平稳运行尚缺乏坚实基础,近期煤炭价格下行的压力仍在加大。
展望2017年,从煤炭需求看,综合考虑经济增速、能源结构调整、环境约束、散煤治理以及天气等因素,中煤协初步预测2017年煤炭需求或将继续下降。电力行业近期预测,2017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3%左右,比2016年5%的增速有所放缓,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将进一步提高,火电利用小时还将下降(预测在4000小时左右)。钢铁行业今年将治理“地条钢”作为去产能工作重点,淘汰中频炉,预计炼焦煤需求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或将小幅增长。
由于煤炭进口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国内煤炭产能依然较大,并综合考虑2017年煤炭去产能及减量置换新增产能等因素,中煤协认为供大于求的问题依然存在。
中煤协方面提出建议,要继续坚定不移的去产能,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企业合并重组。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行业协会关于平抑煤炭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备忘录》的有关精神,不搞低价倾销,不搞恶意竞争,大型企业要率先垂范,主动带头稳定市场等。
另有两名间接了解会议的人士向中国证券网记者透露,会议上就煤矿是否恢复按照276个工作日生产这一议题也展开了讨论。
集成期货煤炭市场研究员邓舜接受采访时认为,近期披露的一系列数据来看,都比较平淡,对于煤炭市场的影响有限。有关方面显然希望今年的煤价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区间。煤矿生产是否恢复276个工作日制度有待国家发改委最终的批复结果。如落实,将对煤炭市场的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煤炭276个工作日限制措施】
2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称,2017年煤炭退出产能目标为5000万吨,这比2016年退出产能2.5亿吨的目标减少了80%。中煤协表示,2017年煤炭去产能年度目标肯定会小于2016年。但2017年煤炭去产能的难度加大。
>>措施背景
执行终止:2016年11月份,由于煤炭供不应求,在去产能过程中煤价出现了疯涨。考虑到迎峰度冬期间煤炭需求较大,发改委要求全国所有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合法合规煤矿,在采暖季结束前均可按照330个工作日生产。
>>煤炭期货价格变动
2015年12月-2016年11月煤炭期货大幅度上涨。动力煤期货相比2015年末涨幅最高达到110%,焦炭期货最高涨幅达266.91%,焦煤期货最高涨幅达220.17%。
2016年11月-2017年1月,动力煤期货的价格从顶峰605.2点开始跌落,到2017年1月初的最低点487.2点,下降幅度近20%。
2017年1月-2017年2月,动力煤期货价格从487.2点回升至562.6点。
2017年2月15日,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指数发布,报收于587元/吨,环比下降1元/吨。2017年以来,环渤海动力煤指数已连续六周微幅下降。
《2017年钢铁煤炭去产能方案》: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正在编制2017年钢铁煤炭去产能的方案,方案将于近期下发,将科学确定任务目标。2017年要进一步强化安全标准和落后产能的标准,“僵尸企业”一定要作为“牛鼻子”,加快退出关停。同时要守住四个底线:安全生产的底线、妥善安置职工的底线、依法依规和诚信履约的底线、保证稳定供给的底线。
【2017年走势分析】
中泰证券煤炭首席分析师刘昭亮——建议布局春季煤炭股反弹行情,直到3月份兑现。
主要的逻辑是基于以下几点:(1)供给端的风险没有想象中那么大,10月开始执行330以来,10月2.82亿吨,11月3.08亿吨,12月3.1亿吨。也就说在严格执行供给侧改革之后,供给量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快速的上升,而12月份的产量基本可以维持国内的供需平衡。根据政策的主基调,276在供暖季结束之后仍将有回归的预期。
(2)远期的需求预期很难看清楚,但短期的需求蜜月期仍会持续,从1月PMI51.3,连续六个月站在荣枯线之上,中下游的主动补库行情将继续对上游进行传导,叠加目前煤炭库存维持低位,一季度煤炭现货价格仍将会比较坚挺。
(3)期货价格走势对股票的影响大,而非现货价格。在现货价格相对坚挺,好于预期的情况下,基差的大幅贴水必然带来远期价格的反弹,从而驱动股价反弹。
(4)业绩将逐渐释放,部分标的大幅好于市场预期,市场一直担忧煤炭板块普遍存在修复资产负债表的需求,业绩难以释放。从目前已经公告的四季度业绩情况看,部分个股业绩明显超出市场的预期,今年1季度的全行业业绩继续向好。我们认为,煤价再二季度持续上涨之后,由于很多公司三季度已经开始洗澡,外加劣质资产的关停或剥离,资本支出大幅下滑,最迟不超过今年1季度,大多数公司业绩将体现出来,很多公司的年化PE只有6~8倍。
刘昭亮表示,反弹进入到下半场,看多至3月中旬,结束时点也可能提前一些。重点推荐标的:潞安环能、开滦股份、陕西煤业,冀中能源、平煤股份、西山煤电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总体稳定过山车行情难现
今年房地产、基建等方面情况不如去年,即使是采取276个工作日的政策,煤炭价格也不会有去年上涨的动力。目前实体经济情况比较稳定,电力、能源数据都比较好,今年煤价走势会稍低一些,顶多再跌10%左右,但总体上会比较稳定,不太会出现过山车的行情。但他指出,如果恢复276天工作日,这是对市场极端的干预,不可取。实际上,还是应该通过市场机制动态化来调整,不该一刀切,应该根据市场需求,有收有放,才能将煤价稳定在合理范围,而不是人为推动,造成虚高和猛跌。
中金公司——去产能推进缓解煤价暴跌风险
供暖结束及淡季到来后煤炭需求将有所回落,若恢复限产,煤价将得到一定支撑,从而淡季不淡。2016年煤炭行业超额完成2.5亿吨的去产能任务,2017年去产能目标近期有望公布。2017年去产能的继续推进以及更多的有效产能关停将对煤炭产量起到更多实质收紧作用,从而部分缓解煤价过度暴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