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怎么形成的

煤是地壳运动的产物。远在3亿多年前的古生代和1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以及几千万年前的新生代时期,大量植物残骸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地球化学、物理化学作用后转变成煤,从植物死亡、堆积、埋藏到转变成煤经过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称为成煤作用。

一般认为,成煤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泥炭化阶段和煤化阶段。前者主要是生物化学过程,后者是物理化学过程。

泥炭化阶段

第一阶段泥炭化阶段是植物在泥炭沼泽、湖泊或浅海中不断繁殖,其遗骸在微生物参加下不断分解、化合和聚积,在这个阶段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生物地球化学作用。低等植物经过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形成腐泥,高等植物形成泥炭,因此成煤第一阶段可称为腐泥化阶段或泥炭化阶段。

煤化阶段

煤化阶段包含两个连续的过程:

第一个过程,在地热和压力的作用下,泥炭层发生压实、失水、肢体老化、硬结等各种变化而成为褐煤。褐煤的密度比泥炭大,在组成上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碳含量相对增加,腐植酸含量减少,氧含量也减少。因为煤是一种有机岩,所以这个过程又叫做成岩作用。

压力也是煤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煤化过程中气体的析出和压力的增高,反应速度会愈来愈馒,但却能促成煤化过程中煤质物理结构的变化,能够减少低变质程度煤的孔隙率、水分和增加密度。

煤的成因分类主要分为由高等植物生成的腐殖煤和由低等植物生成的腐泥类,以及由上述两类混合形成的腐殖腐泥煤和腐泥腐殖煤以及残殖煤5大类。其中以腐殖煤在地球上的比例最多,约占全部煤的95%以上。各类煤的基本特性如下。

腐殖煤

古代高等植物死亡后,其残骸堆积在空气不太充足的低地沼泽中,产生不完全的氧化分解作用(称为半败作用),随后,由于死亡植物残骸的不断堆积,它们完全与空气隔绝而氧气停止进入,这时植物残骸依靠本身含有的氧而发生厌氧细菌的分解作用,从而开始脱水、去羧基(-COOH),放出二氧化碳、水及甲烷等气体,使残骸的碳含量相对增高,氧和氢含量则逐渐减少,形成了一种凝胶状的物质,这种物质称为泥炭。随着地壳的下沉,堆积在沼泽中的泥炭就逐渐被黏土、砂石等物质的堆积而形成了岩层。泥炭在上覆岩层的压力作用下又发生了压紧、失水、胶体老化、硬结等物理和物理化学作用,使覆盖泥炭的化学组成也发生了不断的变化,最后变成了碳含量更高、氧和氢含量更低而致密度更高的褐煤。褐煤在岩层压实下又经过高温(200℃左右)、高压(几千至几万大气压)作用下而逐渐演变成烟煤和无烟煤。

地球上真正由高等植物形成的腐殖煤由泥盆纪开始。世界的煤炭资源中有95%以上为腐殖煤。腐殖煤的原始成煤物质为高等植物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的主要成分,它们是在植物死亡后逐渐形成的。

腐泥煤

由细胞中含有大量原生质的古代菌藻类低等植物和浮游生物死亡后堆积在湖沼、海湾等水体底部的缺氧环境中,经过腐败作用和物理作用及物理化学作用(即煤化作用)后转变而成的煤。腐泥煤在自然界很少,它常以薄层状或透镜状夹于腐殖煤中。腐泥煤的挥发分高,如相当于褐煤阶段的腐泥煤的挥发分(干燥无灰基)常高达80%-95%左右,而由腐殖煤形成的褐煤的挥发分一般只有40%-65%左右。

腐泥煤的主要特点是呈灰黑色,结构较均一,致密块状,硬度和韧性都较大,同时光泽暗淡,具贝壳状断口,且氢含量高、焦油产率也高。这一类煤包括了藻煤、胶泥煤和藻烛煤。

腐殖煤泥煤和腐泥腐殖煤

腐殖腐泥煤是以古代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一起作为原始成煤物质而形成的煤。它是一种介于腐泥煤与腐殖煤之间而以腐泥煤为主的过渡型煤,这一类煤包括烛煤和藻烛煤,其外观多呈灰黑色或灰色,致密而坚硬,其中烛煤的韧性较大,贝壳状断口,块状结构。在显微镜下常见较多的小孢子和黄色或橙黄色的腐泥基质。其氢含量、焦油率和挥发低于腐泥煤而高于腐殖煤。当煤中的腐殖成分高于腐泥成分时就叫做腐泥腐殖煤,其各种性质接近于腐殖煤。

残殖煤

亦称“树皮煤”或“树皮残殖煤”,它是由古代高等植物死亡后,其残骸中的树皮、蜡、树脂、孢子、花粉等对化学等对化学物质比较稳定的一些组分经过生物化学、物理和物理化学作用后形成的煤。其特点是挥发分、氢含量、焦油产率等都比相同煤化度的腐殖煤高。中国江西的乐平鸣山矿、桥头丘矿和浙江长广等矿区的煤都属于残殖煤。由于这些煤在显微镜下常可见到大量黄色或红色的树皮,故也称树皮残殖煤。

THE END
1.煤炭是怎么形成的煤炭是植物遗体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而转变形成的沉积有机矿产。即植物的枝叶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色的腐植质,由于地壳的变动不断地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因素,形成的黑色可燃沉积岩,这就是煤炭的形成过程。优选https://m.yyk.iask.sina.com.cn/q/OlzCVYVwY8f.html
2.煤炭是怎么形成的煤炭的14大种类和特征用途→MAIGOO知识煤炭是怎么形成的 煤炭形成过程 煤炭是千百万年来植物的枝叶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色的腐植质,由于地壳的变动不断地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因素,形成的黑色可燃沉积岩,这就是煤炭的形成过程。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16100.html
3.煤炭是怎么形成的?–960化工网问答这种质疑是有道理的,那么煤炭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后来我发现,煤炭象页岩一样,都是一层一层的。薄的一两毫米,厚的不过一厘米。由此看来,煤炭是一层一层堆积而成的。由此在我心里产生了一个煤炭形成的猜想。这个猜想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必须有一个或多个大湖,大湖还要有稳定充沛的水源,不管是咸水湖或淡水https://www.chem960.com/ask/q-1870d8a3fd0942439eea5911c7809aa4
4.煤炭是什么怎么形成优缺点在人类成功研究出可以控制的核聚变技术并且进行商业发电之前,我们能够使用的最主要的能源依然是上个世纪使用的传统能源,比如煤炭等。那么煤炭是可再生资源吗?煤炭是怎么形成的?煤炭的用途有哪些?这些大家都了解吗?如果不太了解,不妨看看本文对煤炭相关内容的介绍。https://www.cnpp.cn/focus/25292.html
5.煤和石油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在石油气、石油、煤炭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不止一次的地壳变迁过程(如地震及火山爆发),如果动、植物被埋在油气层、原油层及煤层中,便产生碳化现象,这便是煤层中存在动、植物标本的原因。有的油气层、油层、煤层在地壳变迁中被分割、移位、严重变形。 该理论的证据有三: https://www.kechuang.org/t/15078
6.天然形成需几亿年的煤炭,他只需7小时是怎么回事此时,铁桶内部的木材会在不断的加热中失去水分,失去水分的木材,碳的含量会逐渐上升,等到水分基本蒸发完全后,煤炭就基本成型了,为了让热量流失的更慢,可以将出风管道盖在了烤架上。 刚开始时管道口不断的有黑烟产生,但是在三个小时后,基本上就不会再产生黑烟了。七个小时后,铁桶里的木材就完全变成了能够燃烧的https://v.xianjichina.com/special/video_21176.html
7.烧的碳是怎么形成的烧的碳,通常指的是煤炭、木炭等。它们的形成过程如下: 1. 植物死亡后,被埋在地下,经过长时间的地质作用和生物降解,剩余的部分逐渐形成了煤。这个过程需要数百万年的时间。 2. 树木或其他植物在缺氧的环境中,通过分解和压缩,形成了木炭。这个过程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例如通过炭化炉或雷击产生的闪电火。 3. 在某https://m.yiche.com/baike/312943.htm
8.煤炭资源的形成(精选5篇)在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治理方面,规模企业较中小煤矿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为资源整合后的大煤炭集团拥有足够的人力、财力、物力来发展煤炭产业的循环经济,基本上可以实现共生资源及废物的综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与环境保护的统一,从源头上控制、减轻煤炭开采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煤炭行业技术、装备、管理、https://www.1mishu.com/haowen/231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