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是严重的慢性精神疾病,其特征在于躁狂或轻躁狂和抑郁症的交替发作,或躁狂和抑郁特征的混合发作。临床中常见的亚型有双相I型和II型。双相障碍的误诊率很高,本文讨论了双相I型与II型的关键差异以及避免误诊、及时治疗的一些方法。
双相I型与II型的关键差异
双相I型基本诊断特征:
双相II型基本诊断特征:
首先从定义上看,BD-II的诊断需要一个纵向前瞻性的过程。根据DSM-5,只要一个人出现一次躁狂发作,即便尚无重性抑郁发作,也可直接诊断BD-I;只要出现一次重性抑郁发作,即可诊断为重性抑郁症(MDD)。
据McIntyre说,诊断不足和误诊在双相I型和II型障碍患者中非常常见。因为这些患者通常被诊断为其他疾病,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
当他们来就诊时,患者通常表现出轻度抑郁和焦虑,他们无法入睡,无法集中注意力,他们通常也会因为没有目标以及一些功能障碍来就医。尤其是抑郁症状,可能是一种不良事件或共病,可能导致误诊。专家称,患者表现出的抑郁症越多,我们越有可能错过诊断,因为重性抑郁症(MDD)全部都是抑郁症状,双相情感障碍II是非常严重的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I也是主要的抑郁症,但比双相情感障碍II少。
双相情感障碍的共病率也最高,双相I型在基因上更接近精神分裂症,双相II型在基因上更接近重度抑郁症。儿童创伤也会影响两种类型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和表现。一般来说,创伤程度越大,发病年龄越早,症状严重程度呈现的也越早。创伤还可能导致其他共病,如药物使用、更高的自杀率和认知障碍。在认知障碍方面,患者经历的疾病发作次数越多,其脑容量体积减少的程度就越高。
为了避免常见的误诊,McIntyre建议临床医生注意所谓的4A:焦虑(anxiety)、激越(agitation)、愤怒/易怒(anger/irritability)、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McIntyre说:“当一个病人来到我的办公室,他很抑郁,病人对我说,‘医生,我很抑郁。我的生活糟透了,我还焦虑。我有躁动。我气得要死,而且我有多动症。我需要Adderall’……这对我来说意味着这个人可能有轻度躁狂和混合特征。”
临床管理与治疗药物
双相障碍不同亚型的临床管理的确存在差异。例如对于BD-I而言,预防躁狂复发是治疗的核心及基石;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成功管理几乎无从谈起,而其他一些方面,如抑郁症状、认知损害、功能下降的管理也建立在这一点的基础之上。
McIntyre也提供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最新药物清单,据报道,这些药物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各个阶段都有效。
欢迎加入病友群
我们非常欣慰能为病友交流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同时也欢迎更多病友加入我们的大家庭。请长按二维码扫码入群。
——大话精神
——大话双相
——大话焦虑
——大话抑郁
——大话少年
1.2022NeuroscienceEducationInstitute(NEI)Congress
2.SchafferA.WhybipolarIIdisorderdoesnotdeserveitsstatusastheoverlookedmiddlechild.BipolarDisord.2018;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