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炭质量检测技术迈入全新的AI时代
10月24日,由国家能源集团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旗下海康威视联合研发的融合光谱煤质快速检测技术在京正式发布。该技术可实时检测煤炭的热值、水分、硫分和灰分等指标,成功推动煤质检测耗时由至少8小时缩减至2分钟。该技术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煤炭质量检测技术迈入全新的人工智能时代。
2023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57.2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量增长5.6%。从全国能源消费总体情况来看,煤炭仍是主要的消费能源,但占比近年来呈下降趋势,从2010年的69.2%降至2023年的55.3%。
煤炭是我国的能源基石,煤炭质量检测是煤炭生产、销售结算、利用的关键基础。
长久以来,传统的煤质检测技术主要是化学手段,存在过程复杂、操作差异大、流程长、风险大、结算周期长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此次发布的融合光谱煤质快速检测技术,可快速对煤炭进行准确、无损分析,实现煤炭供需两端全流量实时在线全自动检测。
值得注意的是,该技术成功实现自动无人干预,改变了传统采样、制样、化验的复杂流程,构建了高效、透明的在线检测模式。同时,其在检测时采集的样品量也呈指数级增加,比如单列车的检测煤量可达1吨以上,是传统1克煤样检测量的百万倍,使得样品代表性大幅提升。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例如,《煤矿安全生产条例》的发布旨在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则要求构建适应行业发展趋势的智能化标准体系。
煤炭行业智能化是指将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智能装备等现代技术与煤炭开发利用深度融合,形成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系统,实现煤矿开拓、采掘、运输、通风、洗选、安全保障、经营管理等过程的智能化运行。
随着国家对能源结构的调整和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不断提高,煤矿企业需要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浪费。而煤矿智能化技术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煤炭作为我国能源供应“压舱石”,近年来,优质产能持续释放。
山西省能源局一级巡视员苗还利介绍,近3年,山西省新增煤炭产能2.69亿吨/年,产量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2022年、2023年,山西省分别完成电煤保供任务5.8亿吨、6.2亿吨,辐射24个省份和地区。
高质量的能源保供背后,是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从山西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山西50%以上煤炭产能实现智能化开采,建成30个绿色开采试点示范煤矿,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近82%,煤炭产量连续4年位居全国前列。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智能化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例如,智能开采技术、无人驾驶技术、智能监控技术等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煤矿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9月19日由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的煤矿智能化建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作推进会提出,要科学做好“十五五”煤炭规划研究编制工作;以建设山西、蒙西、蒙东、陕北、新疆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为重点,稳步有序推进产能建设;加强煤炭产能“一本账”管理;重点推进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智能化建设;聚焦煤炭生产、加工、利用等关键环节,持续提升煤炭全生命周期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大力推进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
查看详情→
2023年以来,深圳陆续发布了《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经...
北京将出台新政聚焦医疗器械产业提质升级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消息,北京即将发布《北京市医疗器械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2024-2026年)2...
前三季度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3152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通信业整体运行平稳,各项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1...
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速、高效、低能耗的数据传输需求日益增长,光电芯片作为光通信技术的核心部件,其...
根据Statista数据,到2025年,全球电竞爱好者的数量将超过3.18亿人,较2020年的2.152亿人大幅增长;与此同时,到2025年,预计约有3.227亿人...
婚宴酒席行业作为婚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我国婚庆市场规模在近年来持续增长,其中婚宴市场规模占比最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