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展出期刊及衍生品20余万件,签订协议金额15亿元
□本报记者卢欢
历时三天的2016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昨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落幕。本届刊博会以“新理念、新融合、新发展”为主题,全面展示了国内外期刊业全新风貌,为广大期刊爱好者提供了一场饕餮盛宴。
本届刊博会展区面积6.1万平方米,共有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多家单位参展,展出的期刊及衍生品多达1万多种、20多万件。现场各种活动近千场,其中规模以上活动达280场,为历届之最。
本届刊博会云集了国内外期刊界的众多大咖,国际期刊联盟主席克瑞斯·卢埃林和有着“云经济学”之父之称的美国云计算顶尖战略家乔·温曼等嘉宾出席主论坛“2016中国期刊媒体国际创新发展论坛”,并作主旨报告或专题演讲。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亲自参加并主持多场活动。据统计,展会期间共举办行业前沿的专业论坛、峰会18场次。
行业现状
数字期刊出版成为新增长点
“2015年共出版期刊10014种,比上年增长0.5%。实现营业收入201亿元、利润26.3亿元,比上年分别下降5.2%和3.0%。在传统纸质版效益略有下降的同时,数字期刊出版增幅明显,数字期刊收入达15.85亿元,增长10.84%。”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在本届刊博会开幕式上列出了一组数据,并强调:去年以来中国期刊业发展呈现出新特点,结构不断优化,数字期刊出版成为了新的增长点。
石峰在随后的主论坛做报告时也表示,我国期刊总印数已经连续三年下降,但期刊业的希望犹在,理由之一是总印数下降的同时,接触期刊的读者却是多了而不是少了。2015年我国数字出版(包括数据库和电子书刊)增长30%,营收达到4403.9亿元。近年来我国期刊数字化传播已经逐步成熟,发展很快。
业内探讨
“要想拔得头筹,先得把内容做好”
或许期刊业的竞争对手还有自己。期刊人如何打败固有的惰性和桎梏,超越版面本身,去一切用户可能到达的地方?在“跨界”主题环节,商界传媒总裁白昆鹏以小众杂志《中华手工》的变化为案例阐述了他的见解。从纯粹做手工艺领域的纸质杂志,到去年开始做的手工艺社交平台,再延伸到未来“手艺网”+“手艺工场”的O2O,这是他规划的手工艺领域服务的三个层次。他坦言,自己的团队摸索了一年,才刚刚做到第二阶段开始,希望不久的将来在国内各大城市开设的“手艺工场”基础上推动手工艺全球创客计划。
展会突破
他认为,期刊由于出版周期短、连续出版,在文化交流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像通过《婴儿画报》《幼儿画报》这样的少儿期刊,几页自成一个栏目,一次读完一个小故事,无疑能够长期地抓住孩子们的阅读视线、逐渐地培育起孩子们持续阅读的兴趣。
刊博会上琳琅满目的少儿读物。本报记者傅坚摄
知音传媒以优质内容探索发展路径
长江商报消息携全媒体产业链产品亮相2016刊博会,以“两个主体,多翼发展”拓展产业布局
作为报刊大省,拥有129种报纸、414种期刊的东道主湖北,在本届刊博会上向海内外的业界同行、大众读者展示着琳琅满目的期刊报纸、图书、数字产品以及周边衍生品,彰显湖北报刊人对优质内容的坚守,以及积极融入媒体变革时代、不断探索创新发展路径的使命和努力。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知音传媒集团的传统报刊出版业不仅没有萎缩,反而更加有声有色地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知音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学明说,正在按照“两个主体,多翼发展”的规划思路,布局整个集团的发展。“两个主体”一是《知音》全媒体产业链,二是以《知音漫客》为核心点的动漫产业群,“多翼”则是“传媒、多元产业群”。
首开动漫完整产业链模式
知音动漫:在动画产业中大展拳脚
处在湖北展馆入口处最显眼位置的知音传媒集团展区,共有10刊3报5个网站,展板宣传上打头的正是旗下《知音》、《知音漫客》、《新周报》三本发行量过百万的期刊报纸。除了此前《知音》、《知音漫客》入选“全国百强报刊”之外,该集团最近又斩获了两项美誉:《知音》入选“2016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大众类期刊综合榜;《漫客·小说绘》当选2016年度“中国最美期刊”。刊博会开幕之日,9月23日上午,现场人头攒动,知音动漫有限公司主办的“梦想画室”活动正在进行中。技艺了得的年轻插画师刘爽淡定地俯身在笔记本电脑上创作,不到半小时,便在画面上勾勒出一个栩栩如生的“馒头”小人,还手捧一册打着刊博会Logo的杂志。
不仅如此,知音动漫此次参展的期刊和出版物种类丰富,除了展示入选今年“原动力”中国原创动漫出版扶持计划的《有间杂货铺》、《多肉爸爸之屋》外,《知音漫客》、《漫客小说绘》、《漫客绘心》、《漫客绘意》等杂志和《偷星九月天》、《斗破苍穹》、《龙族》、《哑舍》等畅销图书大受欢迎,厚厚的码堆一会儿就被抢购一空。
回顾这些年的发展经历,知音传媒集团副总经理、知音动漫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应鲲说,成立于2006年1月的知音动漫,经过十年的发展,其产业领域涵盖动漫刊群、图书、周边产品、新媒体、动画等,开启了中国动漫完整产业链发展模式的先河。
坚持做独家、原创新闻
《知音》:依靠全媒体产业链逆市增长
9月23日下午,知音展区拉起了一条红色横幅——“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感恩有你一路相伴”,在现场开展《知音》寻找30年老读者感恩回馈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一对年近六旬的夫妻分别手捧1986年、1988年合订本《知音》杂志,被多人要求合影,在蜂拥而至的老少读者中显得格外醒目。
按照知音传媒集团副总经理、知音全媒体公司负责人钱钧的说法,在网络新闻、手机新闻众多的当下,如今的《知音》不仅恪守“独家、原创新闻”的理念,还从独家、原创、连载、话题、IP源、护眼等六个方面提升内容品质。经过这些努力后,在纸媒目前发行量普遍大跌的形势下,《知音》出现了止跌回稳、小幅回升的可喜局面。
据钱钧介绍,《知音》今年在发展新媒体、实现内容多层次多形式传播的新动作时与中国联通公司合作,推出知音手机立体阅读杂志《沃知音》。通过短短两个月的运营,该产品目前累计订阅用户已接近10万,且呈逐月增长态势,预计今年底订阅用户将达到50万。此外,知音网从“中国第一情感门户网站”向“中国第一心理咨询网”转型的筹备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知音展台前,动漫爱好者在进行cosplay表演。本报记者傅坚摄
长江传媒融合全媒体迎数字化挑战
长江商报消息每年出版的图书连起来可绕地球1周,推出电子化阅读平台已收纳图书达万册
□本报记者吴婷通讯员罗相珍
拥抱互联网
打造AR、VR全新技术阅读体验区
位于本届刊博会A1馆的长江出版传媒湖北精品图书展销区分为精品展示区和图书零售区。“精品图书展销区”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旗下各出版社的获奖作品和畅销力作,更有堪称“湖北《四库全书》”的重点文化项目——《荆楚文库》首批成书亮相现场,充分展现了湖北文化的深厚底蕴。
筑梦儿童产业王国
转型向万亿级儿童教育市场进军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少儿出版集团之一,长江少年儿童出版集团以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武汉爱立方儿童教育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海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三驾马车”为核心,联合北京智慧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安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武汉长江学习工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组建,致力于发展成为国际化、综合型、全媒体少儿文化教育传媒集团和有影响力的中国少儿出版领军品牌。其中,以“互联网+学前教育”为核心业务的武汉爱立方儿童教育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已成功登陆新三板。
据长江少儿出版社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少儿集团拥有200余名专业编辑,制作力量雄厚;签约作家700余名,包括“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中国童书女王”杨红樱、“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等国内一线作家;全球合作伙伴包括迪士尼、芝麻街、漫威等国际顶级图书品牌。集团年出书3000余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发行,每年出版的图书连起来可以绕地球1周。
在课程方面,还研发了《幼儿学习与发展课程》及系列多媒体点读地垫、桌椅、玩具、图书等产品。目前中国已有29个省份的2000余幼儿园,正在使用此课程和产品。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集团负责人表示,将不断推动自身从单一的内容提供商向全程服务商转型,从传统的纸质媒体向新兴的全媒体转型,从千亿级的出版市场向万亿级的儿童教育市场转型。
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智——
分梯队、强合作全力向数字化转型发展
24日下午,在2016中国期刊媒体国际创新发展论坛上,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智与宏博知微副总经理段岩峰、《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宏一起探讨了期刊数字未来的发展及影响力。
万智表示,“数字化的变革不单是技术上的革新,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旧房改造工程’。‘旧房改造’不同于平地而起新建高楼大厦,还有很多内部问题,因此改革难度更大。这类似于侧供给改革,要创造新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
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专访时,万智表示,目前长江传媒正在从顶层设计、内容全部数字化及合作与并购三个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顶层设计中,在“十三五”期间要形成三个梯队,实现好公司数字化转型。首个梯队被称为“敢死队”,给予大力支持进行数字化运营。目前长江传媒下属已经拥有了两家数字公司,其中一个为全民阅读服务,另一个主攻在线教育领域。第二个梯队是对专业性强、内容优势突出的出版社进行数字化转型。比如对长江文艺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等优质出版社率先进行数字化转型。第三个梯队是其他单位、印刷、发行等数字化改革。
在内容全部数字化的规划中,目前已经打造了数字内容资源库、数字内容加工线及内部业务管理的数字化改造。万智表示,无论是出版到印刷、还是出版到发行,都要打破过去的运营模式,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除此之外,长江传媒已经打造了现场书店管理平台,可以通过读者的阅读,获取读者流量、读者阅读偏好、畅销书等大数据,再通过数据化的分析引导图书出版。
在合作与并购方面,万智表示,传统出版行业的竞争对手不再是同行,而是新经济体制下的新形势。传统出版行业需要把各自专业进行细分、加强专业性,进行强强联合,以拼图的形式实行传统出版行业的转型。万智介绍,目前长江传媒已经和黑龙江出版集团及人民教育出版社进行了横向跨地域合作,共谋发展。
另外,长江传媒还与武大、武汉理工等高校进行合作。目前,公司已经与武汉理工大学在文化与科技融合、数字出版研究、数字出版产业化方面开展了许多前瞻性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技术成果,并拥有一批专业人才队伍,将建立华中地区最大的数字文化产业园区。
2014年,长江传媒就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从数字内容资源、平台建设与运营等角度,共同致力于数字出版协作。目前,不仅打造出“长江云”全民阅读机项目,更逐步拓展出“互联网+阅读+政务”、“互联网+生活服务+教育”的业务模式,在“九丘书馆”打造湖北首个数字阅读体验馆,与湖北省图书馆、汉阳区图书馆、汉阳政务中心等多家达成合作。目前各平台注册用户总数超过600万,数字内容资源总量超过10万部。
万智告诉记者,目前,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形成了以4家专业化数字公司为数字化经营主体,逐步建成覆盖大众与教育、资源与服务、平台与终端的综合服务体系,并于2015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的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企业称号,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双软认证、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等认证。下一步,还将在杭州、北京和深圳设立分公司,分别开展互联网、内容及技术加工方面的探索。
刊博会现场,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人们在长江出版传媒精品图书区选购。本报记者傅坚摄
时尚又亲民刊博会亮点纷呈
长江商报消息本报大学生记者探访2016刊博会——
大学生眼中的刊博会是怎样的?相信能从本报大学生记者的报道中找到部分答案。
9月23日-25日,中国(武汉)期刊博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组织武汉在校大学生去参观、采访刊博会,是本报一直以来的一个特色栏目。此前,本报发起招募,从大量报名的大学生中选拔出多名大学生记者。
对选拔出的大学生记者,除了基础的业务技能培训之外,本报对他们没有提出更多要求,希望他们按照自己的喜好、特点以及学术背景等,到刊博会上自己去找寻感兴趣的东西,发现刊博会的亮点。
观察
新技术新体验:VR技术走进人们生活
大学生记者唐佳蕙(中南民族大学2014级新闻专业)
9月24日,中国(武汉)期刊博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继续进行展出。本次展出共分为六个展馆,其中位于博览中心A5展馆的广播电视电影设备展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广播电视电影设备展馆,顾名思义,展出的大多是与电影、电视和广播等有关的设备,其中还包括一些舞台设备,激光灯光音响等,整个展区充满着了现代感。而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位于A5展馆入口的两个展示区:玖的数码有限公司与盛影时代私享影院的展示区。许多参观者在这两个展示区排着长队,等待着体验VR技术。
新理念新发展:展区装扮各显特色
本届刊博会博览中心的A1展馆为国内省(区、市)期刊展区,主要以省为单位进行展览,向参观者展示各省的出版期刊。在展馆的装饰上,各展区都展现了各自的特点。比如江西省的展区主要以青花瓷为装扮元素,素雅清新;四川省则使用脸谱为展区大门的装饰图案,内部则运用了国宝大熊猫与竹子为装饰……
期刊集团展区也利用自身特色来设计装饰风格,比如中国军事期刊馆使用五角星图形设计了入口,整个馆区也以绿色和红色为主要颜色进行装饰,充满了军队风格。博看网展馆则选择了使用动物形状的机器人为其展开的一系列活动进行宣传,引得参观者驻足观看。在树人湖笔的展区内,直接有工作人员现场演示毛笔的制作工艺,并邀请参观者执笔体验书法的魅力。
除了期刊展示外,本次刊博会还有动漫专区,并邀请了一些知名Coser进行表演与签售,吸引了许多动漫爱好者前来观看。
人物
新潮流新知识:耄耋老人刊博会充实自己
大学生记者全永友(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采矿工程1502班)
“唉,老伴,过来看看,这个邮票是不是要卖的啊?”24日下午两点左右,中国邮政展区迎来了一对步履蹒跚的老夫妻。两位老人一人手里拖着一个小拖箱,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报刊、杂志以及书籍,有在现场买的,也有展方赠送的。
据了解,两位老人一位是江汉大学法学院的退休老教授李先生,另一位是他的妻子黄老夫人。两位老人是一早起床,从江汉区百步亭花园坐了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达博览中心。一到博览中心,两人便进入展厅参观。一路从A1展馆逛到A6展馆,然后又慢慢地逛回去,黄老夫人表示自己很累了,但李老先生却说:“在这种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走走停停,一点都不感觉累。”
李老先生喜欢看书,黄老夫人则喜欢集邮。从1982年开始集邮到现在,她每一年都会去收集那些比较复古的邮票,34年来从未间断过。
李老先生今年已经86岁了,但是却依旧在老年大学里面报了唱歌班。他说,人老了就更要修身养性,“其实啊,一直信奉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学海无涯嘛,我们就应该一直不断地充实自己,来博览会也是想看看我们中国和国际上文化、艺术的发展与变化,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嘛!”
现场
新变化新生活:科技陪伴健康人生
大学生记者赖晓玲(湖北工业大学大学生新闻传媒中心)
在展馆内溜达的时候,一条简短的横幅瞬间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刊媒hui’科技论文成果推介沙龙”。
在大多数人对“会致癌”的发酵蔬菜都有莫名排斥感的时候,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张雁老师就借此机会从科学实验研究的角度,讲述了泡菜、酸菜、酱菜等利用有益微生物活动的冷加工蔬菜制品中亚硝胺的形成原因以及影响因素。最后得出结论,发酵蔬菜基本没有什么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