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供应问题一直都是欧洲的短板,而目光短浅的政客正将这个问题变得致命!
欧洲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能源条件最差的地区,可能仅仅略好于日本和韩国。
欧洲和俄罗斯的能源贸易原本是互惠共赢的合作,但这种合作关系在俄乌战争爆发后荡然无存!
能源是经济体系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能源成本上升将对生产和生活产生一系列的严重影响,通胀只是最轻微的后果。
欧洲的去工业化从2022年开始加速!
欧洲的资源禀赋严重不足,能源对外依存度极高
我们以最重要的三种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为例,看看欧洲的对外依存度。
本文中欧洲的范围是除俄罗斯以外的欧洲,俄罗斯被单独划分在了独联体这一组中。
下文所有数据中欧洲的范围都是相同的。
1、欧洲石油对外依存度
根据BP的数据,2020年欧洲的石油储量为17.8亿吨,占全球石油总储量的比例仅有1%。
由于石油储量不足,欧洲的石油产量一直在各大洲中垫底。
90年代是欧洲石油产量最多的时期,石油年产量最多曾经达到3.36亿吨。
此后由于北海油田的枯竭,欧洲的石油产量一路减少。
2022年,欧洲的石油产量仅有1.5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3%。
作为一个老牌的发达经济体,欧洲的石油消费规模一直是庞大的。
2022年欧洲的石油消费量是6.63亿吨,占全球石油消费总量的15.1%。
虽然欧洲的石油消费量从2000年前后8亿吨的水平下降至当前6亿多吨,但每年需要进口的石油数量仍然十分庞大。
2022年欧洲的石油缺口为5.13亿吨,这个规模甚至高于中国(4.6亿吨)。
2、欧洲天然气对外依存度
欧洲的天然气储量为3.17万亿立方米,占全球天然气总储量的2%。
2022年,欧洲的天然气总产量是2204亿立方米,占天然气全球总产量的5.4%。
欧洲的天然气产量由于资源枯竭,在过去10年持续下降,从2010年的3101亿立方米减少至2000多亿的水平。
欧洲天然气的主要生产区域也是北海油田,欧洲天然气生产与石油生产面临相同的问题。
天然气是替代煤炭的清洁能源品种,欧洲对天然气的需求一直很大。
2022年欧洲的天然气消费量是4988亿立方米(2021年5731亿立方米),占全球天然气消费总量的12.7%。
欧洲每年需要进口3000多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2000年至2021年,欧洲每年的天然气消费量大部分在6000亿立方米上下波动,俄乌战争导致欧洲的天然气消费量减少了将近1000亿立方米。
2022年,欧洲的天然气进口量减少至2784亿立方米。
3、欧洲煤炭对外依存度
在所有的能源资源中,欧洲的煤炭储量是最多的。
欧洲的煤炭储量是1372亿吨,占全球煤炭总储量的13%。
由于煤炭的污染程度较大,欧洲一直在减少煤炭的消费,使用更清洁的天然来替代。
2022年欧洲生产了5.5亿吨煤炭,占全球煤炭总产量的6.2%。
虽然欧洲的煤炭资源最丰富,但是按热值计算2022年欧洲的煤炭自给率仍然只有57%,仍然需要进口4亿吨左右的煤炭。
2022年,欧洲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对外依存度分别是77.4%、55.8%和43%。
欧洲的能源禀赋条件差,能源对外依存度极高!
2022年,欧洲的原油净进口量是4.82亿吨,成品油净进口量是0.97亿吨。
2022年,欧洲从俄罗斯的石油进口量是1.17亿吨,占原油净进口量的24.3%;此外欧洲从俄罗斯进口了0.76亿吨成品油,占成品油进口量的37.0%。
2022年,欧洲管道天然气进口量是1508亿立方米,同比减少34.9%;LNG进口量是170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8.4%。
2022年,欧洲从俄罗斯进口了196亿立方米的LNG,从占LNG进口量的11.5%;从俄罗斯进口了854亿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气,占管道天然气进口量的56.7%。
2022年,按热量计算欧洲进口的4.87艾焦煤炭中有30.4%来自俄罗斯(1.48艾焦)。
这个比例在2021年是48.2%(进口总量是4.38艾焦,来自俄罗斯的数量为2.11艾焦)。
在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三种能源品种中,俄罗斯的进口量分别占欧洲进口总量的24.3%、32.7%和30.4%。
俄罗斯是欧洲最大、单一能源供应国。
俄罗斯出口欧洲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基本占欧洲进口数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俄乌战争对欧洲天然气的供应冲击最大。
2022年,欧洲的天然气进口发生了剧烈的变动:管道天然气进口大幅减少,LNG进口量大幅增长,天然气进口总量同比仅减少了3.8%,从3392减少至3211亿立方米。
过去十年,欧洲的管道天然气进口量一般维持在2300亿立方米的水平,LNG进口量最多不过1000亿立方米。
2022年,欧洲从俄罗斯进口了854亿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气,减少了469亿立方米。
在2021年前欧洲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天然气数量基本在1700亿立方米左右,2017-2019年这三年的进口量甚至超过1900亿立方米。
过去十年,欧洲进口的LNG数量最多不超过1000亿立方米。
对俄罗斯的制裁使得欧洲将天然气供应转向LNG,并对全球LNG市场造成了重大冲击。
2022年欧洲LNG的进口量增长了将近60%至1702亿立方米,其中从美国进口了720亿立方米的LNG,美国也成为欧洲最大的LNG供应国。
在2021年,欧洲从美国进口的LNG数量只有308亿立方米。
2022年欧洲天然气进口的总量虽然只减少了一点点,但是代价却是昂贵的!
2021年德国天然气进口的平均价格仅为8.94美元/百万英制热单位,在2022年德国天然气进口的平均价格上涨了170.4%至24.17美元/百万英制热单位。
实际上2021年德国天然气的进口价格已经上涨了将近一倍,2020年德国进口天然气的平均价格仅有4.06美元/百万英制热单位
天然气价格上涨的意外影响
俄乌战争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受害国——日本和韩国,其实中国也是。
日本和韩国进口LNG的成本从2021年的18.60美元/百万英制热单位上涨至2022年的33.98美元/百万英制热单位,涨幅高达82.7%。
2021和2022年日本进口LNG的价格甚至高于福岛核电站事故时的价格。
由于地理条件限制,日本和韩国没有管道天然气供应国,天然气进口完全通过LNG。
LNG和原油一样是全球统一定价的,欧洲减少从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进口量,跑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LNG,最后将LNG的价格推高到了天价。
欧洲政客的自我毁灭导致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日本和韩国的LNG进口价格也大幅飙升,显著提高了日本和韩国的能源价格水平。
日本和韩国的资源条件与欧洲相同,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甚至高于欧洲。
日本和韩国虽然是发达经济体,但是本国天然气产量极低,基本上全部依靠进口。
日本和韩国对国际天然气市场基本没有掌控能力,最多只能通过商业条款保障本国的天然气供应,对价格波动却无能为力。
当然了中国也是LNG价格上涨的受害国,但是一方面中国本国可以生产2000亿立方米左右的天然气,2022年通过管道进口584亿立方米,LNG的进口量为932亿立方米。
LNG价格飙升对中国有影响,但不像欧洲和日韩那么巨大。
2022年中国LNG的进口量同比减少了8.4%,这是LNG进口量自2016年以来的首度下降。
能源安全不是一句空话。
2022年国际LNG市场的波动向我们生动展示了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性!
2021年仅仅由于市场因素,天然气价格上涨了近4倍!
2022年在2021年历史高位的基础上,天然气价格再度翻了一倍!
安全的价格是极其昂贵的!
与能源安全同样重要的是粮食安全。
为什么我们国家要维持18亿亩耕地的红线,这就是原因!
能源成本上升将加速欧洲的去工业化
2022年,欧洲用了几乎贵一倍的价格勉强维持了其天然气供应。
天然气长期占欧洲能源消费总量四分之一(2021年25.0%),在欧洲消耗的所有能源中仅略少于石油。
天然气进口成本的飙升导致欧洲能源成本的全面上涨,不仅仅是电价,而且包括工业生产的能源成本等!
能源成本的上涨导致欧洲工业的成本上涨,竞争力下降,最后不得不关闭或者将生产转移至全球其它地区。
经济体之间的竞争是全方位的!
军事竞争、科技竞争、能源安全、粮食安全都是国家竞争中的一部分,任何一部分存在短板都会导致国家竞争的失败!
德国的天然气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对比美国的天然气价格(HenryHub价格),德国天然气成本是美国的4倍以上。
欧洲主要经济体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能源成本不仅远高于美国,也高于中国。
不仅如此,美国是天然气的出口国,天然气价格上涨对美国是有利的。
在中国、美国、欧洲、日韩这些主要经济体的竞争中,欧洲有着先天的不足,在丧失技术领先优势之后,欧洲的衰落的速度可能会超过大家的估计。
能源供应本是欧洲的巨大短板,但是欧洲的政客忽略了自身的重要现实问题,居然追随美国制裁自己最重要的能源供应国,真是自取其辱。
自计算机和互联网时代以来,欧洲在科技上的发展远远不如美国和中国,在信息技术产业上越来越依赖美国。
能源成本的上涨将进一步削弱欧洲的竞争力,危及欧洲原有的优势产业。
欧洲的去工业化将会加速!
中美的竞争在可见的未来会更加激烈,但第一个出局的居然是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