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方面,随着终端耗煤需求季节性阶段释放,叠加主力煤企外购价格连续上调,市场情绪有所升温,主产区市场情绪较前期略有好转,部分区域拉煤车辆增多,坑口煤矿报价试探性上涨。端午节后煤矿销售情况一般,市场涨价情绪降温,且临近月末,部分煤矿已暂停销售,矿方价格调涨相对谨慎。
进口方面,月初随着内贸市场价格大幅下行,国内贸易商对电企投标价格普遍下降,电厂流标现象增多,煤价延续跌势。端午节前进口市场支撑偏强,投标价表现坚挺,但节后随着内贸市场走弱,进口市场同样承压,加之近期人民币汇率逐步走低,不利于进口贸易商操作,且多持观望状态,月末国内用户招标采购积极性不高,贸易商投标价格变化不大,印尼Q3800投标到岸价485-490元/吨。
二、供应方面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5月份全国生产原煤3.9亿吨,同比增长4.2%,增速比上月放缓0.3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243万吨。1-5月全国原煤累计产量19.1亿吨,同比增长4.8%。从分省数据来看,2023年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5省原煤产量合计为16.1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4.3%。其中,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原煤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9%、2.2%、1.1%和24.1%。2023年我国继续推进煤炭保供稳价工作,全国原煤产量不断增长,动力煤供应方面明显增加。
据Mysteel煤矿开工数据显示,截止6月30日,全国426家煤矿开工率为90.2%,周环比增0.6%,恰逢月末,部分完成生产任务的煤矿主动停产,同时前期因安全检查停产的煤矿恢复正常生产,整体开工较上周变化不大。销售方面,下游保持刚需采购,贸易商观望较多,市场整体需求不强,但煤矿降价后销售有所好转,库存压力不大,价格涨跌有限。
三、需求方面
2023年5月全社会用电量7222亿千瓦,同比增长7.4%。1-5月,全社会用电量3.5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分产业来看,1-5月,第一产业用电量4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第二产业用电量236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第三产业用电量61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50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今年上半年第二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增长较为缓慢。后期宏观氛围已迎来修复,叠加今夏厄尔尼诺的影响,预计今年全社会用电量将继续增长。
据Mysteel统计,截止6月30日全国205家电厂样本区域存煤总计4356.8万吨,日耗201.7万吨,可用天数21.6天,本周全国多地出现连续性降水,导致部分区域电厂日耗小幅回落,但高温天气仍占据主导地位,居民用电负荷偏高,电厂日耗整体波动不大;当前终端电厂库存依然处于高位,补库需求虽受夏季高温影响有所释放,但数量难以提振市场,电厂接货情绪整体不佳,多延续观望态度。后续随着气温回升,日耗有望继续反弹,终端需求或将进一步释放。
2023年5月,全国单月水泥产量2.03亿吨,同比下降17.0%。2023年1-5月,全国累计水泥产量7.83亿吨,同比下降15.3%。6月在季节性因素制约下,南方整体市场需求持续收缩。因此在供应压力增大及成本下行的背景下,水泥价格跌势难改;7月高温多雨的淡季来临,需求进一步受到抑制。不过在北方项目小有支撑、整体供应明显收窄、成本基本持稳下,水泥价格或跌势放缓。
四、物流及港口库存
当前产地发运到港利润仍处于倒挂状态,贸易商发运积极性难以提振,仅长协户及少量大户维持发运,港口可售资源有限,而高温天气带动电厂日耗明显攀升,且市场煤价格接近长协区间市场询货增多,下游北上拉运积极性小幅提升,港口库存消耗加快,但港口库存依然处于相对高位。
五、进口煤及海运市场
2023年5月中国进口动力煤3138.3万吨,同比增长108.1%;1-5月累计进口动力煤为1.36亿吨,同比增长91.2%。单月动力煤进口量继续增长,且为年内进口量最高水平。6月因气温上升导致电厂日耗逐步攀升,但在高库存下终端用户需求释放有限;且国内煤价回落至长协限价附近,维持底部震荡,与进口煤价差进一步缩小,均将抑制用户采购节奏,预计6月进口量将有所减量。
六、总结
综上所述,6月以来主产区仍保持高节奏生产,长协煤发运稳定,货源持续高效供应下,社会库存始终处于偏高水平。但在高库存制约下,终端仍以消库为主,终端需求整体依旧偏弱。
进入7月,高温天气持续,加之极端天气的预期下,或大幅推升今夏电煤需求,但建材、化工等非电行业需求持续不振,且面临着夏季错峰生产,对市场煤采购将有所减少,整体来看,在市场供需主线逻辑维持宽松的客观格局下,上下游将延续分歧博弈局面,预计迎峰度夏期间受阶段性需求释放影响,预计7月煤价或将维持动态波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