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港口平仓煤价自2024年9月23日开始,一直12月25日,煤价一路下跌,中间没有任何的反弹调整,让煤价跌出了122元/吨的新水平。
2024年9月23日,北方港口煤价参考如下:
5500大卡:870元/吨
5000大卡:773元/吨
4500大卡:685元/吨
2024年12月25日,北方港口煤价参考如下:
5500大卡:765元/吨(煤价较9月23日累计下跌了105元/吨)
5000大卡:665元/吨(煤价较9月23日累计下跌了108元/吨)
4500大卡:563元/吨(煤价较9月23日累计下跌了122元/吨)
综合最近查阅的资料,今年煤价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极端天气影响导致电煤需求旺季不旺。每年夏天和冬天,因为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用电量的需求高峰会导致电厂煤耗增多,市场对动力煤的需求比较旺盛。但今年动力煤却出现了旺季不旺的现象,主要是今年夏季降雨多和冬天气温偏高。比如,今年6月份,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1.9%,“北旱南涝”特点较为明显,有利于水电设施较为集中的华南、西南地区增加水电量,水电替代效应偏强,动力煤旺季需求成色不足。今冬气温偏高导致电煤需求疲软,终端日耗偏低。据国家气候中心消息,今年11月全国平均气温5.5℃,较常年同期偏高2℃,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吉辽蒙津冀五省(区、市)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
2.国内需求不足。煤炭消费的下游,第一大户是火电,第二大户是钢铁,第三大户是建材(水泥、玻璃)。但今年,除火电需求小幅增长外,钢铁和建材表现都比较拉稀,导致煤炭的需求增长不足。
3.进口煤冲击。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1月中国进口煤炭5498.2万吨,环比增长18.89%,同比增长26.38%,再次创下历年来单月进口量历史新高。前11月,中国进口煤炭总量49034.9万吨,同增长14.8%,已超去年全年进口量。
2.供给紧张。一是双碳政策背景下产能控制严格,而安监与环保政策的趋严挤出超产部分;二是供给呈现区域分化,随着东部地区资源减少以及山西进入“稳产”时代,开采难度或逐步加大,国内产能进一步向西部集中加大供应成本;三是开采深入及安全标准提高后,焦煤开采难度加大,欠产或将成为新常态,资源稀缺性将体现更为明显。
3.疆煤支撑价格底部。疆煤虽开采成本低,但疆煤外运拉高成本,即疆煤亦是煤价调节器。1)当港口煤价跌至830元/吨以下,即使是哈密地区公路出疆亦开始倒挂,公路出疆或将呈现减量趋势(2023年公路出疆5049万吨,占比46%),进而调节疆外煤炭市场供应压力;2)当港口煤价跌至780元/吨以下,哈密地区目前出矿价铁路运至北港几乎没有利润,哈密地区煤炭出矿价格将进一步压缩,对于成本偏高,距离较兰新线核心站台远的煤炭产能或逐渐转为疆内销售或现边际减产趋势,兰新线出疆预计呈现减量趋势(2023年兰新线煤炭外运4960万吨,占比45%,是目前疆煤外运核心),疆外市场供应压力或现明显缓解,疆煤成为煤炭价格底部的重要支撑。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直接贴下鹿鼎公今年7月份的煤炭四问,相信大家自有判断。
鹿鼎公--煤炭股要想清楚4个问题:
1.煤炭股供需双弱,供应更弱的大背景改变了没有?
2新增的高产能新矿,有没有,有多少?未来10年退出的产能有多少?
3.今年煤价不硬,原因是不是只有水电大发,进口煤保持高位?风光的新增容量是不是预期内的,有没有比预期更多?
4.储能成本有没有大幅度下降到有很强经济性,可以季调节,月调节的绿氢,绿氨的成本有没有往抽水蓄能靠近???
个人觉得,当下煤炭股的股价已经充分反应了未来的悲观预期,即未来的所有悲观预期已经pricein了,那么还需要再悲观一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