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控温:精度±5℃。测温:精度0.5级;加热体为硅
碳管,高温区长度≥90毫米,温度为1050℃±5℃(根据需要可调节温度)
4、精密度:如下表规定:
St,%
重复性St,ad,%
再现型St,d,%
<1
0.05
0.10
1--4
0.20
>4
0.30
5、升温速度:20--25℃/分,约50分钟可达1200℃。
6、电解池:容积为450毫升,铂电解电极面积150mm2。
7、供电电源:220(1±10%)V,50Hz.
控制器:350×155×280
高温炉:580×250×270
净化装置:258×300×360
煤样在1050℃高温条件下在净化过的空气流中燃烧,煤中各种形态的硫均被燃烧分解为SO2和少量SO3而
逸出。反应式如下:
煤(有机硫)+O2→CO2↑+H2O+SO2+SO3+…
4FeS2+11O2→2Fe2O3+8SO2↑
2MSO4→2MO+2SO2↑+O2↑(M指金属元素)
2SO2+O2→2SO3
反应式为:
阳极:2I-2e→I2
阴极:2H+2e→H2
碘氧化SO2反应为:I2+H2SO3+H2O→2Iˉ+H2SO4+2H
St,ad=——×100
式中:St,ad—空气干燥煤样中全硫含量,%;
--库仑积分器显示值,mg;
--煤样质量,mg。
指示电极(阳)2Iˉ-2e→I2
指示电极(阴)I2+2e→2Iˉ
由于双铂指示电极的电位信号很弱,经集成运算放大器放大后,经AD转换被送入单片机进行处理控制电解回路中的电解电流,使电解电流的大小与试样中硫化物分解的速度同步。
由于煤中硫燃烧分解的速度不稳定,在500℃时释放出的硫氧化物,必须使电解电流与硫燃烧分解的速度同步,即释放出硫氧化物多时,电解电流要大,反之电解电流要小,因此取出一部分双铂指示电极的电位信号,由电流放大器放大,并将此放大器接入电解回路中,以达到电解电流的大小与硫分解速度同步。
当电解电流流过一个取样电阻时,变换成电压信号,经AD送入计算机,经数据处理后由数码管跟踪显示,
四、结构
图三空气预处理和输送
(2)干燥器:主要是除去空气中的酸性气体和水分等杂质。由于从电解池中抽出的空气水份量大,故需经常烘烤和更换硅胶。
(3)流量计:玻璃管浮子流量计,配有针形阀。用以调节流速。
(4)搅拌器:用于搅拌电解液。
该部分包括库仑积分器、程序控制器和温度控制器,三部分装于一机箱内,面板示意图如图四。
图四BYTDL—3000L型控制器面板示意图
图四
面板有1块液晶屏和5个键(为▲、▼、
图五燃烧炉
1、刚玉挡板2、炉盖3、刚玉管4、固定夹
5、刚玉护管6、保温棉7、散热罩8、电极片
9炉口10导气管11、硅碳管12、炉体
电解池用有机玻璃制成,容积为450毫升,在上盖上固定有一对电解电极和一对指示电极,上盖与其壳体用硅橡胶密封圈密封。电解电极面积为150mm2,电解阴电极置于电解池的中心,电解阳电极置于电解池的边缘,以使生成的碘尽快扩散。指示电极面积为15mm2。
电解池壳体一侧装有一烧结玻璃熔板气体过滤器,将燃烧后放出的气体喷成细雾状,以便将全部电解液搅拌均匀。
在电解池内放有一用塑料封装的磁芯棒,搅拌电机装在净化装置内,搅拌转速为500r/min,且连续可调。
五、使用条件
六、安装
1、电解池安装:用螺丝刀取下电解池盖上的四个螺钉,用自来水冲洗电解池的有机玻璃壳体及四只铂电极,并用乙醇(或丙酮)棉球小心擦拭,最后用蒸馏水冲洗。然后将搅拌子放入电解池内,盖上盖,拧紧螺丝。
图六安装示意图
入炉体表面热电偶孔,插到底然后退出约2mm固定即可。热电偶正负极分别接控制器后面板标明的热电偶正负端上,将净化装置电源线插入控制器后面板电源插座上,电源线分别接到电解池控制器后面板上的电源插座上。
3、空气管连接。按图六示意图将净化装置进气口用乳胶管与电解池盖上出气口连接;将净化装置上的出气口用乳胶管与燃烧炉连接;将炉体左端异径管(刚玉管),用硅胶管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另一端用硅胶管与电解池进气口连接。
4、安装送样棒和石英舟。启动控制器,使送样滑块运行,并使滑块上的传送轴露出机箱壳体,然后把送样棒拧入传送轴。使送样棒对准炉门并在一条直线上以使送样顺利。接着调整控制器与高温炉距离,使预分解和分解分别准确地、保证石英舟的中部在500℃及1050℃处。将石英舟放入燃烧管头部,使其圆孔与送样棒相接。
5、气密性检查:
开动电磁泵,调节到规定的气体流速,关闭燃烧管与电解池间的玻璃阀门,观察气体流量计(指示1000ml/min)的转子是否下降,如下降则表示电解池、净化系统不漏气,否则就是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