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2023年焦煤走势呈现“V”字形,上半年整体下跌为主,5月底开始企稳反弹,然后一路震荡走强。2024年随着经济的逐步向好,焦煤市场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一、2023年焦煤价格呈“V”形走势
2023年焦煤价格先跌后涨,表现出“V”形走势,整体价格中枢高于2022年,具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上半年:春节后旺季预期带动,内蒙古煤矿事故发生,叠加全国两会期间,煤矿安监力度升级,焦煤价格震荡上行。今年随着疫情管控放开,国内炼焦煤产量稳定增长,叠加煤炭进口政策继续实行零关税,海外焦煤进口量大增,供应在内蒙煤矿事故发生后逐步宽松;另一方面,海外银行暴雷、国内地产、基建投资转弱背景下,需求预期偏弱,产业链负反馈开启,焦煤价格进入急速下跌通道。
下半年:国内煤矿安全事故频发,产地安全检查力度升级,焦煤供应端扰动增多,国内炼焦煤产量有所收紧,而粗钢压减政策迟迟不见落地,需求端高炉开工及铁水产量长期处于季节性高位,同时冬季临近,下游采购力度回升,焦煤价格重现强势。
(图一焦煤价格走势)
二、原煤产量缓慢增长
2023年以来,国家“保供稳价”政策持续发力,国内原煤产量在2022年同比增速10.43%的高基数背景下继续维持较高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中国生产原煤42.4亿吨,同比增长2.9%。其中,7月、9月的原煤产量同比增速明显下降,分别为0.1%和0.4%,但10月以来,煤炭产量增速有所提升,11月份原煤产量同比增长4.6%,增速比10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三西”地区(山西、陕西、内蒙)以及新疆、贵州五省合计产量累计29.64亿吨,占全国产量的83.96%,“三西”地区占比71.9%,仍是“保供”的主力军。在煤炭保供政策背景下,我国煤矿生产节奏相对平稳,原煤产量总量较2022年缓慢增长。
(图二原煤产量)
三、焦煤产量受扰动较多,进口量维持高位
今年我国煤炭进口量一直维持较大增幅,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我国2023年1-11月累计进口炼焦煤9046万吨,同比去年同期增长57.58%。11月炼焦煤进口992.34万吨,同比增幅为73.12%。下半年因山西4.3m焦炉淘汰及钢价下跌挤压焦钢企业盈利空间,焦煤需求走弱,叠加国内供应缓慢恢复,进口需求走弱。
从进口国别来看,今年炼焦煤进口量基本由蒙古、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以及澳大利亚贡献,五国合计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95%。其中,截至2023年11月,蒙古累计进口4739万吨,占总进口量的52.39%;俄罗斯累计进口2364.86亿吨,占总进口量的26.14%;加拿大累计进口689.22万吨,占总进口量的7.62%;美国累计进口549.74万吨,占总进口量的6.08%;澳大利亚累计进口227.79万吨,占总进口量的2.52%。受益于澳煤进口限制放开,澳煤进口占比显著回升,但对我国的炼焦煤进口仍维持在低位水平,而蒙古进口占比持续攀升至当前的52.39%,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炼焦煤进口国。
由于蒙古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国几乎成为蒙古煤炭唯一的出口渠道,2020年至2022年,受制于疫情对于边境运输的影响,蒙古对我国的煤炭进口出现显著回落,带动蒙古煤炭产量出现同等幅度下滑。今年随着我国对于疫情的全面解封,中蒙边境通关受疫情影响的因素解除,蒙古国三大口岸通关车数明显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份我国进口蒙煤三大口岸总通关车数373937车,同比增加220777车。国内煤炭进口出现显著上升,其产量回升至疫情前水平。
(图三炼焦煤产量及进口量)
(表一蒙古国三大口岸通关车数)
四、下游开工率维持高位
焦煤的需求主要来自于钢厂自备焦化厂与独立焦化厂,钢厂自备焦化的排产主要看钢厂的生铁生产计划,而独立焦化更多考虑未来的市场预期与当前的利润。
钢厂自备焦化:今年我国生铁稳定增长,对炼焦煤需求稳定,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1月份,我国生铁产量6484万吨,同比下降4.8%;11月份生铁日均产量216.1万吨,环比下降3.2%;1-11月,我国生铁产量81031万吨,同比增长1.8%。今年铁水上行的幅度超过了市场的预期,一方面是因为减产的力度较小,另一方面是今年钢材的需求要比去年更好,除了五大材之外的需求好转,出口好转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今年铁水明显高于往年,年中曾有粗钢限产的传闻,但是始终没有落地,而仅靠钢厂亏损的自发性减产影响较小。
独立焦化:焦炭产能充足,产量随利润波动。2023年1-11月份,全国焦炭产量4.5亿吨,同比增长3.3%,目前冶金焦产能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内蒙古、山东、辽宁等省份,山西省焦化产能约1亿吨,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焦化总产能20%;其次河北省焦化产能约8000万吨,占全国焦化总产能14%;内蒙古焦化产能约6200万吨,占全国焦化总产能10%。近年4.3米焦化产能淘汰持续进行,阶段性影响焦炭产能,对焦煤需求也将有一定回落,但焦煤市场整体供应量也有一定收缩,所以对市场价格影响较弱。
在焦化产能充足的背景下,由于全年利润偏低,焦企生产主要根据焦化利润进行调节,与往年相比,今年独立焦化利润处于一个较小的波动区间,并长期保持在盈亏平衡附近,在低利润格局下,焦企并没有较强的增产和补库意愿,焦企开工和产量水平相对稳定,焦企提产积极性不高,从图中可以看出2023年焦企产能利用率在70%上下浮动。
炼焦煤出口:在大量煤炭进口的同时,煤炭出口也在悄然进行,特别是资源紧张的焦煤,1-11月出口35万吨左右,维持低位,主要出口国家是韩国和日本,对印尼的出口则在11月份刚刚启动,即11月24日,出口印尼的第一船1.1万吨焦煤在日照港装载完成,接货方为印尼旭阳伟山园区焦化厂。近三年来焦煤出口始终保持低位,相对于国内焦煤产量5.5亿吨的基数,出口35万吨对国内市场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图四生铁产量及铁水产量)
(图五焦炭产量、炼焦煤出口量、焦钢企业开工率)
(表二2023年焦炭新增淘汰产能情况)
五、焦煤库存大幅回落
从生产端看,上游煤矿由于受到安检及刚需因素影响,在二季度累库后就一直处于去库状态。进入下半年,煤矿安检对生产的影响或有缓解,但受迎峰度冬保供政策的影响,电煤挤压,焦煤供应持续减少。
从需求端看,下游钢焦企业在10月之前,库存都一直在往年低位附近,10月后下游冬储补库逐步进行,库存呈现回升的态势。焦化厂受终端需求改善疲弱的影响,生产积极性一般,维持即产即销,保持厂内低库存。而钢价走弱,钢材需求表现也不佳,出口表现一般,钢厂利润连续收缩,产业链对煤焦的补库意愿薄弱,导致钢厂的炼焦煤库存也处于低位。但下半年钢厂铁水持续走高,即便焦钢企业维持低库存策略,在刚需支撑下,煤矿焦煤呈现迅速去库,炼焦煤价格再次抬升。
从港口库存看,前期贸易商投机心态谨慎,拿货较少,库存维持低位,下半年随着价格好转,港口库存环比改善,整体维持低位。总的来看目前各环节炼焦煤库存均在极低水平。
(图六炼焦煤库存)
六、2024年焦煤供需展望
2024年焦煤市场可能会呈现供给受限,但需求仍有增长的趋势。
供给端:供应增量受限
国内产量方面:国内煤炭生产持续维持高负荷,带来煤炭质量的下降以及潜在安全风险的提升,尤其潜在安全风险增大将大概率带来安全事故发生频率上的增加,进而导致政策端的“安全监察”对于煤炭供应端释放造成持续扰动,2024年预计煤矿安全检查力度只强不弱,对煤炭产量或造成干扰,将进一步限制煤炭产量增长空间,但国内煤炭总产量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将会维持稳定的小幅增长态势,不会出现大幅波动情况,也将会带动焦煤产量有同比例的小幅增长。
海外进口方面:2024年1月1日开始恢复煤炭进口关税,按照自贸协定,来自澳大利亚,东盟的进口煤继续实行0关税,来自其他国家的进口煤实行最惠国税率。蒙煤作为我国目前最大的炼焦煤进口国,预计2024年炼焦煤进口或仍继续维持高位水平,我国将继续保持“蒙煤+俄煤”的进口模式。而俄罗斯作为我国目前第二大的炼焦煤进口国,对我国煤炭运力已阶段性达到上限,能够提供的煤炭进口增量有限。且俄罗斯作为印度第二大的炼焦煤进口国,存在炼焦煤向印度分流的可能,进口量或将减少,其他进口国变化不大。
需求端:需求小幅抬升
钢铁行业:钢铁行业是焦煤的主要消费领域,预计到2024年,全球钢铁产量将继续增长,钢材出口方面预计仍将会保持韧性,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将延续,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对焦煤的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同时,印度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钢铁产能也将增加,对焦煤的需求也将有所提升。
焦化行业:宏观向好以及产能置换的背景下,焦炭产量预计有一定增量,但焦炭产能丰富,意味着产量情况取决于产业利润。在产能充沛情况下,行业低利润水平将倒逼焦化供给主动减量,焦炭产量同比存在一定的缩量预期,进而影响上游炼焦煤需求体量出现边际回落。
其他方面:一方面,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焦煤行业将面临一定的压力。一些国家和地区可能会采取更加严格的环保措施,限制焦煤的使用和生产,这可能会导致焦煤需求压缩;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焦煤的需求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替代。
综上,预计明年焦煤整体供需基本持平,但是考虑到上半年国内产量因安监走弱而钢铁产量将继续增长的影响,或有供需错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