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粮食安全征文范文400字(通用24篇)

2022年全国粮食安全征文范文400字(通用24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征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征文一般都具有意味深长的结尾。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征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2年全国粮食安全征文范文4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个夏天的中午,天热得很,小明望着窗外火炉似的太阳,心想:这么热的天,要是能吃雪糕就好拉!

“吃饭拉!”妈妈一边把一盘青椒肉丝放在餐桌上,一边叫道。小明走出了房间,看到了桌字上菜便皱起了眉毛。“哼,怎么是些素菜,我要吃红烧肉!”小明撅起了嘴巴

不满地说。小明只吃了几口饭,便不想吃了。于是,他端起了饭碗向门口走去。

爸爸看见了,连忙阻止他,指着门外正在劳动的农民说道:“你怎么可以倒饭呢?那可是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啊!”小明无所谓地说:“那怕什么?有那么多的人种田,我浪费一点儿又没关系的。”爸爸有些生气了,问道:“农民他们在干什么啊?”“插秧”。“那插了秧明天就能丰收吗?”小明摇了摇头回答道:“不能”。“是呀,插了秧,还地除草、捉虫、灌水、施肥,这样才能收割啊!”见小明低下了头,有了一点悔改之意,妈妈又趁热打铁:“要知道,你能吃上饭已经不错了,要知道,世上有那么多穷人连一口饭也吃不上,你这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对不起,我错了。”“没事你能知道错就好了,下次可别再犯了。”

见到小明大口大口地吃着饭,爸爸妈妈都欣慰地笑了。

中午,小明一家在津津有味地吃着桌上美味的饭菜。

吃着吃着,小明感觉吃不了,但碗里的饭还堆得高高,他想了想,趁爸妈不注意时走到家门口,一下子把饭菜给倒了。小明的妈妈看到了他的举动,立刻跑上去制止。“妈妈,我吃不下了嘛,所以就……”

“小明,你要爱惜粮食啊,粮食是来之不易的啊!”

“妈妈,可是我是吃不下了呀,反正饭菜在菜场里有的是,倒掉一点又没事!”

“你怎么能这样想呢,你知道粮食是经过千辛万苦才种出来的吗?”

这时候,爸爸走了过来,对小明说:“小明,农民伯伯起早贪黑在田里不停忙活着,就是为了让粮食长得更好,能丰收,让我们吃到香甜可口的饭菜。有一首古诗就是说他们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爸爸接着说道:“一颗米就是农民伯伯的一滴汗水,你倒掉了那么多饭菜,浪费了农民伯伯多少的汗水啊!”

小明说:“嗯,我知道了,以后我再也不会不会浪费了!”说完,拿出扫把和畚箕,把饭菜扫掉了。

“这才是我的好孩子!”爸爸自豪地说。

一天,我在餐桌上狼吞虎咽的吃饭,不小心把许多白花花的大米饭掉在了餐桌上,我仍然置之不理,继续吃着饭。姥爷看见了,一声不响的把一粒粒大米饭捡起来送进了自己的嘴里。我看见了非常吃惊:“姥爷,掉桌上了的米饭为什么还要吃啊?”姥爷摸了摸我的头语重心长的说:“翰仔,姥爷是苦日子过来的人,小时候为了充饥,经常吃野菜,如果谁家的粗粮能填饱肚子就非常幸运了。姥爷当时最大的心愿就是能饱饱的吃一顿。民以食为天,为了粮食,人类曾一次又一次的发动战争;为了粮食,农民伯伯冒着严寒酷暑,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为了粮食,文人曾一遍又一遍吟出粒粒皆辛苦的感人诗句......

粮食是生命之源,是力量之源,没有粮食,人类将饿殍遍野;没有粮食,盖世英雄也手无缚鸡之力。”妈妈听了姥爷的话,接着对我说:“你知道吗,我们现在能吃饱饭,可是在这个地球上,每天还有八亿多的人在挨饿,每年还有两千万的人被饿死。”听了姥爷和妈妈的话,我很羞愧,这样浪费粮食,糟蹋粮食,怎么对得起那些因为饥饿而死去的人们和那些辛勤劳动的农民伯伯。古人云,暴殄天物,不得寿天。我决心从我做起,爱惜粮食,保护粮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听到《悯农》这首诗,我就会时刻提醒自己要爱惜粮食。

现在饭店、酒店到处都是,有些人嫌做饭麻烦,就经常到外面去吃饭,但是他们却不知道爱惜粮食。每次他们在餐馆里吃不完的食物就直接丢掉了,而他们却不知道自己浪费的粮食是许多吃不上饭的人吃好几年的呀!据统计,我国在餐馆、食堂每年浪费的粮食是够好几亿人吃上一年的。

我们不像他们一样,而是把一粒粒米饭当成宝贝一样。记得有一次,我吃完饭,碗里还剩着许多米饭,爸爸看见了把我骂了一顿并让我把《悯农》这首诗背一遍。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因吃不完饭而把饭直接倒掉。我知道粮食是我们最重要的东西,它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用汗水种出来的。如果我们浪费粮食的话,就等于不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这种行为是非常可耻的。

我一定要把《悯农》这首诗,牢牢记在心里,让它成为我的座佑铭,并去践行它。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都这么做,那就会节约很多粮食,帮助到更多的人,让那些贫困、边远山区的孩子生活得更好,何乐而不为呢?

今天,爸爸升职了,所以就请了厂长、经理……去吃饭,嘿,!我也去了。

一来到酒店,哇!这酒店有超级大型的水晶吊灯和红木楼梯,超级的豪华。

点菜的时候,爸爸一口气点了十几道菜,一锅汤和三盘水果点心,菜有清蒸带子、红烧多宝鱼、清蒸鲍鱼……非常丰富,菜上齐后,大家开开心心地吃了起来。

厂长他们都连声赞扬这里的菜真好吃!经过他们大人的几次碰坏后,午餐也接近了尾声。

但是,我看见桌子上还有一大半的菜还没吃完。便对爸爸说:“把这些菜打包吧!”爸爸说:“为什么?这些菜要打包干嘛?倒了不就可以了嘛。”听了爸爸的话,我的心像刀割一样痛。这时,我想起了电视上说的,有一些孩子和大人们,因为贫穷终年都吃不到肉,每天只能吃一小小块的馒头,有时边一点东西都没的吃,更别说吃这些菜。

后来,快回家的时候,我就和爸爸说了这件事,爸爸说:“好!”

大家知道这一点剩饭对穷人们有多么宝贵吗?每家饭店也都有贴“节约粮食”四个大字,请不要浪费,所以让我们一起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吧!

大家小时候应该都读过这样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不妨想想,农民伯伯是怎样在地里为庄家除草松土的,在炎热的夏天汗水滴到苗下泥土里的情景。可是有些同学仍然在不节制的浪费食物,我真想让那些浪费食物的同学好好体验一下,我们平常吃的粮食是多么来之不易的。

我还记得妈妈跟我说过,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特别是非洲的一些小国家,每年因饥饿死去的人就有上百万。

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作为一名小学生,爱惜粮食应该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农业自然是我国的支柱产业,谈到农业,多数人会想到我国粮食问题。随着我国人口急速增加,粮食产量逐年下降的趋势来看,粮食问题早已不是个新话题了,“节约粮食”更是我们从小便熟知的字眼,从古人“锄禾日当午”,直到现在人们统计的精确数字,无一不表明粮食的来之不易。从播种至收割多少道程序,多少辛苦汗水,多少双饥饿的眼睛在渴望……

再回头看看,又有多少不珍惜粮食的人,将热蒸蒸的白米饭倒入到垃圾袋,真是太浪费了!有的人以种粮食为生,当我们的粮食不足时,是从哪里获得粮食呢我国人口己超过12。5亿,每年的净增长是1200万人;人均耕地面积1。2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目前耕地面积正以每年30多万亩的速度递减。从1981-1995年间,全国共减少了耕地8100万亩,每年因此而减少粮食生产500亿斤。而且现在这个减少速度仍然在不断加快。乱占耕地、挖沙、土地质量下降、荒漠化等种种现象在蚕食着耕地。现实绝对不容乐观!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难道真的等到我们沦为饥饿贫困交加的弱国时,我们才会对随手仍掉的馒头米饭略待珍惜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是我们从小就学习的,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也都理解这首诗。每一粒粮食都凝结着许多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因些,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粮食,珍惜粮食从我们小学生做起。

最近,我发现有些小朋友在学校吃饭只吃了一点就把饭菜倒了,我感到很伤心。心想:这么浪费粮食,难道不知道这是农民伯伯的汗水换来的吗?我们应该要节约粮食,节约每一粒米饭,做一个节约粮食的好孩子。

不管是在学校,在家,在饭店吃饭,每个人都应珍惜粮食。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吃自助餐时,我拿了很多的蛋糕,最后没有吃完,好多都浪费了。我再看看周围吃饭的叔叔阿姨们,盘子中也剩了好多吃的。虽然每张桌子上都有“光盘行动”的标志,但是还是浪费了。以后一定要珍惜粮食,想想我们山区的小朋友们,我们节约了,说不定她们就不会挨饿了。所以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珍惜粮食,做一个节约粮食的人,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记得那是一个毛毛细雨的早上,爸爸早早地起来打了豆浆,把昨天奶奶自己做的馒头蒸好了叫我起来,可我不上学,还想耐在床上。

爸爸说他去要上班。我只好起来望着桌上的豆浆和馒头,三下五除二就把豆浆喝了,可是忘记了馒头。我看了会儿书,这时爸爸走过来说你怎么不把馒头吃了,现在又冷又硬,我艰难地咬了一口,如石头一般。

爸爸又叫我洗碗。我显得有些不耐烦。心想:我是孙悟空吗?拥有三头六臂吗?我怎么一边吃一边洗碗,于是我随手一扔丢进了垃圾桶。没想到,被爸爸看见了,他大发雷霆,说你没有学过悯农吗,这么热的天奶奶做馒头那么辛苦,你还浪费。

真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一定会珍惜粮食。也请大家一起珍惜粮食!

“儿子,你回来啦,饭还没煮好,你先去写作业。”每次一回家的唠叨,好像收音机一样。“哎!”我叹了口气。

“武松大声说‘你不就是想去……’”我在读书,忽然,有一个声音:“小程,吃饭啦!”“知道了,大程!”大喊道。我摇摇摆摆走下楼,狼狈地坐在香气扑鼻的饭桌上,一下子有了精神,可是我一点也不饿。

“小程,快吃,今天有牛排、花菜……”“我不饿啊!”我拿起筷子,一点一点地吃了进去,时不时地夹一些牛排吃,表示出我不饿的表情,手支撑着头。

“约翰,你有点不像话,你爸那时候想吃饱也不行。别说吃饱了,连肉也是传说级的了,你还不想吃,快吃!你爷爷是那么辛苦地种了这些菜,你还只吃“垃圾”食品,太不像话了!”妈妈带着点凶狠的语气骂我。“是啊!妈妈不是故意骂你的,你要听话,乖乖地吃饭啊!乖!粮食都是农民辛苦种起来的,不要浪费。中国成立也是很辛苦的,你要体会一下他们的感受。”

我听了,热泪盈眶,像一只俄了十年的狼一样吃起来。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模式。我们从书信到智能手机;我们从“万国造”武器到“中国造”;我们从一无所有到丰衣足食……七十周年,这就是中国!

今天,弟弟来我家串门儿,我跟他玩得可高兴了,又蹦又跑。

到了正午,我和表弟玩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回到家,瘫坐在沙发上,看起了电视。

不一会儿,妈妈便端上了香喷喷的饭菜,剁椒鱼头,汁多味香;糖醋排骨,汁香味美;清香鱼汤,回味无穷……

这一道道被端上来的'菜,仿佛让我置身于美食的天堂。饭桌上,香味扑鼻,让玩耍的疲惫一扫而光。

热腾腾的米饭被端到了我们眼前,表弟特意多要了一点饭。“开动了!”我说道。

看着这么香的菜,我食欲大增,饱餐一顿,可表弟的饭还有大半呢!

“表弟,吃不下就不吃了吧!”没想到一向嬉皮笑脸的表弟突然严肃起来,“不行,粮食来之不易,不能浪费。”说完便又吃了起来……

我愣了一下,想说什么,但又不知说什么,索性什么也不说了……

不浪费粮食,不因为国家的富强而忘掉节俭的美好传统!

最近,我发现我身边有很多浪费食物的现象。所以今天我想告诉大家。“节约食物,节约食物,消除浪费,从我开始。”

在我们周围到处可见食物浪费现象。吃了一半面包,咬了一口馒头,吃了剩下的白米饭,在困难时期,即使想吃也不能吃的食物最终被扔进了垃圾桶。也许有人说这只是生活中的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样想是错误的。让我们来算一下帐目如果每个同学每天掉一块面包,那个国家会浪费多少粮食?诸葛亮曾警告他的儿子:“君子之旅,悄悄修身,节俭养德。”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简朴,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美德。浪费是可耻的行为。

暑假的时候,我在地上看到农民伯伯、阿姨们,头顶上的烈日,有些大药清除虫子,出汗,全身湿透。弯着腰背锄草,才能知道一粒谷物上一滴汗的意思。每粒粮食都是农民的血汗凝结起来的,真的是“谁知道中餐,蛋都辛苦了”。“节约粮食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为国、为民分忧的善行。

同学们,让我们从周围的一点点开始,勤俭节约,节约粮食,不要再浪费资源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说到这首诗,大家都会想起李绅的《悯农》吧、一说到这首诗,大家都会很熟悉的背上来,我们学校的食堂上都会贴上这首诗,在外面吃饭时,有些餐馆和餐厅上也会贴上这首诗作为标语的,为什么贴上这首诗呢?因为想让大家不要浪费食物,不要浪费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下的大米,浪费一粒米饭就相当于农民伯伯的一滴汗水。

在餐厅里,好多人吃饭后,离开餐厅了,看到他们吃过的桌子上一眼望去上面有好多的菜和饭,有的饭桌上不仅有许多的饭粒还有饭碗里有许多的剩饭基本上没有吃完,你们想过吗?那些山村里和乡下的孩子吗?如果这些饭粒加起来,给那些孩子们吃,你们知道他们会有多开心吗?他们每天吃的只有一碗稀饭,有些父母双亡只有留下自己和爷爷奶奶或弟弟妹妹,他们甚至会捡垃圾堆里或人家扔的食物吃,说不定有些食物都霉变了已经臭了他们都捡起来吃填饱肚子。

如果我们吃饭时小心一点,不掉下来一粒饭节约点粮食省下来给那些贫困生,他们也不会饿着肚子去上学了,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春末的一个中午,阳光明媚,万里望空飘着朵朵白云。

同学们,你们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吗?你们会背《悯农》这首诗吗?须知会读会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不算本事,会用于行动中,才是顶呱呱。

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能真正体会粮食的重要性的人却不多。就拿我们学校食堂来说,学生的剩饭剩菜的现象的比较严重。每天,食堂的垃圾桶都装得满满的,水龙头四周围的地上到处是米粒。导致学校煮饭阿姨每天傍晚都拿一大桶剩饭剩菜回家喂鸡,喂猪。看到这种现象,我非常心疼,须知“粒粒皆辛苦”呀!

有科学家测试过,1千克大米约有5万粒。如果全国人民没人每餐浪费一粒米饭,一日三餐就要浪费约有39亿粒。如此算来,全国每天就要浪费约有7。8万千克。加入一个人一年吃125千克的大米,那全国一天浪费下来的大米够一个人吃上620年。

同学们,动动脑,动动手,算一算吧。你一餐浪费多少粒米饭?一天呢?一个星期呢?一年呢?千万不要再浪费粮食了,好好珍惜粮食吧。我们生活的地球,可供生产亮色的耕地并不多,就全世界而言,粮食并不富裕。每年都有好几亿人或因贫穷或因自然或因战乱而饱受饥饿。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爱惜粮食,杜绝浪费,从我做起!

我是一粒米,刚被农夫从田里收割回来。不久,农夫便把我卖给了工厂,一个穷人到工厂买米,这儿的工人便把我卖给了他。他用篮子把我装了回去,我看见了他家了里坑脏的地上有我许多的同伴。听同伴说,这原来是个富裕的村子,村子里的人丰衣足食。可是,由于人们的铺张浪费,把我许多的同伴都浪费掉了。如:吃饭吃不下就倒掉,乱丢粮食等。后来,这个村子有一个富裕的村子变成了一个贫穷的村子,村子里的人大部分因没有粮食饿死了。

后来,这个穷人又把我卖给了一个富翁家里,一个仆人把我拿到了仓库里,在仓库里我看见了我大量的同胞,它们已经坏了,身上发出一股臭美。我听同伴说这个富翁很小气,不肯捐米给穷人,使它们堆积太久,发霉了。有的些被扔到了臭水沟里。听到这里,我坚定这个富翁会跟那个村子一样的下场。一个仆人把我用篮子装走了,在路上,我被挤下去。我使劲地叫人,可没有人理我。

人们啊人们,你们不能这样虐待我们,我们是人民一把汗一把汗地播种收获的,是来及不易的,为什么要白白地浪费我们呢?何况民以食为天,是我们给予你们健康,是你们的精神支柱,是你们的生命。

当我们学会使用盘子和筷子时,有人轻轻地提醒我们捡起剩下的米粒。当时,我们对这些小米粒感到敬畏。

我们开始明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谷物。春天种一粒小米,秋天收获一万粒种子。当我们坐在小学的教室里学习古诗词时,在阅读的声音中,我们仿佛来到了田野的边缘,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田野里辛勤劳动。最初的小谷物是用汗水浇灌和种植的。我们必须珍惜它。

春天,农民叔叔在田里播种精心挑选的完整种子,并将收获的期望托付给忠诚的大地。几千年来,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无数的工人弯腰,面对黄土,仰望天空。只要作物需要,无论是在炎热的阳光下还是在阴暗的环境中,它们都会按时到地上捕捉昆虫、施用药物和灌溉幼苗。它们从早晨的太阳下来到地面,当星星挂在天空时,它们就会疲惫地回家。这对农夫叔叔来说是多么困难啊!我们怎么能随意破坏食物和他们辛勤工作的成果呢?

孩子们,请和我一起照顾好它。不要扔掉未完成的东西,不管是馒头还是饼干。不要挑剔。不要因为觉得味道不好或不够新鲜就把它扔掉。做一个爱吃的孩子,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开始!

只有经历过后,才能牢记在心;只有不断反省,才能不断长大。

——题记

我自从上了小学,就有了零花钱,也就开始“浪费资源”。有时在电视上看见了难区的人们,我只会捐点钱罢了,想:只怪他们的命不好,是上天不公,不关我的事。所以我还是挥之度外上天让我有条件,我又何必节约,简朴呢

直到那一天,我懂得了节约——

那次,我和我父母去了桃园摘桃子。我抬起头,桃树上红彤彤的桃子让我馋涎欲滴。我飞一般地拿起了篮子,冲进了那个大桃园,开始了“摘桃之旅”。

在我摘桃子的过程中,我想,反正我们摘下来的桃子要付钱的,一定要挑最好的,不能吃亏!于是只要摘到小的或者有点烂的桃子,就毫不犹豫地丢到地上——让我惊奇的是,那时的我竟让没有一丝的内疚。

突然,眼前出现了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他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双眼,手上拿着一个绿色的布袋子,里面好像有什么东西。只见他弯下腰捡起了一个个桃子。我奇怪地问:“你为什要把桃子捡起来呢”“因为还能吃啊!哥哥,你不知道,我爹妈为了种这片林子花了很多心思!”这时我才知道他是果园的“小老板”。

他又嘟囔着:“一人扔一个,那得浪费多少个,坏了一点削削也能吃……”

今天下午,我在小区的中心花园玩,忽然看见喷泉的石阶上有几只蚂蚁在爬来爬去。我很是好奇,就想看看它们到底在干什么。

我轻手轻脚地走近它们,看见这几只蚂蚁在一个洞口前转,接着,一只黑乎乎的蚂蚁爬了出来,它嗅了嗅地上的一块牛肉干,然后迅速爬回洞里,把其他的蚂蚁都引了出来。只见很多蚂蚁跟在黑蚂蚁后面,它们陆续爬到了台阶旁,这些蚂蚁密密麻麻的,它们排成了长长的队伍,在牛肉干旁边围成了一个圆圈,好象在商量着如何下手。这块牛肉干可能是哪位小朋友不小心弄丢在地上的,被这些嗅觉灵敏的小生灵发现了,它们就想把这些美味的牛肉干搬到自己的洞里。

从蚂蚁驮粮食这件事情,我受到启发:我们同学之间也需要团结合作,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办好事情。

童年时,我吃饭的时候,因为手经常不捧好饭碗,所以米饭总是时不时的就落了下来。

又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我一手撑着椅子,一手拿着筷子,大口大口地吃饭。只见像一颗颗珍珠似的小米粒纷纷撒到了太子撒到了台子上。妈妈看到了,有点生气地说:“杨阳,你怎么又把米饭全都吃到桌子上去了。”我心不在焉地回答:“这又不要紧,反正吃到桌子上又没有关系。”我吃起饭来,又把一些米粒吃到桌子上。妈妈看了更火了,使劲地拍了一下桌子,生气地说:“你不知道农民伯伯的辛苦吗!他们一直从早晨要工作到晚上,你现在帮我把《悯农》背一遍。”我知道再狡辩,我就得吃“竹笋烤肉”了,我只好硬着头皮背了起来:“锄,锄……日当…………”奇怪!平时背的滚瓜烂熟,可今天,背起来怎么这么疙瘩,这时不听话的眼泪直往下掉。

妈妈拍了拍我的额头,一边帮我擦干了眼泪,一边语重心长地说:“农民伯伯种田可不容易呀!你可别看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么好,可有的地方很辛苦,很落后,在那里,有许多人吃不饱,千万不能浪费粮食。”“知道了,妈妈!”

从此,我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吃饭了,我也不敢浪费粮食了。

现在的网红为了红,真的是无所不用其及,肯定很多人都看过吃播吧。

“吃播”是近年来伴随着直播热兴起,开始风靡网络的。有一些专门是靠很大的食量吸引网友的。一次性吃完100个炸鸡、挑战8斤白米饭20斤龙虾、一个人吃垮火锅店……数量惊人、热量爆炸的美食在镜头下通过主播津津有味的表情和有些夸张的表演让人一下食欲大增,也让主播迅速实现金钱流量双丰收。

不过咱们也都知道正常人的胃肯定吃不了这么多东西的,吃播大胃王也没有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理,逐渐的吃播也发展成了一种社会文化。事实上,根本没有什么真正的“大胃王”,大快朵颐的背后是暴饮暴食带来的恶果。某知名主播因为吃撑被送进医院,肚子硬得像石头;20出头的年轻人因“吃播”患上了各种“老年病”;更有甚者因直播吃太多,身体无法负担,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享受美食本是快乐的事情,但为了吸引流量,损害自己的健康真的得不偿失。

我们期望“吃播”能够回归生活、回归健康。

众所周知,所有的动物都会搬运食物。可蚂蚁搬运食物却很少见。于是,我趁着阴天快下雨时,出来寻找时机。

蚂蚁刚刚来丈二摸不着头脑,现在反而被这庞然大物吓了一跳,不过,它们很快恢复过来,开始搬东西。

蚂蚁先爬到了糖的旁边,试着抬了抬,抬不动,于是它立刻去找同伴,用触角跟它们对话,不一会,食物旁爬满了蚂蚁,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搬着东西,它们驮着糖和瓜子,慢慢地往新“家”走。

不一会儿,蚂蚁们就全回到了它们的新“家”,这速度,简直超乎常人的预料。

这件事令我非常难忘,因为这一次我亲眼见到了蚂蚁搬运粮食的情景。

星期天,学校组织春游。我来到草地上,铺好桌布,便坐下来开始吃面包。我不小心掉了一点面包屑在地上,我刚想去把它捡起来,这时,一只小蚂蚁引起了我的注意。

蚂蚁全身黑黝黝的,像披了一件黑袍似的。它整体分成三个部分,像三个黑球连接在一起。圆圆的脑袋上长着两根天线似的触角,你别看它不起眼,蚂蚁间传递信息可全靠它呢!它的肚子鼓鼓的,走起路来一颤一颤,十分可爱!

小蚂蚁迫不及待地趴在香喷喷的面包屑上,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些,吃得心满意足后才爬起来。它围着面包屑转了几圈,才恋恋不舍地回去报信了。小蚂蚁急匆匆地回到蚁穴,把这个消息报告给蚁后,蚁后派出更多的小蚂蚁,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面包屑旁。一到目的地,它们就围着美味的食物翩翩起舞,摆出各种队形。过了一会,在蚂蚁将军的指挥下,蚂蚁们三五成群,把“美味佳肴”往洞穴里搬。不久,这支“运粮大队”浩浩荡荡地满载而归了。

通过这次观察,我觉得我应该学习蚂蚁们团结的精神。

粮食,是我们维持生命重要的部分,我们必须要时刻懂得爱惜粮食。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世界上有许多人不爱惜粮食。在学校,我吃完饭下楼去放碗,发现下头所有的垃圾桶都被倒上了满满的蔬菜、米饭还有肉。

在外面饭馆看见了客人吃过的桌子上有许多剩下的菜,碗里的米饭根本就没吃。

在菜市场,看到水果、蔬菜、一小块肉,有一些是很新鲜的,但都一不细心被抛到了地上。我跟他们说:“你卖的新鲜东西掉了。”他们总是说:“多谢你,小朋友,都掉到地上了,这么脏了,谁还会要呀,让它就扔在地上得了!”

粮食,是我们生命的源泉,世界上太多人浪费粮食,许多人还吃不饱饭,许多人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而被饿死。

你浪费粮食,就等于浪费国家资源;你浪费粮食,就等于浪费世界资源。你浪费粮食,就等于剥夺其他人的生命。让我们节俭粮食,从我做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我们节俭粮食,光盘行动。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THE END
1.诗词秋收这首诗描绘了秋收时节稻谷成熟,人们欢乐丰收的场景。 “金风逐稻黄”:“金风”指秋风,秋风吹拂使得稻田逐渐变黄,表明了秋天的到来以及稻谷成熟的景象。 “翁妪笑声扬”:“翁妪”指老年的男子和女子,他们的笑声飞扬,展现出丰收带来的喜悦之情。 “粒粒沧桑印”:每一粒稻谷都印刻着岁月的沧桑,暗示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https://www.jianshu.com/p/4bae3248a47e
2.浣溪沙?初尝(外一首)原创/小小得月楼(薛德楼)水稻冬麦稻种“寒酥”腊味算初尝。 注:“寒酥”:本喻指雪花,这里借指大雪节气。 七绝?观冬麦有感(通韵) 青青冬麦出苗强, 稠密犹如“下小秧”。 播种科学丰靠谱, 密植过度叹白忙。 注:下小秧:指在秧池田畦里播稻种,长出很稠密的水稻小秧苗,到时以供水稻移栽。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J4U2870553V3ZM.html
3.程字结尾的诗句IP属地:宁夏上传时间:2021-05-23格式:DOCX页数:1大小:10KB积分:8.4版权申诉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挽舟者歌佚名隋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今我挽龙舟,又阻隋堤道。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前去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29459569.html
4.粮粮字的拼音,意思,字典释义《新华字典》异体字糧 【粮】字本义为旅行用的干粮;行军作战用的军粮。 【粮】字造字法为形声。从米,量声。 【粮】字五行属火, 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米良”。 【粮】字拼音为liáng, 部首为米, 笔画为13画, 笔顺为“丶ノ一丨ノ丶丶フ一一フノ丶”。 【粮】字五笔为OYVE, 五笔98版为OYVY, 郑码为UFSX,https://www.hancibao.com/zi/%E7%B2%AE
5.中职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中职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C. 小说写田福军考察村中百姓生活状况后决定开仓放粮,战备粮空缺下数目以后再补,旨在表现田福军一心为民、不顾个人得失的个性。 D. 队长一家人吃糠团子,生活困难;老汉一家人更是衣不蔽体,家中老人已奄奄一息,这些都反映了当地百姓生活的个别状况。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https://www.zhijiao.cn/news/detail/76336
6.论证方法的使用范文(全文)谈《骨气》一文中为了论证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列举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拿美国的‘救济粮’”等典型事例,以一当十,充分有力。 (2)对比法 把两种性质不同或有差异的事物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 事物的https://www.99xueshu.com/w/qhp4k0mvte33.html
7.诗词入门十八讲诗句中常常省略介词、连接词、动词、副词、谓词等。例如: 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按常规语法应是"明月照于松间,清泉流于石上。"这里省略了个"于"字,并且把动词的"照"、"流",和宾词的"松间"、"石上"换了个位置,也可算作倒装句。在诗词中,常常把"于"、"则"、"而"、"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1212/23/165400_10980286.shtml
8.廪粮怎么写廪粮是什么意思廪粮怎么读繁体字:廩糧意思:(廪粮,廪粮) 1.公家给予的粮食。 ?《后汉书?王望传》:“因以便宜出所在布粟,给其廪粮,为作褐衣。” 2.指科举时代给予在学生员的粮食。 ?明·沈德符《野获编?礼部?廪生追粮》:“今后武生考劣等,俱宜追所食廪粮,以警其余。”http://www.cisha.org.cn/ci/131036.html
9.2023年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单招复习大纲答案(语文)1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B) A.窈窕盘桓酒樽欣欣向荣 B.孤鹜请缨雕甍良晨美景 C.舂粮逍遥鲲鹏扶摇直上 D.赝品希冀沐浴茕茕孑立 1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 ) A.慧星 收讫 挺而走险 振聋发馈 B.汇编 狙击 急公好义 彪炳春秋 http://hlj.danzhaowang.com/kstk/lnzt/291791.html
10.律诗写作知识(二)如何做好起承转合(上)如王昌龄的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出塞》),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绝大多数绝句和律诗的“尾联”都是用这种方法来“合”的。 二是“分叙法”:转句和结句各说一个事/物,二者共同为全诗结尾。一般多用在绝句的转句和结句能构成“对仗句”的情况下,如杜甫的《绝句》尾联:“泥融飞燕子https://www.meipian.cn/2q9xs3k1
11.2024新课标高考语文10年真题章节练百姓却希望能换点马吃剩下的残粮以度饥荒。可概括其核心为“卖地黄”。 (2)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理解与欣赏能力,体现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白居易的叙事诗,语言通俗,通俗中往往含有警世之意。对比也是其诗歌特色之一。这首诗中的对比,有贫民与朱门家的对比,有人饿瘦与马肥壮的对比。要对诗句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412/8074034142005055.shtm
12.糙字组词糙的组词糙组词“糙”字开头的组词:糙粮、糙米、糙纸 “糙”字结尾的组词:毛糙、粗糙 “糙”的诗句: 1、破铛煮糙米《即事二首》 2、领颈麤糙流黑油《田舍女》 3、那刘邦是一个龙胎自然不糙《木皮散人鼓词》 4、可无赤糙为宽忧《和州得旨移粟宣城舟中和何希渊韵》 5、粗糙却有七八斗《悟本禅人求赞》 6、钳鎚糙https://www.zxyu.com/zuci/zuci487-2.html
13.起承转合写作范文(精选7篇)这个结尾既是作者的希望, 也是作者的号召, 表达了老一代革命家对青年学生殷切的期待, 使人读后备受鼓舞, 毫不犹豫地投身于伟大的共产主事业之中去。 还有引用诗句、名言、谚语、俗语结尾, 以求达到劝诫效果的, 总而言之“合”是补充、归纳、总结、回应、深化, 无论采用何种形式, “合”都要简要、醒目, 宜运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8x4398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