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04年调查结果
中国能用普通话交际的人口比例约为53%,能用汉语方言交际的人口比例约为86%,能用少数民族语言交际的人口比例约为5%。这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04年在京公布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在家庭中使用普通话的比例约为18%,而在单位最常用普通话的比例约为42%,汉语方言是家庭成员交流的主要用语,而在公共场合人们的主要交际用语逐渐趋向普通话。
人们学说普通话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周围的人都不说,说的机会少”约占49%,“不好改口音”也约占43%。针对这一情况,调查小组认为,营造普通话使用氛围、加强普通话教学是今后推广普通话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范围涉及除港澳台外的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调查样本量达16万多户、47万多人。这次调查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实施,是新中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针对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开展的调查。
2.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意义
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程度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讲,往往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高低,体现着一个国家全民素质的高低。语言文字使用过于混乱,不仅会严重影响国际交流,也会影响到同母语人自身之间的正常交流。如果在言语上不能很好地交流,一个人说出的或写出的话不能被别人很好地理解,甚至发生误解,更谈不上其他方面的交流合作。因此说,没有好的语言交流就不可能有其他方面好的交流。这就是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最重要的意义。
二、认识中国语言文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有56个民族,共有80种以上语言,约30种文字。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联合国六种正式工作语言之一。汉语是我国汉民族的共同语,我国除占总人口91.59%的汉族使用汉语外,有些少数民族也转用或兼用汉语。现代汉语有标准语(普通话)和方言之分。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2000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言。汉语方言通常分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各方言区内又分布着若干次方言和许多种土语。其中使用人数最多的北方方言分为北方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四个次方言。除汉族外,我国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41%。除回族、满族已全部转用汉语,其他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些民族许多人转用或兼用汉语或其他民族语言;有些民族内部不同支系还使用不同的语言。
普通话不仅是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语,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从语言的系属来看,我国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别属于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汉藏语系分为汉语和藏缅、苗瑶、壮侗三个语族。属于藏缅语族的有藏、嘉戎、门巴、仓拉、珞巴、羌、普米、独龙、景颇、彝、傈僳、哈尼、拉祜、白、纳西、基诺、怒苏、阿侬、柔若、土家、载瓦、阿昌等语言;属于苗瑶语族的有苗、布努、勉、畲等语言;属于壮侗语族的有壮、布依、傣、侗、水、仫佬、毛南、拉珈、黎、仡佬等语言。阿尔泰语系分为蒙古、突厥、满-通古斯三个语族。属于蒙古语族的有蒙古、达斡尔、东乡、东部裕固、土、保安等语言;属于突厥语族的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撒拉、西部裕固、图佤等语言;属于满-通古斯语族的有满、锡伯、赫哲、鄂温克、鄂伦春等语言。属于南岛语系的是高山族诸语言,还有回族的回辉话。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有佤、德昂、布朗、克木等语言。属于印欧语系的是属斯拉夫语族的俄语和属伊朗语族的塔吉克语。此外,朝鲜语和京语的系属尚未确定。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现在使用的汉字是从古文字逐渐演变而来。汉字是汉民族共同使用的文字,一些民族也已经完全使用汉字,同时汉字也是全国各少数民族通用的文字。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对现行汉字进行整理和简化,制定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汉字简化方案》《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等标准。2000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规范汉字为国家通用文字。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的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21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先后为壮、布依、彝、苗、哈尼、傈僳、纳西、侗、佤、黎等民族制订了文字方案。
从文字的体系和字母的形式来看,我国的文字有意音文字、音节文字、字母文字体系和古印度字母、回鹘文字母、阿拉伯字母、方块形字母、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形式等。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公布《汉语拼音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作为拼写和注音的工具。《汉语拼音方案》也是拼写中国地名、人名和中文文献等的国际标准。
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一贯坚持语言平等政策,积极维护语言的多样化与和谐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共同确定了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共存,禁止任何形式的语言歧视;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国家坚持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等基本语言政策。国家实行这些重要的语言政策,保证了各民族语言和谐发展,对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围绕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进一步扩大《汉语拼音方案》的应用范围,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注重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目标管理、量化评估,普通话水平测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等基本的有效措施,逐步建立起依法管理监督语言文字社会应用和语言文字工作的体制和机制,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显著提高。
根据2004年12月26日公布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范围涉及除港澳台外的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数据显示,现在我国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人口比例为53.06%,能用汉语方言进行交际的人口比例为86.38%,能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交际的人口比例为5.46%。平时书写时使用规范字的人口比例为95.25%。掌握汉语拼音的人口比例达到了68.32%。
三、中国规范语言文字措施
3.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七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0年10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2000年10月3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第三章管理和监督第四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第三条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第四条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第五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第六条国家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管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第七条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第八条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
第三章管理和监督
第四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本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四、中国语言文字工作机构
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坚持与调整
苏培成
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具有稳定与演变两重特性。基于这两重特性,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也具有坚持与调整两重特性。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规范标准要以坚持为主调整为辅,要全局坚持局部调整。为了推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要妥善处理:哪些规范标准要坚持不变,哪些要做出调整;如果要调整,什么时候调整,怎么调整。
六、语言文字知识
普通话语音系统小常识
一、什么是普通话语音系统
普通话语音系统主要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以及音变等。音节是语音的自然单位。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如:普通话ptōnghuà写下来是三个汉字,读起来是三个语音单位。音节由声母、韵母构成,每一个音节一定有声调贯穿始终。一个音节可以没有声母,但不能缺少韵母和声调。普通话语音的儿化韵如:花儿huār,有两个汉字,但它只是一个音节,这是特殊的语音现象。汉语的音节共有400多个。
二、声母小常识
1、什么是声母
一个音节开头部分的音叫声母,如:普通话ptōnghuà三个音节中,p、t、h都是声母。普通话语音共有21个声母,它们的声音所以各不相同取决于发音时口腔里挡住气流的部位(称发音部位)和挡住气流的方法(称发音方法)的变化。声母由辅音充当。多数声母是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清音,发音不响亮,21个声母中只有m、n、l、r4个是振动声带的浊音,发音响亮。
2、声母的分类
(1)按不同的发音部位21个声母可以分为7类:
①双唇音bpm上下唇阻挡气流
bobèi宝贝pīpíng批评mimiào美妙
②唇齿音f下唇与上门齿阻挡气流
fēngfù丰富
③舌尖中音dtnl舌尖与上齿龈(牙床)阻挡气流
àodé道德tuánt团体nánnǚ男女lìlǜ利率
④舌面后音gkh舌面后部(舌根部分)与硬腭后部阻挡气流
(舌根音)gigé改革kèk刻苦huānhū欢呼
⑤舌面前音jqx舌面前部与硬腭阻挡气流
(舌面音)jīngjì经济quèqiè确切xuéxí学习
⑥舌尖后音zhchshr舌尖上翘与硬腭前端阻挡气流(翘舌音)
zhǔzhāng主张chōuchá抽查shèshī设施
róurun柔软
⑦舌尖前音zcs舌尖与上齿背阻挡气流(平舌音)
zìzài自在cūcào粗糙sīsu思索
(2)按不同的发音方法21个声母可以分为5类:
①塞音——两个发音器官阻挡气流后,突然放开,使气流爆发而出,其中b、d、g呼出的气流比较弱,是不送气音,p、t、k呼出的气流强,是送气音。
bpbēnpo奔跑bàopò爆破
dtdàitì代替dìtú地图
gkgàikuò概括gōngkāi公开
②塞擦音——两个发音器官阻挡气流后慢慢放开,形成缝隙,气流摩擦而出,其中j、zh、z呼出的气流比较弱,是不送气音,q、ch、c呼出的气流强,是送气音。
jqjiānqiáng坚强jīnqián金钱
zhchzhànchng战场zhēnchéng真诚
zczūncóng遵从cāozuò操作
③擦音——两个发音器官相接近形成缝隙,气流摩擦而出,其中f、h、x、sh、s不振动声带,是清音。r振动声带,是浊音。
ffnfù反复fēif非法
hhánghi航海hūhn呼喊
xxíngxiàng形象xiánxiá闲暇
shshānshu山水shàngshēng上升
rréngrán仍然róngrn容忍
ssuǒsuì琐碎sùsòng诉讼
④鼻音——两个发音器官阻挡气流使气流改从鼻腔共鸣后呼出。鼻音都振动声带,是浊音。
mmángmù盲目miànmào面貌
nniniú奶牛néngnài能耐
⑤边音——舌尖与上齿龈阻挡气流后,舌尖两边放松下垂形成空隙,使气流从空隙中呼出。边音是浊音。
lliánluò联络lúnliú轮流
(三)关于零声母
普通话语音还有一类零声母。有些音节是韵母独立自成音节,发音时音节开头有一点轻微的摩擦成分,但不是辅音声母,所以语音学里把这种成分称为零声母。零声母共有两类,一类是i、u、ü和i、u、ü开头的韵母自成音节时前面的成分。这一类《汉语拼音方案》规定这类零声母用y、w作为书写形式。另一类是ɑ、o、e开头的韵母自成音节后前面的成分。这一类《汉语拼音方案》没有用字母来表示它的书写形式,只是当它们与前面一个音节连写时采用隔音符号“,”分隔。
零声母音节举例:
yi(i)yī一ya(ia)yā压ye(ie)yě也yao(iao)yáo摇
you(iou)yōu优yan(ian)yān烟yin(in)yīn因yang(iang)yāng秧
ying(ing)yīng英yong(iong)yōng拥
wu(u)wū屋wa(ua)wā挖wo(uo)w我wai(uai)wài外
wei(uei)wēi微wan(uan)wān弯wen(uen)wēn温wang(uang)wāng汪
weng(ueng)wēng翁
yu(ü)yú余yue(üe)yuē约yuan(üan)yuán元
yun(ün)yún云
aā阿aiài爱aoāo凹anān安angáng昂
oo哦ouōu欧pèi’u配偶
eè饿enēn恩erér儿jī’è饥饿
三、韵母小常识
1、什么是韵母
一个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叫韵母,如普通话ptōnghuà三个音节中u、ong、ua都是韵母。韵母发音响亮、清晰,是由元音充当的,也有些韵母在元音后面带有鼻辅音作韵尾。普通话语音共有39个韵母,它们的发音取决于舌位的高低(舌面的高低)、前后、口的开合大小、唇形的圆与不圆的变化。
1、韵母的分类
(1)单韵母10个a、o、e、ê、i、u、ü、er、-i、-i
a舌位低,口大开dàshà大厦fādá发达
o舌位后半高,口半闭,唇圆mòmò默默pópo婆婆
e舌位后半高,口半闭,唇不圆hégé合格tèsè特色
ê舌位前半低,口半开,唇不圆。这个单元音一般不独立作韵母或成音节,它的作用是和i、ü结合成复韵母ie、üe。jiéyuē节约xuèyè血液
i舌位前高、口闭,唇不圆dìjī地基bǐlì比例
u舌位后高,口闭,唇圆túshū图书chūbù初步
ǖ舌位前高,口闭,唇圆qūyù区域jùjū聚居
er舌位央,发音时舌尖上卷,又称卷舌韵母érqiě而且ěrduo耳朵
-i舌尖前,不圆唇。这个单元音不能独立作韵母或成音节,只能和声母z、c、s构成音节。又称特别韵母。zìsī自私sìcì四次
-i舌尖后,不圆唇。这个单元音不能独立作韵母或成音节,只能和声母zh、ch、sh、r构成音节。又称特别韵母。zhīshi知识shīzhí失职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单韵母i和两个特别韵母合用一个字母,它们在音节里出现的音节条件不同,单韵母i不会和zh、ch、sh、r,z、c、s构成音节;两个特别韵母只和zh、ch、sh、r,z、c、s构成音节,所以不会混淆。单独书写时,特别韵母写成-i,在它们后面分别用国际音标【[]和[]】注明,以资区别。
(2)复韵母13个ai、ei、ao、ou、ia、ie、ua、uo、üe、iao、iou、uai、uei这类韵母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组合而成。复韵母分成3小类
①前响复韵母4个由两个元音结合而成。发音时由两个元音的舌位、口形向后一个元音的舌位口形的方向滑动,中间有一个舌位的动程,实际上不到后一个元音的舌位,这个韵母就发完了,所以前一个元音响亮,清晰,后一个元音轻短,模糊。
aikāici开采hidài海带
eipèibèi配备fēiděi非得
aohàozhào号召bàogào报告
oushōugòu收购kutóu口头
②后响复韵母5个由两个元音结合而成。发音时由前一个元音的舌位、口形向后一个元音的舌位、口形滑动,前一个元音的发音轻短,后一个元音的发音响亮。
iajiāyè家业xiàliè下列
ieyéye爷爷jiéyè结业
uahuàjiā画家jiāhuà佳话
uoguòchuò过错guóhuò国货
üeyuèyè月夜quèqiè确切
③中响复韵母4个由三个元音结合而成,发音时舌位依次滑动,动程较长。前一个元音的发音轻短,中间一个元音的发音响亮清晰,最后一个元音发音短而模糊。其中iou和uei和声母构成音节后中间的元音几乎丢失,《汉语拼音方案》规定书写形式为iu、ui。
iaoqiomiào巧妙jiàotiáo教条
iou(iu)yōuxiù优秀yōuji悠久
uaiwàihuì外汇shuāituì衰退
uei(-ui)guīduì归队wěisuí尾随
(3)鼻韵母16个an、ian、uan、üan、en、in、uen、ün、ɑnɡ、iɑnɡ、uɑnɡ、enɡ、inɡ、uenɡ、onɡ、ionɡ这类韵母由元音和鼻辅音结合而成,鼻辅音充当韵尾。充当韵尾的鼻辅音有n和ng两个,鼻韵母以此分为两类。
①n尾的鼻韵母8个,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和n尾音结合而成,因为n发音部位是舌尖中音,所以这类鼻韵母也称前鼻韵母(俗称前鼻音)。其中uen和声母构成音节后,元音e的声音几乎丢失,《汉语拼音方案》规定书写形式为un。
antánpàn谈判cànlàn灿烂
ianxiānyàn鲜艳jinyàn检验
uanguànchuān贯穿zhuānkun专款
ǖanyuánquān圆圈quánquán全权
engēnběn根本shēnfèn身份
inxīnqín辛勤línjìn邻近
uen(un)wēnshùn温顺hùndùn混沌
ǖnjūnxùn军训xúnwèn询问
②ng尾的鼻韵母8个,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和ng尾音结合而成,因为ng发音部位是舌面后部(舌根部分),所以这类韵母也称后鼻韵母(俗称后鼻音)。其中ueng只有零声母音节,不和其他声母相拼,ong一定要和声母相拼,没有零声母音节。
angchǎngfáng厂房bāngmáng帮忙
iangxiàngyáng向阳liàngxiàng亮相
uangzhuàngkuàng状况zhuānghuáng装潢
engzhěngfēng整风fēngshèng丰盛
ingníngjìng宁静jīngyíng经营
uenglǎowēng老翁
onggōnggòng公共chōngdòng冲动
iongxiōngyng汹涌jingjing炯炯
四、声调小常识
1、什么是声调
汉语每一个音节都一定有声调,声调是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声母和韵母相同的音节如果声调不一样,它们所表示的词义就完全不同。如:把“山西”shānxī说成shnxī,就会误解为另一个省名“陕西”,这就要影响交际了。学好普通话不仅要知道普通话声调,还必须发准每一种声调的实际读音。
2、普通话的四个声调
普通话语音共有四种声调,它们是:
①阴平—它的具体读音是高而平,相当于55。如:机jī诗歌shīgē
西方xīfāng
②阳平/具体读音是由中度升到高度,相当于35。如:及jí时常shícháng习题xítí
③上声\/具体读音是起音比阳平略低的半低度,先往下降到最低度,再往上升到比阳平的收音略低的半高度,形成一个曲折的调型,相当于214。如:挤jǐ
使者shǐzhě洗礼xǐlǐ
④去声\具体读音是从最高度一直降到最低度,相当于51。如:寄jì
事例shìlì戏剧xìjù
五、普通话语音音变小常识
1、什么是音变
说话时不可能一个个音节按原有的声音发出来,因为在语流中,音节相连时相互之间会受到影响,产生一些语音的变化,这就是普通话语音的音变。常见的音变现象有音节的连音变化和声调的变化。
2、音变的种类
(1)上声的变调
上声是曲折的降升调型214,在实际语言里一般很少发出这样完整的曲折调型,它的变调是随着后面相连音节的声调决定的。
①上声字在阴平、阳平、去声字前面变为211只降不升如:
阴平前法规fguī美观měiguān【
阳平前法庭ftíng美德měidé
去声前法院fyuàn美妙měimiào】
②上声字在上声字前面(两个上声相连)变为像35,只升不降。如:
上声相连法典fdin美好měiho
上声字只有在单独成句或者处在句尾才会读出完整的降升调型。
(2)“一”“不”的变调
关于“一”的变调
①“一”的基本调是阴平yī,但在实际语言中它和其他声调的音节相连时,会产生变调,一共有三种变调现象。如:
②单念、在词句末尾和作序数时,读原调阴平55。
一、二、三、……
长短不一
住在一楼(第一层楼或第一号楼)
③后一个连续读音节是去声时,读阳平35
一唱一和
一律
一件
④后一个连读音节是阴平、阳平、上声时,读去声51
一生一张
一同一层
一举一板一眼
⑤嵌在尝试态(短时态)动词之间时,读轻声。
听一听
看一看
①“不”的基本调是去声bù,但在实际语言中它和同声调去声音节相连时,会产生变调。如:
②单念,在词句末尾,以及后一个连读音节是阴平、阳平、上声时,“不”读原调去声51。
“不!不!不!”他一连说了三个不。
不!决不!
不依赖
不同意
不管
③后一个连读音节是去声时,读阳平35。
一成不变
不上不下
不去
④夹在动词或形容词之间、夹在动词与补语之间,读轻声。
穿不穿
好不好
起不来
拿不动
为了方便学习,我们可以这样记忆“一、不”的变调:
“一、不”变调
连读音节声调
举例
\
—
一斤不甘
/
一条不行
∨
一起不久
一件不要
(3)轻声
轻声是普通话语音的重要特点之一。在说话时有些音节会失去原有的声调,变成一种轻短模糊的调子,这就是轻声。这种变化与音高、音长、音强、音色都有关系。凡是读轻声的音节都有它原有的声调,普通话语音四种声调的音节都可以因轻声而改变它们的调型。如:
活泼huópo泼水poshuǐ
机灵jīling灵魂línghún
桌子zhuōzhi子女zǐnǔ
客气kèqi气管qìguǎn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轻声音节不标声调。
轻声在语言里不只是语音问题,而是与词汇、语法也有关系。有些词读不读轻声有区别词义和确定词性的作用。如:
东西dōngxi指一般抽象或具体事物
东西dōngxī指东方和西方
地方dìfang指一处所
地方dìfāng指与中央相对的各级行政区划
人家rénjia代词,指别人或自己
人家rénjiā名词,住户
铺盖pùgɑi名词,指褥子和被子
铺盖pūgài动词,平铺
精神jīngshen指一个人表现出来的活力
精神jīngshén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宗旨,主要意义。
(4)儿化韵
儿化韵现象是北京语音的特点,它与普通话语音面貌关系密切。
儿化韵中的“儿”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他与前一个音节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音节,如果把“花儿”作为两个音节来读,即使连读得再快,也不可能使“花”的韵母儿化。儿化韵与词义、词性以及修辞都有关系,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