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美国孟山都公司如何构建其在全球粮食市场体系中的优势地位
作者:潘玢渠指导:庄礼伟博士、教授2009年6月
摘要
自2005年起一路飘升的世界粮食价格,已经导致了全球性的粮食危机与多国国内的动荡。由于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全球巨型粮食公司在新一轮的粮食危机中俨然成了最大的赢家。目前它们依然在国际粮食市场中保持着高额的收益,并且越赚越多。
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尝试以美国孟山都公司为个案研究对象,从自由主义与激进主义两个学术视角,分析粮食跨国公司构建全球优势地位的途径和手段。本文认为,孟山都公司主要是依靠世界市场这个平台构建出其全球优势地位的。该公司在扩张中所使用的手段是复杂的:该公司既运用了种种比较正当的市场经济手段(如专利保护、消费宣传、与其他粮食巨头的联合等),又运用了种种不正当竞争手段(如对种子进行绝育、雇佣侦探公司、与美国政府的联合等)。
本文首先对孟山都公司的全球优势地位进行描述和确认,然后分别从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两个视角,论述孟山都公司如何使用正当手段和非正当手段在全球粮食市场中创建其优势地位,最后,在对自由主义、激进主义两个学派的解释力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本文初步揭示了巨型跨国公司正在成为全球化环境下国际社会的一种新权力形态。在结束语中,本文对孟山都公司构建全球优势地位的手段与途径进行了总结,并针对中国如何应对外国粮食巨头的挑战提出自己的若干见解。
关键词:孟山都公司;全球粮食市场体系;新全球权力形态
目录
导论
一、本论文的核心问题与研究意义
跨国公司可以经由全球市场体系的力量而形成一种全球层级的新权力形态,这一点在当前新一轮的全球粮食危机中已经显现。以孟山都公司(MosantoCompany)为代表的粮食跨国公司,正是凭借其全球优势地位,得以在全球粮食市场中占有巨大份额,赚取超额利润。
新一轮的全球粮食危机,将众多研究人员的注意力聚焦到世界粮食巨头身上。为了避免研究工作陷入笼统而宽泛的论证从而使研究的纵深度有所缺失,本文选择了美国粮食巨头孟山都公司作为案例分析对象。
本文的核心问题是:孟山都公司通过何种机制与手段来构建其在全球粮食市场体系中的优势地位。本文试图从自由主义、激进主义两个视角对孟山都公司构建全球优势地位的机制与手段进行探索,进而论证全球性的跨国公司正在成为一种全球层级的新权力形态。
在本文中,“跨国公司”(muitinationalcorporation)这一关键词采用的是联合国秘书处经济社会事务部1973年编纂的《世界发展进程中的跨国公司》的定义。该文件指出,典型的跨国公司是一个大型企业,它在市场上处于寡头垄断地位。该企业拥有上亿元的营业额,并在多个国家拥有子公司。[1]另外,本文中所阐述的粮食巨头(FoodGiant)特指孟山都、嘉吉、诺华等少数几个拥有全球粮食一食品垄断能力的巨型粮食跨国公司。
本文中“优势地位”这一关键词的定义,主要参考的是麦克尔·哈特等人的论述,即孟山都公司目前在世界粮食市场体系中所拥有的优势地位,是一种权力上的优势地位,它实际上是一种当今国际社会全新的权力形态,或者说一种对权威的全新刻画,一种保护契约、消除冲突的规范和法律强制工具的全新的生产方式。“它的超级优势来自于自身科学技术与消费宣传工具、现有的国际经济与政治制度以及国家政府的帮助等多个方面。就孟山都公司而言,其影响力遍及世界粮食生产的全过程、消费者的购买过程、学术机构的研究过程、甚至是国家与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
总得来说,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
(一)对于粮食问题,许多学者从各种视角进行研究,但多是从国家间的自由贸易及各国尤其是美国的生物能源政策角度出发,很少有深入研究单个粮食跨国公司的。本文希望通过对孟山都公司的个案分析,具体描述出该粮食跨国公司在世界粮食生产体系中如何发挥自身的影响力。
(一)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关于跨国公司的研究性文献
【较宏观的理论分析类文献】罗伯特·吉尔平在《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一书中,对部分国家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细致地总结。
他介绍了波特的战略理论,后者认为国际企业的特点就是有一条从开采到生产到销售的一系列活动的价值链,跨国公司的活动形成了国际企业综合体或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关系网。[3]吉尔平在书中还提到仅仅用市场力量或公司战略,并不能把跨国公司的问题研究清楚。跨国公司的发展需要一个有利的国际政治环境,而这个政治环境需要一个经济全球化与自由化的强国来创造。他在“跨国公司构成了威胁吗”一节中,认为跨国公司对以农业发展为主的不发达国家,拥有更强的控制能力。但并没有具体举出实例加以论述。吉尔平实际上己经注意到了如果只是从单一角度对跨国公司进行分析,是无法得出更有解释力与说服力的结论。
黄河在《跨国公司与当代国际关系》一书中,认为不能片面地从单一的政治或经济角度研究跨国公司与国际关系的互动,而应当运用经济学的数量与实证研究方法,把经济与政治的互动机制看作是一种理论的融合,即扩大不同理论分析要素的内涵,把传统的国际政治理论和文化、法律、制度等等所谓外部变量放入政治与经济互动系统中加以考虑。[4]他的研究借助了新马克思主义依附论、新自由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的成果,给跨国公司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这样的研究有助于更具体地描绘出跨国公司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所扮演的多重角色。
余万里在《跨国公司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一文当中,详细阐述了国际政治经济学关于跨国公司的理论的三大模式。他分别从依附论、自由主义和重商主义三个角度出发,分类描述了跨国公司在与民族国家打交道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例如跨国公司是“帝国主义的细胞”、“全球霸权的工具”,它们带来了“主权上的困境”[6]。虽然其研究仍然缺乏实证材料的支持,但这样的研究框架依然值得借鉴。
李琼在《当代国际垄断—巨型跨国公司纵论》一书中,分析了跨国公司与国家的关系。他认为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在研究国家与垄断组织关系的时候,并不涉及垄断组织与政权机关相勾结,国家如何为垄断组织服务的讨论。[7]他认为垄断组织可以左右政府的决策,而政府也有竭诚为大公司服务的可能。在谈到生产集中于垄断关系的时候,他是为数不多提到农业问题的学者。虽然李琼的分析重点依然放在了制造业与新技术产业上面,但是他已经注意到了跨国公司在农业领域的垄断情况及其潜在的影响。
总体来说,这些文献都从多个角度对跨国公司与国家及国际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部分文献还突破了对跨国公司研究的单一范式。但不足之处是理论研究偏多,且缺乏足够数量的实证材料的支持。此外,由于跨国公司的规模、能力与种类的不同,关于专门对具体某个或某类的跨国公司,尤其是对以孟山都公司为代表的美国农业跨国公司的地位及影响力分析的理论研究型文献,还相当缺乏。
【较微观的跨国公司行为分析文献】鲍曼的《现代公司与美国的政治思想:法律、权力与意识形态》一书中,把公司看作是一种利益集团,认为这些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由于对于生产资料与消费产品的实际控制,公司权力实际上构成了社会控制和经济控制的一种广泛的形式,并且基于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新型关系之上[8]。
默里·L.韦登鲍姆在《全球市场中的企业与政府》一书中,列出了主要出口国家在新兴市场国家行贿的频度指数表。[9]朱鸿伟在《跨国公司行为的政治经济分析》一书中,也对跨国公司政治行为的方式进行了总结,其中也包含了有关政治贿赂方面的内容。他们的研究事实上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在跨国公司当中,除了要注意公司们从事的社会责任活动之外,还应当注意公司们从事的隐秘活动是否会对一个国家具有持久的影响。
范春辉的《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政治功能研究》,也系统地阐述了跨国公司在参与制定公共政策方面的情况。他指出跨国公司通过组建专门部门来与政府打交道,并将跨国公司参与决策过程的渠道分为两类:正式渠道与非正式渠道。
他还以美国为例,说明企业的政治行动委员会从1974年内的不到100个增加到了1995年的大约1700个,其中就规模和活动能力排在前列的都属于大型跨国公司。[10]这个研究揭示了政治行动委员会在跨国公司内部的地位。该书还将孟山都公司对生产与消费的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都放在了该书的“跨国公司与公共政策”一节当中进行了讨论,用以说明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跨国公司是可以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的。
在有关跨国公司的研究中,跨国管理人员的经历与个体影响力常常被忽略。考克斯在《生产、权力和世界秩序:社会力量在缔造历史中的作用》一书中,对跨国的管理者们的作用进行了简要的补充。他简单描述了跨国的管理阶级的人群范围。他认为这些管理者,已经不仅限于就任于多国公司管理部门的人员和他们的家属,还包括国家和国际机构中负责经济管理的公共官员,以及与维持使多国公司兴旺发达的世界经济有着某种联系的各种专家们。[11]不过,他没有注意到的是国家或国际机构中的公共官员,还可以来自于跨国公司的管理人员。这些人员的双重背景,将帮助一个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中占有更显赫的位置。
在世界市场之上,巨型跨国公司追求的并不仅仅是一国的生产市场或消费市场。哈特认为跨国公司已经不再满足于直接从事不平等的交换。现在它们直接构建领土和人口,使它们祸合。[12]他认为跨国公司自身的资源优势以及对权力的新渴望,实际上已经决定了一个新的生态政治结构的诞生。
约瑟夫·奈等人也清楚地意识到跨国公司在世界政治谈判中的份量,在《权力与相互依赖》一书中他们指出,多国公司既是政府操纵的工具,也是独立行为体,它们的作用己经越来越大。他们的研究在承认了跨国公司有被国家操纵的可能的同时,事实上也承认了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中的独立行为体的地位。
张立帅、李峰在《全球价值链理论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研究进展》对全球价值链的类型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都作了较为具体的阐述。赵予新在《粮食安全价值链及实现方式探析》中勾勒出了粮食安全链的基本轨迹,即将粮食安全价值链分为粮食产能建设、粮食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七个环节。粮食产能建设是起点,销售是终点,其他环节是连接产销的中间环节。[13]但是他没有具体谈及跨国公司在粮食生产链中实际扮演的角色。
总的来说,这些文献对跨国公司的政治特性、参与动机和参与途径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不过,由于多是笼统的理论分析,部分学者虽然已经注意到了跨国公司作为独立行为体所发挥的作用,但却很少有人涉及到孟山都公司等粮食巨头的政治经济行动的具体分析。
(二)跨国公司案例分析文献
【关于粮食领域跨国公司的一般性研究文献】周立在《美国的粮食政治与粮食武器—食物商品化、食物政治化以及食物帝国的形成和扩展》一文中,在描述了美国粮食巨头在实现了对食物链条的全过程控制之后,还特别列举了孟山都公司与嘉吉公司通过建立合作关系,控制了种子、化肥、农药、农场信贷、谷物收购、谷物加工、牲畜饲料、牲畜生产与宰杀,以及许多著名的产业化食品品牌的情况。[14]
恩道尔从地缘政治的视角入手,解释了二战之后,粮食巨头构建新的权力体系的过程。他分别从绿色革命、基因革命(又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人口控制等多个方面阐述了美国粮食巨头如何打着科技进步、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对外粮食援助的旗号,推行农业的商业化与工业化的过程。恩道尔还注意到了由孟山都、嘉吉、ADM等多个企业组成的“国际粮农贸易政策理事会”(InternationalFoodandAgricuituralTradepolieyCouncil,IPC)。声称这一组织是一个无论是布鲁塞尔、巴黎还是别的政客都不敢忽视的利益集团。[15]他具有原创性的研究弥补了当前有关跨国公司研究的一个不足,即跨国公司也可以在各式各样国际集团的主持下,进占各国国内市场、从事游说活动,并参与重塑游戏规则。
R.A.B.皮埃尔与法兰克·苏瑞特注意到了孟山都等美国粮食巨头运用专利武器控制种子的做法。他们在《美丽的新种子—转基因作物对农民的威胁》一书中详细地阐述了世界贸易协定中知识产权协定(TRIPS)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威胁。
他们承认,协定同意缔约国对动植物品种授予专利权,实际上已经帮助跨国公司实现了利润的成倍增加。因为专利权控制了新知识的自由流通,基于专利权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太过局限,它赋予专利所有者权限,除非支付税金,否则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目的应用其发明,包括研究和生产[16]。严建兵在《换一个角度看孟山都》一文中,也指出了专利是一把双刃剑。它阻碍了科学技术的推广,但同时会使研发公司获益更多。[17]
胡笑形的《孟山都/Seminis领先全球种籽市场》,介绍了孟山都公司在收购蔬菜和水果种子公司Seminis后,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种子和特性供应商。而后者在全世界150个国家供应3500多类种子。[21]《山东农药信息》上刊载的《种子和除草剂热销,孟山都公司盈利翻番》一文,引用了孟山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格兰特先生的原话,而后者强调从2008年到2012年,孟山都公司将是一家不受价格波动、耕种面积调整和燃烧乙醇受欢迎程度等因素影响的农业企业。[22]
总体而言,从自由主义角度对美国粮食巨头展开论述的文献,呈现介绍型文献居多,研究型文献偏少的特点。此外,有关美国粮食巨头组建的跨国农业利益集团发挥影响的途径、以及美国粮食巨头与国际性经济组织关系的研究性文献尤其缺乏。
【主要从激进主义视角对孟山都公司进行案例分析的文献】HelenaPaul和RicardaSteinbrecher等人在《饥饿的公司:跨国生物技术公司殖民食物链》一书具体论述了绿色革命对农业与农民的影响。他们认为,近年来世界饥饿的原因,在于生物技术公司与他们捕获的政府,借助发起绿色革命与基因革命之机,通过在第三世界国家推行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在谋求掌握生产资料与生产工具的过程下,逐渐实现对世界食物系统的控制的目的。
范达娜·席瓦在《失窃的收成:跨国公司的全球农业掠夺》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跨国公司对全球粮食供应的劫掠。她揭示了单一种植和垄断带来的危害,她认为产业化的农业推动了单一种植,因为它需要以此满足对生产的集中控制和对食物的集中分配。这样,单一种植和公司垄断相互得以强化。[24]她在分析了孟山都的“终结者技术”情况之后,号召全世界发起一场拯救种子的“孟山都战役”,以再造粮食民主。范达娜·席瓦博士的《孟山都公司将垄断从种子领域扩展到水资源》,论述了孟山都将垄断从种子领域扩张到水资源的外部条件,并通过比较分析政府在水资源上的行动,简要论述了孟山都公司准备打入印度水资源市场的情况,并稍带提及了世界银行在水资源私有化与贸易化所进行的尝试。席瓦博士对孟山都公司的霸道行为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从她的指责中,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孟山都公司在开拓农业市场过程中所执行的发展战略。
韩国学者尹炳先(Byeong-SeonYoon)在《谁正在威胁我们的餐桌?——跨国农业公司的力量》一文中,指出跨国粮食公司正在重构农业食品体系:企业通过种植合同与垂直一体化扩大了对农产品加工以及农民的控制。个体农民在丧失农业生产能力,并沦为跨国公司们的雇工。他还指出这些农业公司在扩大标准化的农业生产的同时,减少了基因资源的多样性。而工业化的农业则导致大量的农业化学药剂被滥用,使得环境直接遭到了破坏。这一切都直接破坏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恩道尔的《粮食危机—运用粮食武器获取世界霸权》,详细论述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如何协助孟山都公司,掩盖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过程。与此同时,他还详细地描述了孟山都公司与政府的亲密关系,并展示了孟山都如何通过欺骗等手段,征服阿根廷政府与农民的全过程。
“加拿大民主运动”官方网站上的《伊拉克种子市场被跨国公司控制》一文分析说美国一直在全球范围内对生物申请专利。在这个条件下,美国先对这些国家实行军事占领,跨国公司然后再强迫这些国家接受公司提出的专利要求。目前在伊拉克实行的法律,己经将伊拉克的农业发展模式转变成了工业化的农业模式,从而使得伊拉克的农业发展,只有依赖于大型跨国公司(如孟山都公司)提供的投入与种子才能得以发展。[26]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理论分析视角主要是自由主义与激进主义,这两种论述都可以用来解释孟山都公司构建全球优势地位的过程。
自由主义的支持者们认为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利益群体,它们与民族国家构成了竞争关系,跨国公司已经取代国家,成为世界经济政治的核心力量。跨国公司凭借着其自身强大的资金—技术优势以及全球市场,完全有能力对国家的权威乃至国家主权构成极大挑战。自由主义者认为跨国公司的行为导致了国家间进行协调和治理的需要,以及国际机制、标准和规范的产生[29]。他们的观点倾向于赞同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上所从事的部分活动实际上也是这个开放的市场本身所允许甚至是需要的。
激进主义学者认为跨国公司作为帝国主义的细胞,在确立和维持依附关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展中国家最终将迫于国际分工的压力,屈服在跨国公司的脚下。激进主义学者认可跨国公司在世界政治经济世界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他们强调跨国公司的垄断是造成国际分工不合理的根源。
鉴于以上两个理论均有自己的解释力,本文将分别通过它们的不同视角,对孟山都公司的建构其全球优势地位、建构其全球权力的机制与手段进行分析。
本文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本文的第一章对孟山都公司的概况,以及公司在全球粮食市场体系中的超级优势地位进行多方面的描述,进而引出本文的核心问题,即这种优势是通过哪些手段、何种途径建立起来的。
本文的第四章,对自由主义与激进主义在本文核心问题上的解释力进行比较分析,进而论证从自由主义还是激进主义的视角(尤其是激进主义视角)均可以推导出全球性跨国公司正在成为一种全球层级的新权力形态。针对这种新权力形态的特点与发展前景,本文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在本文的结束语部分,笔者对孟山都公司构建全球优势地位的机制与手段进行了总结,并在对孟山都公司的案例分析基础上,提出一些个人的思考与建议。
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具体运用了如下两种方法:
二、理论推导。包括应然推导和实然推导。应然推导具有哲学、伦理、意义层面的意味,实然推导是指根据事物运行规律的逻辑关系来推测结果,如三段论式的推导。本文将以实然推导为主,即认为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对本文的核心问题均有指导意义,从他们的核心假设出发,可以形成一系列针对本文核心问题的次级假设,当然这些假设仍然要经过经验分析、实证分析的检验。另外,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都包括了一些价值主张和意义主张,因此本文也将根据这些价值主张与意义主张,结合本文核心问题做一些应然推导。
第一章孟山都公司的全球优势地位
第一节孟山都公司简介
孟山都公司(MonsantoCompany)创建于1901年,公司的创始人JohnF.Queeny以他的妻子OlgaMonsantoQueeny的名字命名了这家不大的化学公司。
孟山都公司刚开始主营生产的是当时由德国人垄断的糖精,其最大的买家是可口可乐公司。早在20世纪20年代,孟山都公司就已经凭借糖精和阿司匹林等产品打入中国市场。几次大规模的战争给孟山都的发展带来了最大的契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公司逐渐摆脱了从欧洲进口原料的局面,开始尝试自己生产原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孟山都公司参加了由美国政府主持的多个研究计划,主要从事合成橡胶的生产。越战爆发之后,孟山都公司又成为了“橘剂”(AgentOrange)的主要生产商。这种化学脱叶剂主要被用来协助打击隐藏在密林中的越南游击队员。
另据孟山都公司的英文网站显示,公司目前拥有16位高级行政官员,他们分别掌管着公司的国际商务、企业战略与经营、财务、投资关系、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人力资源、法律咨询、公共事务等多个部门。
第二节孟山都公司的全球优势地位
孟山都公司的超级优势地位体现在它的公司业务分布、市场份额、营业额、研发能力等诸多方面。
一、公司业务的全球分布
目前,孟山都公司的触角已经伸进了世界上所有的产粮大国与地区。在全球,没有哪一个大国能对它的行动置之不理。目前,该公司的销售部门、生产工厂、研究中心以及培训中心遍布除南极洲外的世界60多个国家及地区:在亚洲有中国(包括中国台湾省)、日本、韩国、印度、巴基斯坦、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孟加拉国、约旦、土耳其等国;在西欧有法国、波兰、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德国、丹麦等国;在东欧有乌克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等国;在美洲有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哥伦比亚、智利、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秘鲁等国;在非洲有南非、肯尼亚、乌干达等;在澳洲则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其中,孟山都公司在整个美洲与东欧各国的影响力尤为强大。
二、庞大的市场份额
表1:孟山都公司种子在全球市场上份额
玉米
大豆
豆类
黄瓜
辣椒
甜椒
西红柿
洋葱
41%
25%
31%
38%
34%
29%
23%
三、不断增长的巨额利润
孟山都公司所具备的强大优势,还体现在其逐年递增的营业额上。据《化学品周刊》[35]报道,孟山都公司在2008年仅种子这一项的毛利就高达38亿美元,比公司预计要高出3%,而比2007年增加了26%。对于公司获得的巨额利润,孟山都公司的财务总监不无得意地表示:“农业的基础性是相当强的,我们的业务也很强,而且会变得越来越强。”孟山都公司还表示其2008全年的资金流动额达到7亿5000万美元,比2007年增加了2亿美元。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孟山都公司在不停地拓展市场,扩大自己的优势地位,捍卫其在种子市场上牢不可破的霸主地位。
四、超强的研发能力
孟山都公司的科技实力足以复制出世界上的任何气候。该公司的研发能力足以与整个中国抗衡。单从研发资金来看,孟山都公司每天花费在创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上面的费用就超过了200万美元。[36]绿色和平组织曾坦言,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跨国公司在农业转基因技术方面可以与孟山都公司抗衡。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孟山都公司是第一个改变植物基因的生物科学技术公司。1997年,它成为第一家推出组合基因棉花的公司。1998年,通过推出抗农达玉米产品,该公司又成为第一家推出组合基因产品的企业。此外,孟山都的多位科学家都在美国甚至世界都拥有极高的威望。1999年,克林顿总统将代表美国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国家技术奖章”,亲自授予了孟山都公司的科学家。2001年,曾在孟山都公司工作过的科学家最终夺得了当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
下面,本文就对孟山都公司构建其全球优势地位的路径与手段,分别从自由主义与激进主义两个视角进行具体分析。
第二章从自由主义视角考察孟山都如何构建其全球优势地位
第一节自由主义视角下的全球粮食市场体系
在自由主义视角下,跨国公司是全球新型权力的典范,它完全可以通过建立在公平交易基础上的正当的市场机制与市场手段获得全球性的权力。就全球性的粮食跨国公司来说,它们可以通过以下正当的机制与手段获得丰厚利润与权力地位,并为世界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通过科技创新,跨国粮食巨头不仅获得了竞争优势,而且有力地促进了世界农业经济的发展。这些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结果,大大缩短了农业产品的生命周期,从而向消费市场不断提供新的产品。它们不遗余力地推动资本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客观上也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的经贸往来,改善了多国的收支情况。
二、依赖于通行世界的专利制度,跨国粮食巨头在各国拥有了对生产资料与生产资源的跨国所有权。随着产权制度实施范围的扩大,这些国家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干预力量也在大大减弱。在某些地区,经济危机与自然灾害爆发之后,跨国粮食巨头提供了大量的粮食援助并对这些国家的民众施加影响。至少在粮食供应、粮食安全领域,跨国粮食巨头的影响力己经远远超越了某些国家的影响力。
按照自由主义的逻辑,以孟山都公司为代表的跨国粮食巨头的发展资源主要来自于市场机制与市场手段。在自由主义视野下,由于市场是开放的(企业在这个市场机制下能够展开更广泛而深入的竞争与合作)、统一的(企业在购买生产要素和销售产品时有更多的自由),并且是竞争的(各个企业为了扩大和维护自身利益,可以采取相应的扩张行为和自我保护行为),企业完全可以在接受政府最小限度干预的前提下,通过自身的力量解决几乎所有的社会发展问题。
此外,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是自发运行的市场经济作用的结果。市场经济在全球的传播,客观上也为跨国公司的全球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1979年以前,全世界没有一家公司可以拥有百分之一的世界种子市场的份额。而如今,全球自由市场早己给以孟山都公司为首的美国粮食巨头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制度环境与物质保障。孟山都公司不遗余力地从食物链的最前端开始构建自己的全球优势。正如孟山都公司总裁夏皮罗先生所说的那样,孟山都公司有这样一个发展战略:在不破坏环境,又能满足全世界激增的人口的食品需要的前提下,公司决定建立全新的环境理念,并力图实现农业、食品与健康生产的齐头并进—这三个目前仍是相对独立、但却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形态。具体来说,公司战略的实施可以总结为三个步骤:第一步,通过收购或兼并诸多大型的种子公司获得对种子资源的控制;第二步,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出新的种子品种并为其申请专利保护;第三步,与购买种子的农民签订种子使用许可协议,禁止农民不经公司同意留存公司生产的种子。下面,笔者将具体阐述孟山都公司如何运用正常的市场化手段构建其全球优势。
第二节孟山都所依靠的市场机制与手段(一):经济集中
一、大规模的收购活动
企业想壮大就要对外进行投资,就像国家实现强大的途径一样。国家的扩张多是强势的,例如军事行动。而公司的扩张在大多数人的内心深处则天生就是合理的,因为这里有个人能力与才智的成分。所以,公司扩张所带来的影响更具隐蔽性,因为它只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战争”,并不关普通消费者的事情。
无论是哪个企业,要想具有优势,首先就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孟山都的壮大同样离不开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从公司的官方网站上不难看出,孟山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脚步从1982年开始,就再也没有停止过。在这短短的二十多年里,孟山都先后收购了JacobHartz(以大豆种子为主的著名种子公司)、Agracetus(植物生物技术研究公司)、Calgene(生物研究公司)、Holden旗下的基础种子公司和全国玉米杂交服务公司(该公司是以提供优质玉米种子而闻名的公司,种子的主要购买国为巴西)、Asgrow(大豆与玉米种子公司)、Mosoy(收购这一世界第二大大豆种子公司后,孟山都成功打入巴西大豆种子市场)、DeKalb(美国第二大玉米与生物科技企业。接手后,孟山都成为了美国玉米市场的第一大企业)、联合利华在欧洲的小麦育种企业(孟山都全面进入欧洲市场)、Stoneville及其品牌NexGen(该公司为知名的棉花公司)。
2005年,孟山都公司在支付14亿美元之后,收购了蔬菜和水果种子公司Seminis。该公司是一家向全世界150个国家出售3,500个品种的超大种子公司,在北美的销售比例占24%,亚太为23%,欧洲/非洲为38%。[42]经过此次收购,孟山都超过了其最有力的竞争对手杜邦,从而一跃成为了世界头号种子公司。在2007年,随着拥有“终结者”专利(Terminator)的Deita&PineLand公司的加盟,孟山都一举实现了战略意义上的飞跃。
孟山都在公司对同类种子企业的收购或兼并的过程中,逐步扩大着自身的经营规模。在公司不惜重金实行横向一体化战略之后,公司的竞争对手减少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公司最终得以实现规模效益。这反过来也为公司的进一步收购提供了充足的资金。然而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仔细观察后不难发现,孟山都公司近年来的并购规模巨大,被兼并的公司都是大型企业。这些公司不是知名的种子生产公司,就是著名的生物科技公司,且都与种子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从兼并的历史来看,孟山都公司的收购战略实际上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掌控种子资源。
二、与其他粮食巨头的联合
经济全球化创立了许多新的关系网络,也增加了各大公司在战略层次上的积极互动。在这个大背景下,诸多战略联盟应运而生。为了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孟山都公司一也在与其他世界粮食巨头一道,建立起横向与纵向的战略联盟,通过各种契约结成了优势相长、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43]这种战略联盟以技术联盟为主,是一种可以保持技术领先的开放性做法。[44]
【横向合作】企业建立横向的战略合作,其目的是学习同行的先进技术和管理,从而达到增进价值增值的目的。[45]通过与先正达等粮食巨头建立起来的战略合作关系,孟山都公司不仅获得了先进的技术,也巩固了公司的国内外市场。
孟山都公司与印度的粮食公司也展开了合作。1999年,孟山都就与印度国内最有名的杀虫剂生产商Rallis在印度的农村进行了合作。孟山都为Rallis提供可以使产出加倍的技术以及农场管理培训。而换来的是印度更广阔的农药市场与更接近基层的分销机构。因为Rallis公司在印度拥有巨大影响力,它在印度全境都设有自己的促销机构。
【纵向合作】在所有的纵向合作中,孟山都与嘉吉(Cargill)的合作最为密切,也颇为成功。早在1999年,孟山都就与嘉吉在芝加哥附近成立了RenessenFeed&Processing合资公司。那时候,孟山都公司在粮食价值链的上游拥有优势(种子与农药生产),而嘉吉公司处于粮食生产链的下游(食品与饲料加工)。在实现联合之后,孟山都公司拥有的生物技术与植物繁育技术,以及嘉吉公司拥有的先进的动物营养技术、谷物加工与物流技术,被成功地整合到了一起。双方不仅进行技术联合,还一道实现了从种子、加工、储存到配运等多个环节的控制。
举例来说:如果嘉吉公司是方圆一百英里范围内的惟一的农资和储运公司,它就只卖孟山都公司生产的、专用于其压榨、储运或饲料加工的玉米种子。如果你需要种子贷款,你就得去嘉吉公司拥有的Ellsworth银行,你得告诉他们你是用来买孟山都的种子,嘉吉的Saskferco牌化肥的。[47]当孟山都公司宣传自己会使世界的食品变得更美好时,嘉吉公司则声称公司致力于将更多的附加价值传递给生产商与消费者。因此,如果说孟山都公司是从生命体本身对整个市场展开重塑的话,那么嘉吉公司就说从生命体的外部对整个市场施加影响。
总的来说,孟山都公司通过与少数巨型商业巨头与谷物储运公司的合作,形成了产品研究、开发、销售的一体化与网络化。
第三节孟山都所依靠的市场机制与手段(二):对生产资源的市场化掌控
一、处于粮食生产链始端的科学研究
著名的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认为,一定水平的价值链是企业在一个特定行业内的各种活动的组合。[49]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企业的竞争已经不再仅仅是企业的某一个部门或是几个部门之间的竞争,而是建立在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在价值链上游的某个特定环节拥有战略优势的企业,无疑将在激烈的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在粮食生产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
图1:粮食安全价值链的构成[50]
如上图所示,粮食安全价值链的基础环节包括粮食的产能建设、粮食生产、收购、储备、运输、加工与销售七个环节。这其中最基础的环节当属粮食的产能建设。粮食的产能建设处在首要地位,它是对农田基本建设的大力投入,既包括农业机械化(拖拉机、农用飞机等),也包括对粮食研究的科技投入。而粮食的产能建设的核心则是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种子。
【公司自身的研究】孟山都公司抓住了粮食生产链的这个源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种子销售公司,孟山都公司拥有品种丰富的粮食种子资源:小麦、水稻、甜菜、洋葱、辣椒、黄瓜、向日葵、葡萄、西红柿、苹果等等。2001年,孟山都公司将5.5亿美元中的83%投入到种子与生物科技的研发项目中,而行业的平均水平在当时只有29%。[51]目前,公司的R&D活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培育高产粮种(Breeding)和开发特殊性能的粮种(Traitpipeline)。一方面,孟山都通过培育出高产的玉米、油籽料(大豆和蓖麻)以及大量蔬菜种子,吸引农民的眼球。另一方面,孟山都通过不断研发出具有特殊性能的粮种,例如可以耐昆虫、除草剂的种子,适应恶劣环境的种子,以提高自己种子的竞争力与市场份额。除此之外,公司还研发出了一些能产出更多蛋白质和脂类的种子,从而吸引不同国家消费者的注意。2008年,孟山都公司的迪卡玉米产量每英亩(合4047平方米)产量增加了9.6蒲式耳(合1.92公吨),三年平均产量增加为每英亩9蒲式耳(合1.89公吨)。[52]另据孟山都公司网站上的资料显示,2009年,孟山都将推出一个大豆产品系列,这一系列的产品已经在田间试验中显示出了增产7%至11%的能力。[53]
此外,孟山都公司还具有对市场新需求的敏锐嗅觉。一旦市场对某种特殊的作物有需求,孟山都就会立即作出反应。众所周知,由于农业对气候和土地的要求较高,故而在世界上许多干旱和贫痔的土壤不适合进行农业耕作。孟山都公司很快发现了这是可以开拓新市场的方向,并确立了公司的下一个研发目标,即研发出在干旱条件和有限土地情况下也可获得丰收的作物种子。在这种种子研发出来以后,孟山都公司还呼吁将这种抗旱的种子免费发放给非洲农民供其耕作。就如孟山都主管哈夫·格兰特(HughGrant)在接受商业周刊采访时所言:“这并不是一件令人感觉愉快的事。,巨大的商机就在于满足棘手的需求。”[54]事实上,在当今世界水危机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孟山都等跨国农业公司一边忙着为抗旱能力强的种子申请专利,一边对外宣布,自己的优良种子可以用来发动一场“气候革命”。
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需求始终是公司推出新产品的最大动力。一旦消费者对产品失去兴趣,公司将会逐渐丧失自身在产品市场中的统领地位。因此,公司不断地进行科技研发,推出各类优良的作物种子,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找到公司下一个利润点。
为了推出新产品,孟山都公司和DeltaandPineLand公司就抗旱的棉花种子进行了合作,据DeltaandPineLand公司经理戴夫·艾伯斯(DaveAlbers)介绍,如消费者需要传统种子,需提前两年进行预定。[55]这客观上抑制了消费者对传统种子的需求。对此,孟山都公司的经理埃里克·瑟尼(EricCerny)则说:“我们试图将新品种送到种植者手中,让他们来指出这些种子是如何生长的。我们有一个雄心勃勃的方案,让种植者大量的接触到我们的新产品。”[56]
【与其他研究机构与研究人员的联系】孟山都公司对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从以下的例子可见一斑:早在南斯拉夫未解体之前,孟山都公司就已经与当地两个全国性的研究中心展开了合作。
孟山都公司不仅与科学研究机构合作,它还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了与年轻科学家与青年学生的联系。例如,在2009年3月,世界粮食危机的巨浪刚刚过去不久,公司便宣布投资1000万美元建立一个国际奖学金项目——“孟山都比切尔-波拉格国际奖学金项目”(Monsanto’sBeachell-BorlaugInternationalSchloarsProgram)[59],以此支持有志于通过植物育种技术推动水稻、小麦这两种全球最重要的农作物研究与生产的年轻学者。在公司的宣传材料中也显示,全球的学生都可以申请这项奖学金。在中国,孟山都公司也开始资助农业院校的青年学生。
2009年2月13日,孟山都公司与位于武汉的华中农业大学[60]也已展开了合作。
孟山都公司在该大学设立的“华中农业大学孟山都奖学金”,总额超过了100万元人民币。公司期待以此鼓励有志于农业科技的青年学生投身生物技术研发。[61]
有影响力的科研机构是普通人心目中的权威。从这些地方出来的研究成果,一般都会被大多数人认可。利用自身的经济实力与技术实力,孟山都公司事实上有效地参与了对全球农业研究资源的配置过程。这对于世界农业的整体发展是有一定积极的意义的。
二、专利保护
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科斯所提出的产权理论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中占有着重要地位。科斯认为只要正确地分配产权,经济的效率就可以得到保证,各种资源就能够得到有效的配置。科斯的理论不仅是私有化政策与市场放任的理论基础,也为当今世界知识产权体系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种子专利】孟山都公司是产权理论最坚定的支持者与实践者。孟山都对本公司研发的种子实行了相当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当前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为孟山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目前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保护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UPOV)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就为孟山都公司提供了制度保护:
1991年,在进行第三次修改之后,UPOV加大了对植物的保护力度。该条约第14条第3款明确规定了育种家(UPOV将育种家定义为繁殖、发现和发展新品种的人[62])的权力施用范围,即未经育种家的允许,任何受保护的品种都不得进入生产与销售渠道。这些品种包括植物及其派生品(直接从原始品种选出或从该原始品种的派生品种中选出的品种,能够表达由原始品种基因型或基因型组合控制的基本种特性等)[63]。
与此同时,由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TRIPS第27条第3款b项规定了成员国可以拒绝授予专利权的范围:除微生物外的植物与动物,以及除微生物和非生物工艺外的产生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生物工艺。但是,各成员应规定通过专利或一种有效的专门制度体系或通过这两者的组合来保护植物品种。[64]由于没有对诸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名词做出清楚的定义,该条款事实上已经默认了各国拥有对动植物授予专利权的权力。进一步来说,对某种动物或植物拥有专利的公司也在TRIPS保护范围之内。而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乌拉圭回合谈判制定的TRIPS,是由13个顶尖的美国公司组成的“知识产权委员会”(其中包括孟山都、杜邦等美国大型农业公司)一手起草的[65]。
借助世界知识产权制度,以及公司自己的努力,孟山都公司不仅可以对美国国内的某些民众进行起诉,它还实现了对美国之外的全球其他国家及地区人员的遥控管制。孟山都公司在专利方面的发展战略可以基本归结为:首先获得研究成果的专利,然后通过许可他人使用专利收取专利费用。
孟山都公司并不只对帮扶活动感兴趣。世界贸易组织(WTO)及其《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有关供水服务的新规则明确指出:跨国公司可以购买及出售某个国家的食水使用权。在印度,为了既便于其对地方上的经营进行管理,又可以不用承担法律后果[70],孟山都计划通过与印度企业EurekaForbes(该公司为印度国内最早的净化水设施生产商,其掌握了印度70%的紫外线技术)的合作,以合资企业的方式打入印度水资源市场。
此外,孟山都公司还有一个潜在的合作伙伴—国际金融公司(IFC)。双方的关系一直较为微妙。IFC是世界银行集团旗下的私营部门机构,也是首个将推动私营企业发展作为其主要目标的政府间组织。工FC对孟山都公司投资水资源的举动表示了极大的关切。这在孟山都的战略报告中可略见一斑:工FC非常热情地与孟山都公司一起将可持续的机会商业化,同时乐意提供投资所需的资本以及实实在在的帮助。[71]事实上,不仅仅是国际金融公司对水资源的私有化抱有浓厚的兴趣,早在1992年,世界银行集团就己经开始着手推行水资源的私有化了。世行曾认为世界上的水资源匮乏是由于生产效率低下与投入不够所造成的,并进一步评估说世界水市场的价值接近上千亿美元。针对这一情况,欧洲建设与发展银行的JohnBastin曾这样说道:“对于私人来说,水是基础设施投资最后的边疆。”[72]
第四节孟山都所依赖的市场经济机制与手段(三):舆论宣传与粮食援助
市场经济的本质之一是创造需求。孟山都公司无疑是市场营销的高手,它的宣传攻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消费宣传
据《卖一场革命——孟山都的公共宣传》的报道,孟山都公司在1973年将“农达”(Roundup)[73]的产品投入市场。在投入市场后,该产品的市场反应极佳,很快成为孟山都公司的主打产品,年销售额占公司年销售总额的1/6以上[74]。然而根据专利法的规定,该产品的专利权将在2001年到期。孟山都基于公司自身的经济利益考虑,将“农达”(Roundup)进行基因改良后在2003年再次投入市场。这种基因改良产品在欧洲等地引起了公众的愤怒,爆发了示威游行活动。
然而,在孟山都公司看来,对全世界的公众而言,所要做的是让他们重新相信生物技术的可靠性,并确立他们使用这些生物科技产品的信心。为此,孟山都公司在多个目标群体当中展开了不同形式的宣传:
【教育与培训】公司早在1964年还专门设立了“孟山都基金”。该基金主要支持与农业增收、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以及“我们的社区”等四个方面。其中,科学教育被孟山都公司看作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该基金不仅参与了美国境内面向年轻人的环境与科学教育,它还远赴南非等多个国家,对当地的农民进行了有关农业商业化与技术化知识的培训。
二、公益性宣传
三、粮食援助
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历来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这些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缅甸以及菲律宾。孟山都公司也努力在东南亚地区寻找着机会。例如,孟山都公司利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际,慷慨地向印尼农业部捐赠了20吨的草甘嶙以及2万美元的现金援助。公司在1999年又向遭受虫灾的印尼农民捐赠了5吨杂交玉米种子以及1吨的草甘磷。而就在捐赠后的一个月,孟山都公司对外宣布开始在印尼筹备一个年产3000吨杂交玉米种子的公司。[78]孟山都的手法,显然与诺华在孟加拉共和国洪灾里的表现如出一辙。该公司在1998年的洪灾里也免费将杂交的土豆种子以及其他蔬菜种子分发给了当地受灾的农民。孟山都很好地把握住了外部自然灾害与经济危机,一步步地扩大自己的市场。
除了危机之外,孟山都公司还积极与菲律宾政府接触,并为其提供1000万美元的水稻与小麦研究经费,用以开发更好的种子、保护资源及帮助改善农民生活。[79]菲律宾方面以什么作为交换,根据目前所掌握的信息尚不得知。孟山都公司还支持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缅甸的救援工作,以及采取免费发放种子与提供农业种植等方式来援助非洲的农业建设。
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孟山都公司在进行正常的公司宣传、维护公司形象上可谓是费尽心思。从全球市场来看,孟山都公司的营销做得相当成功,不仅树立了公司环保、绿色的形象,给消费者造成一种感觉,即购买孟山都的产品就是购买安全、健康的产品。公司还通过粮食援助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培养了农民与消费者对公司潜在的认同,这样的做法可谓一举两得。
第三章从激进主义视角考察孟山都如何构建其全球优势地位
第一节激进主义视角下的全球粮食市场体系
从激进主义的角度来看,以孟山都公司为代表的粮食跨国公司构建全球优势地位的主体性主要有三个方面:
【行业垄断】在利用依附国优惠的土地政策与廉价的劳动力的同时,这些粮食跨国公司对不发达国家的国内市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或援助。在此过程中,大批国有企业或私营企业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纷纷破产、倒闭或被兼并。跨国公司最终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生产阶段以及商品价格实现多方位的垄断。此外,跨国公司在扩张中,还创造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社会阶层,而这又多少掩盖了跨国公司剥削发展中国家的意图。
【建立工业一技术依赖模式】这些粮食巨头不再借助殖民手段控制依附国的内部市场,而是将统治市场的工业一技术的模式,连同产品周期理论、垂直一体化等理论,一并从母国搬到了其依附国。由于薄弱的农业基础与工业基础,依附国传统的生产体系迅速瓦解。某些粮食巨头还成功地运用了美国政府制定的政策,造成某些依附国不得不逐渐从跨国公司手中购买机器设备与生产资料用于粮食生产。伴随着依附国国内粮食生产体系的畸形,新的依附模式逐渐被塑造出来。依附国不再只对跨国公司的商业投资产生依赖,而且同时对跨国公司的商业资本与技术投入产生事实上的依赖。
【边缘化发展中国家及其民众】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使其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但是由于垄断、公司的监控以及不平等交换现象的存在,穷国的财富被跨国公司以更加隐蔽的方式转移出去。贫穷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及其民众对跨国公司的依附又进一步加深。发展中国家及其民众在加入世界粮食生产链条的同时,也丧失了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能力。
按照激进主义的逻辑,以孟山都公司为代表的粮食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够构建起全球优势地位,主要是依靠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以及所反映出来的阶级关系。由于巨型跨国公司的实力飞速上升,以及企业与国家合作的正式化与公开化的趋向越来越明显,构建这种阶级关系的单位己经由单纯的民族国家转变成为了目前的“市场+国家”。也就是说,在当前的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跨国公司不仅利用市场力量独立构建新的阶级关系,它也会同母国的政治力量一道,在世界范围内共同构建新的阶级关系。
下面,本文将从激进主义角度,对孟山都公司如何构建其全球依附体系进行具体阐述。
第二节孟山都的不正当竞争手段(一):行业垄断与全球监控
一、种子的垄断
【种子被避孕的结果】为了避免自己的种子被走私或继续利用,公司对自己的种子实行了最具有“创造性”的市场化手段—让农作物不能繁衍出可以重新生长的种子。而收购Delta&PineLand公司正是其实现此市场化手段的第一步。因为Delta&PineLand公司拥有一种被称作“终结者技术”(Terminator)的专利。这种被美国农业部称为“植物基因表达控制”(ControlofPlantGeneExpression)的技术,在1995年7月被列为美国的5723765号专利。这一专利允许研究人员用外部刺激的手段对某些种子特性的表达进行控制。被处理后的转基因种子,将会由自身产生出的可以杀灭胚胎的物质,并对下一代种子进行绝育。
“终结者技术”实现了种子的自生自灭,而在这一过程中,公司也就实现了对种子从卖出到收获的全程控制。农户在每年收获庄稼之后,将不可能再保留或重复使用那些不可能再发芽的种子。为了继续耕作,他们每年都需要向孟山都购买新的种子。目前,这项专利己经在包括波兰、法国、意大利等七十多个国家获得了批准,而这些国家大都是世界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区。
由于“终结者技术”的推行遭到了包括“绿色和平组织”在内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批评,“终结者技术”的推广曾一度受到了阻碍。为此,孟山都公司特地研发了“终结者技术”的第二代产品:T-Gurts(trait-relatedgeneticuserestrictiontechnology)。“德国科学家联盟”2006年3月的报告显示,T-Gurts技术就是将某些特殊因子植入作物的体内后,借用某种特定的化学药剂,控制作物的基因特性。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施加特殊的除草剂、杀虫剂等化学物质,实现对植物在某方面的生长特性的控制。报告中明确指出除非指定的化学品被洒在作物上,否则作物就不会正常生长[87]。这不禁让笔者联想到了现今中国渔政单位的发展情况——没了外国公司配套提供的润滑油,即使自己有汽油,再快的小艇的发动机,也根本转不起来或者转了不久就要抛锚。
T-Gurts又一次实现了孟山都公司对种子市场的控制,而且运用T-Gurts技术处理种子的成本将比生产“终结者种子”的成本要低廉得多。市面上销售的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作物,只有在使用了由该公司提供的特殊农业化学品之后,才能实现庄稼高产或抵御病虫害。于是,孟山都公司通过技术手段,不仅又一次实现了防止其种子被滥用或走私的目的,还达到了配套出售其农业化学品的目的。公司的利润并没有因为“终结者种子”的减产而受到影响。
事实上,孟山都公司在拥有大量植物种子的专利权之后,还在谋求对动物申请专利。孟山都公司发言人ChrisHomer说:“我们将对某些公猪的具体培育过程,以及运用这种技术繁育出来的所有猪申请专利。”[88]而在这份对猪的专利的申请书中,孟山都公司谋求“繁育猪的方法”、“以某种方法繁育出来的猪”、“使某种特定基因不断增加的猪群”、“运用某种方法繁育出的猪群”等多项专利权。孟山都的这项举动引起了绿色和平组织的强烈不满。绿色和平组织曾撰文呼吁:“是时候制定出一个全球禁止对种子和农场动物申请专利的规则了。”[89]
不仅如此,孟山都还积极发展太空科技,并将其运用在对自己的产权保护之中。就像ADM公司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可以观察到载有其产品的运输卡车开到什么位置一样,孟山都公司也准备开发一种从太空就能观察到自己种子的技术。运用这种技术,公司把某些显著的特性设计在某种作物中,让作物的叶子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反射出光线。而公司可以从太空通过卫星侦测到该植物的位置。”[90]
二、公司的全球监控
【调查取证与法庭外磋商】1998年,孟山都公司正式雇佣平克顿(Pinkerton)公司为自己监控农民。曾经因为成功阻止过一次针对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暗杀行动而扬名天下的AllanPinkerton,于1850年创办了Pinkerton侦探公司。
公司凭借“一只睁开的眼睛”的宣传画以及“我们永不睡觉”的口号闻名全美。昔日,公司曾经在1884年为俄亥俄州罢工者们承担过保护的工作,如今,这家私人公司己经开始为大公司提供服务,而且服务的主要项目之一就是国际知识产权(品牌)保护。目前,Pinkerton公司在全球3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200,000个雇员。[93]这些雇员在化妆成各种角色之后,便潜入某些田地、工厂、公司或其他组织之中,刺探所需要的情报。
在被Pinkerton公司调查的1800多户农家和与种子交易者中,有475户因为涉嫌“种子票l窃”而遭到了孟山都公司的起诉。位于伊利诺伊州等三个州的农民,每户就曾被迫赔给孟山都公司35,000美元的罚款。孟山都知识产权部经理ScottBaucum在一次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说道:“他们可以选择同时缴纳两种专利费(或其中的任一一种)—去店铺花费6.5美元,或者是去法院交600美元。”[94]这里的6.5美元,主要是指购买种子时需额外缴给孟山都公司的专利费用。
根据法庭一记录,孟山都雇佣了一大群私人调查员和情报人员,他们对怀疑对象进行拍照与录像,并渗透进农民召开的集会,或在小镇上布下眼线收集农民的活动信息。他们甚至还装作人口统计工作人员敲开农户的大门收集资料,或是混进种子销售公司或者生产合作社。”[95]
目前,孟山都公司的“基因警察”己扩展到了全球。在印度,有Pinkerton印度公司为孟山都提供监督服务。这是一家由Pinkerton顾问与调查公司、美国、印度Kochhar集团共同组建的合资企业,2006年开始运营。而在西班牙、葡萄牙,也有Pinkerton公司的分支。此外,在加拿大,孟山都还雇佣了Robinson侦探公司帮助监视当地的农民。
虽然孟山都公司的新闻发言人坚持宣称,这属于农业革命的一部分,而革命的过程往往是令人痛苦的[96]。但孟山都公司的举动却对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通过雇佣侦探与培养告密者,公司正在将农村转变成为巨大的警察局与告密者集散地。这在很大程度上将造成农民社区关系的紧张。曾经较为团结的农村正在走向解体。
事实上,被孟山都盯上的农民,大都会选择在法庭之外与孟山都达成私下的协议。因为按照惯例来说,被孟山都公司起诉的农民,在法庭上都不得不接受因为败诉而承担高额的赔偿费的现实。
不过,这仅仅是一个痛苦故事的结尾。孟山都公司早在与农户签订的专利使用权转让协定上,就做了一些必要的准备。该协定规定孟山都公司有权选择在美国境内的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市法院开庭。这样,被孟山都告上法庭的农民,如果决定参加庭审,就不得不从其所住的地方到美国的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法院。
而圣路易斯市正是孟山都公司的大本营所在地。
除了与媒体发展关系之外,孟山都公司还雇佣了BursonMarsteller等全球知名的公共关系公司。来自这些公共关系公司的雇员们,常常会出其不意地拜访某些立法官员、农民、新闻界人士或公共人物。而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些人对孟山都公司的产品或生产过程有质疑的倾向。”[99]
【打击学术界的批评】孟山都公司并没有把脚步停留在农民身上。为了更好地建立自己公司的良好形象,孟山都公司将触角直接伸到了研究机构。
不仅如此,Chapela曾一度被学校开除。Chapela一直强调,自己的开除可能还与Novartis公司有关。该公司曾经向伯克利分校的植物与微生物学系捐款(消息被Chapela曝光后,捐款金额由5000万美元下降到了2500万美元[102])。诺华公司目前享有拍卖伯克利分校三分之一研究成果的权力。
【独立攻击农业大国】阿根廷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与出口大国。目前,它是世界上第三大大豆生产国,大豆在阿根廷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在2007年,阿根廷的豆制品和豆油等出口收入达到130多亿美元,超过世界其他国家出口该种商品收入的总和。[104]可如今,孟山都公司仅凭公司自己的力量,就使得这个粮食大国的外交官们,疲命地奔走于世界各地。
20世纪80年代的那场债务危机让阿根廷“有幸”成为了如今的大豆生产大国。当时的梅内姆政府强行对阿根廷经济实施“休克疗法”。在进行大规模私有化的同时,阿根廷政府对转基因作物进行了全国性的推广,以期运用由高产量的粮食作物带来的收入偿还外债。孟山都公司在这场危机中看到了商机。1996年,公司成功地获取了在阿根廷独家销售转基因大豆种子的许可证。
孟山都首先应用了一种低成本的营销战略。为了推广自己的抗农达大豆,孟山都公司一开始以相当低廉的价格将种子与配套的农药卖给阿根廷农民,并且不对他们收取技术许可费。在孟山都广泛宣传该种子的高产特性的攻势下,公司的种子在阿根廷的土地上便以极快的速度开始传播。不久之后,阿根廷本地的种子与化肥企业便由于抵挡不住低成本的压力,纷纷破产或被兼并。不过,针对日益猖撅的种子走私现象,孟山都公司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截至2002年,孟山都的转基因大豆已经占据了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的99%。[105]
仅仅3年之后,孟山都公司就突然对外宣布,要求阿根廷农民支付相应的种子专利费。不过直到2001年,公司提交的申请都没有得到阿根廷政府的同意。2004年底,孟山都公司转而向阿根廷大豆的欧洲卖家收取它们认为应该收取的专利费。消息一出,阿根廷市场上的大豆价格便开始下跌,因为欧洲的进口商们并不想为孟山都的专利费买单,于是他们争相压低大豆收购价,将多出的费用转嫁给普通的阿根廷农民。阿根廷农业团体SRA称,要是实施这样的收费标准,孟山都公司每年有望创收近1亿美元。’。“孟山都采取了行动。自2005年开始,公司在欧洲一些国家针对大豆进口商提起诉讼,以阻止阿根廷大豆货船在其国的港口卸货。2006年,孟山都公司要求荷兰海关阻止两艘载有阿根廷大豆的货船卸货。而同样的情景在西班牙的港口也已上演。
当然,阿根廷政府也不示弱。阿根廷农业部长米格尔·坎伯斯命令阿根廷驻各地大使馆准备好在欧洲法庭回击孟山都。2005年10月7日政府对外宣布,正式向欧盟委员会投诉孟山都公司,指控其向购买阿根廷大豆的公司滥收专利费。不过,阿政府最后还是不得不坐下来与公司展开谈判。在长达3个月的磋商之后,阿根廷政府最终决定给2005/2006年度所有品种的种子建立技术赔偿基金,由农民向该基金缴纳费用,用以补偿孟山都公司。[107]不过由于阿根廷农业院外集团的极力反对,该项基金迟迟没有启动,孟山都公司于是声称将要继续通过法律手段向阿根廷农民以及阿根廷的出口商收取技术使用费。而阿根廷政府目前也正在积极联系巴西、乌拉圭、智利、玻利维亚等国家,依仗南方共同市场,以探讨通过联合行动对付他们(粮食跨国公司)施加于生产商的威胁。[108]
由于爱尔兰的粮食尚不能完全实现自给,而甜菜又是该国最主要的用于出口农作物之一,爱尔兰政府在最后不得不与孟山都公司展开合作。在2005年12月的在香港回合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人们惊奇地发现爱尔兰的代表团中出现了孟山都公司的员工MellaFrewen。针对这一情况,爱尔兰参议员DavidNorris曾经指责孟山都公司是爱尔兰代表团像个“特洛伊木马”,它不能代表爱尔兰人民,并要求爱尔兰政府解释孟山都公司代表在WTO讨论中都做了些什么。[109]
此外,在加拿大总理访问乌克兰的时候,孟山都公司与加拿大的SolanumPEI公司联合在基辅(Kiev)曾经特别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表达了他们欲向乌克兰出口转基因Bt种子的愿望。此举有欲向乌克兰施压之嫌,不过当时的乌克兰政府并未作出理睬。
第三节孟山都的不正当竞争手段(二):政治游说与政企的人事结合
巴基斯坦允许农民可以保存和交换种子。它的法律还规定任何转基因植物在种植之前,都应当有该作物对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评估报告。孟山都公司对此非常不满。公司不断地通过写信给政府官员,并与有关领导人开会等方式,加大对立法进程的影响。孟山都在巴基斯坦公司的总裁在一封写给巴基斯坦政府的信中表示了抗议,认为该法令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因此借口向公司索要赔偿。他还进一步指出,这样的法律不可能被任何一家跨国公司接受。”[110]
事实上,孟山都公司很清楚,要进行转基因产品宣传,仅仅依靠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政界的支持。孟山都公司以与政界联系紧密而闻名于世。孟山都公司深知与政界人士保持良好关系不仅可以为公司的运作大开方便之门,而且也是公司实力的一种外在体现。孟山都公司在这个问题上极为重视,倾注了相当多的人力和物力。
一、孟山都公司的政治游说活动
【政治游说工具】孟山都公司的竞选游说是建立在投入大量资金的基础之上的。下图是孟山都公司历年用于游说的资金统计图:
图2孟山都公司历年游说资金花费[111]
表22008年孟山都公司游说花费明细表[112]
被雇佣的公司
公布的合约金额
(包括在花费总数当中,单位:美元)
尼科尔斯集团
252,000
奥格威政府关系公司
240,000
莱舍-拉塞尔公司
安格斯-尼克森联合公司
190,000
TCH集团
140,000
特劳特曼·桑德公司
120,000
帕吴·庞珀·斯凯勒公司
西德利-奥斯丁联合公司
70,000
福克斯律师事务所
40,000
帕吴·庞珀战略公司
唐格-辛普森联合公司
合计
1,492,000
在美国公司里,孟山都在游说上的花费可谓是首屈一指。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孟山都公司的游说资金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结合上面的图表,可以看到在2008年,总公司的政治游说资金一度达到了883.11万美元,几乎是2007年的两倍。在这其中,733.91万美元被用于公司的内部游说花费(包括公司直接出面游说的花费、支付游说者的薪金等),149.2万美元用于公司的外部游说花费(如雇佣游说公司等)。
据公布的资料显示,该公司一共组建了两个政治性的游说组织:孟山都好政府基金组织(theMonsantoGoodGovernmentFund,MGF)和孟山都公民基金组织(MonsantoCitizenshipFund,MCF)。前者主要负责对公司的政治献金活动进行审查与指导,并对外发布公司的公共政策与所采取的社会责任措施。后者则主要负责实施公司对外政治献金活动的具体措施,包括对政党候选人的捐助等等。孟山都宣称来自MCF的政治资金完全由公司职工志愿捐助。事实上,MCF就是孟山都公司的政治行动委员会(PoliticalActionCommitte)。
在其公布的“好政府基金政治献金”(2005~2008年)中,孟山都详细地列出了该公司在各州的政治行动委员会的名称、公司在各州捐献的资金总额、这些委员会各自所支持的政党名称以及为此捐献的竞选资金。
在资金投入方面,孟山都公司舍得花钱。例如,公司就曾直接为美国的众议院农业委员会乳制品分会提供过71.1万美元的竞选资助,以寻求该委员会对转基因食品的支持。[113]而在不久之后,在围绕是否要rBGH(一种孟山都公司生产的激素产品)牛奶加标签的讨论中,该委员会没有通过为转基因产品贴上标签的立法提案。
孟山都公司致力于达到这样一个目的:维持现有的产品体系,使自己的转基因产品享受与普通作物的同等待遇,而不用额外用标签注明其为转基因产品。避免自己的转基因产品被消费者区别对待。当然,孟山都公司所做的一切都有了回报,在2002年,布什政府对联邦的三个机构下达命令,规定只要其产品对环境不造成不可接受的危害,在商业种子和商品中允许有未被认证的成分存在。
孟山都公司的政治游说活动还有一个特点,即它不仅通过本公司直接对政府部门或经济组织进行游说,还雇佣大批的专业游说公司间接为公司从事游说活动。这些公司包括安格斯-尼克森公司(Angus&Nickerson)、福克斯律师事务所(Aieni.Foxetal)、莱舍一拉塞尔公司(Lesher&Russell)、尼科尔斯集团(NicklesGroup)、奥格威政府关系公司(OgilvyGovernmentRelations)、特劳特曼·桑德公司(TroutrnanSanders)等等。在这其中,孟山都与莱舍一拉塞尔公司(Lesher&Russell)的合作范围最为深入,该公司有着数十年与美国打交道的经历。它曾帮助孟山都公司游说过白宫、美国参众两院、美国农业部、美国贸易代表处等多个部门。游说范围主要集中于农业、知识产权、商标、专利这几个领域。根据收集的收据显示,该公司早在1998年就与孟山都公司展开了合作。据统计,自1999一2008年合作开始,孟山都共支付给Lesher&Russell公司的报酬就达150万美元。[114]当然,公司并不只是每年都与那几家公司合作。孟山都还会选择新的游说公司,以尝试与不同的游说团体展开多元化的合作。
【总统选举】2008年总统大选期间,孟山都与其他美国粮食巨头一样,继续同时给民主党与共和党候选人提供赞助。2008年,孟山都通过该公司的政治行动委员会,总共向两党候选人捐助了18.625万美元。其中民主党的比例是42%,共和党的比例是58%。[115]如此一来,无论哪个政党最终获胜,公司的利益都能够得到保证。
虽然孟山都公司同时给美国两个主要政党都提供竞选援助,但是根据美国农业公司通常的政治献金捐助情况来看,可以推出一个规律,即:以孟山都为首的大公司们几乎是“两边都捐,但又有所侧重”——大部分公司给共和党的援助无论是从单个公司的个体角度,还是所有公司的整体角度,都远远超过了给民主党的援助。这既反映了以孟山都为首的农业公司基本的政治立场,也基本上体现了美国目前的政党背景情况。
【贿赂手段】当跨国公司们在全球从事对自身的正面宣传的时候,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跨国公司也在世界市场当中从事着腐败活动。有学者指出,许多来自世界上最富裕国家的跨国公司正在一些主要的新兴市场经济中以犯罪的手段来赢得合同。[116]2005年孟山都公司贿赂印度尼西亚官员的事情曝光,便又迁出了一起跨国公司贿赂案。该公司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处罚了50万美元的罚金,而原因是印尼环保署可能出台一项不利于孟山都种子生意的规定—一一名孟山都高级管理人员通过印度尼西亚的一家咨询公司,向一名印度尼西亚环保署的高级官员行贿了5万美元。孟山都公司还被委员会认为曾经向140名现任或前任印度尼西亚官员和他们的家人行贿共计70万美元。[117]
二、孟山都公司与美国政府的人事结合
企业利益与消费政治的结合[118]——这是孟山都公司与美国政府的人事结合所体现出的一个新的现象。笔者按照美国部门的分类,列出了孟山都通过与近几届美国政府的人事结合情况:
表3:孟山都公司与美国政府的关系
分类
人员
美国政府部门内就职情况
孟山都公司内任职情况
活动
1
RufusYerxa
美国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代表
孟山都公司首席律师
Yerxa被认为是世界上推动自由贸易最积极的人员之一。
2
MichaelKantor
美国贸易谈判首席代表、克林顿总统的律师
孟山都的董事会成员,同时负责管理孟山都的商业部
2001年离开政府后,Kantor便去了孟山都公司。
3
AnneVeneman
农业部长
孟山都Calgene公司董事
Calgene公司是孟山都的子公司,以研发生物技术产品为主。Veneman2001年离开公司进入政府部门后,便参与了对转基因植物规则的制定。
4
MichaelA.Friedman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代局长
孟山都下属公司Searle公司高级副总裁
其在Searle内主管公司的医药事务。
5
MargaretMiller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任人类食品安全司副司长
孟山都首席科学学(研究rBGH的牛奶科学家)
加入FDA后,负责对自己有关rBGH的研究进行复审。审查最终得以通过。rBGH据说是一种可能导致儿童畸形的化学物质。
6
LindaJ.Fisher
美国环保署污染预防、杀虫剂和有毒物质办公室主任
孟山都政府与公共事务副总裁
孟山都公司游说政府的主力成员,曾当过克林顿总统的高级助手。
7
CarolTuckerForeman
国际评估转基因食品委员会委员
孟山都游说骨干(rBGH)
该委员会由美国政府一手创立。
8
MarciaHale
政府间事务助理
孟山都国际政府事务主管
负责处理孟山都的公共事务
9
GeorgeH.Poste
国土安全部生物反恐处处长
孟山都公司的动物学专家
负责组织美国政府生化反恐活动
10
ClarenceThomas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
孟山都法律顾问部门任职
从孟山都公司卸职后,他进入了美国最高法院。在他的大力支持与亲自主持下,美国最高法院于2001年通过了“新发展的种子品种‘享受美国政府的专利法保护”,的决定。这个决定使得大多数转基因作物生产公司获益,孟山都无疑是其中最大的获益者。
孟山都公司与美国政府合作是富有成效的。虽然目前暂时无法找到孟山都公司影响美国政府决策的具体细节,但两者之间的合作很显然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一方面,孟山都公司获得了美国政府对自己的支持。美国政府对孟山都公司在俄罗斯的活动就表示了外交支持。当时孟山都公司正同隶属于俄罗斯科学院的生物工程中心展开合作。公司投资了大笔的资金给该科学院。作为交换,科学院允许孟山都将自己的技术应用于俄罗斯的三个品种的土豆上。[119]在双方的合作过程中,美国驻俄大使上就曾在一次新闻发布会公开表示,希望俄罗斯政府不要制定与该技术有关的新规定,以利于双方进一步发展下去。再如,在克罗地亚,美国政府也一直在提醒克罗地亚政府遵守WTO有关农产品贸易方面的规定。另一方面美国政府也借助孟山都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公司巨大的影响力,在诸多国家取得了更有利的优势地位。例如,孟山都等跨国公司就在伊拉克与阿富汗的土地上“有意无意”帮了美国政府不少的忙。
第四节孟山都的不正当竞争手段(三):借助美国政府的权力
一、孟山都公司等粮食巨头与热点地区的战后重建
与美国政府打得火热的孟山都公司除了在国内风光无限之外,它的光芒还随着美国大兵的身影扩散到了亚洲地区,例如伊拉克与阿富汗。
【伊拉克】2003年伊拉克战争结束后,联军驻伊临时管理当局(CoalitionProvisionalAuthority)在伊拉克国内实行了极端激进的经济改革。除限制工会和集体谈判的规定之外,联军几乎废除了萨达姆时期所有的法律文件。由于联军当局将不包括石油公司在内的200多个伊拉克国有公司尽数分拆、拍卖,原本以国有经济为主的伊拉克经济迅速走向解体。取而代之的是完全开放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与自由市场企业制度。这些都与俄罗斯的休克疗法式的经济改革的模式与结果颇为相似。
针对战后的伊拉克,联军当局制定了整整100条规则。而与孟山都公司关系最为密切的当属第81号规则。它彻底修改了伊拉克政府1970年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该法律不对生物形式授予专利)。这个规则名义上是保护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实际上主要与保护植物品种及其生产工艺的专利有关。按照该规则,种子专利的有效期自申请开始到失效的年限被定为20年[120]。也就是说,任何涉及到种子生产的的技术与生产流程,都将受到法令的保护。农民再次使用受保护的植物品种的种子的行为将被视作非法。举例来说,如果伊拉克的农民正在种植某种可以抵御某种害虫的庄稼,而某些跨国公司恰巧拥有类似可以抵御该害虫的植物品种的时候,那么,该农民的举动将被视作违法。而按照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规则,美国的法院与国际法院都拥有对该农民实施审判与惩罚的权力。
事实上,这一规则的颁布并非出于偶然。据华盛顿消息灵通人士的报告,这项命令中有关植物的具体细节实际上是由世界领先的转基因种子和转基因作物供应商孟山都公司替美国政府起草的。[121]
当然,伊拉克的农民们也可以不选择种孟山都公司的种子,不过他们要面临的一个事实是:自从《第81号命令》公布,美国农业部就免费向伊拉克的国内市场投放了数以千吨的享受美国农业补贴的种子,而不对外透露这些种子是否属于转基因产品。
此外,由于转基因植物的生长需要大量的农药与水资源,这对于伊拉克的环境,将是又一大考验。
饱受战乱的伊拉克,在走出了萨达姆的统治之后,却又走进了一个新的统治制度—一一个由粮食跨国公司构建起来的“农奴制”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下,农民不需要有任何想法,他们只需要每年向公司购买种子,并替公司种植就可以了。
由美国政府领导的美国开发署,通过增派飞机向阿富汗境内的毒品种植区大量喷洒除草剂,以杀掉当地生长的婴粟等植物。同样的做法在哥伦比亚、阿根廷也有上演,有报道称这种除草剂己经导致了水体的污染、严重的皮肤病以及其他疾病。[124]而这种除草剂正是孟山都公司生产的草甘磷。不过,这种化学除草剂在杀死毒品植物的同时,也一并杀掉了所在区域的传统粮食作物,以及这些土地上的所有昆虫(包括有益的昆虫与有害的昆虫)—除了转基因抗农达种子之外。
在美国的上地上,大豆被广泛种植。大豆常常被用来作为牲畜类的饲料。如今,大豆在阿富汗上播种范围也在飞速扩大,目前有数以万吨转基因农达大豆种子在阿富汗境内正在种植。而这块土地从来都没有种植过大豆。孟山都等众多公司还在向阿富汗运输更多的抗农达除草剂(Roundup-Ready)。而孟山都公司显然也并不是个案。例如,由美国大豆联合会创立的“大豆有益人类健康世界行动”组织(WISHH),也正在阿富汗向婴儿以及怀孕的妇女分发免费的豆奶。由雀巢公司创立的“营养与教育国际”(NEI),目前就正在阿富汗教当地农民如何播种与食用大豆。这些组织在“粮食援助”的指挥棒下,与孟山都公司一道,正在阿富汗共同演奏一曲“大豆的健康之歌”。
总得来说,在伊拉克与阿富汗战后重建中,孟山都等粮食巨头实际上扮演着种子垄断者的角色。这一垄断过程可以被概括为:(l)美国政府通过战争对伊拉克与阿富汗实现了军事占领。(2)在美军实现占领之后,孟山都等世界性的跨国公司进入这些国家从事大规模的营销活动。(3)伊拉克与阿富汗的粮食生产体系被孟山都等跨国公司与美国政府共同控制。
二、孟山都公司等粮食巨头与绿色革命
二战结束不久,孟山都等世界粮食巨头们在仔细分析了世界农业的发展现状与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之后,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绿色革命。
所谓的“绿色革命”,实际上就是北方国家的大企业、政府以及科学家,为了推动南方国家农业的转型,而共同发起的一场运动。[126]这场革命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种植可以带来高产量的杂交作物,例如小麦、水稻和玉米,来解决发展中国家大面积的饥饿问题。在这些高产作物中,有很多不是本地的品种。
然而“绿色革命”并没有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在这场革命的背后,事实上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二战与越战的结束,使原本用于制造炸药的氮,在美国国内大量囤积。在当时,孟山都、杜邦、陶氏化学等化学公司的氮生产与供应能力,均远远超出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能力。它们需要为这些产品找出新的销路,以改变氮供过于求的现状。另一方面,美国政府也希望借助私人企业的力量打入各国市场,通过短期内的粮食援助减少第三世界的饥饿,以达到抑制战后共产主义在贫穷国家发展的目的。
“绿色革命”的负面影响在不久之后便凸显出来。化肥虽然可以有效地促进粮食作物生长,但它对于土壤肥力的增加却基本没有贡献。在耕作过程中,农民们还发现了另一个规律,即他们在同样一块土地上第二次种植同一种高产作物时,其所用的化肥与农药大约是第一次种植的数倍。化肥的投放量是随着种植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孟山都公司的除草剂至今仍被美国政府列在杀虫剂之列。这些是孟山都公司在销售宣传过程中没有提到的地方。而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仅1970年到1990年30年间,在世界耕地面积并没有同等大范围增大的的情况下,化肥在发展中国家的使用量上升了360%,杀虫剂的使用量也在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长。[129]为了维持日常的耕作,农民们不得不去购买更多的化肥。
最重要的是,在农户们还要挪出一部分钱购买良种。例如,每公顷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的种子价格是74美元,另外附加6.5美元使用费。其中5美元是孟山都公司的收费,另外1.5美元是销售商的额外利润。每袋(8万粒)bt玉米种子的售价是120美元,另外附加30美元抗虫bt基因使用费。其中22.5美元付给孟山都公司,另外7.5美元是销售商的额外利润。[130]
农业机械的引进,也使得农业生产第一次与石油等工业化资源挂上钩的。从长期来看,成本的增加己经冲销掉了高产量带来的收益。当成本持续增加的时候,以家庭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模式(或者称之为小农经济)就将走向解体。一旦化肥等生产材料价格上涨、或是食品价格下跌,没有足够国家补贴的个体农民或小农场主们,就将首先面临破产,并变卖土地。由于土地私有化政策的存在,拉丁美洲的大批土地己经走向集中。例如,地主如果用先进的办法开发土地,利润就会增加,但更多的劳动力就无事可干……如果使用动力设备,减少的农村就业机会会比它能增加的要多。[131]换句话来说,这样的大庄园体制的结果最终意味着国内消费市场的萎缩,而大批的失业农民涌入拉美的城市寻找工作,增加了城市的负担,实际上也加剧了整个社会的不平衡发展趋势。在长期来看,拉美的工业体系将被拖垮。
总得来说,绿色革命最终帮助了孟山都等大企业成功地将传统农业转移到了商业化农业的发展道路之上。革命在提高粮食产量,增加世界人口的同时,也为孟山都的产品打入农村市场,扫清了障碍。
三、孟山都公司与欧洲联盟国家
孟山都公司与西欧国家的居民的关系相对有些紧张。例如,孟山都公司在法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据法国媒体报道,数十名仇视转基因研究的法国人有组织地闯入美国孟山都公司法国分公司的转基因试验田,捣毁了近6000平方米的转基因玉米及其他农作物。[132]由于袭击者认为孟山都公司的玉米所含的蛋白质有毒性(因为公司生产的种子可以自行抵御玉米螟的攻击并杀死它们),这对公众有潜在的危害,如污染水源,这样的袭击接连不断。迫于法国农民的压力,法国政府在2008年年初宣布禁止该国种植由孟山都公司开发的转基因作物MON810玉米。但总统萨科奇随后宣称政府原则上不反对发展转基因产品。[133]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国政府在转基因产品的发展上的政策己经开始徘徊。而孟山都公司也不甘示弱,由其法国分公司正式向法国司法部门提出起诉,要求惩办肇事者。
此时此刻的WTO,似乎也并不站在欧盟这边。2006年9月,WTO部分公开了2003年美国总统布什指责欧盟成员国暂停批准转基因植物种植的裁决。
WTO的法官们初步裁定认为欧盟自1999年开始的4年间,欧盟在审批转基因生物产品时没有履行其场叮0义务,存在着“事实上”的暂停。而这一裁定也预示着WTO将强令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产区的欧盟国家引进转基因作物和粮食食品。[135]
目前,欧盟究竟能在由美国政府一手创建的WTO面前坚持多久,尚不得而知。但有个事实却是已经很难改变的了,那就是在开始抵制孟山都等跨国公司的大豆制品的过程中,欧洲人惊奇地发现在自己食用的工业加工食品当中,已经差不多都含有大豆成分了。
第四章两个学派的解释力分析与新全球权力形态的出现
第一节自由主义与激进主义在孟山都案例上的解释力比较
一、两个学派对跨国公司的不同评价
自由主义者认为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体现了自由主义精神。以苏珊·斯特兰奇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学者指出,全球竞争正在把世界推向更多是由新兴的管理技术官僚制度决定的,而不是由国家实力观念左右的境地。大使馆和外交部里传统的玩家们仍然在营业,但跨国公司的老总们也加入了进来。[136]在曾经由国家做市场的主人的地方,如今市场在许多关键问题上已经成了国家政府的主人。[137]自由主义者们认为跨国公司的存在是有利于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利于改善诸多国家的收支情况,促进各国的经贸往来的。
激进主义学者认为西方的跨国公司与西方国家的政府应当对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与落后负责。埃及著名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在对“中心积累型”的第三个阶段的论述中,指出跨国公司和科技革命塑造了新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这加深了外围地区对中心地区的依附。[138]著名的巴西经济学家多斯桑托斯也指出,跨国公司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进行投资改善了技术含量较低的生产设施,进一步延长了这种依附关系。由跨国公司与发达国家政府共同建立起来的技术一工业依附模式普遍使发展中国家的生产体制受到了制约。[139]
自由主义理论与激进主义理论有关跨国公司的描述,从不同角度对跨国公司的行为及结果做出了分析。可以说,运用两个理论对跨国公司的行为进行分析,都可以得出比较合理的解释,并没有出现一个理论的解释力明显大于另一个理论的情况。
二、两个学派在孟山都案例上的解释力
比较自由主义与激进主义两个模式有着共同的特点,即都认为世界经济是一个日益相互依存的统一体系,主导世界经济的主体是跨国公司,而不是民族国家。[140]不过,对于孟山都公司构建其全球优势地位的手段与过程,两个学派的解释力又都有一定的范围。在某些领域,一个学派的理论会显得比另一个学派的理论更具有解释力:
【自由主义】综合来说,在以下领域,自由主义学派显得更具有解释力:
(l)跨国公司的优势地位,主要是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的——这些活动常常是公开的。例如,跨国并购是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的,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企业也在并购发达国家的企业。跨国公司完全可以凭借合理的市场化手段在某些领域获得超级优势地位,而并不是像激进主义学派所形容的那样,完全是凭借不公平的手段获得垄断地位。
(2)产权制度的确有利于保护生产者的积极性,世界经济的发展必须借助相对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才能得以实现。即使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也有要求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要求。孟山都公司有效地运用了产权制度,保护了那些由公司自主投资并开发的产品。这样的行为符合市场规则,是无可厚非的。
(3)跨国公司满足了许多国家引进技术与外资的急切愿望。跨国公司通过与这些国家的研究机构的合作,给它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这客观上也提高了这些国家的出口能力。单纯运用激进主义理论,并不能解释众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著名研究机构,争相与孟山都等跨国公司展开合作的真实目的与动机。
【激进主义】综合来说,在以下领域,激进主义理论显得更具有解释力:
(l)跨国公司的垄断地位己经带来了消极影响。孟山都公司的跨国资本在国内与国际层面上不受社会与国家控制的直接结果是:孟山都公司可以运用其强大的技术优势与资本优势,对一国的粮食行业实现某种程度的垄断。在实现垄断之后,公司再通过自身的管理(监控)手段,对使用自己产品的农民实现远程控制。
(3)跨国公司在与美国政府合作的过程中,建立了新的统治秩序。孟山都公司依靠其自身对美国政府的强大影响力,对他国的学术界进行直接的干预。孟山都公司还利用美国政府的特殊政策,与其他粮食巨头一道共同对伊拉克与阿富汗两国的粮食生产体系进行了重塑。而这样做的结果是两国国民在丧失了对自己国家粮食生产的控制的同时,自身的饮食习惯也被迫改变。
第二节新全球权力形态的出现
自由主义与激进主义都对孟山都公司构建全球优势地位从各自的角度做出了有一定说服力的解释。其实无论是从自由主义的角度还是从激进主义的角度(尤其是激进主义角度),都可以发现:全球性的跨国公司正在成为一种全球层级的新权力,甚至建立了自己的“帝国”
一、孟山都构建其全球权力体系的手段与机制
全球化的过程是信息、资本与技术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结合的过程。经济的全球化己经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权力体系。这种新的全球权力体系,依赖于市场力量作为其主要控制手段,而非传统的帝国那样依赖政治力量与军事力量作为其主要控制手段。
从孟山都公司的发展过程、经营手段来看,可以发现:在这个新的权力形态之下,市场力量的强大。在整个世界日渐成为一个大市场的过程中,孟山都公司正是借助跨国市场力量,接管着部分民族国家对于粮食市场的管理权。在这个新的帝国形态之下,孟山都公司所拥有的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疆域(种植该公司转基因种子的土地、水资源)、人口(种植该公司种子的农民、公司的雇工、告密者等)与价值观(消灭贫困与饥饿),它还拥有隶属于自己的强力机构(被雇佣的私人侦探公司与高科技监控设备),以及与主要民族国家谈判的技术实力、专利实力与舆论实力。
粮食跨国公司的发展归功于在全球范围内盛行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正是依赖了这一通行于世界绝大部分地区的经济体制,孟山都公司才可以在不受政府过多干预的前提下,完成了它与其他粮食巨头之间在全球利益方面的重新分配。正是有了当前世界知识产权体系(如UPOV等)的保护,公司才能坚定地继续研发新的产品,从而不断地满足来自世界市场之上的新的需求。正是依靠了信息在全世界畅通无阻的传播,孟山都公司的宣传才能够到达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与地区。
正如《世界是平的》一书里所说的那样,平坦的世界同时赐予黑暗与光明的力量。[143]孟山都公司不仅仅运用合理的市场化手段。为了推动全球市场的进一步的分权,掀起一场针对传统农业的信息革命,从而跨越国界地传播自己的管理结构与公司理念,公司也依靠自身与国家行为体的力量,根据自己的利益,通过不合理的强制行为达到目的。例如,公司目前力图做的一件事就是:将信息技术深深地植入到现代农业当中,实现生产的信息化,从而让传统农业摆脱不了对科学技术的依赖。如果谁想阻挡这一进程,不论它是民族国家还是科学家、农民等个人,都将面临公司强有力的游说、反抗或打击。
二、孟山都全球权力体系的发展前景
全球化的过程,是一个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的主体都在发生明显变化的过程。如今,组成世界的权力结构与行为逻辑的单位,除了民族国家之外,又多了巨型粮食跨国企业,例如孟山都公司。该公司的分公司己经遍布世界各地,其势力范围除了包括现在世界上众多知名的大城市之外,还包括了众多远离城市的经济欠发达地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孟山都公司所构建的帝国还具有其发展性,正在步入成熟期。孟山都公司仍然在借助各种力量(技术力量、宣传力量、国家力量),利用着每一次机会(例如经济危机、战争),巩固并维护着这个新的世界秩序。虽然这个权力体系已经相对稳定,但是在未来,这个体系还将面临来自诸多挑战。
企业做得越大,它与政治的联系就越紧密。从政治层面上来讲,随着孟山都公司实力的上升,它要求打破民族国家所设定的传统疆界的要求将愈加强烈,与国家行为体的接触也就愈加频繁。孟山都公司与诸多隶属于国家的研究机构的紧密合作,并不能完全掩盖公司与国家之间在某些本质问题上的冲突。例如,当孟山都公司的发展足以或可能动摇到民族国家的政治力量统治的根基的时候,不排除有一定实力的民族国家像阿根廷那样,或是联合其他国家与国际性组织、或是独立做出强有力的反抗。长远来看,经济力量与政治力量之间的直接碰撞在未来似乎不可避免。新的权力体系完全有可能面临来自民族国家的挑战。
民族国家并不是这个新的权力体系的唯一挑战者。帝国的抵抗力量还潜藏于帝国之中,这就是被全球化力量所驱赶的流动的混杂的大众。[144]由众多破产的农民组成的非政府组织仍然在宣传孟山都公司的不合理的经营行为。由消费者组成的抗议组织也在不断地对孟山都公司在世界各地设立的研究机构与试验田进行破坏……虽然在企业界与学术界的较量过程中企业的力量明显已经占据上风,某些知名科学家由于质疑转基因的安全性而被迫离职,但是这些科学家的行为依然受到许多人的尊重与敬仰。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某些农民、消费者、学者依然会站在质疑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前线。他们将成为不容忽视的个体。当这些人联合起来的时候,一股较为强大的社会力量也将形成。当国家力量不愿或无法抵御市场力量的时候,这些社会力量或许是挑战新权力体系最后的力量。
孟山都公司所梦寐以求的目标是撑起一张生产全球化之网,并试图把所有权力关系都笼罩在它的世界秩序之下。[145]帝国扩张的目的,不再是单纯地为了谋求占领一国的人口或是世界市场,而是占领整个生态世界,更确切地说是控制整个自然界。而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比国家的手段更高级、更隐蔽。这多少可以看作是全球化时代之下新帝国形态的一个缩影。
经济的全球化从本质上来说是市场的全球化,从主体上来说则是企业的全球化。尽管世界各地对孟山都公司操控全球粮食的行为颇多非议并做出了抗争,但始终无法动摇其在粮食领域的优势地位。伴随着世界市场的大一统,帝国的疆域依然在不断地向全球扩展。孟山都依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一步又一步的扩张,不断地完善其帝国形态与建置,使这个帝国形态具有极强的自我巩固能力和向外扩张力,成为令世人瞩目的新的利益集团。
结束语
一、初步的结论
综合前文的论述,本文的初步结论是:孟山都公司主要是通过世界市场体系这个平台建立起自己的全球优势地位,并显现出其拥有了作为一种新的全球层级的权力形态的基本要素。在这个全球优势地位与新全球权力形态的建构过程中,该公司既使用了较为正当的市场经济机制与手段,同时也使用了不正当的机制与手段,从而在某些方面符合自由主义的解释,在另一些方面又符合激进主义的解释。不过比较而言,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孟山都公司所运用的不正当竞争手段略多于其运用的较为正当的竞争手段。
具体来说,从激进主义角度来看,孟山都公司是资本主义巧取豪夺的一个典范,是资本塑造其自身帝国的一个典范:(一)孟山都公司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对种子实行垄断。(l)通过开发不育的种子(包括动物的精子与植物的种子,以及生产这些产品的工艺流程),并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收取包括专利许可费在内的种子费用,孟山都公司有效地控制了农业生产的上游阶段,其直接结果是农民保留种子与互相交易的传统农业行为被视作非法;(2)公司不仅为自己生产出来的种子申请知识产权保护,还通过对其他国家的种子申请专利的方法,将众多国家的优质种子票」窃过来,占为己有;(3)通过雇用私人侦探公司,将耳目派往世界各地,监视被公司称为不规矩的农民。公司另一套完备的“告密系统”正在促使农村农业生产框架进一步解体。按照激进主义的逻辑,这实际上是一个新的“农奴制”。在这个制度下,农民只是公司种植粮食的工具,而不能保存种子;(4)公司通过对学术机构的渗透与控制,实现了对舆论更全方位的控制。
(二)孟山都公司运用多种游说手段达到自己的扩张目的:(l)孟山都公司通过设立专门的政治献金部门,不仅自己直接从事政治游说活动,还雇佣大批专门公司间接从事对政府的游说活动。公司还同时给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党捐献资金,公司有时甚至用金钱贿赂他国的政府宫员以换得支持;(2)孟山都公司通过与美国多个政府部门(立法、国家安全事务、卫生食品监督、环保、对外贸易等)的人事结合,获得了在国内与国外的相当有利的竞争优势。(三)孟山都公司还借助美国政府的权力来扩展自己的影响力:(l)与其他粮食巨头一道,逐渐进入了伊拉克与阿富汗等国的粮食生产与消费市场,控制了当地的粮食生产体系,改变了原住民的饮食结构,从而使得这些国家完全失去或正在失去独立影响本国粮食生产体系的能力。(2)孟山都等粮食跨国公司与美国政府形成了一定的默契,在“绿色革命”的口号下建立起了农民对自己的信任与依赖,而其最终结果却是大批的土地走向集中等等。
当然,辩证地来看,从自由主义角度观察这一建构过程也颇为重要:(一)在世界经济日益开放,国家逐渐让渡经济管制力的过程中,孟山都公司更加自由地收购、兼并国内外的竞争对手,从而以最短的速度实现了规模效应。
(二)孟山都公司运用自身的研究实力不断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开发高产量的种子以满足市场的最新需求。公司还与世界其他知名研究机构一道,共同促进了世界农业的发展。
(三)孟山都公司非常熟练地运用现有的国际通行的专利制度构建起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世界粮食生产链的首个环节—种子生产,从而加快了传统农业向商业化农业方向转变的过程。公司还借助水资源的私有化制度,谋求对这一与世界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的占有。
(四)孟山都公司运用舆论宣传与粮食援助,谋求进一步建立起自己在公众面前的良好形象。公司通过对消费者进行直接宣传、学术界的积极评价、公司在教育培训以及粮食援助方面的积极行动,进行公司的对外宣传工作。
孟山都公司构建其优势地位的手段与途径是复杂的。孟山都公司的发展实际上反映出了在全球化视野下诞生的一种新的权力形态。鉴于这种新的权力形态对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有必要再对它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与研究。
(一)粮食巨头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
之所以说全球性跨国公司是一种新的全球权力形态,还在于它们会广泛地运用全球各种软性的非政府资源,建构起庞大的社会资本。就孟山都公司的全球食品权力体系而言,它不仅仅是由种子、化肥等有形物质所决定的,它还是由众多不同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交织连接起来的网络。
其次,需要注意一些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在世界农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表4孟山都公司参与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
名称
组织简介
国际食品与农业贸易政策委员会
(InternationalFoodandAgricultureTradePolieyCouneil,IPC)
IPC包括了孟山都、嘉吉、诺华、ADM、邦吉、美国农业部、三井物产株式会社等众多成员。该组织倡导在农业与食品贸易领域采取实用主义政策,大幅降低各国在农产品领域的关税。它是世界农产品贸易白由化最强有力的鼓吹组织之一。它的影响力是一个无论是布鲁塞尔、巴黎还是别的政客都不能忽视的利益集团。[146]就在2009年3月,IPC还呼吁G20进一步消除大部分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因为IPC的成员们认为自由贸易才是世界粮食安全的最重要的保障。
公民外交事务网络
(TheCitizen’sNetworkForForeignAffairs,CNFA)
CNFA宣称自己是一个非盈利且不带党派色彩的团体,宗旨是通过发现并开发新的世界市场,来加速世界经济增长。该组织由美国二百多个农业与银行业的大公司组成。它土要从事游说前苏联国家以及非洲国家的工作。在产粮大国乌克兰,CNFA是孟山都公司的种子销售最有力的帮手。
获取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组织
(InternationalServicefortheAcquisitionofAgri-biotechApplieations,ISAAA)
ISAAA是一个非赢利性的国际组织,主要职责是向发展中国家传播将农业生物科学技术。该组织接受来自孟山都公司、嘉吉公司、诺华公司、洛克菲勒基金、世界银行等多个农业公司与组织的捐赠。ISAAA在肯尼亚、菲律宾、日本、英国均设有研究中心。孟山都与ISA从关系非常密切。ISAAA作为中间人安排了孟山都对墨西哥与肯尼亚的土豆援助。例如,孟山都公司就免费向墨西哥的穷人转让了儿个非商业化的抗病毒土豆技术。在对两国的援助中,孟山都不仅对两国的研究人员进行了转基因知识的培训,还加速了两国在知识产权制度进一步向TRIPs的转变。
这些国际性组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并不是由国家直接发起的。从上表也不难看出,在这些组织中,或多或少都有跨国公司的影子。例如,表中的IPC与CNFA的主要成员是巨型跨国公司并且影响力巨大。这两个组织代表的都是大型跨国公司的利益而非国家利益。ISAAA虽然不是由跨国公司直接筹建的组织,但是它却从这些巨型公司获得一定的援助,并积极地为巨型跨国公司服务。它的独立性与创建目的究竟为何需要进一步的考证。
(二)全球性粮食跨国公司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影响
(三)全球性粮食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挑战无论是在过去的革命时期,还是在现在的发展时期,农民问题始终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初期的时候,有一些人相当乐观地看待中国的农业发展有了与世界交流的契机。然而孟山都建立帝国的过程却让笔者看到了其中对于中国来说所蕴藏的风险。不容否认,国内外的经济交流有助于提升本国粮食生产与经营的水平,但对此中国必须保持冷静的态度。中国的转基因种子市场也在迅速地发展,仅在2001年中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就呈现了300%增加的现象[148]。
其次,作为大豆原产地的中国,也开始从美国及南美(南美的农业生产实际上主要是美国企业在操作)大量进口大豆,而在十几年前,中国的大豆是可以自给自足的。现在中国却变成了排世界第二位的大豆进口大国。据最新数据统计,仅黑龙江2009年一季度大豆进口就激增了84.5倍,其中八成以上的大豆来自美国。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市场一年反转。[150]国内的非转基因大豆由于销售与运输成本过高而面临滞销。而由于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冲击,国内的大豆加工业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冲击。
然而,严峻的问题并不只这些。《南方周末》曾以《种中国豆侵美国“权”》为题,报道过美国孟山都公司对产自中国上海附近的野生大豆申请专利的事件。该文中这样写道:孟山都公司在长达90多页的英文专利申请书中对专利保护范围逐一说明,其中包括与控制大豆高产性状的基因有密切关系的“标记”;所有含有这些“标记”的大豆(无论是野生大豆还是栽培大豆)及其后代;生产具有高产性状的栽培大豆的育种方法;凡被植入这些“标记”的转基因植物,大麦、燕麦、卷心菜、棉花、大蒜、油菜、亚麻、花生、高粱、甜菜、甘蔗、土豆,甚至还有诸如首楷、向日葵、棕桐、花椰菜……[151]
如果该专利获得批准的话,也就意味着在未经孟山都公司允许的前提下,中国的学者、农民对该种子及其衍生品的研究、培育与种植都将被视为非法行为。
注释
[2]麦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著,杨建国、范一亭译:《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3]吉尔平著,杨宇光等译:《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4~315页。
[4]黄河:《跨国公司与当代国际关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5]孙溯源:《跨国公司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反思与重构》,载《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3期。
[7]李踪:《当代国际垄断——巨型跨国公司纵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0页。
[8]鲍曼著,李存捧等译:《现代公司与美国的政治思想:法律、权力与意识形态》,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9]默里·L.韦登鲍姆著,张兆安译:《全球市场中的企业与政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14页。
[10]“范春辉:《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政治功能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页。
[11]考克斯著,林华译:《生产、权力和世界秩序:社会力量在缔造历史中的作用》,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259页。
[12]麦克尔·哈特等:前引书,第32页。
[13]赵予新:《粮食安全价值链及实现方式探析》,载《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4]周立:《美国的粮食政治与粮食武器——食物商品化、政治化以及食物帝国的形成与扩展》,中国食品网,2008年6月18日,摘录自httP://www.foodqs.eom/news/gjspzs01/2008618163617952.htm。
[15]恩道尔著,赵刚等译:《粮食危机:运用粮食武器获得世界霸权》,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191页。
[16]“皮埃尔与苏瑞特著,许云锴译:《美丽的新种子:转基因作物对农民的威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版,第116~118页。
[17]严建兵:《换一个角度看孟山都》,载《种子世界》,2002年第2期。
[18]欧内斯特·费德著,方微译:《世界银行:跨国农业企业的工具》,载《南洋资料译丛》,1984年第4期。
[19]吴无锡:《跨国农业公司概况》,载《世界农业》,1993年第6期。
[20]徐晶:《孟山都之变》,载《新财经》,2002年第10期。
[21]胡笑形:《孟山都/Seminis领先全球种籽市场》,载《农药市场信息》,2005年第11期。
[22]本刊讯:《种子和除草剂热销,孟山都公司盈利翻番》,载《山东农药信息》,2008年第5期。
[24]范达娜·席瓦著,唐均译:《失窃的收成:跨国公司的全球农业掠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105页。
[25]佚名著,梁艳艳译:《转基因大鳄孟山都》,载《世界环境》,2004年第5期。
[28]ETCgroup,“GeneGiantsGrab‘ClimateGenes’”,May13th,2008,
[29]孙溯源:前引文。
[33]徐晶:前引文。
[34]转引自周立:前引文。
[35]Naneyseewald,“MonsantoRaisesFull-yearEarningsoutlook”,ChemicalWeek,Sept.22nd,2008.
[36]Monsanto’sR&DPipeline:“Discovering,delivering,Yielding”,
[37]亚当·斯密著,唐日松译:《国富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490页。
[38]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著,王明毅等译:《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6页。
[39]米尔顿·弗里德曼著,张瑞玉译:《资本主义与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版,第20页。
[40]黄河:前引书,第75~76页。
[41]黄河:前引书,第76~77页。
[42]胡笑形:前引文。
[43]秦斌:《企业间的战略联盟:理论与演变》,载《财经问题研究》,1998年第3期。
[44]唐晓华,王伟光主编:《现代国际化经营》,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257页。
[45]张鸣:《价值链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页。
[47]周立:前引文。
[49]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版,第36页。
[50]赵予新:前引文。
[51]严秋旭:《孟山都公司最近动态》,载《农药》,2003年第3期。
[54]EllenGibson,“Monsanto”,BusinessWeek,Dec.22nd,2008
[55]Ron.Smith,“Newgenetechnology,droughttolerancetopgoalsforMonsanto,DeltaandPineLand”,SouthwestFarmPress,11/6/2008,
[56]Ron.Smith.Op.cit.
[57]陶家祥:《孟山都与大学联手创办植物科研中心》,载《世界科学》,1998年第9期。
[58]汪开治:《孟山都大力支持耶鲁-北京农业生物技术中心》,载《生物技术通报》,2008年第3期。
[60]华中农业大学是全国办学历史最长的高等农业学校,其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由张之洞一手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它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的全国211重点大学。
[62]M.D.Ingco,J.D.Nash编,章奇译:《农业与WTO:创建一个促进发展的贸易体系》,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273页。
[64]皮埃尔与苏瑞特:前引书,第114页。
[65]HelenaPaul,RicardaSteinbrecher,DevlinKuyekandLucyMichaels,op.cit.
[66]范达娜·席瓦:前引书,第120页。
[67]日本慈善家Sasakawa创立了筱川非洲联合组织(SasakawaAfricaAssociation),该组织致力于非洲的农业发展活动,Global2000主要负责提供最新的科技信息。
[68]该组织是一个全球性的非赢利性组织,主张运用教育手段促进农村的发展,以使得资源等到更合理的利用。
[69]WinrockInternational:“Annualreport,1999”citedfromwww.winrock.org.
[71]VandanaShiva,“WorldBank,WTOandcorporatecontroloverwater”,citedfrom
[72]Alliancefordemocracy,“Water,watereverywheretobesoldtothehighestbidder”,
[73]目前世界上销售量最大的除草剂,主要用于杀灭在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以及果园、茶园等经济林木田地里生长的杂草与灌木。
[74]HelenHolder,“SellingaRevolution:TheMonsantoPRCampaign”,March1999,citedfrom
[76]孟山都公司:前引文。
[78]HelenaPaul,RicardaSteinbrecher,DevlinKuyekandLucyMichaels,op.cit.
[79]中国商务部:《美国孟山都公司为菲律宾提供1000万美元水稻和小麦研究经费》,2008年6月17日,摘录自
[80]本文中的激进主义主要包含马克思列宁主义、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
[81]弗雷德里克·皮尔逊,西蒙·巴亚斯里安著,杨毅、钟飞腾、苗苗译,王正毅校:《国际政治经济学:全球体系中的冲突与合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82]布哈林著,蒯兆德译:《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06页。
[83]黄河:前引书,第84页。
[84]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著,杨衍永等译:《帝国主义与依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85]罗伯特·库尔茨著,钱敏汝译:《资本主义黑皮书——自由市场经济的终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13页。
[86]罗伯特·库尔茨著:前引书,第861页。
[87]FederationofGermanSeientists,“GURTs:Nocaseforfieldtrials”,March2006,
citedfromwww.foodgrainsbank.ca/uploads/german_scientists_on_SST.pdf。
[88]CareyGillam,“CropKingMonsantoseeksPig-bredingpatentclout”,Reuters,Oct.8th,2005
[89]GreenPeace,“Monsantofilespatentfornewinvention:thePig”,Aug.2nd,2005,
[90]拉吉·帕特尔:前引书,第94页。
[92]海南种业信息网:《种中国豆,侵美国“权”?》,2002年1月16日,
[95]南方都市报:《孟山都的野心》,2008年6月3日,摘录自
[96]RichWeiss,“Seedsofdiscord:Monsanto’sgeneraisealarmonfarmer’srights,ruraltradition”,TheWashingtonPost,Feb.3rd,1999,citedfrom
[98]AndrewPollack,“MonsantobuysDeltaandPineLand,topsupplierofcottonseedsinU.S.”August16th.2006,
[99]BrewsterKneen,cp.cit.
[101]拉吉·帕特尔:前引书,第99页。
[102]拉吉·帕特尔:前引书,第100页。
[103]AndrewRowell,“Thesinistersackingoftheworld’sleadingGMexpert一andthetrailthatleadstoTonyBlairandtheWhiteHouse”,TheDailyMail,July7th,2003.
[104]张乐:《阿根廷大豆的世界影响》,载《新京报》,2008年4月4日。
[105]人民网:《转基因大豆几乎毁掉了阿根廷的农业经济》,2009年4月6日,摘录自
htto://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view=2&pageNo=l&treeView=1&id=91470551&boardId=1.
[108]良茂期货:《有关孟山都公司专利费争议的最新报道》,2005年7月24日,转引自
[109]BertieAhem,“MonsantorepresentedIrelandatWTOtalks”,IrishExaminer,Feb23rd2006.
[110]HelenaPaul,RicardaSteinbrecher,DevlinKuyekandLucyMiehaels,op.cit.
[111]Opensecret,“Monsanto’slobbyspending”,
[112]Opensecret,op.cit.
[113]恩道尔:前引书,第20页。
[114]LittleSis,“MonsantoandLesherRussell&BarronInc(FormerlyLesher&Russelllnc.)did/dobusiness”,
[115]OpenSecrets,“MonsantoCo.2008PACSummaryData”,citedfrom
[116]朱鸿伟:《跨国公司行为的政治经济分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页。
[117]国际先驱导报:《美国公司近年来海外贿赂案例》,2005年5月30日,参见
[118]诺瑞娜·赫兹:《当企业收购国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9页。
[119]HelenaPaul,RicardaSteinbrecher,DevlinKuyekandLucyMichaels,op.cit.
[120]恩道尔:前引书,第173页。
[121]恩道尔:前引书,第176页。
[122]GRAIN,“Irap’snewpatentlaw:Adec1arationofwaragainstfarmers”,October2004,
[123]DanileStolte,“Inthetrenches”,theBusinessJournalofPhoenix,June10th,2000.
[124]Organicconsumers,“USpilotstosprayAfghanpoppyfields”,citedfrom
[125]范达娜·席瓦:前引书,第38页。
[126]HelenaPaul,RicardaSteinbrecher,DevlinKuyekandLucyMiehaels,op.cit.
[127]徐勇:《绿色革命40年》,2008年6月4日,
[129]FAO,op.cit.
[131]加莱亚诺著,王玖等译:《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页。
[134]卢苏燕:前引文。
[135]恩道尔:前引书,第271页。
[136]约翰·斯托普福德,苏珊·斯特兰奇著,查立友,李向红,郑惠群译:《竞争的国家,竞争的公司》,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137]苏珊·斯特兰奇著,肖宏宇,耿协峰译:《权力流散—世界经济中的国家与非国家权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138]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页。
[139]樊勇明:前引书,第91页。
[140]王正毅,张岩贵著:《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9页。
[141]汪民安:《政治经济秩序的全球断裂》,载《文艺研究》,2004年第3期。
[142]麦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著,田妮娜、吉春译:《帝国、后全球化与后社会主义政治》,载《读书》,2004年第7期。
[143]托马斯·弗里德曼著,何帆,肖莹莹,郝正非译:《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59页。
[144]彭学农:《帝国是全球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吗》,载《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45]麦克尔·哈特等:前引书,第11页。
[146]恩道尔:前引书,第191页。
[147]管克江:《第一夫人提倡有机种植,游说团体致信表达不满——白宫种菜惹恼化肥商》,载《环球时报》,2009年4月24日。
[148]HelenaPaul,RicardaSteinbrecher,DevlinKuyekandLucyMiehaels,op.cit.
[149]范剑青:《到各国四处活动,想独占全球市场——孟山都打压中国农药》,2003年6月2日,摘录自
[150]王海艳:《中国粮食安全预警:黑龙江大豆进口激增84倍,美国转基因攻城略地》,载《南方都市报》,2009年5月13日。
[15l]庞瑞锋:《种中国豆侵美国“权”》,载《南方周末》,2001年10月25日,转引自
[152]庞瑞锋:《要不要打基因保卫战》,摘录自
[153]《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8年第三次修改)。
[154]帕迪编著,温思美等译:《食物的未来:国际生物技术市场与政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126页。
参考文献
一、中文著作类(含国外著作的中文本)
(l)MD.Ingco,J.D.Nash编,章奇译:《农业与WTO:创建一个促进发展的贸易体系》,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2)鲍曼著,李存捧等译:《现代公司与美国的政治思想:法律、权力与意识形态》,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3)布哈林著,蒯兆德译:《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4)范达娜·席瓦著,唐均译:《失窃的收成:跨国公司的全球农业掠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弗雷德里克·皮尔逊、西蒙·巴亚斯里安著,杨毅、钟飞腾、苗苗译,王正毅校:《国际政治经济学:全球体系中的冲突与合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著,王明毅等译:《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7)范春辉:《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政治功能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页。
(9)黄河:《跨国公司与当代国际关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吉尔平著,杨宇光等译:《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加莱亚诺著,王玖等译:《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考克斯著,林华译:《生产、权力和世界秩序:社会力量在缔造历史中的作用》,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13)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罗伯特·库尔茨著,钱敏汝译:《资本主义黑皮书—自由市场经济的终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15)拉吉·帕特尔著,郭国玺、程剑锋译:《粮食战争—市场、权力和世界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16)李踪:《当代国际垄断—巨型跨国公司纵论(中外经济专家论坛)》,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米尔顿·弗里德曼著,张瑞玉译:《资本主义与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版。
(18)麦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著,杨建国、范一亭译:《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l9)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版。
(20)默里·L.韦登鲍姆著,张兆安译:《全球市场中的企业与政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l)诺瑞娜·赫兹:《当企业收购国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2)皮埃尔与苏瑞特著,许云楷译:《美丽的新种子:转基因作物对农民的威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3)苏珊·斯特兰奇著,肖宏宇、耿协峰译:《权力流散—世界经济中的国家与非国家权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4)托马斯·弗里德曼著,何帆,肖莹莹,郝正非译:《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25)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著,杨衍永等译:《帝国主义与依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26)唐晓华,王伟光主编:《现代国际化经营》,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
(27)威廉·恩道尔著,赵刚等译:《粮食危机:运用粮食武器获得世界霸权》,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28)王正毅,张岩贵著:《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9)亚当·斯密著,唐日松译:《国富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30)约翰·斯托普福德,苏珊·斯特兰奇著,查立友、李向红、郑惠群译:《竞争的国家,竞争的公司》,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3l)朱鸿伟:《跨国公司行为的政治经济分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2)张鸣:《价值链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二、中文论文类(含外文论文的中译文)
(1)艾佛烈·史密斯:《我们有没有夸大转基因的风险》,摘录自
(2)本刊讯:《种子和除草剂热销,孟山都公司盈利翻番》,载《山东农药信息》,2008年第5期。
(4)管克江:《第一夫人提倡有机种植,游说团体致信表达不满——白宫种菜惹恼化肥商》,载《环球时报》,2009年4月24日。
(5)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网站:《改变利用与保存生物多样性的方法,以此适应气候变化)),2009年3月12日。
(6)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公约》(1991年)。
(7)胡笑形:《孟山都/seminis领先全球种籽市场》,载《农药市场信息》,2005年第11期。
(8)卢苏燕:《欧盟环境部长坚持对转基因产品持谨慎态度》,2005年6月24日。
(9)卢苏燕:《美孟山都公司起诉法国人毁其转基因试验田》,2006年08月17日。
(10)刘治先,乔峰,张铭堂,丁照华,杨菲与刘朋:《世界转基因农作物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11)良茂期货:《有关孟山都公司专利费争议的最新报道》,2005年7月24日。
(l4)麦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著,田妮娜、吉春译:《帝国、后全球化与后社会主义政治》,载《读书》,2004年第7期。
(15)孟山都公司:《转基因作物是否能够实现增产》,2009年3月27日。
(16)农博网:《孟山都深化研发平台,帮助农民提高产量》,2008年12月18日。
(l7)南都网:《孟山都的野心》,2008年6月3日。
(18)欧内斯特·费德著,方微译:《世界银行:跨国农业企业的工具》,载《南洋资料译丛》,1984年第4期。
(19)彭学农:《帝国是全球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吗》,载《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年第l期。
(20)庞瑞锋:《中国豆侵美国“权”?》,载《南方周末》,2001年10月25日。
(2l)庞瑞锋:《要不要打基因保卫战》。
(22)秦斌:《企业间的战略联盟:理论与演变》,载《财经问题研究》,1998年第3期。
(23)人民网强国社区:《转基因大豆几乎毁掉了阿根廷的农业经济》,摘录自2009年4月6日。
(24)孙溯源:《跨国公司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反思与重构》,载《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3期。
(25)山东大众网:《美国公司近年来海外贿赂案例》,2005年6月2日。
(26)世华财讯:《阿根廷与孟山都公司就转基因专利费用达成一致》,2004年12月18日。
(27)陶家祥:《孟山都与大学联手创办植物科研中心》,载《世界科学》,1998年第9期。
(28)王海艳:《中国粮食安全预警:黑龙江大豆进口激增84倍,美国转基因攻城略地》,载《南方都市报》,2009年5月13日。
(29)汪民安:《政治经济秩序的全球断裂》,载《文艺研究》,2004年第3期。
(30)吴无锡:《跨国农业公司概况》,载《世界农业》,1993年第6期。
(31)严建兵:《换一个角度看孟山都》,载((f中子世界》,2002年第2期。
(32)佚名著,梁艳艳译:《转基因大鳄孟山都》,载《世界环境》,2004年第5期。
(34)赵予新:《粮食安全价值链及实现方式探析》,载《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35)王磊:《粮价暴涨跨国巨头利润翻番,中国粮食安全受威胁》,载《中国青年报》,2008年5月12日。
(36)汪开治:《孟山都大力支持耶鲁一北京农业生物技术中心》,载《生物技术通报》,2008年第3期。
(37)徐晶:《孟山都之变》,载《新财经》,2002年第10期。
(38)徐勇:《绿色革命40年》,2008年6月4日。
(39)严秋旭:《孟山都公司最近动态》,载《农药》,2003年第3期。
(40)张乐:《阿根廷大豆的世界影响》,载《新京报》,2008年4月4日。
(41)周立:《美国的粮食政治与粮食武器—食物商品化、政治化以及食物帝国的形成与扩展》,中国食品网,2008年6月18日。
(42)中国商务部:《美国孟山都公司为菲律宾提供1000万美元水稻和小麦研究经费》,2008年6月17日。
(43)中国食品信息网:《孟山都投1000万美元支持全球水稻和小麦研究奖学金项目》,2009年3月。
(44)中华食品机械信息网:《孟山都收取专利使用费或将导致阿根廷大豆价格下跌》,2007年7月12日。
(45)《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8年第三次修改)。
三、英文著作类
(l)Philip,McMichael,Foodandagrarianordersintheworld-economy(Westport,Conn:GreenwoodPress,1995).
(2)Paul,Helena,Steinbrecher,Ricarda,Kuyek,DevlinandMiehaels,Lucy,HungryCorporations:TransnationalBiotechCompaniesColonisetheFoodChain,(London:ZedBooks,October2003)
(3)Theuvsen,Ludwig,Qualitymanagemenlinfoodchains(Wageningen,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