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单元教材解读与分析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单元教材解读与分析

一、整体分析

(一)单元目标梳理

1.学生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知道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应用学过的乘、除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含义。

2.学生在编制和整理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简单推理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发现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

3.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价值,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单元教材编排特点

1.采用乘法和除法交替安排的方式,有利于学生逐步掌握乘法口诀,突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当学生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和相应的除法后,编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计算的方法已经基本掌握,而且7~9的乘法口诀句数较多、难度较大、容易混淆,这时将乘、除法穿插编排,把记忆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应用口诀的机会,使每一部分乘法口诀得到及时的巩固,既避免学生机械记忆,又能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精心设计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熟练记忆乘法口诀。熟记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记忆口诀的难点在于能否正确确定每一道相应乘法算式的积。在编制乘法口诀之前,教材设计表格让学生经历相同数连加的过程,加深对结果的感知与记忆,分散记忆的难点。在编制口诀之后,教材注意让学生体会相邻除法口诀间的联系,利用乘加、乘减的计算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教材还设计了多种有趣的练习形式,位学生创造各种运用口诀的机会;在每一部分口诀学完后,注意全面巩固已学过的口诀;吧学过的乘法口诀系统整理成表,帮助学生熟记全部口诀,并注意在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规律和整理概括能力。教材还安排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教学,其目的主要也是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表内乘、除法。

(三)单元知识体系的前沿后续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四)课时安排

依据教材编排顺序组织教学,这部分内容分为14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第70页例1和第71页“想想做做”;

第二课时教学第72页例2和第72~73页“想想做做”;

第三课时教学第74页练习十一第1~6题;

第四课时教学第75页练习十一第7~10题;

第五课时教学第76页例3和第76~77页“想想做做”;

第六课时教学第77页例4和第78页“想想做做”;

第七课时教学第79页练习十二;

第八课时教学第80页例5和第81页“想想做做”;

第九课时教学第82页练习十三;

第十课时教学第83页乘法口诀表和第84页“想想做做”;

第十一课时教学第85页例6和“想想做做”;

第十二课时教学第86页练习十四;

第十三课时教学第87页复习第1~5题;

第十四课时教学第88~89页复习第6~11题。

二﹑编排结构

(一)知识点的前沿后续

(二)本单元教学内容结构

表内除法和表内除法(二)

例1:7的乘法口诀

练习十一

单元复习

例2: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例3:8的乘法口诀

练习十二

例4: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

例5: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练习十三

乘法口诀表

练习十四

例6: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

三、学生学习困难分析

1、对乘法口诀掌握不够熟练,审题时忽略关键词

一盒巧克力有45颗,至少添上()颗,才能正好分给7个小朋友,每人分到()颗。至少拿走()颗,也能正好分给7个小朋友,每人分到()颗。

应对措施:加强乘法口诀的记忆,用多样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乘法口诀,例如对口令,利用课前三分钟背诵口诀等;在做题时引导学生养成圈、划关键词的习惯。

2、混淆运算符号

8×2=

8×4=

8×8=

8×1=

8÷2=

8÷4=

8÷8=

8÷1=

应对措施:加强口算练习,增加读题口算的训练。

3、混淆数量关系,滥用乘除法

应对措施:资源要对比呈现,读题时请学生找关键词,解决问题后多问为什么,比如“为什么第一小题要用除法解决,而第二小题要用减法解决”?

四、教学建议

1、7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例1的教学,要通过现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已有的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编出7的乘法口诀。教学时,可以先指名背一背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再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计算几个7相加的和,完成例1中表格的填空,为编制7的乘法口诀作好准备。在学生经历了计算几个7相加的过程之后,可以通过“3个7是多少”“5个7是多少”等问题,引导学生初步记忆几个7的连加结果,从而适当分散后面记忆口诀的难点。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算三角形个数时,你能想到什么?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进而产生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学习需求。有关7的各道乘法算式的积和相应的乘法口诀,可以先让学生试着填一填,再组织学生展示各自所编的口诀,辨析编出的口诀是否正确。继而,指导学生记忆7的乘法口诀。可以让学生先读一读,记一记,体会哪几句口诀容易记住,哪几句口诀难记一些;再说说自己打算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口诀,鼓励学生用富有个性的方法进行记忆。接下来的“想一想”,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分别用了哪一句口诀。

第71页“想想做做”第1题,要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说一说发现的规律,弄清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学会用已知的一句口诀推想相邻口诀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记忆口诀的水平。第2题紧承第1题进行练习,要启发学生通过思考进一步弄清相邻两句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第3题,可以在师生之间或同学之间进行活动,以增强练习的趣味性,提高学习的效率。要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单独与他们出口诀,说算式,还要注意加强诸如“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等几句难记一些的口诀的练习。第4题,重点要让学生能正确计算,并交流计算时各用了哪句口诀。第5、6题,完成解答后要让学生说说解题时的思考过程,力求做到有条理地表达。第7题,可以先让学生填一填,再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从而为学习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作准备。

例2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掌握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例2中的情境图,分别说说对两个问题的理解,明确:求“可以扎几个花环”,就是把28朵花按每7朵一份去分;求“平均每个花环有几朵花”,就是把28朵花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几朵。由此,让学生列出两道除法算式,并试着利用已有的计算经验口算出得数。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比较和交流,突出计算这两道除法式题都要用同一句乘法口诀,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考方法。

第72~73页“想想做做”,要注意通过比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联系,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考方法。第1题要让学生在计算后,观察每组中的三道题,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算式直接写出相应除法算式的商,加深对乘、除法关系的认识,明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第2题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开展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熟悉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第3题,可以让学生直接把得数填在书上。练习时,要提醒学生一边想口诀,一边写除法算式的商,同时要注意统计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发现学生平时容易算错的题,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第4题,是由文字和图画共同呈现信息的实际问题。要适当帮助学生弄清题意,认识到左边一题是把42颗山楂,每6颗穿成一串;右边一题是把42颗山楂平均分成7串。解答后,要通过比较,让学生弄清这两个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加强对除法含义的理解。第5题可以先让学生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并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每排拼7块”也是解决问题必不可少的条件。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解答,并组织反馈。第6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解答,再说说是怎样找到题中缺少的条件的,又是怎样列式解答的。

2、练习十一

(1)要重视对乘法口诀的记忆。教学第1题时,要通过不同的形式组织学生背诵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并重点了解学生的记忆情况。对一些容易混淆和较为难记的口诀,如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等,要加强诵读和比较,并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记忆这些口诀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对7的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

(3)要让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第7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通过交流,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这组题目的内在联系,掌握基本的思考方法。第8题,要让学生说一说两个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独立完成解答,说说解答每个问题的思考过程,使学生体会认真分析问题的重要性。第9题可以先出示第一问,让学生读一读题目,说说用买4支钢笔的钱买圆珠笔,可以买几个几支,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解答。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借助实物或图示帮助学生理解。然后出示第二问,让学生独立完成解答,并交流解题时的思考过程。第10题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直观图思考:摆一个这样的物体要几个小正方体?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用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摆一摆,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摆这样一个物体要用7个小正方体。然后让学生完成解答。

3、8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例3的教学,要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大的探索空间教学时,可以先出示一个由8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大正方体,引发学生进行观察,通过交流明确:摆1个大正方体需要8个同样的小正方体,由此提出问题:摆2个大正方体要用几个小正方体?摆3个呢?……摆8个呢?让学生根据上述问题,先计算,再填表。在此基础上,提出独立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要求,让学生根据填表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把教材中的口诀填写完整。接着,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所编的口诀,并辨析各自所编的口诀是否正确。最后,组织学生读、记口诀。对于8的乘法口诀中比较难记的几句,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选择恰当记忆方法,灵活地进行记忆。

教学第76~77页的“想想做做”第1题时,考虑到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练习过类似的题目,对相邻两句乘法口诀间的联系已有一定的认识,可以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每组算式的特点,说说自己的发现,再进行计算。要提醒学生充分利用在这道题中发现的规律更好地记忆8的乘法口诀。第2题要启发学生利用在第1题中发现的规律,不计算,直接完成填空。同时,还可适当增加一些用某一口诀的得数加8推出后一句口诀的练习。如,二八十六,16加8得24,三八二十四;24加8得32,四八三十二。第3题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或在同桌间开展行,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从活动中受益。同时要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单独与他们进行对口令练习,也要注意加强诸如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等几句积较大的口诀的练习。第4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时,要提醒学生根据乘法口诀直接写出得数。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哪些题在计算时用的是同一句口诀。第5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第6题可以先让学生看图说说求一共有多少个★,就是求什么,再独立完成解答,并组织交流。第7题可以先让学生填一填,再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从而为学习用口诀求商作准备。

例4的教学,重点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经验,通过独立思考来掌握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时,可以先出示题目,让学生说一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并以列表的方式对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整理,以帮助学生理解题中花边的长度、平均分成的份数、每段的长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由此,列出两道除法算式,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完成计算,再交流商各是多少,各是怎样想的。在交流的过程中,要通过比较,突出计算这两道除法式题都是用的同一句乘法口诀,从而使学生掌握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考方法。

第78页“想想做做”第1题,可以先组织学生观察每组中的三道题,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联系,并根据乘法算式直接写出相应除法算式的商,以加深对乘、除法关系的体验,进一步明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第2题可以组织学生在同桌间开展活动。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一句乘法口诀说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第3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再核对得数并选一些题让学生说一说用的是哪一句口诀。还要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并提醒他们注意一些容易算错的题。第4题既要使学生在计算和比较中认识到看清运算符号的重要性,也要注意让学生说出计算每道题所用的不同的乘法口诀,以提高学生应用乘法口诀进行乘、除法运算的水平。第5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指名说一说解题的思考过程。

4.练习十二

思考题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反馈时,要着重让学生说一说解题时的思考过程。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启发他们根据得数是24的乘法口诀,思考乘法算式中乘数可能是哪两个数,再看这两个数的差是不是2,然后确定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五、课时设计

自主迁移方法建构

——苏教版二上《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0-71页例1,“想想做做”1-7。

【教材简析】

已有的知识经验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后续的知识内容

①1~6的乘法口诀

②求相同加数和的简单实际问题

①7的乘法口诀

①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②8、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乘法,知道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在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乘加、乘减后,学生积累了编乘法口诀的经验,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经验基础。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编出7的乘法口诀,理解每一句口诀的含义。

2.能够熟练地记住7的乘法口诀,利用口诀正确地进行7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3.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重难点】

重点:编拟7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含义。

难点:熟练地运用口诀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唤醒经验

谈话:之前我们学了1到几的乘法口诀了?(1~6)。你们都记住了吗?我们一起背一背。一一得一,预备起。

学生背1~6的乘法口诀。

提问:大家背得真熟练。一句乘法口诀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前面的两个数是?对,是乘数。乘数后面还有?是的,还有积,我们之前就是这样编出1-6的乘法口诀的,是吗?

谈话:那你们猜猜,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没错,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7的乘法口诀)。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的小朋友就坐端正,看看哪组动作最迅速。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1~6的乘法口诀,唤醒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经验,为接下来的活动做铺垫。)

二、提出问题,自主探索

1.“我会填”—计算几个7相加的和

(1)问题引领

谈话:瞧,小明正在用▲摆漂亮的图案呢,想不想一起去看看?

提问:摆1只小船用7个▲,摆2只这样的小船要用几个▲?摆3只、4只……7只呢?先别急着回答,请大家拿出学习单一,完成表格,看看谁能算得又快又对。

(2)自主探究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如有错误资源,先展示错误的,再展示正确的。

(3)资源呈现、层次交流

层次一:呈现资源

交流:老师选取了两位小朋友的学习单,让我们来看看,你是同意第一份还是第二份?

①计算错误,14+7=22,导致后面表格填写全错。

②计算正确。

预设:我同意第二份,因为第一个小朋友算错了,14+7=21。

层次二:初步记忆

提问:从这张表格中,你能看出5个7相加是多少吗?

预设:5个7相加的和是35。

提问:是的。28是几个7相加得到的?几个7相加是42?

预设:28是4个7相加得到的,6个7相加是42,表格里都有。

学生记忆。

(4)思维完善

提问:有哪位小朋友已经记住了?请你说一说。真棒,还有谁想来试一下?请你来。说得真流畅,让我们像他一样,再来说一说。

学生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摆小船需要多少个▲的问题,组织学生计算几个7相加是多少,引导学生初步记忆“几个7”相加的结果,为编制和记忆口诀做准备。)

2.“我会编”—自主编写7的乘法口诀

提问:回忆刚才我们填写表格的过程,算三角形的个数时,你能想到什么?

预设:按每次算的结果,我们可以编出7的乘法口诀。

谈话:你真善于思考,是啊,如果用乘法口诀来计算,会算得更?对,更快。

提问:你们想不想自己去编7的乘法口诀?大家先别急,先读一读老师的探究小提示,在听到“开始”之后再行动哦。第一步:写一写,在学习单一上写出乘法算式的得数,第二步:编一编,根据你的乘法算式编出口诀;第三步:说一说,和同桌交流你编出的口诀。都明白了吗?让我们开始吧。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编出的口诀,教师巡视指导,选取学生资源。

资源一:计算正确,但乘法口诀中缺了“十”。

资源二:正确的资源

交流:大家都坐得很端正,看来都完成了。老师请了两位小朋友的想法上讲台,先来看第一位小朋友的,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他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但是在乘法口诀中,他没有把得数写完整。七七四九是不正确的,应当写七七四十九。

评价:你不仅观察得很仔细,还给他提出了修改的建议,都可以当大家的小老师了。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位小朋友的,谁能看懂他是怎么想的?请你来。

预设:他先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数,然后再编口诀。因为1×7=7,所以可以编出一七得七这个口诀,因为2×7=24,所以能编出二七十四的口诀……

交流:你们同意这位小朋友的想法吗?同意的小朋友坐端正。

层次二:对比资源,规范书写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份学习单,你更喜欢哪一个?

预设:更喜欢第二个。

追问:为什么更喜欢第二个?

预设:因为第一个小朋友写得更规范。

提问:刚才,我们已经编出了7的乘法口诀,我们先一起声音整齐地读一遍。声音真响亮,接下来,让我们玩一个小游戏。老师将会出示带有乘法口诀的卡片,请大家抢答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准备好了吗?

教师打乱顺序,出示“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的卡片,学生抢答。

提问:小朋友们说得又对又快,老师要为你们点赞。现在,你们能快速写出这三个算式的得数吗?谁来说一说?

预设:7×2=14,7×1=7,7×3=21

提问:你们同意吗?在计算的时候应该想哪一句口诀?

预设:二七十四、一七得七、三七二十一。

提问:是的。今天我们一共编了7句口诀,我们从第一句看起。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若无学生回答,则引导他们观察相邻两个乘法口诀的得数)

预设:下面一个口诀的得数比上一个多7,上面一个口诀的得数比下面一个少7。

评价:你真善于观察。你们也发现了吗?让我们快速地把这些乘法口诀读3遍,尝试记一记。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6个7比5个7多(),比7个7少()。

谈话:运用刚才发现的规律,你能口答出这道填空题吗?我们一起说。

学生齐说6个7比5个7多7,比7个7少7。

提问:在这些口诀中,你觉得哪几句容易记住,哪几句比较难记?

预设:我觉得一七得七、二七十四、四七二十八容易记住,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有点难记。

学生可能回答没有难记的。则提问:在计算5×7时,如果我们忘记了口诀,就可以想哪句口诀?

预设:四七二十八。

追问:或者想哪句口诀?

预设:六七四十二。

评价:同意的小朋友坐端正。看来大家能够灵活地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了。

(设计意图:通过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充分的数学交流机会,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1.“我会算”——利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谈话:让我们先来看一看第一关。请大家先完成第一关的第一组题(“想想做做”第1题),写完后把笔放下坐端正,看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提问:这两道算式的得数是多少?第一道是?是的,28。第二道呢?还是28。第三道?也是28。明明算式不一样,为什么它们的得数是一样的?第一道算式算的是几个7相加的和?你来说。

预设:3×7+7,先算3个7相加的和,再加一个7,就是4个7相加的和。

追问:那4×7和7×4,这道算式计算的是几个7相加的和?

预设:4个7相加的和。

谈话:同意的小朋友坐端正。原来,这三道算式计算的都是4个7相加的和,所以这组算式都可以用哪句乘法口诀来计算?对呀,四七二十八。接下来的两组题,请大家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答案,做错的学生订正。

谈话:看来第一关并没有难倒大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二关(“想想做做”第4题):我会算。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看看黑板上的乘法口诀,然后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开火车报得数,说口诀,校对后学生订正。

2、“我会用”——利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谈话:接下来的难度要升级了,小朋友们要睁大眼睛看好啦!让我们来看第三关(“想想做做”第7题),看看谁填的又快又对。

提问:你们在填这四个填空时分别要用到哪句乘法口诀?一起说。

预设:三七二十一、五七三十五、四七二十八、六七四十二。

谈话:接下来,我们要进入第四关了,请看黑板。

谈话:让我们一起把问题读一读。

提问: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知道什么?

预设:要知道一只七星瓢虫上有几颗星。

提问:是的,那你知道一只七星瓢虫背上有几颗“星”吗?

预设:有7颗,图上都有。

提问: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那就赶紧列式计算吧。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做错的学生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选取资源。

7×6=42(户)

交流:和这位小朋友一样的请举手。你能说说他是怎样想的吗?

预设:7表示一幢楼房有7层,6表示每层住6户,他算出了7个6相加的和是42,用的口诀是六七四十二。

评价:说得真棒,比老师说得都要好。你们同意吗?和他想法一样的请举手。如果做错了,请小朋友们现在订正。

(设计意图:在编制口诀之后,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促进记忆,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回顾课堂,总结新知

交流:同学们都很厉害,通过了闯关大挑战。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

预设:学会了7的乘法口诀,知道在忘记某一句口诀时,可以想它的前一句或者后一句……

总结:看来大家这节课收获很多,学习得很认真,课后,请大家把7的乘法口诀读给同桌听一听,互相背一背。

THE END
1.乘sheng可以组什么词2、千乘之国,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https://edu.iask.sina.com.cn/jy/2JRVfFY3VR1.html
2.乘的组词用“乘”字组词 本文分类:组词大全 发布时间:2013/7/3 乘chéng;shèng [chéng] ①用交通工具或牲畜代替步行;坐:乘车。 ②介词,利用(机会等):乘机。 ③数学上的求积方法:乘法。 [shèng] ①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乘舆。千乘之国。 ②古代称四为乘:乘矢。乘壶。 ③中国春秋时晋国的史书称“乘”,http://www.kulasuoluhui.com/zhishiku/24622.html
3.带有乘字词语乘的组词乘其不备 乘其不意 乘具 乘凉 乘凌 乘凶 乘刚 乘利 乘利席胜 乘务员 乘劳 乘势 乘势使气 乘化 乘危 乘号 乘坎 乘坐 乘坚策肥 乘坚驱良 乘垲 乘城 乘埶 乘塞 乘墉 乘壶 乘处 乘奔 乘客 乘居 乘屋 乘属 乘幂 乘干 乘广 乘御 乘快 https://www.chazidian.com/ziciyu4E58/
4.乘字组词大全带乘的词语有哪些乘間投隙、乘黃、坦克乘員、佐乘、最上乘、珠乘、衷乘、志乘、大乘起信論、大乘佛教、大樹底下好乘涼、琴高乘鯉、避乘骢、乞儿乘小车、乘輿播越、識乘除、加減乘除、齒甘乘肥、小乘戒、九九乘法表、乘龍佳壻、履機乘變、摶柱乘梁、託乘、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https://www.zhcidian.com/cidian/zuci/1639.html
5.乘组词乘字可以怎么组词能组什么词乘怎么读: 乘,读音为:chéng,shèng,偏旁部首:丿(丿字旁),单一结构,共10画。 乘的意思: [ chéng ] 1.骑;坐(交通工具) 组词:乘马。乘车 2.趁;就着 组词:乘便。乘隙 3.运算方法之一。最简单的是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的数的运算。 4.佛教的教理和教派 组词:大乘。小乘 [ shèng ] http://zidian.gjcha.com/4E58__zuci.html
6.乘组词乘字组词乘的组词乘怎么组词乘字怎么组词?查典乘字组词为大家提供最全的乘的组词共计274条,乘可以组什么词?乘组词内容包括乘组词两个字的,乘字四个字的成语组词等乘组词。https://cidian.yw11.com/zuci/%E4%B9%98
7.乘字可以组什么词乘字可以组什么词,问答社区 问答社区 疑难解答 问题解答 开头带乘的组词 乘的拼音和解释 乘 拼音chéng,shèng 注音ㄔㄥˊ,ㄕㄥˋ, 笔划10 繁体 五笔TUXV 五行金 基本释义 乘〈动〉(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木,表示人爬在树上。“大”象“人”正面。本义:登,升)同本义乘,升也。——《玉篇》亟其https://m.hao86.com/zi_ask_9b9c7143ac9b9c71_kyzsm/
8.乘组词乘字怎么组词可以组什么词动词 登、升。《史记.卷八二.田单传》:【查看乘字意思】 「乘」字开头的词语 乘鄣 乘坐 乘潮 乘机 乘数 乘机应变 乘凉 乘流 乘龙 乘人之危 乘马 乘桴 乘龙快婿 乘月 乘胜 乘夜 乘其不意 乘其不备 乘便 乘轻驱肥 乘险抵巇 乘障 http://www.yuwenke.com/zuci/cheng22.html
9.骑可以组什么词语汉字骑可以组什么词语骑可以组什么词语 汉字骑可以组什么词语 1、骑马找马[qí mǎ zhǎo mǎ] 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也比喻一面占着现在的位置,一面另找更称心的工作。 2、骑兵[qí bīng] 乘马作战的部队。主要使用骑枪、马刀、轻重机枪和轻型火炮等武器。既能乘马作战,又能徒步作战。通常执行追击、截击、奔袭https://m.yxlady.com/jingyan/1201896.shtml
10.帅字都能组什么词帅字可以怎么组词帅字组词:将帅、帅才、统帅、挂帅、元帅、乡帅、兵仙神帅、帅乘、帅厉、帅意、领帅、韩信挂帅、节帅、三军统帅、酋帅、帅性、旅帅、虓帅、寓理帅气、帅垣、主帅、牵帅、队帅、帅长、拜帅。 1帅字含义 1.军队中最高的指挥员:元帅。将帅。帅旗。帅印。 http://www.chusan.com/zhongkao/241370.html
11.乘开头能组哪些词组词【乘】开头能组哪些词 1 .乘便趁着方便的机会。《文选.贾谊.过秦论》:「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2 .乘槎乘坐竹木编成的筏。传说旧时天河与海相通,海边的人每年八月见木筏往来;有人遂带粮食 3 .乘车乘坐车辆。如:「请问一下,到台中要去那里乘车」https://www.zcdian.com/zuci/11621.html
12.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0篇)3、出示第二组词语(描写船夫驾驶技术的) 操纵自如手忙脚乱左拐右拐平稳 (1)指明读,小组读,齐读。 (2)船夫的驾驶技术怎么样?(特别好) (3)船夫驾驶技术好,理由是什么?(操纵自如) (4)能给他找个意思相近的词吗?(得心应手) 4、出示第三组词语(描写人物) https://mip.ruiwen.com/jiaoxuesheji/4367043.html
13.《历代古诗文名篇大典》卷17.6401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杨柳枝词 【唐代】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后宫词 【唐代】 白居易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为薛台悼亡 【唐代】 白居易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99178026_1099178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