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pdf

1.认识“楼、依”等12个生字,会写“楼、依”等10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

教学1司语O

目标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重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

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1.认识“楼、依”等6个生字,会写“楼、依”等5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

语。

目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具

教学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设计意图:学习古诗

1.小朋友,你们喜欢背古诗吗?谁来背就从背诵古诗入手。古

两首听听。诗,背起来朗朗上口,

2.今天我们要来学一首新的古诗,看老正是低年级小学生喜

师写课题。(师板书课题:登鹳雀楼)欢做的事情。】

导入3.小朋友,课题上哪个字你已经认识了?(结合学生回

()分答教学生写“楼”,并指导书写)题目应该怎么读才能读准

钟节奏?(登/鹳雀楼)

4.课题还有不理解的吗?

5.结合学生的疑问,教师讲述(课件出示2):鹳雀楼名

称由来:鹳雀,是一种鸟,形状像鹤。在山西永济县的黄河

边上,有一座楼经常有鹳雀停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给它取

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鹳雀楼。大家看,这就是鹳雀楼。(师

贴图)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之前,我们先来看

看要求。(课件出示3)

要求:

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②看看从这首诗里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你没有读

懂?

③数一数这首诗有几句。

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倾听,感受古诗诵读的节

奏和停顿。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指名读古诗,检查读的效果。(教师点评)

“尽”是前鼻音,“层、黄、穷”是后鼻音,“依、欲”

新课

是整体认读音节。

3.领读、齐读。

()分

三、图文结合,细读品味。

过渡:有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很多美丽

的风景,他看到了什么呢?咱们一起去看看。

1.请小朋友打开书,自由地读诗,看看图,想一想:诗

人王之涣登上楼以后看到了什么?

2.交流:你和王之涣在鹳雀楼上看到了什么呢?

(白日、群山、黄河、大海)

在交流过程中相机地送一些词语帮助他们积累。(课件

出示5)如:即将落山的太阳、连绵起伏的群山、奔流不息

的黄河等。(板书:落日群山黄河)

3.作画:假如老师想把你们看到的画下来,你能帮帮我

吗?

(1)白日依山尽。

“白日”在诗中指傍晚落山的太阳。在师生共同的作

画中达成一致:太阳要和山靠得近些,并且在一点一点往下

落。

结合诗句猜一猜哪个字是太阳和群山靠得近的意思,

(依)再猜猜,最后太阳躲在大山背后不见了。(板书:夕

阳)哪个字告诉我们太阳不见了。(尽)(板书:依尽)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小朋友,见过夕阳西下的

景象吗?(学生描绘)

看到这么美的情景你会情不自禁地说些什么呢?

教师动情地以描绘作结:(课件出示6:夕阳落山图)太

阳渐渐收起刺眼的光芒,连绵起伏的群山披着夕阳的余晖,

显得十分壮丽!

(指导学生朗读)

继续作画:我们在楼上还看到了黄河,黄河是怎样的一

(课件出示7)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

九个省、自治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

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

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设计意图:课前搜集

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资料,把自己搜集的成

在上游,有混水、洗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果展现出来,锻炼了学

河,下游有伊河、洛河。两岸缺乏湖泊,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很小,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

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300米,水深一般为2.5米,有

的地方深度只有1.21.3米。

(2)想象黄河流向大海的景象,并指导朗读诗句二:黄河入

海流。

小朋友,站在鹳雀楼上,你还能看到什么?(课件出示8)

出示文中插图。(看看文中的图,想象一下)

如:归舟、小岛等,教师用画笔将画面变得更为丰富。

(课件出示9)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又想到了什么呢?

(3)(课件出示10:诗人登楼图9)出示: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①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你有没有登高的经历呢?

学生畅谈:自己站在高处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经【设计意图:联系学生

历。生活经验,谈谈登高的

②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什么呢?经历,感受古诗表达的

这两句诗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板意思,就变得很容易

书:站得高看得远)了。】

③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怎么样呢?

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过渡语:我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读一读。

2.指导朗读

(1)注意诗句的节奏,体会作者的心情。

(2)朗读。先试读,再指名读,读后评议。

(3)有感情朗读。《登鹳雀楼》这首诗虽然只有短暂的

四行,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风景,让我们再美美地读

一读(交流读后的感受)

3.当堂背诵

4.教师小结:学习了这首诗,我们明白了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五、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听到同学们动听的读书声,课文里的生字很想跟我们

交朋友。看,它们是谁?【设计意图:多元认

1.交流识记字形。字,是部编版教材强调

(1)字源识记:“川”,是象形字,教学时可以出示甲的重点,书写的指导,

骨文字形对照识记。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

(2)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楼、依”,“木、彳”分别使学生爱写字、会写

表意,右半部分表音。字。】

(3)组词扩展法识记:“欲”,可组词为“欲望、食欲”。

(4)熟字相加的方法识记:“谷”加“欠”是“欲”。

2.教师指导书写。(课件出示11)

“楼”左窄右宽,“木”横笔在横中线上方,“米”的

横笔与“木”的横笔大致持平,撇笔伸向“木”侧,捺收笔

于横中线;“女”的撇点的折点在横中线,撇短点长,末笔

长横比“米”略宽。

“依”左窄右宽,“彳”两笔在横中线上侧相接;“衣”

的首笔点在竖中线右侧,长撇从横笔中部起笔,撇至“彳”

侧,竖提的竖段在竖中线左侧,末笔从竖中线起笔。

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

师一起比划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

匀称。

3.学生练习写字。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

作业展评。

板书登鹳雀楼

内容群山黄河夕阳依尽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汉字

louyijinhuangceng

高()()傍()头()河云()

2.用自己的话把《登鹳雀楼》的意思说一说。

3.说说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自目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参考答案:

1.楼依尽黄层

2.太阳渐渐收起刺眼的光芒,连绵起伏的群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滔滔的

黄河水奔向大海。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3.白日:傍晚落山的太阳。依:靠着。尽:完,指太阳落下去了。

第二课时

1.认识“瀑、布”等6个生字,会写“照、炉”等5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

词语。

2.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课件

一、激发兴趣正确读诗。【设计意图:出示庐山

(课件出示13:庐山风光图)风光图,直观、形象地

师:庐山美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庐山的美?展现庐山之美,为接下

生:烟雾缥缈、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山青水秀...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师:是呀!庐山的美是说不尽的,喜欢画画的人来到

导入庐山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画笔;喜欢作诗的人来到庐山更会

()分脱口而出吟诵诗歌。1300多年前,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钟人李白第二次上庐山时,被庐山瀑布的壮美深深陶醉了,

于是写下了一首《望庐山瀑布》,想读读这首脍炙人口的

不朽名作吗?(板书:《望庐山瀑布》)

生:想!(学生翻书,迫不及待地小声读起古诗来)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大声朗读这首诗,把每个字读

正确,每行诗读流利。

新课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学“瀑、布”的韵母都是“u",以“p”和“b”为声【设计意图:鼓励学生

()母的两个字易混。注意“照、川”是翘舌音,“烟”是前在学习古诗时,读准字

分钟鼻音。音,读准节奏,学会多

2.边读边想,看自己能读懂哪些,还有什么不懂的?元识字。扫清阅读障

读准诗的节奏和停顿:(课件出示14)碍,为下面的分析做准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备。】

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开火车读。

4.点拨评价。

5.出示生字,识记生字

zhaoluyanguachuanpubuyao

照炉烟挂川瀑布遥

①源识记:“川”,是象形字,教学时可以出示甲骨

文字形

对照识记。

②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遥、烟”,“1_、火”分别

表意,右半部分表音。

③熟字相加的方法识记:“瀑、烟”。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一)品析“日照香炉生紫烟”。

1.引导:同学们,看图,(课件出示15:香炉峰图):

日照香炉生紫烟

这是什么地方?(香炉峰)你还看到了香炉峰上有什

么?(板书:香炉峰)

(峰顶升起的紫色烟雾、陡峭的岩壁、急速直下的瀑布)

2.这一句诗中哪一个字写出了紫烟的美?(生)能说

说你的体会吗?(板书:生)

①“生”紫烟的“生”把紫烟写活了,好像源源不断【设计意图:古诗比较

地产生着。抽象难懂,一定借助图

②“生”紫烟的“生”让我感到庐山好像妈妈,紫烟片或者联系自己的生

就是她的宝宝,这些紫烟宝宝调皮地不停挣脱出庐山香炉活实际来理解词语和

峰的怀抱。句子。】

(你的想象真是别具一格),你还能从这个“生”字里

感受到什么?

③太阳出来了,紫烟把庐山唤醒了,鸟儿也开始婉转

啼叫,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你能读出生机勃勃的“紫烟”吗?

(二)品析“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1.谁见过瀑布,说一说瀑布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瀑布从山崖上飞落下来,像一条白丝带挂在山前。)

(课件出示16:庐山瀑布图):遥看瀑布挂前川

2.引导:这是一个怎样的瀑布?(课件出示17:庐山瀑

布图):飞流直下三千尺。

从“飞流直下”看出瀑布快、急、猛。从“三千尺”

看出瀑布太长了。

2.瀑布的快、急、猛、长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板

书:快猛长)

这瀑布简直太雄伟、太壮观了。

(三)品析“疑是银河落九天”。

(课件出示18:银河图,瀑布图):疑是银河落九天。

1.老师和你们一样,被这奔腾飞泻的瀑布深深吸引。站

在这瀑布下的李白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①他应该陶醉不已。

②他也许觉得自己到了仙境。

③他被这壮美的瀑布迷住了,好像不知道究竟是在人

间还是在天上。

2.(说得太妙了!老师觉得你的思维火花真灿烂!)

你从哪个字能体会到李白的这种心境?(板书:疑)

从“疑”字可以让我体会到。

师:“九天”指天极高,表现瀑布之高。“九”不是实

指。

3.那这句话应该怎么读呢?

(学生自由练习读,努力读出如梦似幻的飘渺感。)

4.李白在庐山的瀑布中陶醉了,我们在李白的诗歌中

陶醉了,想跟着老师来读这首《望庐山瀑布》吗?

(课件出示19):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导朗读,注重节奏韵律,重点把握“生、挂、飞流

直下、疑、落九天”)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吟诵。在反复读的过程

中背诵这首古诗)

(四)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谁会背这首古诗?

(指名吟诵,评价朗诵)

2.你能从这首诗中体会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诗人赞美了瀑布的壮美。

②诗人也抒发了对秀美山川的热爱。(板书:热爱赞

美)

3.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20)出示生字课件:田字格:照炉烟挂川

1.指导书写:教师在黑板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

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

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照”上下结构,“昭”窄、大,“八、、”宽、扁,“昭”

日窄“召”宽,“刀”在右上格,“口”上宽下窄,竖笔在

竖中线右侧,顶部在横中线;“八”上合下开。

“挂”左窄右宽,提手旁横笔在横中线上方,“圭”,

两“土”分写横中线上下,竖笔垂直对齐,上“土”的底

部在横中线。

2.学生练写。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

板书

香炉峰生快猛长疑

内容

热爱赞美

1.解释词语

生:遥:三千尺:。

2.()香炉()紫烟,()瀑布挂()。

3.用自己的话说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思。

1.生:烟雾冉冉升起的样子。

遥:远远地。

三千尺:形容瀑布很长。

2.日照生遥看前川

3.那奔流直下的水柱从峭壁上一泻千尺,恍惚间好像银河从云端坠落。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低年级儿童的语言特点就是形象具体,如何将抽象简练的语言变成学生可以理解的生

活语言,如何使抽象概括的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明晰的印象,

这是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直在思索的一个问题。

在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几点来落实。

1.读诗看图,感受诗意。

课文插图能够帮助学生明像入境,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诗看看图,说说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了课文插图的提示,学生一下就知道了诗句描写的景物。

2.画一画诗,解读诗意。

我让学生指导我把诗人看到的画下来,学生在指导的过程中强调了太阳是靠着山很近的,

一点一点落下去的。在作画的过程中,学生轻而易举地就感悟到了“依”,感悟到了“尽”。

3.读一读诗,理解作者的诗情。

在抓重点词理解这句古诗,感悟这句诗的非凡意境后,再让学生从“疑”字着重体会

诗人的如痴如醉,更能让学生从侧面感受到瀑布的形态美。还是这个“疑”字,让学生真

正融进古诗中,融进意境中,感受到诗人激越的创作情绪。

不足之处:

诗歌的朗读范读得还不够,最好能配乐朗读。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上鹳雀楼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名

诗。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发感想。其中的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蕴含“站

得高,看得远”的深刻哲理,成为传诵千古的佳句。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

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年一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

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

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其诗“白日依山

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家喻户晓。

李白(701年一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土,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

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王之涣、李白描写大自然的古诗: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看拼音,写词语。

loucenghuolushanchuanguazaijintou

二'填空。

1.“烟”字用音序查字典,查()字母,用部首查字查()部。

2.“照”用音序查字法,查()字母,用部首查字查()部。除部首外

还有()画。

3.“楼”共()笔,第十一笔是(),部首是()。

三、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年是银河落九天()

①不相信②难于解难于断定的③猜忌

2.白日依山尽()

①依靠②同意③按照

3.欲穷千里目()

①需要②将要③想要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课文整体梳理。

1.《望庐山瀑布》是()朝诗人()写的,这首诗是作者看到O时写的。我还知道《》也是

他写的。

2.《登鹳雀楼》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著名诗人()。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登楼看到的(),后两

句抒发诗人登楼时的()。

五、重点段落品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1.把诗句补充完整,写在横线上。

2.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诗句: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

悬挂在山前。

诗句:

3.这首诗中最后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根据不同的语境运用诗句。

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看瀑布。当我看到长长的瀑布从山顶飞快地直泻下来,那么壮观,我

不由得想起一句诗:“,

一、楼层火炉山川挂在尽头

二、l.y火2.z八、、93.13〈木

三、1.②2.①3.③

四、1.唐李白庐山瀑布静夜思

2.唐王之涣景物情感

五、1.疑是银河落九天。

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3.运用了比喻与夸张的手法,表现作者对大自然惊心动魄之美的惊叹。

THE END
1.目字组词推荐工具 在线翻译 英汉词典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简繁互转 成语大全 汉字拼音转换 文字竖排 字典 五笔编码查询 诗词大全 歇后语 英文缩写大全 汉字笔画查询 在线组词 成语接龙 拆字 近义词反义词 手语翻译 在线云拼音输入法 在线拼音输入法 在线五笔输入法 86版 在线仓颉输入法 在线二笔输入法 在线五笔输入法 98版 https://zuci.51240.com/%E7%9B%AE__zuci/
2.带目字的成语1、带目字的成语:面目全非、目中无人、耳聪目明、目不暇接、目瞪口呆、历历在目、赏心悦目、眉清目秀、目光炯炯; 2、极目远眺、引人注目、目不转睛、光彩夺目、举世瞩目、触目伤怀、触目惊心、耳濡目染、瞠目结舌、众目睽睽、游目骋怀; 3、璀璨夺目、头昏目眩、有目共睹、拭目以待、死不瞑目、巧立https://m.yyk.iask.sina.com.cn/q/87raFMJPiuGR.html
3.盼组词四字成语.docx盼组词四字成语 【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寸阴若岁】岁:年.一刹那象过一年.形容非常殷切地期待和盼望.【举首戴目】举:抬起;戴目:仰视的样子.形容望着远处而有所期待或殷切期待.【倾耳戴目】戴目:仰视的样子,指望着远处.形容期待、盼望的样子.【倾耳拭目】倾耳:侧着耳朵;拭目:擦眼睛.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008/5023101102010001.shtm
4.目和手组成的成语,带有目手两个字的四个字词语组词大全手挥目送、 目披手抄、 带有目手两个字的四个字词语组词大全 【成语】: 目治手营 【拼音】: mù zhì shǒu yíng 【解释】: 亲眼观察,亲手试验。 【出处】: 严复《天演论·导言》:“先后间出,目治手营,穷探审论,知有生之物,始于同,终于异。” https://www.360doc.cn/article/67691349_952988940.html
5.耳怎么组词语和成语,耳字组词和拼音多音字解释耳字组词四个字的词语 遮人耳目 俯首戢耳 口耳之学 洋洋盈耳 以耳代目 挠腮撧耳 耳视目听 贵耳贱目 耳目喉舌 掩耳盗钟 马耳东风 禾头生耳 蹑足附耳 如雷贯耳 耳视目食 充耳不闻 眼跳耳热 风吹马耳 口耳相传 盗铃掩耳 耳软心活 当耳边风 属垣有耳 长目飞耳 https://www.lishixinzhi.com/qz/511578.html
6.金字组词大全,带有金的词语成语四个字的组词四个字的金字组词: 良金美玉 金钗细合 金玉其质 齐人攫金 金章玉句 家累千金 断金之交 一字百金 钿合金钗 铄金点玉 真金不怕火来烧 怀金拖紫 黄金时间 玉友金昆 金石不渝 鸣金收军 金石良言 金马碧鸡 玉质金相 金匮石室 六朝金粉 金口木舌 千金市骨 金舌蔽口 金钗换酒 金口玉牙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920/17/67691349_936728170.shtml
7.成语百科成语百科大全网_为广大网友提供全面解释成语出处,成语典故,查阅各类成语如四字成语,成语故事,成语接龙,描写人物的成语等。https://www.airlinesgd.com/
8.使用祥字怎么组词语及拼音组词祥字组词四个字的词语 瑞彩祥云 作善降祥 瑞气祥云 龙凤呈祥 祥麟威凤 不祥之兆 威风祥麟 祥云瑞气 和气致祥 威凤祥麟 王祥卧冰 吉祥止止 遵厌兆祥 祥风时雨 遇难呈祥 遇难成祥 麟趾呈祥 佳兵不祥 吉祥如意 不祥之征 祥字组词四字成语带有解释 https://www.027art.com/xiaoxue/HTML/13885845.html
9.丁的艺术字丁头像图片丁的笔顺丁字组词丁的艺术字体 丁透明头像图片 丁汉字动态标准笔顺(手把手教写丁字) 丁笔顺分步演示图(一笔一画写丁字) 丁字笔顺 丁字笔画 丁字笔划 一丨 丁的读音 丁有2种读音 丁是多音字 丁dīng zhēng 丁部首 丁笔画数 丁繁体字 丁真笔字http://www.yishuzi.com/font/564b03.htm
10.组词组词开头的成语包含组词的成语 析圭分组 解组归田 传圭袭组 以索续组 重珪迭组 鸣玉曳组 重圭叠组 重珪叠组 目无组织 片词只词 潜台词 出言吐词 故甚其词 念念有词 强词夺正 遣词措意 冗词赘句 义正词严 造言捏词 枝词蔓说 枝词蔓语 泛泛其词 https://www.hao86.com/idiom_search/%E7%BB%84%E8%AF%8D/
11.纵腾成语大全网成语大全成语典故纵腾成语大全网_提供成语词典,成语大全及解释,字典在线查询,古诗词名句查询,汉字笔顺笔画,组词在线查询等多种功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https://www.zotfzos.com/
12.目字组词汉语词典数字组词 方位组词 植物组词 武器组词 生肖组词 自然组词 身体组词 颜色组词 目字组词 目字组词一共收录 1809 个。 别人正在查 shěng chī jiǎn yòng省吃俭用 yīn xiāng音箱 jiān nìng奸佞 shēng hè笙鹤 yē lǜ耶律 bàn rì半日 sì liù fēng四六风 yú zhì愚智 zhēn huì榛秽 dǎi zú傣族http://www.sp0510.com/cidian/zuci/%E7%9B%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