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挐代表作品介子百科网

反义词是放拼音zhuō部首扌笔画10五行火五笔RKHY生词本基本释义详细释义1.抓,逮:~拿。

~奸。

~贼。

~弄。

捕~。

捕风~影。

2.握:~笔。

~刀(代人作文)。

惊吓

【jīngxià】

释义

因意外的刺激而害怕:孩子受了~,哭起来了。

吓唬

【xiàhu】

使害怕;恐吓。

吓人

【xiàrén】

使人害怕;可怕:山洞又深又黑,真~。

恐吓

【kǒnghè】

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吓唬:~信。

恫吓

【dònghè】

威吓(hè);吓唬(xiàhu)。

威吓

【wēihè】

用威势来吓唬(xià·hu):~对方。不怕武力~。

诱吓

【yòuxià】

诱骗恐吓。

吓爹

【xiàdiē】

诓吓

【kuāngxià】

欺骗恐吓。明康海《粉蝶儿·代友人宦邸书怀》套曲:“既不曾拏住他,又怎么下重罚,他反关门到又把别人誆吓。怪不的整年家事无捉抐。”

吓恐

【xiàkǒng】

恐吓;吓唬。

吓怒

【xiànù】

震怒;大怒。语出《诗·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郑玄笺:“赫,怒意。”明文徵明《廷尉汤公赞》:“会朝廷有疑狱,议久不决,天子吓怒。”

的确是个小官。小时候读水浒传,看到八十万禁军教头这行字,总是肃然起敬。

八十万禁军教头啊,教八十万人啊,等于有八十万个徒弟。到大了才会明白,从技术上看这是不可能的。没有人能够教八十万人耍枪棒。就是八千也不可能。另外,如果林冲真的有八十万徒弟,那他可以争取当大宋皇帝了。

所以,这个八十万其实只是一个虚的词。

而且准确的说,林冲都不是一个官员,而是一个吏,一个技术工种,而且人数极多,开封府里起码有数百个教头,都属于没品的吏。所以林冲活得很压抑。

从另一方面来说,林冲也不是什么英雄好汉。大家仔细想一想,林冲干过什么行侠仗义的事吗?我的印象是一件都没有。

大家对他的印象,都是被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个称号震住了,然后还有他的遭遇,让大家对他产生了同情。实际上,林冲称不上什么好汉的。就是他的不幸,其实也是他自己造成的。我在头条有一个专栏,叫《少不读水浒》,就专门介绍了林冲。这里把林冲的故事放上来,请大家阅读。

林冲不应该叫林冲,应该改称林退,或者叫林忍。他太能忍了,属于忍者神龟这一级别的。

他空有一身武艺,却总是患得患失。想当官,却舍不得放下身段,当土匪,又不敢拿出血性,行一步总是要退三步,左张右望。拖延,不果断,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现在很多失意的年轻人,他们之所以不太如意,其实就是犯了跟林冲同样的错误。

且说鲁智深到了东京,当菜园子管家,这个活很有意思,跟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管蟠桃园的活是一模一样的。

一次遇碰,鲁智深见到了林冲,两人正述交情,这时候,丫环跑过来。与官人你别在菜园里唠嗑了,娘子被人欺负了,再不去,你头就要比菜地还要绿了。

林冲办事有个特点,就是出事了,先是三板斧,急火火干一番,但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

你看听说自己老婆被人调戏。他的动作是很急的。

【林冲连忙问道:“在那里?”锦儿道:“正在五岳下来,撞见个诈见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林冲慌忙道:“却再来望师兄,休怪,休怪。”林冲别了智深,急跳过墙缺,和锦儿径奔岳庙里来;抢到五岳楼看时,见了数个人拏著弹弓、吹筒、粘竿,都立在栏干边,胡梯上一个年少的后生独自背立著,把林冲的娘子拦著,道:“你且上楼去,和你说话。”林冲娘子红了脸,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

连忙问、急跳过墙缺、径奔、抢到、赶到……

动作一波快过一波,但到了最关键的时候,突然就软了。

发现调戏自己老婆是上司的儿子时……

【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

一个“先自手软了”就把林冲的性格刻画了出来,他是一个软弱,甚至懦弱的人。他有强大的武艺,却没有一颗勇敢的心,就连做坏人,他也是不合格的。

后面他第一次投梁山,人家让他纳投名状,嘴上答应很爽快,下了山却一个也不敢动手。

做好人,不能坚持原则,做坏人,不能放弃原则,所以这是林冲悲剧一生的根源。

这里可以跟王进做一个比较,同样是禁军教头,王进的行事无疑要果断许多,一发现不对劲,立马走路,毫不留恋。什么教头也不做了。他还带着老娘呢。

到了史家庄,也不留恋东席的位置。就是他的人生目标是很准确的,是一个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需要什么的人。所以王进没有上梁山。这是他的福气。福气来自他的情商。

而林冲呢,总是处处留恋这小小的教职,偏偏这个教职还是自己看不上的。

留恋一个自己厌恶的岗位,不敢放弃,这是这个世界上很多人碌碌无为的主要原因。

林冲发现调戏自己老婆的是小衙内,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著瞅那高衙内。”但就是不敢动手。

看到这里,特别容易想起很多单位里有一些才华,但是情商欠缺的人,不停的被欺负,自己知道自己被欺负,别人也知道他自己知道自己被欺负,但人家就是欺负你。

这种初始冲动,后继乏力的行为在林冲身上屡屡出现。

到了后面,陆谦跟他喝酒。

林冲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会识人。我们看梁山那些一流好汉,个个都是眼睛雪亮的,鲁智深、武松全是那种一眼就能识破哪些人可以交,哪些人是不能交的。

林冲就差一点了,他交友几乎没有选择性,好的有,坏的也有。

林冲为什么跟这个陆谦关系好呢?

只有一个原因,陆谦能够听他吐嘈。

见面后,林冲叹了一口气,说了一句话:“陆兄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沈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

一说这个话,林冲就落了下乘。

这个世界没有抱怨者的领地。要么离开,要么就干,一抱怨就表示你已经失败。

喝了一会,就发现陆谦其实是给他下了一个套,把他骗出来给高衙内制造机会非礼他的老婆。

当发现自己吃亏时,应该怎么处理呢?

我们可以看一下武松,其实武松跟林冲有一点类似,就是他们都不曾放弃对体制的希望,都想在体制内混口饭吃。而且两人都摊上了大事。一个是自己的老婆被调戏,然后又被陷害,害点死掉。但是两人的处理结果,让人感觉好汉的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我们看武松怎么报兄仇的。

武松从外地押送东西回来,发现自己走的时候,大哥还活蹦乱跳,回来就只剩下一张黑白照了,不,照片都没得,只有一块木牌牌了。

要是别的梁山好汉碰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处理呢?

如果是鲁智深,先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拳打死潘金莲,还要说一声:这娘们装死,我且去报官,告她一个杀夫之罪,然后从后门一溜烟跑了。

如果是李逵,先轮起饥渴难耐的两门板斧把潘金莲砍成两半,然后冲到王婆家,大叫一声,你个邻居,也不帮衬我哥哥一把,害我哥哥冤死,一怒斧砍死王婆,再杀将出来,对门开银铺的,隔壁卖布的,一律砍倒,顺便弄死两个围观群众。

如果是林冲,可能憋了半天,想一想,叹口气,算了,这事情没有对证,以后看这婆娘怎么说……

如果是吴用,可能转身拿了银子,就要找县令打通关节,判潘金莲一个死罪。

要是杨雄,可能找好兄弟石秀一起绑了潘金莲,然后让西门庆拿银子上山赎人,拿到了银子,再顺手把潘金莲跟西门庆一起砍了。

可以说,一百零八条好汉个个都有自己的处理方式。

但武松的处理方式是情商最高的。他发现有疑之后,是连问了一串问题,生了什么病,吃的什么药,谁开的药,谁发送出去的……

估计潘金莲跟西门庆在做不可描述动作之时,也是对了台词的,武松的问话虽然犀利,竟然被小藩一一对了过去,但武松还是找到了关键点,忤作何九叔。

武松找到何九叔,从而得到了真正的内幕。这一段,武松简直是福尔摩斯·狄大人附体啊。

这个时候,如果是李逵知道这个消息,肯定是板斧轮过来:让你丫的知情不报,先砍死你再说。杀完何九叔,然后又砍死卖梨的郓哥,让你丫的怂恿我哥去捉奸!回头又砍死王婆张叔一干邻居,让你们丫的拉皮条!再砍死潘金莲西门庆,然后直杀到衙门,砍翻县令,你个昏官,自己的地盘出了这么大的冤案也不管,砍死你再说……

吴用、林冲等人的处理方式大家自行补充。

必须得说,还是武松处理得最冷静最漂亮,他先是收拾证据,然后找到郓哥,一齐告上了衙门。

他的目标很简单,尽管走法律途径。

体制内的复仇是容易的,高俅当年被禁军教头王进打伤,等他得了势,还不是逼得王进连夜逃跑。可是,武松毕竟只是一个低层公务员,对法律以及后面的潜规则还是了解不深。

听说武松告上了衙门,西门庆马上开始了危机公关,许下金银之后,县令判了一个证据不足。这其实是有道理的,捉奸捉双嘛,你不发短视频出来,就说人家有奸情,人民群众也不敢随便相信啊。

于是,武松的这个案就没告成。

那么,碰到这样的情况,其他好汉会怎么办吧。

李逵:哎呀,我就压不住我这暴脾气!

左一斧把证人何九叔砍死,反正证据也没用。右一斧把郓哥砍死,你卖的梨不甜,早想砍死你了……呼啦啦一片,清河县可能要县灭了。

其他好汉反应请自行补充。

那么,武松怎么办呢?

武松的办法是不声张,好像接受了这个判决。回到家,潘金莲还自鸣得意。这时候,武松现出了高超的情绪控制术。他借口要谢邻居,把左右邻居请来,其实是让他们做证,然后动用私刑,逼迫潘金莲跟王婆招供。

如果碰到潘金莲招了,李逵会怎么做?

还是请大家自己想像吧,估计大门一关,横尸遍地了。

而武松相当冷静,当场杀了金莲祭大哥,却留下了王婆的性命,然后没有直接告官,而是直接去杀西门庆。

他知道,只要西门庆还在,这个官司就告不下来,干脆先杀西门庆。

杀了西门庆,武松怎么做?逃跑吗?这是其他好汉的第一选择,但是武松没有,他依然对体制还抱有一丝幻想。当然,他一开始就准备再信任体制一回,不然,也不必请邻居做证这么麻烦,直接把三人杀了跑路就是。

这一次,武松终于赌对了,因为西门庆已死,武松也算是一个体制外围人士,所以县令网开一面,把他的死罪做成活罪。

行私刑杀了这么多人,武松依靠他的冷静分析依然活了下来,而且以他的本事,判个流刑根本不算事,很快,他就在快活林大显身手,再一次风光起来。

那么,武松是什么时候彻底跟宋朝体制决裂的呢?

是在血溅鸳鸯楼。

这时候的武松大概是李逵附体了,把张都监一家老小杀的一个不留。

为什么武松这回选择了李逵式处理方式呢?大概他也想通了,宋朝这个世道容不下他这样的人。他处处小心,只想在体制内寻求一个解决办法,但现实总是让他碰壁,他唯有彻底跟大宋官家决裂。

他在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这不是英雄豪气,这是他对宋朝官家的决裂书,是他最后的宣言。

寄希望在体制允许范围内寻找立足之地的他最终还是奔向了江湖。

他“逃出城外,直奔十字坡,投奔张青和孙二娘去了。”

都是逼上梁山,但我们看林冲段处处憋气,看武松段,却是荷尔蒙横飞。这就是两位性格不同带给我们的观感。

且说林冲是怎么处理的呢?

他的处理方式简直跟一个没长齐毛的少年一样。

发现自己老婆被骗后,他的处理方式如下。

1.把陆虞候家打得粉碎。这个可以理解,泄愤嘛。

2.拏了一把解腕尖刀,径奔到樊楼前去寻陆虞候。

大白天就拿着尖刀要杀人了,这可是京城啊,首善之地,你拿着一把明晃晃的刀满大街晃,这合适吗?这到底是想杀人,还是想做给街坊邻居看,好挽回自己的颜面?毕竟前面这一闹,天下都知道高衙内调戏他老婆,他总要有所表示。

我们再看武松杀西门庆一段。

【武松叫土兵去楼上取下一床被来把妇人头包了,揩了刀,插在鞘里;洗了手,唱个喏,道:“有劳高邻,甚是休怪。且请众位楼上少坐,待武二便来。”四家邻舍都面面相看,不敢不依他,只得都上楼去坐了。武松分付土兵,也教押了王婆上楼去。关了楼门,着两个土兵在楼下看守。

武松包了妇人那颗头,一直奔西门庆生药铺前来,看着主管,唱个喏,问道:“大官人在麽?”主管道:“却才出去。”武松道:“借一步闲说一句。”那主管也有些认得武松,不敢不出来。武松一引引到侧首僻静巷内,蓦然翻过脸来道:“你要死却是要活?”主管慌道:“都头在上,小人又不曾伤犯了都……”武松道:“你要死,休说西门庆去向!你若要活,实对我说西门庆在那里!”主管道:“却才和……和一个相识……去……去狮子桥下大酒楼上吃……”武松听了,转身便走。那主管惊得半晌移脚不动,自去了。】

好汉就怕比,一比就显出智商跟情商的高低了。武松杀西门庆,有很多细微的动作,一是“取下一床被来把妇人头包了”。要是林冲,只怕拿着血淋淋的头冲出去,刚出门就被阳光大妈给按住了。二是:揩了刀,插在鞘里,还洗了手,又叫人看住王婆,守住邻居。到了西门大药房,还客客气气跟人家主管打招呼,问出了西门庆的去处。

每临大事有静气。

武松在办复仇大事时,一事不苟,处理得滴水不漏,梁山上谁有这样的心思?

所以,梁山上面,我最喜欢鲁智深,最佩服是武松,因为他们都是聪明人。

再看林冲要杀陆虞候,事实上我们知道,他只是想出气,或者只是想表态,毕竟自己老婆被人非礼了,总得做点什么,至于做到什么地步,他是完全没有计划的。

接下来,他在陆谦家门口蹲了三夜。

蹲一夜就知道找不到人了,应该想点办法了啊。他蹲三夜,与其是想报复,不如说他是顾影自怜,用一种自虐的方式来惩罚自己的懦弱。毕竟他不敢去杀高衙内!

林冲在陆谦门口等了三日都没有等到。结果怎么样?这个事情突然变得不重要了,因为鲁智深来看他,两个喝起酒来,一喝就把这事给忘了:自此每日与智深上街吃酒,把这件事都放慢了。

所以说林冲的悲剧是必然的,他是一个没有行动力的人,他空有一身好武艺,但做事没计划,行动不果断。这个性格特点在后面还有很多表现。我们后面讲到时还会点评林冲的这些问题。

大家在生活中,要多学武松,多学鲁智深,千万不要学林冲。

可能有的人觉得脑洞老师是不是太残忍了,我们林冲已经很惨了,老婆被调戏,朋友出卖,上司陷害,差点死于非命。能不能不吐嘈林教头了。

其实,这正是我们要吐嘈林冲的原因,林冲几乎用生命换来的社会教训,我们一定要好好的吸收,避免犯林冲同样的错误。

前面我们说到,林冲被陆谦阴了一把,自己的老婆又差点被咚咚呛。林冲气得拿着把刀去陆谦门口守了三天。我们说了,这里面有气愤,但也有表演的成份。他其实是要做给街坊邻居看。因为如果真的想报复,完全可以冲到高衙内的家里嘛。三天都守不到,难道还猜不到陆谦就躲在高衙内的家里?就算没这个实力,就不会想想办法,武松们是怎么办法的。

所以,这一切都带有表演性质。幸亏鲁智深来了,给了他一个台阶,他不必去给人家看门了,成天跟鲁智深喝酒,好像把这事忘了。

有计谋的人,是假装忘了,然后寻找机会。林冲呢?他是真的忘了……

这种怎么可以忘呢?我们在社会上处事,如果跟君子结仇,倒可以忘了,如果自己被小人欺负人。记住,千万不要忘,更不要认为,自己不找小人算账,小人就会感恩不再惹事。

小人是以小人之心度人的,你放过他,他反而认为你在算计他。从而处心积虑要害你。

陆谦跟高衙内就是如此。林冲头顶发绿的跟鲁智深喝酒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商量好了害林冲的方法。

这个计是先卖一把刀给林冲,我们看林冲买刀时,突然来了一句:“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我几番借看,也不肯将出来。我也买了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试。”

只这一句话,我是瞧不起林冲的,虽然林冲一拳能把我打趴下,但世间有语,爱屋及乌,恨屋当然也及乌。

高太尉的儿子调戏你的老婆,借的就不是他老子的威?是个正常人就应该把这种厌恶带到这根上,也就是高太尉的身上。偏偏他出了这样的事情,想到的还是去跟高太尉比比刀。

任何人的悲剧,往往不是别人造成的,而是自己的缺陷害了自己。

第二天,人家来传他。

【次日,已牌时分,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林冲听得,说道:“又是甚么多口的报知了!”】

看这语气,是洋洋得意,正等着高太尉来叫他呢。

他不知道,人家高太尉已经下定计要杀他了。

心中一路想得是凭着这把宝刀在高太尉面前露个脸,原本是军队内的人,竟然闯进了白虎堂都不知道。最终被当场拿下。

所以,我总得林冲很奇怪,他武艺高强,为人和气,但为什么情商如此之低?智商如此欠缺?想了一下,应该是欲望。他还是想在职场上往上爬,人一有欲望,就无法看清自己的道路。

不过,就在我们认为林冲智商欠费时,他又突现灵光。

在白虎堂被抓后,林冲大叫冤屈。这时,我们觉得奇怪,难道此时他还没醒悟吗?还不知是人家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他难道还没有想到这事情的根在高衙内身上?

我想,就是一个智力中等的人也会猜到其中的原因了吧。

事实上林冲想到了,但他知道在白虎堂在高太尉面前,不能把这些事情扯出来,因为一扯出来,自己拿刀闯白虎堂这就是死罪。

到了后面,他被押到了审理军法的府尹前,见到府尹之后。林冲先说了一段话:

林冲告道:“恩相明镜,念林冲负屈衔冤!小人虽是粗卤的军汉,颇识些法度,如何敢擅入节堂。为是前月二十八日,林冲与妻到岳庙还香愿,正迎见高太尉的小衙内把妻子调戏,被小人喝散了。次后,又使陆虞候赚小人吃酒,却使富安来骗林冲妻子到陆虞候家楼上调戏,亦被小人赶去。是把陆虞候家打了一场。两次虽不成奸,皆有人证。次日,林冲自买这口刀,今日太尉差两个承局来家呼唤林冲,叫将刀来府里比看;因此,林冲同二人到节堂下。两个承局进堂里去了,不想太尉从外面进来,设计陷林冲,望恩相做主!”

可见,林冲对其中的原委已经想清楚了,他在高俅面前没有明说,就是为了争取到府尹这里伸冤的机会,不然你要是说出来,高俅直接当堂打死没问题的。因为你持刀在手嘛。

可见,林冲又是聪明的,但为什么还是上当呢?

明朝有个牛人叫王阳明,他提出一个知行合一的观点,这个观点很好,就是你知道了,就一定要做,做就一定是自己知道的。

林冲就是一个不能知行合一的人。

他明知道高太尉对自己不利,还奢望拿着刀去献宝。明知道对方不会放过自己,还装鸵鸟,天天喝酒,以为不管就没事了。放任着小事变大事,大事变死罪。

后面,幸亏林冲的丈人张教头过来使钱。这里就可以看出师爷的历害。怎么让林冲脱罪呢?

书中说有一个当案孔目。孔目是官名,管官府的狱讼,文书什么的事,是有实权的。

这个孔目姓孙,名定,书里写他为人最鲠直,十分好善,只要周全人,因此,人都唤做孙佛儿。

他知道这个事情来龙去脉,就去跟府尹说情。

府尹怕高俅,说高太尉都定了林冲是死罪,我怎么敢放?

孙佛儿嘴上功夫了得,使了一个激将法,说你这开封府不是朝廷的,是高太尉家的。

府尹当然不服。

孙佛儿又讲:你不信不服啊,那高家有什么看不顺眼,不都送到你这,让你杀你就杀,要你剐你就要剐嘛。

言外之意,你这开封府府尹没有实权,不过是高家的家奴一般。

府尹果然被激怒了,在孙佛儿的支招下,把林冲的持刀故入白虎堂改变成腰悬利刃,误入节堂。一持变成了悬,故入变成了误入。这两种情况差的太远了,持刀那是要杀人啊,才手握着。而悬只是身上挂着,并没有拿出来使用的意思。

故入,是故意进入,有事闯入,那就是要杀上司。而误入就是不小心,走错路了。

这下死罪立马变成了活罪。

当然,这个孙佛儿是不是真的是为人最鲠直,十分好善,真的是眼见不平,诚心搭救林冲呢?我想也不全是的。这多半的原因,也是因为林冲的家人使了钱的,书中也交待了林冲的岳父也是买上告下,使用财帛。说明是孙佛儿并不是真正的佛,收了钱的佛才是真佛,把林冲的死罪免了,定了一个发配充军。

另外,我认林冲是施耐庵塑造的最好的一个人物之一。为什么呢?因为他映照出了我们自己身上的缺点。

今天我们先批判一下领导们。我们说梁山起事,不是因为这些好汉爱折腾,而是大宋这个社会太乱了。

乱象之一,就是居高位者,德不配位。比如林冲好好的一个禁军教头,自述是为人最朴忠,眼下却成了一个犯人。这起因好像是因为自己的老婆被高衙内看上了,才被高俅设计陷害了。细究起来,却不然。

从高俅的人品来看,林冲在禁军被害是迟早的事。有没有媳妇不是关键。

为什么呢,因为高俅本身就是善嫉妒的人。

被高俅逼走或者陷害的,林冲不是第一个,前面有王进,林中也不是最后一个,后面有杨志。

那高俅为什么容不下真材实干的人呢?

最重要的原因是高俅的能力配不上他的位置。高俅早年也是学武出身,但是学武不精,不是凭本事得到官位,是因为会踢球讨得皇帝的欢心,做了这太尉的高官。

他内心非常清楚自己不能服众,内心也是非常自卑,他的心态就跟后面出场的王伦是一样的,嫉才恨能,容不得有能将在他的手下。

后面的杨志到京城去买官,一担的财物就使尽了,到了高俅那,按理说,杨志系出名门,武艺高强,又遵守潜规则使了钱,而且以前也是做官的,现在只求个官复原职应不是什么难事吧,却被高俅大笔一划给删掉了。这下,高俅手下便再无厉害之人,都与自己一样的功夫稀疏。自己做着这太尉,想必更能心安理得了吧。

所以,将熊熊一窝是有道理的,因为人家不允许有比自己更牛的存在。大家如果开公司,在选部门领导人之前,一定要把好关,千万不能把一个庸才摆上去。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而会影响整个团队。

说回林冲,林冲对自己的糟遇可没有想到这么深,他老老实实的认了这莫须有的罪名,上路服刑去了。他以为高俅这下该满意,就会放过他。

这里,他又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原谅或者遗忘那些伤害过他的人。

我们不原谅,也是为了不再受伤害。

因为伤害我们最深的,往往就是我们曾经原谅过的人。

对林冲而言,一心想要他命的就是曾经伤害过他的人。林冲却假装自己已经遗忘,去原谅那些随时有能力再次伤害他的人,他的悲剧怎么可能结束?他一忍再忍,一退再退,甚至做出一件让人不齿的事情。这就是林冲献妻。

在上路时,林冲突然告诉丈人:“泰山在上,年灾月厄,撞了高衙内,吃了一场屈官司;今日有句话说,上禀泰山∶自蒙泰山错受,将令爱嫁事小人,已经三载,不曾有半些儿差池;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红面赤,半点相争。今小人遭这场横事,配去沧州,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却是林冲自行主张,非他人逼迫。小人今日就高邻在此,明白立纸休书,任从改嫁。并无争执。如此,林冲去得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

这里林冲说得很有套路,因为休妻是有条件的,不是你想休就休的:七出者:无子,一也;淫佚,二也;不事舅姑,三也;口舌,四也;盗窃,五也;妒忌,六也;恶疾,七也。

林家娘子一条都没犯,林冲是没资格休人家的。当然,他也把话说清楚了。老婆没错,是自己生死未保。

这话说得像在替老婆考虑,其实就是献妻,已经做好了将妻子献给高衙内的准备,他甚至说出: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的话

已经明白暗示老婆被休后,可以去找高衙内。

年轻的时候我也喜欢林冲,但越大越感觉不喜欢林冲这样的人。

后面,鲁智深在山上碰到林冲,第一句却是问起了林家娘子:【鲁智深动问道:“洒家自与教头别后,无日不念阿嫂,近来有信息否?”林冲道:“自火拼王伦之后,使人回家搬取老小,已知拙妇被高太尉所逼,随即自缢而死;妻父亦为忧疑染而亡。”】

那么,林家娘子到底结局如何呢?

我们知道,《水浒传》是一本雄性小说,都是男人的故事,外国干脆把这本小说翻译成《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这说明,水浒传里的女人很少。

再仔细一看,不但少,而且坏。

水浒传里面有数大女人。

一是淫妇。这一类最为突出,以潘金莲女士为龙头大姐,宋江的老婆阎婆惜为左护法,杨雄的老婆潘巧云为右护法,卖唱的白秀英为堂主。此外还有娇秀、狄太公女儿以及卢俊义的老婆贾氏等等。个个都不守妇道,甚至杀夫也是干净利落。

很多故事情节全靠这些作风大胆的妹子推动了,要不是潘金莲杀武大,武松可能安心做一个都头。要不是阎婆惜勒索,宋江打死也不上梁山的。要不是潘巧云偷和尚,杨雄怕也是守着一个铁饭碗过到老吧。

正是因为她们大胆任性,《水浒传》的故事才能顺利合情合理的展开。但把她们写得太坏了,感觉作者施耐庵是不是人生的道路上失过恋吃过亏之类。

还有一种女人,可能更讨厌,就是拉皮条的,比如王干娘王婆。

据现在有的闲人同志分析,这个王婆可能就是大名鼎鼎的《天龙八部》里老去的王语嫣。

如果属实,岁月真特么是把杀猪刀。

这种人还有阎婆。此外,还有一些多嘴多舌的,比如李大娘,刘高老婆等等。

第三种女人就是女汉子,比如母大虫顾大嫂,听这外号,叫女汉子都感觉有点造谣生事。还有孙二娘,这位祖传黑店老板娘: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擦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眉横杀气,眼露凶光。

简直就是黑化的芙蓉姐姐嘛。哎,现在芙蓉姐姐也变美了,凤姐也文青了。感觉这世界越来越有恶意了。

好不容易有一个长得漂亮的扈三娘,但也不算什么好人,家里都被杀光了,还跟凶手称兄道弟,上山入了伙,还睡一张床,也不知道是什么心理。

此外,还有金翠莲这样的受害者。

那么,水浒传里到底有没有一个好女人呢?

应该还是有的,比如这位可能就是水浒传里唯一的好女人:林冲的老婆张贞娘。

张贞娘的父亲是禁军教头,算不上豪门,但也是清白人家。她嫁给林冲之后,两人也是相当恩爱。无奈命运捉弄,碰上了高衙内这个王八蛋。被这个官二代调戏。

当然,这也说明张贞娘长得很漂亮,颜值有加分。

后面,林冲上了梁山,她被高衙内逼婚,一怒之下上吊自杀,相当有骨头。从这些看,张贞娘算是水浒传里唯一一位正面描写的女性。无论从哪一点,你都挑不出她的毛病啦。

所以这么一个稀有的完美形象,怎么水浒传里不交待,然后林冲一句话就带过了呢?

而且林冲并没有真正回去找娘子,张贞娘的消息只是跑腿的回报,没有亲眼见到,这就留下一个想像空间。是不是接人的消息不准,或者根本不想跑腿,随便编了一个借口呢?

如果有这种想法,脑洞老师推荐另一本书,这本书叫《宝剑记》。

我们知道,兰陵笑笑生根据武大潘金莲这一段写了一本《金瓶梅》,而明代剧作家李开先取林冲一段,也重新发展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叫《宝剑记》。

在这个故事里,林冲不单是一个武术教练,而是屡有战功的大将军。他也不是因为老婆被调戏,所以被发配,而是因为他看不惯高俅,屡次参奏高俅而被陷害。

这个改变很关键,一下从江湖片变成庙堂片,江湖片讲究打打杀杀,庙堂片一般走忠奸片的模式。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改变了张贞娘的定位。水浒传其实是一位黑妹子的小说,施耐庵很可能吃过女人的亏,所以他笔下的女人基本定位就是红颜祸水,不论是武大被杀武松被流放,还是宋江上山,又或者是杨雄落草,都是女人害的。就是林冲,也是因为老婆长得漂亮,所以怀玉之罪嘛。

这一下,好了,不关张贞娘的事了。而且在林冲被陷害之后,张贞娘四处活动,找人拉关系,最终免了林冲的死罪。

而等林冲被发配之后,又确实发生了高俅之子看上了张贞娘,然后逼婚的事情。

这时候,张贞娘是不是自杀了事呢?不是的,在《宝剑记》里,张贞娘已经从配角变成了主角,所以有了主角光环,不可能一集就死了,所以让另一位配角丫环锦儿替她去死,而她跑到了白云庵出家。

哪这就是最终的结局啦?

当然不是!这是一个剧本,要靠票房存活的,要讨好观众。所以作者安排林冲带着梁山的兵马攻打京城。皇帝无奈之下,只好牺牲了奸臣高俅,将高俅父子送到军前处死,然后顺便招安了梁山。

林冲就此重新有了编制,而且官位有所提高,而张贞娘也从观里出来了,跟老公重新团圆。张贞娘最终还被封为了“洛阳郡夫人”

果然是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再一次体现了圣上英明救梁山救世界的理论,这个结果,亲们喜欢不?

喜欢归喜欢,但这个小说的层次就太低了。事实上更有可能的是,张贞娘被高衙逼婚至死,连带着害死了张贞娘的娘家人。

这一切,都是因为林冲的献妻所造成的。

张贞娘的父亲张教头原本不肯答应,因为这种事情说出去是很难听的。而且张教头也不是攀附权贵的人,不然自己的漂亮女儿早就嫁入豪门了,他挑的还是门当户对的林冲。

在林冲的执意要求下,终于把休书写了。

林冲说了一句话:“感谢泰山厚意。只是林冲放心不下。枉自两相耽误。泰山可怜见林冲,依允小人,便死也瞑目!”

其实就是暗示张贞娘已经成为了他的负担。并放出话来:若不依允小人之时,林冲便挣扎得回来,誓不与娘子相聚!

这样,林冲休了妻,也就是间接献了妻。

献了妻就安全了?

想得美!

亲们好,欢迎回到专栏《少不读水浒》,前面我们讲到林冲献妻,把自己的老婆休,想让给高衙内来换取自己的性命。

那有没有可能成功呢?

完全不可能成功的。因为软弱不是生存的理由和充分必要条件,强大才是生存的基础。

林冲步步退让,对手是步步紧逼。

在押送时,陆谦买通了押解的两个官差,半路要害林冲的性命。

我们知道,整个水浒传其实只有一个核心,就是逼上梁山。它讲的就是各种人因为各种原因被迫走了上梁山。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林冲跟武松。两个人都流放过,都坐过牢,也都曾经有一份在社会上立足的希望,但最终都走向了梁山。

但两人的梁山之路却因为两人性格的不同,显得截然相异。

看林冲是处处憋屈,恨不得冲进书里提醒林冲。而看武松呢,是处处快意,武松打虎、堂前杀嫂、狮子楼杀西门庆,快活林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一步步看来,让人惊心动魄,又热血沸腾,而且味口是吊得很足的。比如西门庆跟藩金莲鬼混,然后毒死武大郎时,我们就有一个预期了。看武松回来怎么收拾你们!

而林冲的梁山之路却让我们感觉不到这样的热心,反而是一压百压,压到无处可压。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到林冲又变成了水浒传里的第一圣母。

两个差人收了陆谦的钱,拿了盆滚水烫林冲的腿,林冲只是说了一句:“不消生受!”

差人说了一句:“好心不得好报!”,骂了半夜,林冲竟然一句话都不敢回。

林教头,你醒醒,你可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啊。

第二天,给他一双新麻鞋,把他的脚上的泡全磨烂,走到野猪林,又借口怕他跑了,要给他捆起来。林冲竟然傻乎乎还同意了。

【林冲道:“上下要缚便缚,小人敢道怎的。”】

一副闭上眼晴,你们爱咋咋地的样子。

我们再看一下武松的情景。张都监同样收买了差人,要在押解的路上杀武松。

施恩看到情况不对劲,提醒武松。武松说:【“不须分付,我已省得了。再着两个来也不惧他!你自回去将息。且请放心,我自有措置。”】

武松早就看在眼底。

上了路,两个公人咬耳朵,武松全听在眼里,耳聪目明头脑清楚。

武松听了,自暗暗地寻思,冷笑道:“没你娘鸟兴!那厮到来扑复老爷!”

一路上武松只顾吃熟鹅,呆会要杀人啊,没力气可不行。

离了城,看到外面还有两位在等着,与差人挤眉弄眼。

武松早就看在眼里。

【自瞧了八分尴尬;只安在肚里,却且只做不见。】

心如明境般,就是要配合对方演戏,真的好辛苦。所以走到飞云浦,武松等不及了,先发了威,飞脚将两个人踢下水。又把枷只一扭,折作两半。追上逃走两人,一人数刀搠死。回头又砍死被踢下水的某群众演员,最后留一个活口。这动作一气呵成,哪里像这四人要杀武松,明明就是给武松送经验值嘛。

武松抓住最后一个:喝道:“你这厮实说,我便饶你性命!”

于是,那人就一五一十说了,没有一句假话,蒋门神在什么地方、张都监在什么地方都讲清楚了。

那好汉是不是要说话算数啊。

傻子才算数!

【“原来恁地!却饶你不得!”手起刀落,也把这人杀了】

阎王要杀,小鬼也不能放过。这种人才值得敬佩,事非分别,跟强盗讲诺言?脑子进了水!

反过来看林冲,就感觉林冲这个人太不给力了。

两人要杀他,鲁智深冲了出来,却是林冲喊了停。

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

林冲,你是导演还是大姨妈啊,这么喜欢喊停?

林冲接着说了水浒传里最圣母的一段话:“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这特么见了鬼了,前面你求饶时,什么“往日无仇,近日无冤。”甚至“泪如雨下”,人家何曾放过你?

我们还可以看一下武松,武松也曾经放过两个差人。

在十字坡,张青夫妇麻倒了两个差人,准备将这两人做成肉包子。武松说了一段话,让我极为敬佩:“最是兄长好心顾盼小弟。只是一件,武松平生只要打天下硬汉。这两个公人於

我分上只是小心,一路上伏侍我来,我若害了他,天理也不容我。你若敬爱我时,便与我救起他两个来,不可害他。”

人家对你好,你才对人家好,人家害你,你还对人家好,那你是不是傻?

以德报怨,何以报直?

所以,这是林冲不如武松的地方。论武艺,他要在武松之上,但论气魄情商就远逊了。

就是大枝节的鲁智深也比他心细很。鲁智深是怎么跟到这里来的?

鲁智深说:“兄弟,俺自从和你买那相别之后,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得你配沧州,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寻说话,以此,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酒家也在那店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倒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两个!”

你看,鲁智深简直就是林冲的行车记录仪,林冲的一举一动都在鲁智深的眼里,而且他盘算细密,没有在店里下手,特地选在这个地方。而且他提前来了野猪林,可见他算准了这两个差人要在这里动手。

英雄好汉一比较,林冲就让人叹息了,只是不知道鲁智深心里对这位老弟是同情多一点,还是会觉得这位兄弟也太笨了?

在林冲上梁山的生涯里,林冲的亮色几乎全是鲁智深带来的。

差人要杀他,是鲁智深出现,【跨一口戒刀,提着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

接下来的行程,又是鲁智深一路陪同,对两个差人呼来喝去,稍解了我们的郁闷。

【你们这两个撮鸟,快才兄弟,都跟洒家来!”】

【“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甚么?莫不去教高俅做甚么奈何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着那厮,教他吃三百禅杖!”】

【“你两个撮鸟,本是路上砍了你两个头,兄弟面上,饶你两个鸟命。如今没多路了,休生歹心!”】

原来听人骂脏话也是很爽的。

【自此,途中被鲁智深要行便行,要歇更歇,那里敢扭他;好便骂,不好便打。两个公人不敢高声,只怕和尚发作。】

接下来,我们不但发现林冲有点笨,还发现林冲严重缺乏自信心,很自卑。

跟鲁智深分手之后,林冲跟差人来到一家酒馆,三人坐下后,等了半个时辰也不见酒保上前招呼。

很奇怪的是,发火的不是两个差人,反而是林冲。

差人不发火可能是前面被鲁智深收拾的没有脾气了,林冲的脾气开始有所恢复,但是,他把自己的脾气发到了没什么地位的酒保上面。

一个自卑的人往往容易对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展示自己的不耐烦。

更关键的是,林冲主动说道:“见我是个犯人。”

可见,他对自己是个犯人的身份是在意,对这个身份是感到自卑的。

我们再看武松到十字坡写酒那一段,也是犯人投宿酒店。

【武松道:“不要问多少,只顾烫来。肉便切三五斤来。一发算钱还你。”那妇人道:“也有好大馒头。”武松道:“也把三二十个来做点心。”那妇人嘻嘻地笑着入里面托出一大桶酒来,放下三只大碗,三双箸,切出两盘肉来,一连筛了四五巡酒,去灶上取一笼馒头来放在桌子上。两个公人拿起来便吃。武松取一个拍开看了,叫道:“酒家,这馒头是人肉的,是狗肉的?”那妇人嘻嘻笑道:“客官,休要取笑。清平世界,荡荡乾坤,那里有人肉的馒头,狗肉的滋味。我家馒头积祖是黄牛的。”武松道:“我从来走江湖上,多听得人说道: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那妇人道:“客官,那得这话?这是你自捏出来的。”武松道:“我见这馒头馅内有几根毛——一像人小便处的毛一般,以此疑忌。”】

这里的武松完全不像一个犯人,他也从来没有提自己的犯人身份,虽然脸上就刻着金印,他刑具上的封皮是刚揭的,枷是刚除的,但人家完全没有在意,反而调笑起老板娘来。

一比较,就知道武松是自信的,林冲是自卑的。

林冲为什么自卑,又为什么在这此刻突然露出自卑呢?

原因可能跟鲁智深有关。鲁智深原本是他父亲的徒弟,跟他是称兄论弟的,结果现在他变成了需要鲁智深保护的人,而且他应该也看出来了,鲁智深已经有些瞧不起他了。鲁智深对他,从敬仰甚至交心的对象变成了同情与被同情的关系。鲁智深在确定林冲接下来没有危险时,直接跟他说再见了,没有陪林冲走到底。

大概是觉察到这一点,让林冲既自卑又失落,心中有一股莫名的火需要发泄出来。

而接下为,我们还将看到林冲的不自信。

接下来,店主人告诉他们,不来招呼是有原因的,因为附近有个柴大官人,最喜欢招揽杂人,曾经说过话,有什么流配的犯人,可叫投到庄上去,所以不给你上酒菜,免得你吃得红光满面,人家不给盘缠了。

这话说得其实是很伤人的。特么谁要什么柴大官人的红包?你给老子赶紧上菜。

要是武松在此,必然是这样说的。可是林冲呢,听了之后竟然跟两位差人商量了起来:“我在东京教军时常常听得军中人传说柴大官人名字,却原来在这里。我们何不同去投奔他?”

这实在让人瞧不起,又不是没钱,鲁智深离开时还给了一二十两银子,这又要去打人家的秋风?

可以说,林冲的英雄气已经消磨殆尽。

在一个月以前的,林冲的生活还是一片阳光,家有娇妻,外面有酒肉朋友可以吹牛,没事带着老婆丫环出去逛街,又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甚至是一份很看好的工作,因为他原本跟高俅的关系很好。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林冲买到宝刀时是怎么想的?他心里暗自说高太尉有一把宝刀不舍得给我看,现在我有了宝刀了,可以跟他比这一比,大家琢磨一下这个心理活动。这里面明显显示出林冲跟高俅的关系原本是很不错的。上下级的关系是很融洽的,甚至有点朋友的味道在里面了。不然,你一个教头凭什么跟人家比刀,凭什么说高俅有好刀不借给他看?书中没写林冲跟高俅的关系,但已经暗中点出了这一点,那林冲的仕途还是有很看好的,升职加薪完全有戏。

一切从他的老婆被高衙内调戏发生了转变。

上司翻脸,朋友陷害,刚刚还是人人羡慕的林教头突然变成了阶下囚。对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他完全没有经历这样的巨变。

他的英雄气在他蹲守在陆谦门口的那三天三夜就开始消散了,他看到了自己内心的软弱,甚至把这一切逆境的源头怪到了自己妻子身上,这才做出休妻的举动。

一个把自己妻子献出去的人,难免会意志消沉,从一个豪杰变成了街坊市人,竟然饿着肚子要去地主家打秋风了。

来到柴家庄,林冲的话语着实让人摇头。

【林冲说道:“相烦大哥报与大官人知道,京师有个犯人——迭配牢城,姓林的——求见。”】

听说见不到,回来的时候,【别了众庄客,和两个公人再回旧路,肚里好生愁闷。】

要不到钱,竟然愁闷了,好汉一条,哪里没有饭吃?周身武艺,何苦为这种事愁闷?

半路上见到柴进呼啦啦一群人,【林冲看了寻思道:“敢是柴大官人么?...”又不敢问他,只肚里踌躇。】

婆婆妈妈,不像个汉子。被柴进问了,说出来的话又特别有意思,先要说明自己是东京禁军教头。

【“小人是东京禁军教头,姓林,名冲。为因恶了高太尉,寻事发下开封府,问罪断遣刺配此沧州。闻得前面酒店里说,这里有个招贤纳士好汉柴大官人;因此特来相投。不期缘浅,不得相遇。”】

进了柴家庄,见了人家两个不入流的教师,自个就寻思开了。

【林冲寻思道:“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官人的师父。”急急躬身唱喏道:“林冲谨参。”那人全不睬着,也不还礼。林冲不敢抬头。】

人家不回礼,他连头也不敢抬。

坐下后,又是冷言冷语。

【伴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头,”来投庄上诱得些酒食钱米。大官人如何忒认真!”林冲听了,并不做声。】

这种当面嘲笑都竟然不做声,反观武林在柴家庄,只是被宋江不小心碰了火铲,跳将起来就要打人的。

反倒是柴进不下去,有意要替林冲出手,要林冲跟跟教头比武,结果打了四五个回合,林冲就跳出圈外,表示认输了。

还是柴进故意拿出二十五两子做赏金。可叹,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也不过值二十五两银子,有了这银子,林冲这才一两招就将教头打倒在地。

所以林冲真功夫是有,但在做人上就实在让人叹息了。

从写林冲开始,林冲就一直被压着写,戴绿帽、被陷害、被谋杀、被嘲笑,林冲从来都没有扬眉吐气过。要是网文敢这样写男一号,早就仆得不能再仆了。

那么,接下来的风雪山神庙,林冲杀人又放火,是不是就是他爆发的时候呢?

我们看一下,他刚到流放地时,别人提醒他要花钱买平安,给牢头交钱。他回答【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

被人勒索,他大气也不敢出,然后又笑咪咪拿出钱来。

【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著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

就是精打细算的样子,其实我们这不是鄙视林冲,反而我觉得林冲是一个写得很真实的人物。那些好汉不一定是特别豪迈的,也有可能是这样小心翼翼算计的。

那我们看武松的表现,同样是人家提醒他给钱,但武松是怎么应对的。

【武松道:“感谢你们众位指教我。小人身边略有些东西。若是他好问我讨时,便送些与他;若是硬问我要时,一文也没!”】

天不怕地不怕,脾气特别倔。

差拔来勒索了,武松直接就怼了回去。

【武松道:“你到来发话,指望老爷送人情与你?半文也没!我精拳头有一双相送!碎银有些,留了自买酒吃!看你怎地奈何我!没地里到把我发回阳谷县去不成!”】

武松的性格跟林冲是完全相反的。

但是,两者也有共同点,就是有仁心。林冲虽然软弱,但心地还是善良的,我们说了,他善良到成为了水浒第一圣母。

接下来,林冲就开始了被命运摆弄的节奏,在路上碰到一个自己曾经帮过的人:李小二。李小二开了一个小饭馆,陆谦过来追杀林冲,跟人商量的时候恰好被李小二听见了,然后通知了林冲。

好了,我们看林冲的反应,他跟那一天的反应完全相同,马上买了一把刀满世界的找陆谦,找了三四天,然后怎么样呢:自心下慢了。

【林冲自回天王堂,过了一夜。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生死关头,他又双叒心下慢了,这算怎么回事呢?应该更加小心啊。林冲还是以前的林冲,一点也没有吸取教训。

然后又无缘无故碰到好事,上回是买了一把便宜宝刀,这回是被安排一个肥差:看草料场。

就是一般人也能猜到里面有问题吧,林冲也猜到了一些,但他的鸵鸟心态又犯了,在心死关头,还把事情往好处想,高高兴兴吃了酒上班去了。

接下来这一段,可以说是一系列的巧合把林冲逼上了绝路,但凡有一点转弯的余地,林冲都不会走到上梁山的地步。

一是天气冷,林冲坐着漏风的屋里,烤着火都觉得冷,不得不去买酒暖身,要稍暖和一点,也就不会买酒,不买酒就不会离开,不离开就直接被弄死了。

买了酒,回来发现草屋被雪压倒了,要是没压倒,那回到个草屋,也就直接报销了。

这时候,想起半路碰到的山神庙,准备去那里住一晚。

到了庙里,发现旁边正好有一个大石头,这个大石头有一个大的作用,就是让林冲最终爆发的契机,没有这个石头,林冲的故事就不好讲。

林冲用这个石头堵了门。这时候发现草料场已经起大火了。

可见,要不是这些事,林冲早就成烤肉了。

这时候,他发现有三个人一行。这三个人正是陆谦跟管营、差拔。

正是当日李小二提醒他的。就在眼前的杀机,林冲这一路来,竟然完全不想事,说明这哥们心真的大。刚才他交接工作,喝酒,来回走动,从来都没想到这三个人。

这时候,三个人也来到庙里,想推门进来,却被石头堵住了,怎么也进不来。

我在想,如果他们三人进来了,撞见了林冲会是怎么一个场景呢?

一是,三人肯定不会动手,他们知道三人合力也打不赢林冲,不然就不会使放火的一招。

另外,林冲也不会动手,因为他就算知道这三人跟那场大火有关联,这一次也是为了对付他来的,但因为他的气头已经过了,他心下已经缓了,再让他起来,就需要一个强刺激,但直接撞见,这个刺激就刺不起来。

很可能林冲心里清楚,但被陆谦一打哈哈,马上就会迟缓,就开始自我麻痹,最终放松警惕,放过陆谦,那陆谦自然还会组织下一场暗杀。

但这石头一堵,三人进不来。进不来就开始在外面聊了起来,把他们怎么谋害林冲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我们说过,林冲软弱,但他有三分钟的热度。听了外面这三人陈堂供词,自然就忍不住了,这一次,我们终于看到林冲的长处了。

他接下来的动作是什么?

他轻轻把石头挪开。是很轻的,不是气得在里面大叫,然后轰的一声把门踢开,那是李逵干的事情,他是轻轻的。说明他这个人其实心思细,并不笨,这个轻轻的颇有武松杀人时的感觉。

那以前为什么那么笨呢?那是因为有幻想,有顾虑,心里的想法太多,所以以前都是虚张声势,拿把刀四下乱撞,这其实不是杀人的样子,是作秀的样子。

真正的杀人,是轻轻把石头挪开,从容不迫的,不是激情杀人,不是冲动犯法。当然,大家看水浒,不要学里面的坏东西,不然我们的标题怎么叫少不读水浒呢,少年人看了容易学坏。

再看林冲下面的操作,那完全不是以往的林冲了,而变成了武松跟鲁智深。

杀人之麻利,如同武松。

【林冲举手,胳察的一枪,先搠倒差拨。】

一个报销了。

【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

又干掉了一个,而且林冲杀人不是随便杀的,不是见一个就杀一个,他是有先后顺序的。是先杀帮手,最后杀陆谦。

杀差拔时,陆谦已经不行了:陆虞候叫声“饶命,吓的慌了手脚,走不动。

但林冲不管他,先把还在走动的富安给杀了,然后:翻身回来。

因为陆谦是大反派,当然需要给反派一个发言的机会。

等陆谦求完又发表完演讲,林冲再把陆谦捅死,把心挖了出来。

杀人颇有武松风范。

后面又开始像智智深了。

附近的人来救草场,林冲是怎么说的?

【林冲道:“你们快去救应!我去报官了来!”提著枪只顾走。】

这不就是鲁智深打死了镇关西,一边说着你诈死,一边跑路时的神态吗?

好了,林冲山神庙一段就聊完了,我们明天再继续。

回到那句老话:伴君如伴虎。朱元璋为什么在电视剧结尾的时候要杀沈万三,这个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咱一点一点来分析,看是不是这么个理。

第一,不论是从历史史实还是从各类影视剧中,朱元璋这个明朝开国皇帝弑杀功臣这一点是毋庸置疑。为了给孙子朱允文,也就是后来的惠帝铺路,几乎所有的开国功臣都被朱元璋杀了个遍。李善长,蓝玉,徐达等等这类大功臣都难以幸免,何况是沈万三这么一个商人。

第二,朱元璋出身贫寒,内心是自卑的,这和我们普通人是一样一样的,高贵不到哪去。即便在即位做了皇帝之后,坐拥整个天下,也难以改变这从娘胎就心理。所谓龙之逆鳞,触之必死。

而朱元璋年轻时做过乞丐,当过和尚等等这些不堪的往事便是朱元璋的逆鳞之一。那么这些一路陪着他走过来的文臣武将都清楚了解,沈万三也是其中之一,这是朱元璋的一块心病,皇帝的糗事岂能让别人知道呢?所以这也是对沈万三动了杀机原因之一。

第三,沈万三太有钱了,用富可敌国来形容它都是小看了他。众所周知,打仗需要什么?粮草、武器、兵马。这哪一样不需要用钱?俗话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万一哪一天沈万三拿着钱招兵买马反了呢?或者带着钱投奔另一个反贼呢?

这不是养虎为患吗?朱元璋好不容易从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奋斗到天下第一的位置,怎么能不为自己的以后着想。万一江山易主,死的就不是自己一个了,而是整个朱家子孙,朱家天下。

第四,沈万三自己的言行不当,导致朱元璋的猜疑。在剧中有这么一段,沈万三陪着朱元璋视察军队,原本相安无事,但是沈万三竟然提出他要去犒赏三军将士,而此时刚当上皇帝的朱元璋正是穷的叮当响的时候,这让他在将士面前情何以堪,沈万三这是花式作死。

当时在朱元璋心里大概是这么想的:你沈万三能犒赏三军,就能收买三军,我勒个去,你这要是想造反,那不是分分钟的事?朕岂能留你?

综合上面几点原因,朱元璋对沈万三动了杀机也就说的通了。纵观2000多年来的封建时代,残杀开国功臣的皇帝一抓一大把,这都好像成了封建王朝不成文的规矩,而朱元璋正是这些迫害开国功臣最狠的一个。

当然了,这个事情没办法用对错来衡量,只能用利益来解释。谁也不一样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在自己手上弄丢。打天下的时候需要能臣,而治理天下的时候需要的是忠臣,做皇帝在没有办法区别谁忠谁奸的时候,那么成本最低的方式无疑就是把能臣统统砍了,一了百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从此高枕无忧。从这一方面解释朱元璋为什么想杀沈万三也说的通。

如果你也同意我的看点,不妨点个赞再走,或者谈谈你的看法。

1、《孤雁》唐·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2、《卖骆马》唐·白居易五年花下醉骑行,临卖回头嘶一声。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

3、《归马华山》唐·白行简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4、《越鸟》唐·郑谷背霜南雁不到处,倚棹北人初听时。梅雨满江春草歇,一声声在荔枝枝。

5、《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6、《咏架上鹰》唐·崔铉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

7、《放鹰》唐·白居易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下鞲随指顾,百掷无一遗。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本为鸟所设,今为人所资。孰能使之然,有术甚易知。取其向背性,制在饥饱时。不可使长饱,不可使长饥。饥则力不足,饱则背人飞。乘饥纵搏击,未饱须絷维。所以爪翅功,而人坐收之。圣明驭英雄,其术亦如斯。鄙语不可弃,吾闻诸猎师。

8、《画鹰》唐·杜甫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9、《咏鹰》唐·高越雪爪星眸世所稀,摩天专待振毛衣。虞人莫谩张罗网,未肯平原浅草飞。

10、《白鹰》唐·刘禹锡毛羽斒斓白纻裁,马前擎出不惊猜。轻抛一点入云去,喝杀三声掠地来。绿玉觜攒鸡脑破,玄金爪擘兔心开。都缘解搦生灵物,所以人人道俊哉。

11、《鹰》唐·罗隐越海霜天暮,辞韬野草干。俊通司隶职,严奉武夫官。眼恶藏蜂在,心粗逐物殚。近来脂腻足,驱遣不妨难。

12、《鹰》唐·徐夤害物伤生性岂驯,且宜笼罩待知人。惟擒燕雀啖腥血,却笑鸾皇啄翠筠。狡兔穴多非尔识,鸣鸠脰短罚君身。豪门不读诗书者,走马平原放玩频。

13、《鹰》唐·章孝标星眸未放瞥秋毫,频掣金铃试雪毛。会使老拳供口腹,莫辞亲手啖腥臊。穿云自怪身如电,煞兔谁知吻胜刀。可惜忍饥寒日暮,向人鵮断碧丝绦。

14、《虫豸诗·巴蛇》唐·元稹巴蛇千种毒,其最鼻褰蛇。掉舌翻红焰,盘身蹙白花。喷人竖毛发,饮浪沸泥沙。欲学叔敖瘗,其如多似麻。越岭南滨海,武都西隐戎。雄黄假名石,鷣鸟远难笼。讵有隳肠计,应无破脑功。巴山昼昏黑,妖雾毒蒙蒙。汉帝斩蛇剑,晋时烧上天。自兹繁巨蟒,往往寿千年。白昼遮长道,青溪蒸毒烟。战龙苍海外,平地血浮船。

15、《灵蛇见少林寺》唐·李绅琐文结绶灵蛇降,蠖屈螭盘顾视闲。鳞蹙翠光抽璀璨,腹连金彩动弯环。已应蜕骨风雷后,岂效衔珠草莽间。知尔全身护昆阆,不矜挥尾在常山。

16、《闻虫》唐·白居易暗虫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

17、《草虫》唐·李咸用如缲如织暮幽幽,应节催年使我愁。行客语停孤店月,高人梦断一床秋。风低藓径疑偏急,雨咽槐亭得暂休。须付画堂兰烛畔,歌怀醉耳两悠悠。

18、《猎犬行》唐·苏拯猎犬未成行,狐兔无奈何。猎犬今盈群,狐兔依旧多。自尔初跳跃,人言多拏躩。常指天外狼,立可口中嚼。骨长毛衣重,烧残烟草薄。狡兔何曾擒,时把家鸡捉。食尽者饭翻,增养者恶壮。可嗟猎犬壮复壮,不堪兔绝良弓丧。

19、《犬离主》唐·薛涛出入朱门四五年,为知人意得人怜。近缘咬着亲知客,不得红丝毯上眠。

20、《羊》唐·李峤绝饮惩浇俗,行驱梦逸材。仙人拥石去,童子驭车来。夜玉含星动,晨毡映雪开。莫言鸿渐力,长牧上林隈。

21、《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22、《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3、《猛虎行》唐·韩愈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侪。群行深谷间,百兽望风低。身食黄熊父,子食赤豹麛。择肉于熊豹,肯视兔与狸。

24、《咏卧牛》唐·李家明曾遭甯戚鞭敲角,又被田单火燎身。闲向斜阳嚼枯草,近来问喘为无人。

25、《题鹅》唐·李商隐眠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极浦云。那解将心怜孔翠,羁雌长共故雄分。

26、《田野狐兔行》唐·元稹种豆耘锄,种禾沟甽。禾苗豆甲,狐榾兔翦。割鹄喂鹰,烹麟啖犬。鹰怕兔毫,犬被狐引。狐兔相须,鹰犬相尽。日暗天寒,禾稀豆损。鹰犬就烹,狐兔俱哂。

27、《龙》唐·李峤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28、《晚燕》唐·白居易百鸟乳雏毕,秋燕独蹉跎。去社日已近,衔泥意如何。不悟时节晚,徒施工用多。人间事亦尔,不独燕营巢。

29、《鸾凤》唐·李商隐旧镜鸾何处,衰桐凤不栖。金钱饶孔雀,锦段落山鸡。王子调清管,天人降紫泥。岂无云路分,相望不应迷。30、《白马》唐·杜甫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近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THE END
1.吃组词吃的组词词语词组含义■ 吃组词 大鱼吃小鱼、小吃、吃饭、吃喝玩乐、黑吃黑、口吃、吃醋、好马不吃回头草、吃喝、寅吃卯粮、吃豆腐、吃素、兔子不吃窝边草、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吃苦耐劳、狗吃屎、吃惊、大吃一惊、吃里爬外、吃苦、吃里扒外、吃亏、吃瘪、狗改不了吃屎、吃软不吃硬、吃不了兜着走、好吃懒做、省吃俭用、坐吃https://bajiu.cn/zidian/?zc=3759
2.吃组词吃可以组哪些词组词吃常用组词:【偷吃】、【吃力】、【吃透】、【吃土】、【贪吃】、【吃饭】、【好吃】、【口吃】。 【吃】组词列表 【吃】字开头能组哪些词 吃饱饭没事做 吃闭门羹 吃不上 吃不完兜着走 吃醋 吃瞪眼儿食 吃钉板 吃东道 吃寡醋 吃喝儿 吃喝拉撒睡 吃尽当光 吃犒劳 吃口令 吃米https://m.zcdian.com/zuci/xi84rf.html
3.吃字组词吃组词有哪些吃组词大全吃笔顺笔画汉字:吃,拼音:chī 吃在开头的组词: 吃瘪、吃茶、吃柴、吃吃、吃醋、吃答、吃刀、吃跌、吃定、吃动、吃饭、吃肥、吃诟、吃光、吃喝、吃化、吃货、吃悸、吃价、吃监、吃交、吃教、吃紧、吃劲、吃惊、吃局、吃具、吃蹶、吃开、吃勘、吃客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NTE4MDc3Mw==&mid=2247529061&idx=8&sn=0f5da4bf7d9b6137f6d345f62f426434&chksm=ea3bd8efdd4c51f9747855747797bd5fdf2b7c4597256eaaae6aa4efbd1130723bd96bff6427&scene=27
4.吃组词吃字怎么组词可以组什么词饮、食。同「吃」。【组词】:吃饭、吃茶承【查看吃字意思】 「吃」字开头的词语 吃个虱子留只脚 吃醋 吃尽当光 吃死饭 吃偏食 吃死人不吐骨头 吃虎胆 吃里扒外 吃马屁 吃心 吃着不尽 吃独桌 吃不清 吃不上 吃晌 吃力不讨好 吃苦不甘 http://www.yuwenke.com/zuci/chi17.html
5.吃组词吃字可以怎么组词能组什么词吃怎么读: 吃,读音为:chī,偏旁部首:口(口字旁),左右结构,共6画。 吃的意思: 吃chī (1) 动词 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包括吃、喝) 组词:吃饭|吃奶|吃药 (2) 动词 在某一出售食物的地方吃 组词:吃食堂 (3) 动词 依靠某种事物来生活 组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4) 动词 消灭(多用于http://zidian.gjcha.com/5403__zuci.html
6.吃字组词大全带吃的词语有哪些吃字的常见组词有:先下米儿先吃饭、裝佯吃象、吃拜拜、幫虎吃食、移厨吃饭汉、裝蟒吃象、吃空茶、吃案、吃飽飯沒事做、暗吃一驚、自討苦吃、白吃白喝、按牛頭吃不得草、语吃气阻、吃涼不管酸、敬酒不吃吃罰酒、死吃死嚼、搪酒吃、坐吃、嘴吃、装佯吃象、装洋吃相、装蟒吃象、大吃大嚼、大蟲不吃https://www.zhcidian.com/cidian/zuci/1613.html
7.丝怎么组词组吃怎么组词4、吃刀[chī dāo] 切削金属时刀具切入工件:吃刀深浅要适宜 。 5、吃青[chī qīng] 庄稼还没有完全成熟就收下来吃(多在青黄不接食物缺乏时) 。 6、吃请[chī qǐng] 【丝怎么组词组 吃怎么组词】接受邀请(多指对自己有所求的人的邀请)去吃饭:吃请受贿 。 http://www.husay.cn/a/202411/5274799.html
8.鸳鸯怎么组词组两个词39问医生鸳鸯可组成“鸳鸯戏水”和“比翼双飞”。前者指鸳鸯在水中嬉戏,后者比喻夫妻恩爱、形影不离。鸳鸯是鸟类https://ask.39.net/question/108419549.html
9.嚼的多音字组词嚼的多音字组词组简介嚼的多音字组词_嚼的多音字组词组 谢谢大家对嚼的多音字组词问题集合的提问。作为一个对此领域感兴趣的人,我期待着和大家分享我的见解和解答各个问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嚼 jué( ) jiáo ( & 嚼的多音字组词_嚼的多音字组词组 谢谢大家对嚼的多音字组词问题集合的提问。作为一个https://www.geqnote.com/scdq/3400.html
10.字怎么组词写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字怎么组词写,内容包括写,字组词,字还可以组什么词啊,写怎么组词。写组词 :书写、大写、抄写、听写、手写、写作、编写、誊写、谱写、抒写、题写、小写、改写、拼写、撰写、采写、填写、默写、写家、刻写、缩写、https://www.xuexi88.com/zhishi/289688.html
11.折音字组词组(万里觅风月)全文免费阅读折音字组词组万里觅风月 1万字 3.96万人读过 连载 小说简介:世人皆知神界折音尊上喜爱甜食,却为了一人,受了一世罪,吃了一世苦。她是三界唯一的女上尊,清冷孤傲,不染纤尘。入凡途中,她出手相救,将那满身污渍的少年,拥入怀中。从此,上尊折音,多了一个小徒弟。他是被命运唾弃的少年,游荡世间,不 https://www.ztwx.net/zt/2844842.html
12.肉组词,肉组词有哪些答:肉字组词有:痴肉脔,痴肉团,赤肉,叉烧肉,丑肉,恶肉,燔肉,墦肉,膰肉,肥肉,腐肉,粉蒸肉,割肉,骨肉,骨肉亲,骨肉瘤,红烧肉,丰肉,干肉,鳖肉,髀肉等等。 腊肉 鱼肉 肉松 息肉 白肉 肉瘤 “肉”,普通话读音为ròu。“肉”的基本含义为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组织,如*、肉类;引申含义为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http://vcfqmjz.com/post/24043.html
13.组词组以组字打头的词语有哪些高中知识组词组 以组字打头的词语有哪些 1、“组”字在开头: 组合、组织、组件、组装、组长、组合拳、组织法、组团、组委会、组曲、组织学、组建、组歌、组阁、组元、组冕、组合体、组圭、组分、组办、组合梁、组就、组合论、组帐、组丽、组带、组员、组帷、组份、组哨、组佩、组嘲、组态、组成、组数、组撒、组https://m.027art.com/gaokao/HTML/12765404.html
14.饿组词组最新章节饿组词组打酱油的人饿组词组 作者:打酱油的人 动作:加入书架、章节目录、开始阅读 最后更新:2023-09-17 10:32:43 最新章节:第163章 饿由作者(打酱油的人)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饿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https://www.630book.cc/kan/5088572.html
15.组词大全组组词组的拼音含义组词造句解释【组的拼音】:zǔ 【组的 组词 及词对应的注释】: 1、组合机床 造句:文章对PLC(可编程控制器)应用于双面钻孔组合机床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进行了介绍,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作了详细阐述。 解释:根据被加工工件的工艺要求,以工序集中为原则,将机床标准部件拼凑组合在一起的专用机械加工设备。各组成部件是标准化的http://waiyu.en369.cn/fanyi/1701778624a223340.html
16.伏组词组(狸组词组词语有哪些)狸组词组词语有哪些介绍如下:狐狸、果子狸、老狐狸、狐狸精、狸首、狸头瓜、毗狸、狸骨、牛尾伯表狸、狸裘、简落狐狸。狸,汉语一级字,读作狸(lí),即“貉”。哺乳动物,形状与猫360问答相似,毛皮可制衣律轮从京甚物。亦称“狸子”、“狸猫”、“山猫”、“豹猫”。组词:1、狐狸[hú li]属于犬科的若干种http://www.changshakz.com/shehuipinglun/15162.html
17.慢慢咀嚼,慢慢沉淀——听窦桂梅的《葡萄沟》师:给“光”组组词看 生:光泽 师:来来来!把手伸出来,老师和你一起把泽字写下来! 师: 哪来的亮光? 生:阳光 师:阳光一照,葡萄就发光、发亮,就像 生:一个个珍珠 师:像珍珠,像玛瑙,这样的葡萄不仅颜色多,而且 生:会发光 师:会发光,不仅写出颜色多,长得还好。这就叫——“五光十色” https://www.meipian.cn/1pfdakx6
18.担组词语担组词语有哪些词语简介担组词语_担组词语有哪些词语 下面,我将用我自己的方式来解释担组词语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开始讨论一下担组词语的话题。1.?2. 担组词语_担组词语有哪些词语 下面,我将用我自己的方式来解释担组词语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http://www.stockbrokergs.com/cymy/4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