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季[winter]。如:凉天(秋天);凉月(凉蟾。秋月);凉宇(凉秋的天空);凉沙(秋天的飞沙);凉夜(秋夜)
(2)国名[liangstate]。东晋十六国时期建立在今甘肃省一带的政权,国号皆称“凉”。有前凉、后凉、北凉、南凉、西凉等
(3)通“辌”。辒辌,丧车[funeralcarriage]
棺载辒凉车中。——《史记·秦始皇本纪》
(4)姓
(5)另见liàng
◎凉
凉liáng
〈形〉
(1)(形声。从水,京声。本义:寒)
(2)同本义[cold]
北风其凉。——《诗·邶风·北风》
北风谓之凉风。——《尔雅·释天》
凉风至。——《礼记·月令》
凉雨时降。——《素问·五常政大论》
凉州,西方所在寒凉也。——《释名·释州国》
水浆,醴凉。——《周礼·浆人》
(3)微寒,稍冷[cool;cold]
日初出,沧沧凉凉。——《列子·汤问》。注引《字林》:“凉,微寒。”
曰燠,曰寒。——《书·洪范》。疏:“燠是热之始,暑是热之极;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唐·杜甫《天末怀李白》
(4)又如:冬暖夏凉;凉生生(微凉貌);凉宇(凉秋的天空);凉吹(凉风);凉榻(竹制矮床);凉轿(一种无帷轿);凉衣(凉衫;内衣);凉风(初秋凉爽的西南风。八风之一)
(5)薄;轻微;刻薄[thin;unkind]
职凉善背。——《诗·大雅·桑柔》
虢多凉德。——《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6)又如:凉德(薄德);凉能(才能微薄);凉菲(才德微薄);凉厚(薄与厚);凉薄(微薄,浅薄);凉驳(浅薄芜杂)
(7)人烟稀少;冷落[bleakanddesolate]。如:凉落(衰落);凉凉(寂寞冷落的样子);凉野(荒寒的旷野);凉声(悲凉肃杀的声音)
(8)悲怆,内心凄苦,又比喻灰心、失望[sad;discouraged;disappointed]。如:悲凉;凉思(凄凉的思绪);见此惨状,心都凉了
(9)〈方〉∶痛快;舒服[veryhappy]。如:当干部的态度好,人家穷也穷得心凉
(10)通“谅”。诚信[honest]
民之罔极,职凉善背。——《诗·大雅·桑柔》
凉liàng
〈动〉
(1)假借为“倞”。辅佐[assist]
凉彼武王。——《诗·大雅·大明》。传:“佐也。”
(2)又如:凉贰(副贰。特指太子。凉,辅佐)
(3)把东西放在通风处使干燥。今作“晾”[dryinair]。如:凉衣服
(4)信,实。通“谅”[believe]
凉曰不可,覆背善詈。——《诗·大雅·桑柔》
君子作法于凉。——《左传·昭公四年》
(5)把热的东西放置一会儿,让温度降低[makeorbecomecool]。如:把开水凉一凉再喝
(6)〈方〉∶冷落,撇在一边[treatcoldly]。如:别把客人凉在一边
(7)另见liáng
coldcooldisappointed
【子集下】【冫部】
凉·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8
又風名。《禮·月令》孟秋之月涼風至。
又州名。《廣韻》漢武帝攺雍州爲涼州。
又姓。魏太子太傅山陽涼茂。
又信也。《詩·大雅》涼曰不可。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涼
薄也。从水京聲。呂張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薄也。涼廁於此者,謂六飲之涼與漿爲類也。鄭司農云。涼,以水和酒也。玄謂涼,今寒粥若糗飯襍水也。許云薄也。葢薄下奪一酒字。以水和酒。故爲薄酒。此用大鄭說也。引伸之爲凡薄之稱。如職涼善背,虢多涼徳。毛,杜皆云涼薄是也。薄則生寒。又引伸爲寒。如北風其涼是也。至字林乃云涼,微寒也。唐殷敬順引之。廣韵,玉篇皆云。凉俗涼字。至集韵乃特出凉字。注云。薄寒曰凉。从水。京聲。呂張切。十部。
粤语:loeng4
客家话:[客英字典]liong2[东莞腔]liong2[梅县腔]liong2[宝安腔]liong2[海陆丰腔]liong2[陆丰腔]liong3[沙头角腔]liong2[台湾四县腔]lion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