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罗振宇2022“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全文稿徐伟李彦宏俞敏洪第一财经

罗胖曾发下大愿望:跨年演讲要连办二十年。

今年是第七场,也是最特殊的一场,罗胖面对12000个空座位,用53个好故事,为你讲述“原来还能这么干”。

开场

我在成都,你在哪里?欢迎你们!

跟往年不同,因为疫情,我得独自面对12000个空座位,完成这场演讲。那今年咱们就换个讲法吧。

回到那个大家都熟悉的场景:我是你的一个朋友,一整年出门在外。

年末的最后几个小时,回到村里,大家一起坐坐,讲讲这一年我在外面听到遇到的故事。

1

【1】行就行,不行还能怎么办?

昆明有一个小伙子,他叫徐伟,开着一家淘宝店。

两年前,他28岁,他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一家子都挺高兴。

这个孩子半岁的时候,查出来了一种病,一种基因缺陷带来的罕见病,身体没办法吸收铜离子。

医生说,得这种病的孩子,三岁前的死亡率,接近100%。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幸。

设身处地想,为人父母的人,遇到这种事该怎么办?

是悲伤绝望?还是倾家荡产四处求医?或者找各种偏方?我估计很多人能做到。

但是,徐伟面对的情况更难,这种病没有能根治的药物。就连缓解症状的药,国内市场上目前也还没有。

所以,徐伟走上了一条我万万想不到的路。

他决定,自己来研制。

这是他家里的杂物间,里面堆满了土法上马的研发设备。

他要攻克的难题是这些:

看到这些专业名词,反正像我这样的文科生,只能跪了。

这条路太难了。

而他居然就走上了这条让人望而生畏的路。

两年来,徐伟不断想办法,他每前进一小步,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包括专业机构来帮他。

目前,孩子的病情已经有了缓解。

这已经是一个奇迹。

当然,这场搏斗还在进行中,比如孩子还需要基因治疗。

这是一个难度上了几个数量级的任务,绝不是徐伟在自家的简陋实验室里能完成的了。

历史上,很多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开发,就是这样由患者推动,由专业机构接力,共同完成的。

除了恳请大家的帮忙,我还想说:徐伟,敬你是条汉子!

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知道你作何感想?

这是愚公移山?是精卫填海?

还是中国人自古就有的这种不信邪的精神在今天的回响?

但是你发现没有?

徐伟不仅是不信邪,不仅有一股子冲天的豪气,更重要的是,他不是凭热情蛮干,他是真的去查科学论文,到处去请求专业机构的帮助。

记得德鲁克说过一句话:“人们喜欢说意志可以移山,但其实只有推土机可以。”

但是,如果徐伟来说这句话,他一定会说:“要想移山,既要有意志,也要有推土机。”

在徐伟这个故事里,你会发现,他是两头都有。

他既依靠父爱如山的个人意志,也依靠人类共同文明成果的那台推土机。

他把愚公移山的古老故事,往前推进了一小步,具有了当代意义。

我知道,2021年,很多人都过得不容易。

这一年,我们都浸泡在这些词的环境里。

大家可能或多或少地有点慌。

不光是你慌,其实我也慌。

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的跨年演讲,第一次没有现场观众。我面前的12000个座位,全都空着。

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距离跨年只剩90个小时了。

幸亏多年以前看电影,有一句台词,我记到了今天:“行就行。不行我再想想办法。”

既然来都来了,还是那句话:“行就行。不行我再想想办法。”

空场演讲的难题是,没有互动的对象,无法感知观众的情绪。

我们想了一个办法。

我对面的音乐导演飞羽老师,已经陪着跨年演讲五年了。

今天,我邀请他把键盘乐器搬到了场中央,就坐在我对面。

一张琴,两个人,待知音,这个意象多好。

飞羽老师身边的那些大熊猫玩偶,就代表我们所有的观众来到了现场。

眼前这个场景,我把大唐诗人李贺的诗改了几个字:

飞羽老师就是我想到的那个办法。

让我们一起,见证今天晚上的那个主题:“原来,还能这么干!”

你也可以倒上一杯酒,或者是泡上一壶茶,遇到心有所感的人和事,你可以举杯敬他,也敬自己心里这点触动。

在大屏幕上,会有一个滚动数字。

当它倒数到了1的时候,故事也就讲完了。

而那个时候,已经是2022年的第一天。

那个时刻,我们这群人就可以带着一兜子的实干办法,迎接它。

【2】四毛三的物业费真的能挣钱吗?

下面这个故事,是在一个小区里发生的。

这个小区,就离北京最繁华的CBD三站地。

这个小区的物业管理不错,居民满意度很高,在北京有点名气。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价格。

你猜猜,这小区的物业费得多少钱?

我先给你一个参考:全国大中城市小区物业费的收费平均数是每个月每平米2块钱左右;

这个叫劲松北里的小区,距离北京的CBD这么近,那是什么房价水平?

但这里的物业费只有0.43元,全国平均值的1/5。

没错。你算算:一套50平方米的单元房,一个月只交21.5元,一年258元。

那为什么这么便宜呢?因为不能贵。

这里就是中国城市很常见的那种居民区。

一般建成于三四十年前,那时候人们喜气洋洋住上了单元房;但现在,居民老了,小区旧了,成了大家说的——“老破小”。

今年,我听说一家公司就专门做这种小区的物业改造和服务,好奇心就上来了。

我不要听好人好事,我想搞清楚的是:这能挣钱吗?

这家公司叫愿景。

我替它算算账。

收入,就是0.43元的物业费,再加上一些停车费,一些闲置空间改造后的商业租金;但投入呢,是动不动就几千万元的改造费用。

据说十年才能回本。

你可以判断一下,十年才能回本的生意能干吗?

即使能干,又能有多大发展前途?

愿景的董事长陶红兵说,“确实可以挣到钱,也可以做大。就是慢点。”

0.43元的物业费,就不能请那么多专职清洁工了。

在北京雇一个清洁工,月工资起码得三四千块,20万平米的小区,大概需要20个人,那每个月就是六到八万元的人工成本。请不起。

怎么办呢?

愿景发现,这种老社区里不是有不少捡纸壳、捡矿泉水瓶的人吗?

他们有些就是附近上岁数的居民,子女反对他们干这个,换不了几个钱还没面子。

可是没办法,这属于一种“生活方式”,人人都需要点儿事儿干啊。

他们不光捡,还闹矛盾、抢地盘,给小区治安增加了不少负担。

愿景把他们给组织了起来,解决了小区清洁工的问题,分五步:

第一,先分地盘,这三栋楼的纸壳子、矿泉水瓶归你捡,那三栋楼的归他收,每个人把片区的卫生包了。

这下,他们的责任感有了:这是我的地盘啊!

第二,每个人发一件工作服,背后写上“社区清洁志愿者”。

这下,荣誉感有了——志愿者,正经事!子女们也不那么反对了。

第三,专门在楼下给他们搭了小棚子,他们在垃圾里扒拉出来的纸壳子有地方放了。

这下,主场感也有了。

第四,不光要把楼前楼后的卫生搞好,还要负责指导居民垃圾分类。

这下,工作的价值感又上升了。

第五,每人每月再给发500块津贴。

这下,收入也提高了。

0.43元的物业费,还能把社区的清洁搞好,谜底就这么简单。

原来,还能这么干!

我们来复个盘。按传统思路,解决一个小区的清洁问题,那就是花钱、堆资源。

有钱就有办法,没钱就没办法。

但是在这个故事里,你会发现,堆资源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道路。

而解决问题的途径通常在于你如何解决别人的问题。”

让更多的人,甚至让自己用户之外的人,比如说这些捡垃圾的人过得更好,这本身就是问题的解决方案。

【3】怎么收老破小社区的停车费?

继续说发生在劲松小区里的故事。

你别忘了这里曾经是个“老破小”,车主过去都是直接乱停乱放,根本不交费。

现在车有人管了,环境规范了,但是到收费的时候,工作人员就容易和住户起冲突了。

那怎么办?

愿景的想法是,雇外地小伙儿来收北京小伙儿的停车费,工资高,而且也收不上来。

但请北京大爷来收北京小伙儿的停车费,没问题啊!

小区里那些刚退休的北京大爷,刚退休回家,浑身都是劲儿,也浑身都不得劲,正琢磨着去哪儿找点儿事儿干呢。

给他们发个红袖箍,去管停车收费的事。

怎么管这些北京大爷呢?北京大妈,一个大妈管理一帮大爷,效果好着呢。

然后,每个人每月再发点辛苦费。大家都满意。

你看,还是刚才说的那个思路:通过解决别人的问题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成本下来了,受益的人多了,4毛3分钱的物业费也能干了。

你看,做事都需要资源,但是资源可能不是我们原来想的那样。

我们经常需要拆掉思维里的墙。

【4】未来的好公司究竟什么样?

说到拆墙,我还有一个故事。

一般的小区都是由物业维护树木。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其实也是我们观念里的一堵墙。

愿景把小区里的一些树换成果树,请居民自己来认养,到了秋天,结的果子就归认养的人。

那你想,主人伺候树不比园丁更精心?“这是我孙子吃的果子,不能让人给糟蹋了”,会天天到楼下转悠。

有盼头、多活动,对老人的健康也好。

然后,每个周五小区里还放电影。

这除了能丰富文化生活,也是为了让居民多下楼来活动活动;

社区里走动的人一多,大家就熟悉了,互动就多了,来小区租铺面、做生意的商户也跟着多起来了,商铺的租金也就可以高一点了。

愿景这么一重组运营逻辑,拆掉旧墙,这盘棋就活了。

我特别不想给你留下两个印象:

第一,这是一篇好人好事的表扬稿。第二,这是一个精明生意人的如意算盘。

我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回答一个问题:未来的好公司,该是什么样子?

今年有一个很大的变数:很多有名的大企业陷入困局。

它们光环褪色,魅力大减。

过去,它们可都是大学生找工作的目标、创业者奋斗的标杆啊。

但这一年,更高、更快、更强,不再天然带来赞誉,甚至“一家独大”正在被全社会警惕。

你要是说,“好企业的样子,因为要为人民服务,所以就不能挣钱;因为不能搞垄断,所以就不能长大。”这个很难说服人。

我们刚才讲的愿景公司,可不是小生意。现在,他们在全国签约管理的老旧小区已经有2.1亿平米,预计服务700万人。

算笔社会账:一家收费低、服务好的物业,老百姓高兴,打市长热线的投诉也少了,政府也高兴,怎么会不受各方面的欢迎呢?

再算笔经济账:虽然利润不高,一年只有6%的收益率,但是,有规模,且稳定,还能良性发展,不错啊。

如果你再考虑,700万人把日常生活开放给你,让你有为他服务的机会,每天看着你的表现,将来零售、养老、房产销售和租赁这些机会,是不是也有可能是你的?

这是一盘多么好的生意啊。

愿景的这个故事,恰恰就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一家企业不能仅仅从纯粹的商业逻辑里认知自身,它还要把自己的生存放入到社会的全局利益中。这才是一家好公司的新样子。

拆掉了思维里的墙,在社会全局的视角下认识自己,你会发现——

让产品更好、竞争力更强,不是只有堆资源这一种方法。提升更多人的生活品质和尊严,也是一种方法,而且是更良性的方法。

用这种办法,企业也可以挣钱,也可以长大。

【5】怎么荣耀用户?

有一个汽车品牌,叫岚图,今年成了我们跨年演讲的独家冠名合作伙伴。

我们一直有一个愿望,想找一个代表这个时代的产品,比如电动车。

很幸运我们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企业,那就是岚图。

岚图是一个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刚刚创立,背后是制造过5200万辆车的汽车产业国家队,东风汽车,实力雄厚。

但是,岚图也有自己的难题,毕竟是一个新品牌,怎么让用户接受?

如果还是用行业里的老办法:

发展经销商队伍,一点点地扩展网络,增加销量,这种方式,哪还能适应现在这个飞速变化的市场?

岚图的选择是,拆掉思维里的墙,把生意逻辑还原到社会全景里去,把用户关系经营成真实的人和人的关系。

真实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最高境界不仅是“我对你的服务满意”,而且是“我为这份关系骄傲”。

前不久,岚图在武汉举办了一次用户联谊会。

在这张合影里,用户在中间,岚图的领导在一个看不见的角落里。

对面一座百米大楼的立面,一个整座城市都看得见的地方,正一屏屏地闪过岚图用户的名字。

岚图今年赞助跨年演讲,想把这种荣耀用户的事做大。

他们挨个征求了用户的同意,把愿意参与到这个跨年仪式中的第一批车主的名字,都打在跨年演讲的大屏幕上。

岚图用户们,你们可以一边看跨年,一边截屏,圈出自己的名字,作为自己和跨年演讲曾经同框的证明。

以后有机会遇到,咱们拿这个同框的证明,彼此相认哈。

说实话,我是真没想到,一个赞助商,原来还能这么干。

我本以为,他们会让我讲岚图推出新车型的速度有多么快,增程纯电双动力的技术如何解决了用户的里程焦虑,直营店的模式怎么更好地服务了他们的用户。

都没有。

他们说这些不需要我来讲,消费者自有评判。

国家队现在做事儿的方法也在变,央企原来还能这么干。

【6】老大为什么要帮老二?

刚才,我都是试图用好故事,给你描述一个今天的好企业什么样。

今年夏天,在一个饭局上,我遇到了一个人,网名叫@tuzhuxi,他提到了一个词,让我一下子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个词叫“朴素的道德直觉”。

用这个词来看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和很多事,就很容易理解了。

话说,有这么一家子。

一个老太太,两个孩子。

前几十年,全家人勒紧裤腰带,供老大读书。

老大长大了,出息了,开了工厂,赚了钱。

老二呢,至少现在没老大那么出息。

而这个老太太,慈爱、睿智,而且对家庭的未来负无限责任,请问,她会怎么处理俩孩子之间的关系?

调用我们生活中的常情常理,我们都知道,她会这么做:

第一,她会想方设法让老大拉扯老二一把,可能是金钱上的,可能是机会上的。

反正,你老大得出钱出力。

第二,她也会严厉地敦促老二要有出息,向老大学习。

第三,老大拉扯老二的这个情分,她希望不是固定地按月给钱,而是更走心的安排,比如经常送盘饺子,或者带着老二见见世面。

她希望老大自己去送,自己去表达。

她也会让老二一家感受到,这额外的情义是来自老大的。

第四,老大一家的日子过得好一些,她没啥意见。但她会制止老大一家公开炫富。

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吃肉回屋吃,不要站在院里吧唧嘴。”

第五,她希望老大掏钱出来帮助老二,这不是因为她要求,而是出于自愿,这是亲人的责任。

第六,如果老大的事业遇到危机,她会调动全家的资源力挺老大,也会要求老二全力支持。

第七,家里的孩子们,也都念着一家人的情分,愿意听老太太的安排,愿意互相帮忙。

这是哪一家啊?

这可以是几千年前的一户中国家庭,也可以是几百年前、几十年前或者今天的任何一户中国家庭。

说到这,你已经明白我在说什么了。

今年,我们在面对“共同富裕”这个词的时候,虽然有权威人士出来解释,说共同富裕不是劫富济贫,也不是平均主义。

但只要我们把眼睛从商业账本上稍微挪开一点,把自己放进共同生活的这个社会全局中,我们就会发现,过去那些我们以为的矛盾,其实并不存在。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自愿帮助暂时落后的人,不矛盾;

要共同富裕,但不劫富济贫,不矛盾;

共同富裕,但首先是发展,而不是共同贫穷,不矛盾。

只要你感觉自己是在一个共同体里面,认同这个共同体,那去主动帮助他人,不仅不是被剥夺,反而是一种荣耀。

就像一个家里的长子,拉扯弟弟妹妹,心里不会觉得委屈,而是有一种“家有长子,国有大臣”的骄傲感。

所以你看,共同富裕这个话题下的所有纠结,关键不在于钱的分配,而在于是不是认同:我们是一个大共同体中的一家人。

你要是不认我们是一家子,总想着划出一道清晰的边界,交多少?怎么交?那就难免困惑。

你要是认我们是一家子,就可以理解刚才这个老太太,就没有什么可纠结的。

反过来说,凭着朴素的道德直觉,不用讲多少大道理,有些事情我们就能知道它不好。

比如,在另外的一个村子里:

一个人勤劳致富,很好。

但是富了之后,动不动就瞎嘚瑟,敲锣打鼓地绕着全村边吃肉边吧唧嘴,那大家就说,这不好。

一家铺子善于经营,挣了村里人很多钱,可以。

但是,突然有这么一天,他悄悄把铺子一卖,也不给大家服务了,而且还把在村里挣的钱全转到其他地方去了,那大家就说,这不好。

一个媒婆,在村里撮合婚姻,挣点跑腿费,挺好。

但是,有一天这个媒婆融资了,要上市,天天堵在邻居门口催人家结婚,还说谁结婚就送你一盒鸡蛋,那大家就说,这不好。

听完这几个场景,你心里可能有点怪怪的感觉:按照规则,这人也没做错啥啊,旁边的人说不好,有什么关系呢?

要知道:在一个真实的村庄里,如果大家都说这事不好,当然就有关系。

虽然是社会的软约束,但也是商业的硬边界啊。

大家都说不好,你的生意不可能好啊。

当我们面对每一个人生选择关口,心里的那个“老太太”其实都出过手、开过口。

我们选错了,只是因为当时不想听而已。

我们今天感受到的很多“不确定性”,都是因为狂飙的欲望之车,遇到了“朴素道德直觉”的红绿灯。

只要我们肯把自己的小道理,放入到社会全局利益,也就是那个大道理里去,这个红绿灯其实非常醒目。

如果你和你的伙伴想不清楚该不该做一件事,就在心里设想这么一个“老太太”吧。

她阅历丰富、充满善意,有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感。你就想,这个“老太太”看到你、你的公司做了这件事,她置身事外,旁观者清,会作何感想?

她的答案就是社会的普遍答案。

这就是朴素的道德直觉。

这其实是一个无比清晰的标准。

这个直觉的标准,往往会比计算和推理更直达事物本质。

作家博尔赫斯说过一句话:“凡事总有一个经济学的解释。但除此之外,无疑也有其他的解释。”

2022年就要到了,让我们一起关心一下,这个世界的其他解释。

2

自从我们宣布今年的跨年演讲在成都举行,每个听说的人都是一脸羡慕,这回你们可爽了。

他们这么说是有道理的,肯定是因为想到了这些嘛。

但是,还有一组关于成都的事实。

今天的成都,GDP正在攀登两万亿大关。

在所有新一线城市里:

大牌开第一家旗舰店,首选成都;

毕业生最愿意去的城市,成都第一;

《第一财经》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成都连续6年第一。

而且,再一看,过去20年,成都的人口从1000万飙升到2000万。

一大批创业公司、团队、高精尖产业在这里崛起。

你不觉得这两组词之间有点矛盾吗?

一个舒舒服服的地方,怎么会同时也是一个奋斗的城市呢?

这么安逸的城市,通常在搞钱这件事上,就不太能打嘛。

不是连成都人自己也说“胸无大志,好吃懒做”吗?

我的朋友孙思远,西瓜视频大V,一个走遍全世界,最终到成都成家立业的成都女婿,给我解了惑。

他说:“你别真信,这八个字后面,其实是另外八个字——人间烟火,幸福生活。”

来成都打拼的“蓉漂”朋友,我知道你们特别勤奋,一刻都没闲着。

但是,咱得承认,在成都这座城市,不管你心里装着多少雄心壮志,带着多少梦想蓝图,你心里肯定还有一个地方,装着“人间烟火,幸福生活”,那真叫工作依然很忙碌,日子感觉好舒服。

仔细想想,可不就是这样吗?

过去,左边八个字“胸无大志,好吃懒做”,好像是成都的负资产。

今天,它摇身一变,变成了右边八个字“人间烟火,幸福生活”,成了成都的魅力之源。

【7】感觉资源不够怎么办?

今年,我的朋友、经济学家何帆,对这种现象,给了一个生动的概括:腾挪。

他的故事,你也许已经熟悉了。

2018年,何帆老师发下一个大愿。

这是他坚持做这件事的第四年。

每年他都把自己的年度记录写成一本书,今年这本名叫《变量4:大国的腾挪》。

这本书不仅讲了城市的腾挪,还讲了个人的腾挪、企业的腾挪,甚至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腾挪。

无论你是在思考公司战略还是个人战略,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一定要看看这本书。

特别提醒,这本书已经在当当网首发。现在下单,率先拿下。

好,说回这个词,腾挪。什么意思?

这本来是一个围棋术语。它说的是,当你被对手团团围住,应该怎么办?

不要正面硬刚,另找一处,落下一子,从而打开一个新局面。

简单说,就是不硬碰,巧转身,换思路,开新局。

成都不就是这样吗?

在传统的对成功、利润、效率的追求之外,他们找到了一个新局面,这个局面就是人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

从这个角度看,曾经的安逸闲适不再是奋斗路上的绊脚石,而是一个坚实的支撑精神世界的阶梯。

【8】扫码摸狗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给你讲几个关于腾挪的故事,有大有小。

一只警犬,既没在缉毒,也没在抓坏人,它正在忙着推广反诈APP呢。

这可真是“原来,还能这么干!”

这几年,全国的民警都在忙着想各种办法让大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只要你扫码下载,就可以摸警犬,还能合影。

警犬往街上一牵,警民关系和谐,推广任务完成。

一个小创意,背后是腾挪的大智慧。

谁说警犬的作用只有发现线索,抓捕歹徒?可爱难道不是它的资源吗?

这笔力量资源,换个视角,就变成了吸引力资源。

所谓的创新,经常就是再造资源。

【9】一个红绿灯怎么让人怦然心动?

远的不说,类似的场景,在我们公司门口也发生过。

我们公司就在北京朝阳区,门口有一条小街,有一天,我突然发现,红绿灯变样了。

我们公司的女同事说:“你才发现啊,我们都发了好几天朋友圈了!这个红绿灯,已经成了北京的打卡胜地了!”

就这么一个小变化,带来了什么?

当你等红灯的时候,你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停止的符号,而是一颗红彤彤的爱心。

它让你沉思良久,或者浮想联翩,一定有某个神秘力量在给你发送爱的信号。

爱心下面还有个词,“等待”。

这是一个多浪漫的暗示——爱情来得很快,只是需要等待。

说到这,我们好像发现了一个一直被忽视的真相。

过去,这个时代好像只会为规模、效率、力量欢呼。

我们好像忽略了,在坚硬的现实之外,人心柔软之处,另有一片广袤的土地。

你看,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其实都有两个面目。

它可能是物质资源,也可能是情绪资源。

我们的生命,是靠这两种资源才支撑得起来的。

所谓腾挪,往往就发生在这两种资源的转换之中。

今年,一个客服专家给我讲了一个行业秘密。

教你一句话,就是对客服说:“我知道你特别不容易。我这个事,给你添麻烦了。”

老板们请注意了:不是你给客服人员发了工资,他就是你的人。

事实上,谁给他提供情绪价值,他就是谁的人。

这个世界一直在犒赏那些,用情绪资源支撑他人的人。

【11】开理发店为什么不能太年轻?

再说个我自己碰到的故事。

我这两年都是去我们公司附近的一家小理发店理发,理发师40多岁。

有一次我问他,理发店经常倒闭,是因为特别难干吗?

我当然是以前吃过亏嘛,装潢特漂亮的大店,被忽悠着办了储值卡,下次再去,它悄悄倒闭了,都不带通知你一声的,你说气人不?

理发师的回答很意外。

他说,就一个原因,开店的人太年轻了。

你看,一个年轻人开的理发店,想做大,靠什么?

得有更好的位置,更好的装修,通过办卡锁住尽量多的客户。这么一来,投资就高了,风险也大了。

但是,年长的理发师,不需要这些。

他拼的是熟客。

有了这些,我就不用非得租最好的位置、做豪华的装修。那这个生意就挺稳当的。

仔细想想,你更愿意去谁那儿理发?

是你熟悉的、信任的人那里,还是不熟悉、没话说,还动不动就让你办卡的人那里?

熟客的信任,也是宝贵的资源。

【12】小五金店为什么生命力强?

还有什么能是资源?

我的同事,“得到头条”的徐玲老师今年给我讲过一个五金店的故事。

就是那种开在街边,一开就是十好几年的小店。

徐玲考我一个问题,这种五金店看着每天冷冷清清,但为什么旁边别的店都换好几轮了,它却很少倒闭?

开始我想的是,五金店这个行业运营成本低,商品利润率高,不用豪华装修,不用宣传促销,货品几乎没有耗损,永远不会过期,而且去五金店没有闲逛的,成交率特别高,进店的就是买东西的。

但徐玲说,让一个小五金店基业长青的核心竞争力,是两口子和睦。

原来,除了卖东西,这种五金店,还有一块重要业务是提供上门服务,给周边居民修修水管、换个龙头,还有修锁配钥匙什么的。

有的五金店主还维修、出租家装工具,这部分收入也不少。

常常是老婆在家接单,老公在外跑活儿。

老婆和气有人缘,老公干练有手艺,先得是一个好人家,才能细水长流。

这家店的根,就扎在夫妻日常生活的底盘上。

过去我们一说开店,就是租金、人流、成本这些东西,但是回头一看,你会发现,和谐的家庭关系,也是经营的资源。

【13】60岁还有多少可能性?

前面说的几个都是小故事,腾挪的也都是小资源,我知道2021年很多人心里跟我一样,对一个重要的大资源充满焦虑。

咱也不用藏着掖着,老龄化的问题嘛。

前一阵子就因为去见了一趟我很敬重的前辈俞敏洪老师,我这个焦虑给破了。

见他的时候,俞老师刚过完生日,60了。

我问他,平时锻炼不锻炼?他立即起身,做了10个俯卧撑,我都看傻眼了。

我羡慕的还不只是他的身体,而是那个劲头。

新东方教培业务受挫,没事儿,人家从头再来,干上了农产品。

我自己想想,觉得自己挺没出息的,还想着60岁跨年演讲就讲不动了。

怎么可能?看看今天60岁的俞老师,完全是斗志昂扬。

60岁的俞老师,成也成过,输也输过,现在再出发,身上是一份年轻人很难有的轻松和豁达。

我想,对于我这一代人来说,60岁,很可能也是一个可以更少顾虑地出发、有更多自由的年纪。

【14】老年人使劲折腾有多大价值?

前两天,陪我跨年闭关的同事,去了一个好玩的地方,百年泸州老窖窖龄酒的“研酒所”快闪店,回来兴奋得不得了。

这种“蒸汽朋克”风的空间,肯定吸引00后年轻人嘛。他们回来跟我说,那里能闻酒香,能做互动体验,还第一次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窖泥微生物,当然,还喝了拿白酒作为基酒的鸡尾酒。

这还挺让我感慨的,百年泸州老窖窖龄酒,是我们的老朋友,支持跨年演讲已经有四年了。

我知道,面对我这样的中年人,他们底气特别足。

泸州老窖有中国一直在使用的最老的窖池,400年从未中断,中年人肯定吃这套嘛。

但是没想到,他们还能拿下年轻人。

一般的酒品牌,怕的是别人说自己不够老。

而百年泸州老窖窖龄酒,因为老,反而特别敢创新。

你看,根扎得越深,枝叶伸展得越远;年岁越久,创新的胆量也越大。

更何况,何帆老师跟我说,用腾挪的视角重新看一下,所谓老龄化问题,也没必要那么悲观。

中国女性的就业率高,这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

但你有没有意识到,支撑中国女性就业的,除了国家政策、教育普及,还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有个名词管这叫“外婆经济”。

当然这是个泛指,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这些家庭长辈都包括。

有多少老人家,退休也只不过是换一个阵地,继续支持中国经济的运转?

要不是他们,很多年轻人要么不敢生孩子,要么生了孩子就得有一个人辞职带娃。

就算不去给儿女做贡献,一个人退了休,也照样可以成为社会的新资源。

咱们不说什么更高大上的,有一个小目标——只要认真生活,就是新资源。

认真对待每一笔支出,挑选最物美价廉的商品,你可别觉得是老人家小气,花钱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在用钱对未来自己想要的生活投票。

要不然你以为那些物美价廉又新鲜的菜市场哪来的?那不是凭空就有。

是城市里认真生活的大爷大妈,一次次趟出来,一刀刀砍下来的。

会逛市场的年轻人,只需要跟在大爷大妈后面说一句:“照这个价,给我也来两斤。”

可别小看这些事,只要一直做,这就是在为这个社会训练精细化的体验服务啊。

认真生活的人多了,认真做产品做服务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你看,这是一个人人生阶段的腾挪,也是全社会人力资源的腾挪。

过去,我们觉得一个人老了,退休了,就只有消耗社会资源。

今天换上腾挪的视角,一个老人家,只要继续折腾,走出家门,不管是上菜市场讨价还价,还是锻炼身体、唱歌跳舞、拍鸟拍花,都是在为社会做贡献。

待在家里,开个抖音直播做饭是在为社会做贡献,哪怕是认认真真点个外卖,也是在为社会做贡献。

【15】熟经济到底有什么魅力?

当年长者也变成了社会重要力量的时候,金融学家香帅老师给出了一个有趣的词:熟经济。

香帅老师从前年开始,每年写一本财富报告,记录这一年中国人的财富逻辑。

今年,《香帅财富报告》的主题就叫熟经济。这本书也是在当当网首发,感谢当当。

现在打开当当网,你就能在网页上方最显眼的位置,看到这两本书。

现在下单,新年跟香帅、何帆老师同行。

好,回到这个词,什么叫“熟经济”?

我先说两件事,你感受一下。

阿里国际站的总裁张阔老师告诉我,2021年,中国的外贸增长非常猛,“十四五”开年第一年,就提前完成了“十四五”的规划目标。

但是,别忘了熟的那一面,每一箱货的平均货值也在提高。阿里国际站有一个采样统计:

今年从中国出口的产品,空运的、海运的,前11个月每公斤货值同比增长超过20%。

这是一个悄然发生的变化。

再看个消费数据。

今年1到10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超过10万亿元。

很多人只看到了这个大数字,还是那句话,别忘了熟的那一面。

在这个10万亿元里,涌现出了很多新的大品类。

你发现没有,在数字增长的同时,整个经济的内部,正在变得更丰富,更成熟。

回到熟经济这个词,香帅老师跟我说,你就想象一个人的成长,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长势。

十几岁的时候长身体,二十几岁的时候长心智。

等到成年,长大了,他的个头儿就不再猛蹿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停止成长,人会以各种方式变得更丰富。

以前只会欣赏长河落日,变得丰富之后,也会欣赏小桥流水。

以前只向往功成名就,变得丰富之后,也会向往诗和远方。

以前是年轻人冲锋陷阵,现在老人家也可以一往无前。

香帅老师说,这就叫熟经济,从“大力出奇迹”,到“随处见风韵”。

熟经济时代,我们需要腾挪。

过去不是资源的东西,也许会价值连城。

过去是负资产的东西,也许会是重要的支点。

关于这两个关键词更精彩、更全面的阐述,都在这两本书里。

何帆老师的《变量4:大国的腾挪》,香帅老师的《熟经济:香帅财富报告3》。

这个礼盒,你可以送自己、送家人、送朋友、送合作伙伴,给新年一个具有仪式感的开端。

新的故事,我们一会儿开始。

3

“数字化转型”这个词今年特别热,各行各业都在谈。

大家都铆足了劲要在数字化上大干一场,买设备,招首席信息官,找咨询公司,在公司内部开各种各样的转型会。

我听过最狠的,是一家大公司全员自学Python计算机编程语言,包括车间班组长。

那肯定是被吓着了。

这说明什么,不是决心大,而是真没辙。

咱别笑话别人,今年我也被吓着一次。

我去参观华为,他们告诉我说,华为仅仅用于内部数字化改造,就每年要投入100亿元,积攒了10亿行代码。

那一刻,我内心只有一句话:“要不起,过。”

不是说好的,数字化跟每一个人都有关系吗?但它怎么成了只有巨头能玩的游戏呢?

【16】公司怎么探知员工的情绪?

从华为回来,内心慌得很啊。

直到得到APP《数据思维》课主理人宣明栋老师,用一个故事把我治愈了。

有这么一家小公司,全公司上下也没多少人,但他们就开始思考一件事:怎么能让员工上班的心情好一点?

小公司,肯定也用不起多么高大上的数字化技术。

给每个员工发一袋玻璃球,三种颜色,红色、黄色和蓝色。

员工要是愿意的话,每天下班的时候,根据自己的情绪,向本部门的瓶子里投入一颗球。

高兴就投红色的,一般就投黄色的,沮丧就投蓝色的。全凭自愿,也没人会盯着看他投不投。

第二天早上,高管发现哪个部门的蓝色球比平时多,就会跟这个部门的主管谈一谈。

怎么回事啊?大家心情都不好。

据说就因为这么一个小小的设计,公司的士气一下子就高了很多。

就这么一个动作,员工会发现,公司真的是在关心人。

以前所有的职场鸡汤都是在教员工,不要有情绪,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好像有了情绪就不够职业化。

但是这个动作,把管理升级了,管理者要对员工的情绪负责。

现在,如果一个部门的员工老是不高兴,蓝色球特别多,那么公司对这个部门的领导者是不是就得多观察一下?

这个案例看上去没有用什么数字化技术,但是它用的全是数字化的思维。

就是把过去模糊的、不能测量的东西,变得可见、可衡量。

你看,你有你一百亿元的数字化,我有我一百块钱的数字化。

这是一个小创业者的恍然大悟。

如此说来,普通人、小公司确实也可以聊聊数字化了。

【17】智能水表竟然还能救命?

如果你是专门干人工智能数字化的公司,天天跟客户聊数字化的好处,请问,你讲什么案例?

我今年经常给干这行的人讲一个故事,他们内行人听了,都觉得很开脑洞。

话说,有这么一家物业公司,他们服务的小区,住着很多独居的高龄老人。

老人在家里一不小心滑倒,如果没有人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这个场景,我相信很多老人不在身边的朋友、独自一个人生活的朋友都有想象过,都有过忧虑甚至恐惧。

我看过一个日本的纪录片,一个小区住的都是高龄老人。

两个住在对面楼的老闺蜜,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窗户打开,不是为了把阳光放进来,而是给对面的老太太发个信号:我还在。

如果对面窗户没有打开,可能就出事了,那就得报警。

你就说,凄凉不凄凉?

作为物业公司,该怎么办?每天派人上门,借嘘寒问暖检查一下吗?挺招人烦的。

用摄像头监控老人出门不出门?一来老人本来出门就少,二来这也涉及人家隐私啊。

那还有啥办法呢?现在不是家家都换智能水表了吗?他们给水表发明了一个新用法。

看水表数据,不光是月底收费时看,每天也盯着看走不走。只要半天数字没动,系统就会提醒。

一个家里半天水表没走字儿,能说明说什么?

说明住户没洗手、没做饭,甚至都没上厕所——要么今天家里没人,要么家里的人大概率出了状况。

这个时候,物业公司就可以派人上门问候一下,看看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

就这么简单一个事情。技术难吗?一点也不难。这种数字化贵吗?一点也不贵。

但是它释放出来的善意和价值却又很让人动容。

我突然就想到这么一句话:初心之外,还要用心。

数字化很伟大。但是,除了有星辰大海的初心,还得有将心比心的用心。

否则,你根本想不到自己会在数字化的这条路上遇到什么风景。

数字化这么冷冰冰的技术,居然还能导向更有温度的生活。

诗人艾略特说过这么一句话:“系统如此完美,以至于没有人需要成为更好的人。”

其实,艾略特说的这个趋势,是可以改变的。

一个好的数字化系统,需要的恰恰是设计者从人出发,替人考虑。

你成为更好的人,就能看到数字化更好的用途。

【18】老板怎么给消费者撑腰?

我们的赞助商,高端大理石瓷砖品牌——简一怎么搞数字化呢?

该怎么做瓷砖,还是要一块块地去做。

尤其是他们首创的成品交付体系,要想实现简一标准的密缝铺贴,还是得派瓦工师傅去用户家里一块一块贴。

这种活儿,数字化不了,效率也没法一下子提高一大截。

从去年开始,简一的创始人李志林干了一件事,就是在全国的600多家店铺里,亮出了一个直通车二维码。

每个购买简一的大理石瓷砖产品的人,都可以通过这个二维码直接找到李志林本人。

做大客户生意的公司,很多是这么做的。

但是,一个把产品卖到千家万户的装修建材公司的老板,也敢这么干,我还真是有点惊讶。

这一招,也谈不上提高了多少效率,提高多少销售额。那他图什么呢?

李志林说,图用户心里踏实啊。

这个直通车一加上,就相当于老板告诉用户,我是把自己的名声全部押上去了。

产品有任何问题,你就直接来找我。

从首创成品交付体系开始,简一一直想说:“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用户。”

而他们一直想传达的这个信息,最后通过一个数字化的小工具就实现了。

在这个故事里,数字化不是一个什么开天辟地的技术,它就是帮助你实现关怀的一座桥梁。

而且数字化并不难,任何一个做消费者生意的企业都可以学。

刚刚我们说的都是数字化的小应用。

下面说的几个故事,可都是大生意。

【19】蜂农追花怎么用上数字化?

有一家公司,叫“追花族”,本部就在成都高新区。

为什么叫“追花族”?因为他们是做蜂蜜的。

你想,采蜜,要追着花走的。

听起来很浪漫?但是这个行业有两个老问题。

一是蜂农这个行当特别苦。

哪儿的花开了,就带着蜜蜂奔哪儿去采蜜。这就难免风餐露宿。

而且,花是遍布在大地上的,所以,这个行业也非常分散。

大部分蜂农都是一个人单干,或者夫妻两个人一起。

因为太苦了,年轻人不愿意干,所以蜂农平均年龄非常高,超过了50岁。

这就麻烦了。追着花期走,哪里有花,设计什么路线最好,这可是经验啊。

经验要是传不下去,这一行就后继无人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蜂蜜质量没法保证。

你想,一个蜂农按照往年的经验走一条高速公路,但是也许因为寒潮,这片花田今年花期迟了,那给蜜蜂吃什么?

只能吃白糖了。那蜂蜜的质量就要大打折扣。

收蜂蜜的厂商也没办法,消费者吃到的蜂蜜,很可能就是白糖转化来的。

你看,蜂蜜行业的两个难题,本来都无解,这是人和老天爷的搏斗。

那“追花族”做了什么呢?

他们除了收购蜂蜜之外,还在行业中用上了一点点数字化技术。

这是他们开发的全国花田的热力图和一些数字化工具。

哪个月全国各地哪种花开了,哪片花田上已经有蜂农在那里了,这些信息,图上面全有。

花田的热力图他们都开放给了蜂农。

一名蜂农规划起路线就简单了,花多的地方就尽量去,人多的地方就尽量不去。

于是蜂农的效率提高了,劳动减轻了,经验传不下去的问题解决了,而消费者也不用再吃白糖变的蜂蜜了。

你看,技术不复杂,成本也不高,一个产业级的变革就这么发生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自己的内心独白是:数字化,原来是一种温柔的力量。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也想做一家蜂蜜公司,如果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压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销量,那数字化技术可能就会被我用来搞私域流量、促进销售、提高转化,恨不得让每个人一天喝三斤蜂蜜,那这个新机会就不会属于我。

只有我想着怎么把蜂农的工作环境改善一点,把蜂蜜的质量提高一点,我才可能用数字化技术做一张全国花田的热力图,那我才能看到这个产业级的机会。

就像凯文·凯利说的:“也许宇宙中最反直觉的真理是,你给别人的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

【20】怎么让普通人当上急救超人?

我在医疗急救领域也听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而这个时候身边刚好有医务人员的概率,几乎是零。

所以,这两年,很多公共场所,比如机场、地铁、写字楼、商场,开始有意识地配置急救设备AED除颤仪(自动体外除颤仪)。

问题是,意外发生的时候,就算有急救设备,现场的普通人会不会用呢?又敢不敢用呢?

今年我听说有一家公司就在利用数字化技术解决这个问题,这家公司叫“第一反应”。

它的创始人叫陆乐。

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大量地培训普通人,包括写字楼里的白领、餐厅的服务员、送快递的小哥担任志愿者。

这个基本的急救方法并不难学。

即使不是专业的医生,也能完成急救操作。

毕竟,中国那么多公共场所,谁也无法预测哪里会出问题。这就要靠数字化的力量了。

特别简单,只要在机场、学校、写字楼里显眼的地方全都贴上二维码。

遇到情况,扫一下,就可以呼叫距离最近的志愿者来做心肺复苏。

数字化系统会继续分发任务。

志愿者到场之后,90秒之内,第二棒到位,这是来送AED除颤仪的。

紧接着,后面还有第三棒,有人会呼叫医院,甚至会替赶来的医务人员按住电梯,把住关键的生命通道。

他们算过另外一笔账。

一栋写字楼,每年只要有10%的员工参加一天的培训,注意,只需要一天,就可以保障这一栋楼的安全。

比如深圳机场,我经常出差会去,每年有五千万客流量吞吐,从概率上估算,五千万的客流量大概一年会有五个人心脏骤停。

五条人命,这是个特别沉重的数字。

但是现在深圳机场购买了第一反应的这套服务,我走在那个机场里面就会特别安心。

我再一想,如果有机会,我们公司愿不愿意买这个服务?

肯定会啊,我们购买的不仅仅是那个急救服务,有了第一反应的培训,公司所有同事身上都会多一门救人命的本事。

所以,一个小小的二维码,它能让这个场所里的人更安心,能让运营者表达出自己对场所里人的关心,也能够让场所里接受培训的人有一份荣耀。

如果你认为这也是一个大的产业级的机会,那么同样,拿到这个机会的奖励的,不是那些捷足先登的人,高瞻远瞩的人,势大财雄的人,而是那些心细如发的人,分辨力高的人,善解人意的人。

【21】自动驾驶还有什么应用场景?

今年,李彦宏出了一本书,叫《智能交通》。大佬出书咱得看看啊。

在这本书里,李彦宏说,如果推行以车路协同为基础的智能交通,提升通行效率,5年之内,中国一线城市不再需要限购限行;10年之内,基本解决拥堵问题。

然而,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书中的另一个细节,就是这个词“5G云代驾”。

过去想到自动驾驶,就是钻到机器人肚子里,满世界都可以去了。

但实际上,这是个远景。因为哪怕技术实现了,法律也要用好久来完善;就算法律完善了,伦理层面的讨论也要持续很久。

但是,你发现没有,在自动驾驶的发展历程中,居然出现了这么一个中间站,5G云代驾。

什么意思呢?

100%的自动驾驶做不到,现在还不成熟,没关系,可以用人来实现双保险啊。

深夜成都街头奔跑的一辆车,可能是一个住在青城山脚下的老司机在监管着。

“云代驾”这个词,之所以让我感到脑洞大开,是因为它修正了我们对于技术的想象。

一个雄心勃勃的科技变革,居然停靠在了一个温情脉脉的中间站。

原来我们想象的技术,都是横空出世长成巨兽。

它造福人,但也替代人、挤压人。

但是你看,完全自动驾驶技术还是远景,真正马上可以用的技术,不是什么人的替代者,它是人和人之间的连接者。

你就想,如果云代驾实现了,它就创造了一个新职业,让原来风餐露宿的老司机可以远程开车。

甚至一个人可以远程管理成百上千辆车。

而一个大城市的开车族,很便宜地享受到服务,相当于有了一个司机。

而整个社会的交通安全,还有了双保险。

这就是前面几个故事,折射出来的那个趋势:

不管技术本身多么高大上,说到底它是人类的工具,它只有一个使命,让人间变得更好。

了解了这个趋势,我们才能理解李彦宏的那句话:

“人工智能只有同人类命运紧密相连,直面复杂形势,才能体现出技术的革命性意义。”

刚才这半个小时,呈现了过去一年,我自己对“数字化”这个词的理解不断深入的过程。

我想说的是:数字化这班车,比早晚更重要的是,你为什么出发?

比快慢更重要的是,你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4

【22】跨年演讲为什么要做碳中和?

跨年演讲举办七年了。

对办活动的人来说,肯定是一直要努力寻找各种创新和优化的可能性。

今年我们就接到了一个建议:是不是可以办一届碳中和的跨年演讲?

一开始,我是有顾虑的,一是怕显得我们在作秀;

二是怕凭空多了很多限制;

第三呢,当然也觉得会增加一些成本。

但是我们的同事去调研了一圈儿回来跟我说:罗胖,这是个好主意,得办。

我说:为啥?

同事说:因为这个凭空多出来的限制,能逼着我们用陌生的眼光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项目。

因为想减碳,专家会给出一份详细的测算:

那任务就来了:比如,交通工具能不能用电动车?

选址能不能用绿色场馆?现场的搭建物能不能重复利用?

工作人员餐饮的食材能不能只用本地的?包装能不能尽量用再生材料?等等等等。

七年来已经司空见惯的很多工作流程,一下子有了用新方法再干一遍的可能性。

然后,我们迅速发现,这个项目中可以提升的效率、可以节约的成本,非常非常多。

这笔原本我以为的成本,其实变成了一个支点,可以撬动整个项目的提升。

所以,我们花了一笔钱,也不多,为本场跨年演讲购买了国家核证自愿碳减排量(CCER)。

不管是搭建场馆、用水、用电、取暖产生的碳排放,还是工作人员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来这里产生的碳排放,甚至是跨年前后吃的餐食、喝的水产生的碳排放,为没能来到现场被迫退票的朋友们邮寄纪念品产生的碳排放,全都算进去。

感谢北京绿色交易所帮助我们联系第三方,用青海光伏的碳减排,对冲掉了我们的排放量,做成了这件事。

本来嘛,办一个活动,千头万绪的事儿挺多的,先办哪个后办哪个,哪些价值大哪些价值小,好像也没什么依据,充满不确定性。

但是,现在好了,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是我们国家一定要做的事。

那么,碳中和很快就会成为以后举办大型活动的标配。

既然这件事一定得干,为什么我们不先干起来?

这道题一下子就变简单了。

锁定一个确定性的目标,返回来看现实,看哪些是现在的技术手段和能力就能做到的,先做;哪些是目前能力不足的,学习。

工作马上就变得清晰具体了。

这不仅能让自己受益,未来,通过几年的优化,这套经验摸索出来,对我们是一套成本优化的策略,对其他大型活动的主办者也有参考价值。

碳中和这件事,给了我们一个特别的思考角度。

既然看眼前,看到的全都是不确定性,何不直接跳到终局,去看那个最终的确定性?

为什么不用明天一定会发生的事,再来倒推出今天马上要做的事呢?

THE END
1.碳字组词「碳」字在开头的词语 碳酸钙 碳纤维 碳酸钠 碳化硅 碳酸 碳酸钾 碳酸铵 碳化钙 碳素钢 碳黑 碳化物 碳积分 碳弧灯 碳弧 碳酸气 碳循环 「碳」字在结尾的词语 低碳 褐碳 「碳」的成语 雪中送碳 上一篇:碲 下一篇:碴 碳组词 碳字可以怎么组词 碳的组词有哪些 碳能组什么词https://zidian.bi0.cn/78B3__zuci.html
2.炭组词炭字怎么组词1. 以“炭”字开头的常见组词包括:炭疽、炭黑、炭化、炭冰、炭棒、炭檛 2. “炭”字在中间的具体有:卖炭翁、黑炭头、木炭画、火炭子、火炭母、煤炭部 3. “炭”字处于末尾的高频词汇包括煤炭、焦炭、木炭、竹炭、泥炭、草炭 以上由给力汉语词典汇总的炭字的组词有哪些,共计 个词语,如有错漏请向我们https://zuci.gei6.com/tanzuci__7c6gc14j.html
3.碳碳拼音碳怎么读碳部首碳意思无定形碳有焦炭,木炭等,晶体碳有金刚石和石墨。冶铁和炼钢都需要焦炭。在工业上和医药上,碳和它的化合物用途极为广泛。 英文翻译 ◎ 碳 carbon 八字精批 八字合婚 八字起名 八字财运 2025运势 测终身运 姓名详批 结婚吉日 您的姓名: 您的性别: 男女 出生日期: 立即测算http://zidian.baokatong.com/%E7%A2%B3_zi/
4.碳循环——你要知道的科普小知识一、什么是碳循环? 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循环的过程,这一过程使碳在整个生物圈及其所有有机体中得到循环和重复利用。 地球上最大的两个碳库是岩石圈和化石燃料,这两个库中的碳活动缓慢,实际上起着贮存库的作用。 https://www.sihui.gov.cn/xxgk/zqssthjjshfj/content/mpost_3065453.html
5.炭火造句好工具造句栏目为您提供2025年的炭火的造句相关内容,本栏目原创编辑和精选收集了76条炭火的造句一二年级例句供您参考,同时也为您推荐了炭火的解释(永远地;无例外地)、近反义词和组词。 炭火造句 1、那天晚上,我点燃了烧烤炉里的炭火,这个放在后门廊的烧烤炉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用了。 https://www.hao86.com/zaoju_view_9b454a43ac9b454a/
6.寓意好的跟碳谐音成语大全寓意好的跟碳谐音成语大全 希望我能够回答您有关寓意好的跟碳谐音成语大全的问题。我将根据我的知识库和研究成果回答您的问题。 1.吉祥成语大全四字成语谐音 2.碳循环的成语碳循环的成语是什么 3.谐音寓意好的成语 4.成语大全好的寓意 成语大全寓意好的 5.带有谐音字的成语有哪些? 6.碳组词有哪些词语? https://www.jljxtuyc.com/cydgdq/7748.html
7.碳组词碳字组词碳组词大全碳组词44个, 其中碳开头的词语25个, 碳结尾的词语10个, 碳在中间的词语9个 碳的意思 拼音 tàn 部首 石 部外笔画 9 总笔画 14 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字 五行 土 解释 碳[ tàn ]1.一种非金属元素,无臭无味的固体。无定形碳有焦炭,木炭等,晶体碳有金刚石和石墨。冶铁和炼钢都需要焦炭。在工业https://www.hanyuguoxue.com/zuci/zi-30899
8.芽字组词大全带芽的词语有哪些芽字的常见组词有:心芽、仙芽、接芽、樹芽、裸芽、海帶芽、冠芽、芽兒、胞芽杯、蘭芽、未芽、芽櫱、芽肄、芽接法、芽體、渚芽、茁芽、竹芽、珠芽、白雪黃芽、芽韭、葉芽、越芽、芽甲、绿芽、綠芽、稻芽、黃芽菜、荳芽菜、胞芽、靺羯芽、槐芽餅、籛芽、吸芽、白芽、靈芽、滋芽、孽芽、椿芽、胚芽鞘https://www.zhcidian.com/cidian/zuci/2005.html
9.碳组词有哪些?(包含碳的词语大全)(包含碳的词语大全) 包括碳在开头能组哪些词、碳中间的能组哪些词、碳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碳在开头能组哪些词?(碳在开头的词语大全) 碳酸 碳黑 碳弧 碳循环 碳酸钾 碳酸钙 碳酸铵 碳素钢 碳酸钠 碳纤维 碳化物 碳化钙 碳弧灯 碳酸氢钠 碳酸氢铵 碳四植物 碳三植物 碳水化合物 碳在中间能组哪些词?(碳https://www.netshop168.com/article-106081.html
10.碳组词碳字组词碳的组词碳怎么组词碳的意思:⒈ 一种非金属元素,无臭无味的固体。无定形碳有焦炭,木炭等,晶体碳有金刚石和石墨。冶铁和炼钢都需要焦炭。在工业上和医药上,碳和它的化合物用途极为广泛。 碳字组词 碳字组词一共收录 18 个。其中碳字在开头的组词 15 个,鼠字在中间的组词 3 个,碳字在结尾的组词 0 个。https://cidian.yw11.com/zuci/%E7%A2%B3
11.碳的成语与组词,碳组词详解> 碳的成语与组词,碳组词详解 05月25日碳汉字大全 碳 碳的声母和韵母tan碳的五笔dmdo碳偏旁部首石碳有几画14碳的拼音tàn碳简介碳tàn一种非金属元素,无臭无味的固体。无定形碳有焦炭,木炭等,晶体碳有金刚石和石墨。冶铁和炼钢都需要焦碳。在工业上和医药上,碳和它的化合物用途极为广泛。共http://chengyudiangu.cn/tags.php?/%E7%A2%B3/
12.碳字组词碳什么意思读书周碳字组词,碳的组词,碳的词语有哪些,碳字组词大全,碳字组词有哪些,碳字怎么组词,碳组词大全查询https://www.dushuzhou.com/zuci/4279/
13.碳的拼音和组词(碳的词语和拼音和部首)摘要:在工业上和医药上,碳和它的化合物用途极为广泛 相关查字 * 最新碳的读音碳的组词碳的意思成语信息由沪江字典在线查字提供 每日猜字谜 巧夺天工打一字。四氯化碳 碳 的拼音及解释 汉字 碳 拼音 tàn 在工业上和医药上,碳和它的化合物用途极为广泛 相关查字 * 最新碳的读音碳的组词碳的意思成语信息由沪https://www.jidajia.com/cidian/7385.html
14.碳的词语组词描写带碳字的词语碳的词语列表、组词: 碳酐碳黑碳化钙碳化物碳氢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碳素钢碳酸气碳酰基高碳钢 聚碳酸酯渗碳中碳钢低碳钢无定形碳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详见客户端:《中华辞海》 下载网址:http://www.hydcd.com/softdown.htm 更多内容请查看【汉语大辞典】《中华辞海》词语大全。如有疑问,请直接与我们联系。谢谢!http://www.hydcd.com/cidian/ci03874.htm
15.揭秘‘东奔西跑’,探寻独特跑车背后的秘密与魅力跑的组词大全(约50个)跑的词语解释_跑是什么意思 1、与“跑”相关的动词有:东奔西跑、东躲 *** 、东逃西窜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跑”的意思,即快速移动或逃离。 2、以下是一些与“跑”相关的组词:跑账、跑突、跑踏、跑媒、跑躁、跑跳、跑车、跑腾、跑合、窜跑、驰跑、迅跑、飞跑、跑海、跑泉、https://vqaq.com/71F16EdF2200.html
16.碳组词,碳字组词23个tànxúnhuán 碳循环 tànsuānqīngnà 碳酸氢钠 tànhuàgài 碳化钙 tànsānzhíwù 碳三植物 tànsìzhíwù 碳四植物 tànsuānǎn 碳酸铵 tànsuānjiǎ 碳酸钾 tànsuāngài 碳酸钙 tànsuānqīngǎn 碳酸氢铵 tànsuānnà 碳酸钠 tànxiānwéi 碳纤维 碳字结尾的组词(4个) èryǎnghuàtàn 二氧化碳 yīyhttps://m.f5cs.com/zuci/18464.html
17.辨字组词。蔬()疏()吨()钝()碳()炭(辨字组词。蔬(___)疏(___) 吨(___)钝(___)碳(___)炭(_的正确答案和题目解析https://m.12tiku.com/newtiku/156586/11891381.html
18.给下面多音字注音并组词。①模()()②钻(①酸雨②可吸入颗粒物③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增加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其中由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口腔酸性环境的持续时间越长,牙齿表面溶解的程度越( )。 A. 严重 B. 轻微 C. 不变 D. 不确定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https://www.shuashuati.com/ti/68886d20ec864155b3fced1788baa046.html
19.三年级上册语文生字带拼音并组词(精选5篇)三年级上册语文生字带拼音并组词(精选5篇) 篇1:三年级上册语文生字带拼音并组词 教学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我们的民族小学 坪(píng)坝(bà)戴(dài)招(zhāo)蝴(hú)蝶(dié)孔(kǒng)雀(què)舞(wǔ)铜(tóng)粗(cū)尾(wěi) 坪戴蝴孔舞粗 坪坝 草坪 停机坪 坝 河坝 土坝 大坝 堤坝 穿戴 爱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3btysbp.html
20.酸组词怎么用酸字组词语组词大全因篇幅关系,酸字在结尾的组词只列出前 60 个 酸的成语 酸甜苦辣 酸文假醋 酸咸苦辣 惨雨酸风 寒酸落魄 寒心酸鼻 尖酸克薄 尖酸刻薄 酒酸不售 拈酸吃醋 拈酸泼醋 穷酸饿醋 透骨酸心 甜酸苦辣 不凉不酸 吃醋拈酸 狗猛酒酸 狗恶酒酸 攻苦茹酸 http://zuci.customsnews.cn/a3dabbp1.html
21.碳字组词碳字怎么组词有寓意汉字碳字组词两个字碳的组词共收录24个词语词性 拟声词 代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副词 量词 介词 连词 数量词 数词 助词 疑问词 成语 词语组合 生肖 四季 数字 动物 植物 颜色 方位 味道 自然 身体 器具 词语组词 AA式 ABCC式 AABB式 AABC式 ABB式 ABAC式 AAB式 ABCB式 ABBC式 ABAB式 ABCA式 A里AB式 词语首拼 A B Chttp://cidian.dongrv.com/zuci/4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