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发展规划(精选5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发挥资源优势,实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深化加工,争创名牌,开拓市场,提高发展速度和综合效益,把我县畜牧产业做大做强。

二、发展思路

按照“稳定猪鸡、发展牛羊、突出特色、培育龙头、完善链条”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牛羊优势传统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转变增长方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三、遵循原则

一是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生产;二是因地制宜发挥各自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三是注重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四是突出抓好良种、饲料和疾病防治三大关键环节。

四、发展目标

到2020年,肉、蛋、奶产量达到3.47万吨、4.82万吨、0.44万吨。

五、发展措施

(一)调整畜种结构,加快节粮型家畜发展

肉牛肉羊主攻方向:实施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生产,健全良种推广体系,强化疫病防治,控制药物残留,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培育龙头企业,创名牌产品,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传统产业上档、升级,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使产品价值提升4-8倍。

(二)加强动物保护,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三)强化执法力度,保障依法兴牧

强化执法维护健康养殖,保护生产者经营者合法权益,保障健康有序发展,做到依法兴牧。一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动物防疫法》、《种畜禽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二要加大执法力度,做好种畜禽场、畜禽改良站的鉴定、验收、发证工作,加大饲料企业和经营单位的质量监督检查,确保投入品质量安全。以工业化思维,加快园区建设,推进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建设,实行密封式管理,控制疾病发生、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地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抓流通,拓市场,以销促产,产销两旺

一要充分发挥畜牧业协会作用,积极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发挥他们连接市场和养殖业户的桥梁、纽带作用,提高组织化程度,组织畜产品外销。二要广泛联系产品销路,建立四通八达的销售网络,使更多的产品进入市场。三要积极参加各种经贸洽谈会、交易会等活动,广交朋友,建立联系,推销产品。四要巩固发展交易市场,做到以场兴市,以市促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禁止向外地客商乱收费、乱罚款。五要建立市场信息预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强化宏观指导手段,以市场化的理念发展现代畜牧业。

(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

《规划》还对养殖污染综合治理、草原生态保护、草食畜牧业发展、动物疫病防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出到2020年和2030年全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5%和90%以上,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56%和60%。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规划》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送来了政策春风,我们应该趁热打铁,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型畜牧业。

第二,应注重新技术、新模式的运用。要因地制宜,大力推行“猪―沼―果”、林下养禽、水禽旱养,以及禁牧休牧、划区轮牧、人工种草等生态种养相结合的循环模式,加快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实现生态崛起。

[关键词]畜牧业环保生态循环开拓创新

2016年,颍州区畜牧业要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畜牧业现代化,抓住阜阳城镇进程加快,城乡水平提高,给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积极破解畜牧业用地、环保的压力,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路。

1基本情况

颍州区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河以北,是阜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阜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金融、信息中心。全区国土面积616.3平方公里。颍州区人口83万,辖1乡8镇5个街道,及安徽颍州经济开发区、安徽颍州工贸园.辖区国土面积61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341公顷,农业人口45.2万,11.3万农户。

2畜牧业概况

2016年第一季度生猪存栏178256头同比增长1.3%;能繁母猪数量21663头;山羊存栏数量为36365只同比增长12.2%;家禽存栏129.07万只同比增长6.2%;出栏肉猪189189头同比增长5.2%;猪肉产量15445吨同比增长5.1%;出售和自宰的肉牛2862头同比增长率3.8%;牛肉产量450吨同比增长3.8%;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羊36572只同比增长10.2%;羊肉产量488吨;禽肉产量1174吨同比增长5.1%;禽蛋产量1501吨同比增长4.8%;期末牲畜存栏5808头同比增长4.9%。其中,猪规模养殖比重75%,牛规模养殖比重95%,山羊规模养殖比重70%,肉鸡规模养殖比重100%,蛋鸡规模养殖比重72%,全区出栏1000―5000头以上的猪场62个,年出栏100头以上的牛场14个,年出栏300只以上的羊场66个;年出栏10000只的肉鸡场31个,年存栏2000只以上的蛋鸡场64个。

3发展思路

颍州区畜牧业区位特殊、土地利用资源较为紧张,如何发展,具体措施是什么?发展目标怎样定位呢?

3.2广泛征求意见,制定符合颍州区情的《颍州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和《颍州区“十三五”畜牧业发展规划》。召开畜牧、财政、环保、土地、规划、城建等相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听取意见,争取制定的《颍州区加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和《颍州区“十三五”畜牧业发展规划》更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

3.3区政府设立颍州区畜牧业发展基金200万元。

3.4区政府对畜牧业发展建立奖补制度,以真金白银推动畜牧业发展。体现在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上。

3.4.1继续推行养殖小区建设以奖代补,逐步加大区级奖补标准,对达到区级标准的规模养殖企业,以奖代补由3万元提高到5万元;对获得国家、省、市级标准奖补的养殖企业,区财政再等额配套给予奖补。

3.4.2对开展秸秆青贮、氨化等饲料化利用、购置配套机械,在享受国家补贴的基础上,新购置机械给予20%以奖代补;开展秸秆青贮、氨化的,每亩补贴40元,免费供给氨化尿素。

3.4.3对达到标准要求,建立养殖污物处理设施投入运行的给予以奖代补。

3.4.4对达到一定规模应用发酵床养殖的,按现实使用面积50元/平方米予以奖补。

3.5以政府发文,统筹养殖用地。各乡镇、涉农街道为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用地的需要,在基本农田划定时,规划预留2处以上100亩左右大型畜牧发展用地,每村规划1处以上25亩左右中型畜牧发展用地。

4发展中的问题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在颍州区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政策有扶持,资金给支持。但在发展中,就我区而言,大致仍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表现在养殖业主自身的整体素质仍需要提高,安全防疫理念差,防疫措施执行不到位;消毒池建设不规范,有池无水(消毒液);人员进入管理不严格,家族式饲养管理,人员随意出入;生产记录、防疫消毒等记录不完善、消毒程序与饲养方式不科学,对正确使用消毒药,程序化防疫缺乏针对性;饲养管理粗放,场区分界不明;随意引种;防火安全意识不强等。二是土地租赁成本越来越贵,加大了养殖成本。三是污染与治理不能同发展,依地定畜的生态循环思维还没有建立。

5下一步主要措施

关键词农区;草食畜牧业;发展缓慢;原因;措施

猪、禽价格的持续低迷,让许多养殖户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而草食畜禽价格却持续走高,使我们思考如何在农区发展草食畜牧业,农区发展草食畜牧业有它的先天不足,但也有其潜力所在,各级政府和业内人士理应早日重视。

2012年以来,猪、禽价格一路走低,让多数养殖户损失惨重,究其原因主要是供大于求,养殖量过多。然而反观草食畜禽,特别是牛、羊肉和奶产品,价格一直稳定,养殖利润较高。多年来,农区草食畜禽业逐年下滑,在不少地区下降幅度还比较大。该文分析农区草食畜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农区草食畜牧业的发展。

1农区草食畜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2加快农区草食畜牧业发展的措施

草食畜禽是未来畜牧业发展的希望,草食畜禽产品特别是牛、羊肉由于其较高的营养价值、较高的卫生安全程度以及其特有的风味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随着人民生活和

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草食畜禽产品必将更加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虽然不能完全替代猪肉、禽肉,但消费量大幅增长是大势所趋。对于农区来说,从现在开始,要真正把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摆上议事日程,特别是在良繁体系建设、荒山草坡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养殖科技的培训和推广及产业化开发等方面要早打算,早落实,早起步,早发展。在猪、禽市场不景气,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另辟蹊径,努力开辟草食畜牧业发展的新天地,为畜牧业经济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以及进一步丰富市场供给做出新贡献。

3参考文献

[1]毛剑.加快乐山市农区草食畜牧业发展的对策[J].四川畜牧兽医2001,28(12):11.

[2]李建军.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草食畜牧业调查分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2):70.

围绕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中心,抓住特色标准化规模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三个关键点,通过龙头带动、项目拉动和政策推动,进一步做大以奶牛、生猪、肉鸡和肉鸭为代表的优势特色产业,建成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奶牛饲养场,全省领先的优质生猪生产基地,全省最大的优质黄羽肉鸡生产基地,全省最大的肉鸭制种基地,全国最大的鸭研发育种及推广基地,促进我市由畜牧大市向畜牧强市跨越。畜牧业总体工作争当市第一。

二、工作目标

到2013年,全市生猪存栏达到46万头,出栏110万头;牛存栏6.8万头,其中奶牛存栏4.2万头,牛出栏3.2万头;家禽存栏800万只,出栏4000万只;羊存栏31万只,出栏72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1万吨、3.9万吨、10万吨。新发展标准化规模饲养场区20个,全市标准化规模饲养场区发展到440个,各类规模饲养场户2350户,畜禽规模饲养比重达到78%以上。全市无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三、工作重点

1、加快特色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突出生猪、奶牛、肉鸭、肉鸡特色优势,制定各种现代化饲养园区的建设标准,实施特色畜禽标准化规模饲养场区示范创建,带动标准化规模饲养场区发展和面源污染治理。

2、大力发展畜牧龙头企业。加快龙头企业培植,加强品牌建设,促进龙头企业提档升级,提高带动能力,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

3、积极搞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抓好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种畜禽场垂直传播性疫病净化和奶牛场布病、结核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

4、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加强综合执法,强化“三品一标”认证监管,确保新通过无公害认证20家,积极争取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建设。

四、工作措施

落实包保责任制,实行局班子成员和业务科室包镇街、包重点工作、包重点项目制度,一包到底,确保完成发展目标,保障畜牧兽医工作整体争先进位。制定“畜牧业龙头企业培植规划”、“特色畜禽标准化饲养园区发展规划”、“畜牧业品牌创建规划”、“无公害畜产品发展规划”和“畜牧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明确2013年工作重点及到2015年工作目标。

1、抓招商,上项目,做强畜牧龙头企业。依托我市优势资源和潜力资源,立足生猪、奶牛、肉鸭、肉鸡特色优势产业,瞄准国内外知名畜牧龙头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灵活采取合资、合作、独资等形式,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企业水平。争取印尼佳发集团年出栏6万头标准化肉牛规模饲养场建设项目、众成饲料科技有限公司与美国PIC育种公司合作建设的祖代种猪场项目、公司百万头标准化养猪场项目落地开工。选择八戒、永惠、众成、种鸭、、、宝聚鼎等市场前景广阔、经营思路良好、带动能力突出的畜牧企业作为培植对象,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大力发展商品肉鸡饲养,打造全省优质黄羽肉鸡饲养第一大县。发挥美国鸭、六和经纬、和永公司肉种鸭繁育优势,加快肉鸭推广繁育步伐,打造全国鸭繁育推广基地和全省县域第一大肉种鸭繁育基地品牌。

2、抓争取,促服务,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加强对上争取,重点搞好生猪调出大县和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奶牛产业项目的争取工作,确保实现对上争取资金比今年增加50%。管好用好市政府畜牧业发展基金,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加强银企对接,进一步搞好与信用社、农发行、邮储银行的联系,探索创新投融资机制,全面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支持现代畜牧业发展。把畜禽养殖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畜禽标准化规模饲养用地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或设施农业用地同等对待,积极解决用地难题。

3、抓防疫,强保护,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奶牛A型口蹄疫、猪蓝耳病等7种重大动物疫病扎实搞好春秋两次集中强免和平时补防工作,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100%。同时,常年搞好疫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等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确保全市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4、抓监管,保安全,全面提升畜产品质量。加强对畜禽规模饲养场、屠宰厂点、交易市场、奶站(厅)及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使用的执法监管,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制;抓好畜禽及其产品的无公害认证,争取新通过无公害认证20家;严格落实兽药经营企业GSP认证制度及畜禽饲养、加工企业的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确保兽药、饲料使用安全,规范畜禽养殖用药用料行为;进一步加大检疫执法力度,提高畜禽产地检疫及产品检疫率,做到病不出场,疫不上市,加快推进动物疫病标识可追溯体系和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从源头上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全市无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THE END
1.省农牧业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全省各地围绕转型升级主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结构调整,推进规模养殖,全省畜产品总量稳中有升、动物疫情稳定控制、质量安全保障有效、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壮大、畜禽生产水平明显提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畜牧业发展取得了稳中趋优的良好局面。 https://www.jsahvc.edu.cn/nbzl/1950/list.htm
2.2024年畜牧业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2025年工作打算三、2024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以“规模养殖示范基地”为引擎,强化产业发展引领力 积极落实省市养殖业牵引方案总体要求和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目标任务,以牛羊产业绿色有机化、鸡猪产业标准化、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圈舍建设标准,把养殖场(小区)建设与标准化生产相结合,全力推进畜牧业标准https://www.qiaosouwenku.com/573_398709.html
3.推荐畜牧工作计划10篇主要畜产品价格及饲料粮价格均有一定幅度增涨,养殖效益总体趋好,实现畜牧业产值108亿元,同比增长5.3%。二、三产业发展较快,全市畜产品加工产值39.1亿元,同比增长6.3%;兽药、饲料等畜牧业投入品产值25.3亿元,同比增长10%;畜牧服务流通行业产值96.7亿元,同比增长20.8%。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jh/20220331162119_4939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