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雅红: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华农刘雅红大学

“今年,华南农业大学新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这既是对华农综合实力的充分肯定,更是国家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日前,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雅红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作为农业特色的综合性高校,华农提出了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并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未来华农如何建设“双一流”?且听刘校长来为我们一一解析。

■新快报记者王娟实习生陈海丹通讯员杨志群郭灼陈芃辰

谈教育热点

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

在刘雅红看来,我国高度重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双一流”建设是我国进入新时代新阶段的战略擘画,也是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双一流”高校,华农提出了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一方面,“我们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刘雅红表示,华农有110多年的办学史、70年的建校史,红色基因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丁颖精神”、卢永根同志先进事迹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发扬。她表示,“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全方位服务乡村振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

另一方面,华农将瞄准“世界一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并实现突破。既要大力用好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又要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我们将以由我校牵头发起、中国和拉美15国63所涉农高校及科研机构共同组建的‘中国-拉丁美洲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为重要依托,共建全球首批‘中文+农业科教发展中心’,促进中国和拉丁美洲在语言文化、农业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刘雅红说。

谈学科发展

作物学引领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刘雅红告诉新快报记者,华农以作物学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在“十四五”期间,将继续加强学科建设顶层设计,统筹布局建设优势重点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实施学科分类建设、组团建设,不断带动学校整体水平提升。

刘雅红表示,“十四五”期间,学校将不断巩固拓展深化涉农学科优势,努力攻克一批科学前沿问题与“卡脖子”关键技术,尤其是要在服务打好种业翻身仗上努力取得新突破;还要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全方位服务乡村振兴。

谈人才培养

培养知农爱农拔尖创新型人才

“华农立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刘雅红告诉新快报记者,华农的发展始终与国家同向同行。学校构建“价值—情怀—知识—能力”“四链”联动、第一二三课堂“三环”相扣的一流本科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导师制、书院制、完全学分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卓越化、本研一体化的“三制五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今年,华农依托作物学一流学科设立“新农学”本博贯通创新班。“新农班”课程对标国内外顶尖高校设置,学生将在八年的培养年限中完成本科到博士阶段的课程、实践和学位论文要求,获得农学博士学位。

学校还将深入推进“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强化“丁颖创新班”、基地班、特色班、企业班等订单式人才培养,加大力度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兴农创新班”“粤港澳大湾区研究生专项”等项目实施,全面推进耕读教育,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谈本科招生

转专业门槛低辅修政策宽松且无需跨校区学习

今年华农全国招生计划9000人,是广东省招生人数最多的“双一流”高校。89个本科招生专业中,包括27个国家一流专业,30个广东省一流专业。

刘雅红介绍,今年,华农新增现代化农业急需的乡村振兴、智慧农业、低碳农业等专业方向,物理类新设集成电路(芯片)专业组,历史类新增思想政治教育招生专业。

学校对各专业选考科目尽量不设限,少数专业因对特定学科基础或身体条件要求严格,学校才对再选科目或者考生身体条件(主要涉及色盲色弱)进行限制。

她建议考生,可根据自己选考科目要求,在第1-10个志愿报考华农可以填报的全部专业组,结合考生兴趣和各专业组去年最低排位,用冲—稳—保策略,确定专业组顺序,形成合理梯队,提高录取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省按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接近华农去年各专业组录取最低排位的考生,或者是在华农各专业组最低排位之后1万-2万名的考生,校方建议可以大胆在第1-5个志愿冲该校相应专业组,争取被录取。此外,学校转专业门槛低,辅修学士学位和辅修专业政策宽松且无需跨校区学习,考生可放心大胆填报。

谈学生就业

毕业生就业是学校最大的民生工程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刘雅红告诉新快报记者,华农把毕业生就业当作学校最大的民生工程,明确目标任务,出台政策性岗位吸纳行动、就业指导服务强化行动、创新创业推进行动等五大行动共15条举措,并强化落实和督促检查。

实施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坚持书记校长带头常态化访企拓岗,利用校友及社会资源,多渠道挖掘毕业生就业岗位。截至6月中旬,华农已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100场,实地走访了70多家企业和单位。走访单位新增岗位数超1000个,新增加59个实习实践基地,90%的企业表示未来2年招聘人才需求不会减少。

学校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主动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加大力度办好行业招聘会,增加就业机会;适当增加科研助理的招聘岗位。

此外,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包括建立毕业生资源信息库和就业需求计划,集中向社会发布并动态更新;为就业困难学生提供“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服务;为毕业五年内校友创业提供场地支持和创业服务等,全方位促学生稳就业。

THE END
1.畜牧专业博士研究生就业前景以下展示“畜牧”专业可从事岗位的博士相关职位数据之和 ? 2024年较2023年 0.14% 占全国博士 博士研究生历年招聘职位量占比 查看最新年份 > 说明:畜牧专业博士研究生发展前景怎么样?有前途吗?好找工作吗? 曲线越向上代表市场需求量越大,就业情况相对较好。数据由各地招聘网站统计而来,仅检索职位名称。https://edu.jobui.com/major/chumu/edu4/
2.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湖南校园动态学制一般为四年,最长不超过六年,毕业与就业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七、奖励与资助政策 (一)国家奖学金 1.奖励对象 在籍全日制全脱产学习博士研究生均可申请。 2.发放标准 现行评选比例约占可参评人数的8%,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人30000元/年。 https://www.eol.cn/hunan/xiaoyuandongtai/201702/t20170215_1489316.shtml
3.贵州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二)奖学金: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正常学制内、人事档案按时转入我校的全日制脱产学习的研究生(不包括定向就业生)均可参加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及其他校内奖励的评定,评定按照国家及我校有关规定执行。 十四、住宿 博士研究生由学校统一安排住宿,学校现有花溪东校区、花溪西校区、花溪南校区共三个校区,我校将http://gs.gzu.edu.cn/2023/1107/c11834a203590/page.htm
4.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百问(新版)1.国家对鼓励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有哪些政策措施?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等文件规定: (1)对招收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数量的中小企业,地方财政应优先考虑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并优先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 https://www.czzy-edu.com/23/26/142/144/content_3900.html
5.西南民族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四川考研招生简章3.录取类别:博士生招生计划按就业方式分为非定向与定向两种类型。非定向就业博士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定向就业博士生毕业后按定向培养协议就业(定向博士研究生应当在被录取前与学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08 奖助金 1.国家奖学金标准:30000元/生·年(以教育部当年下达指标为准) https://m.027art.com/kaoyan/HTML/12250351.html
6.浙江大学2018年福建招生访谈招生访谈12. 请问贵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 答:浙江大学毕业生在人格品质、创新精神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有出色表现,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同。政府各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国内外著名企业纷纷把我校作为人才资源库。毕业生就业率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2017年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7%,超过61%的毕业生赴国内外高校https://www.eeafj.cn/gkptgkzszc/20180627/8398.html
7.十大美术培训机构口碑好的画室123所985211高校特点优势理科优势专业:农业工程、植物保护、农业资源利用、作物学、畜牧学、农产品加工、生命科学 文科优势专业:农业经济管理。 3、中国海洋大学 比较好的专业有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水产养殖、大气科学, 船舶,港航。海大在山东青岛,就业最好的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在全国排名也挺靠前的。 https://gov.sohu.com/a/579188418_121323449?scm
8.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匠心报国 技能兴陇‖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赛点开赛啦! 学院召开2024年度管理人员述职述廉考核会议 结对关爱献真情 驻村帮扶促振兴 我院师生参加全省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 学院举行纪念“一二·九”运动89周年暨2024年新团员集中入团仪式 https://www.xmg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