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花开草原上丨种养结合让日子“牛起来”

原标题:马兰花开草原上丨种养结合让日子“牛起来”

科左中旗地处中国黄金玉米带,玉米年产量稳定在50亿左右;肉牛存栏52万头,形成肉牛全产业链优势。为使玉米和肉牛两大特色产业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致富,科左中旗把90%以上的扶贫资金用于产业扶贫,让90%以上的贫困户联结在特色产业链上:以贫困群众“人均6亩、户均20亩”为目标,推行浅埋滴灌高效节水农业扶贫模式。2019年底全旗突破200万亩。以“人均2头牛、户均5头牛”的目标,推行肉牛全产业链扶贫模式。累计扶持贫困户购牛5.9万头,建设棚舍56万平方米、窖池5.1万立方米,全旗贫困户肉牛存栏突破7万头。

后四井子嘎查“两委”班子紧紧抓住旗里产业扶贫政策机遇,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干成了“三件大事”,不仅实现了农牧民脱贫增收实效,而且为今后嘎查振兴打下了基础。

第一件大事解决“田”的问题。2018年嘎查争取到720万元高效节水扶贫项目资金,打成35眼机电井,把6000亩靠天吃饭的低产田改造成旱涝保收的高产田。

科左中旗气候干燥多风沙,干旱是农业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后四井子嘎查7000亩耕地多数是沙坨地,过去没有1亩保灌田,广种薄收、靠天吃饭是种植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2013年-2017年连续5年干旱,2016年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取消玉米价格大跌,加上收入渠道单一,造成大多数农牧民生产亏损、生活困难。也是许多农牧民种地不敢投入的根本原因。6000亩保灌田给后四井子农牧民吃下了定心丸,敢往地里投入了。2019年玉米单产大幅提升,过去普遍亩产400斤左右的地块现在都在800斤以上,亩产1500斤的地块也多起来。不仅耕地无一撂荒,土地流转的价格也从每亩50-100元提高到150-200元。

第二件大事是解决“牛”的问题。落实肉牛产业扶贫项目,2017年-2018年共落实资金97万元,为45户贫困户购进基础母牛103头,并通过扶贫小额贷款支持扩大规模,带动嘎查肉牛产业发展。

全嘎查肉牛存栏从2013年510头增长到2020年1550头,其中基础母牛从300头增长到800头,成为全旗152个千头肉牛嘎查村之一。101户贫困户除18户常年外出打工外都养殖肉牛。养殖业成为农牧民脱贫增收的主渠道,形成了种养结合的产业结构。

据嘎查防疫员安浩斯白尔介绍,近几年嘎查冷冻精液配种的肉牛头数大幅增加。2016年前每年200多头,之后每年增加到500头左右,2020年肯定超过700头。购入基础母牛的数量,以前每年30头左右,2016年后每年100多头。肉牛出栏2015年100多头,2016年增加到200多头,2017年后达到400多头。

第三件大事是解决“机器”的问题。2018年成立了嘎查集体经济性质的农机合作社,争取旗里项目和社会帮扶资金55万元,购置了旋耕机等7台农机具,为全嘎查农牧民开展农机服务。

陈七斤说:“我们嘎查是贫困地区,像旋耕机那些大机器,个人买不起。过去有关系能找到外村车的,就能旋,找不到就稀里糊涂地种。成立合作社就是想改变这种状况,让更多的人用上大机器种地。”今年合作社由农机大户包那顺乌日塔带头经营,除了每年要给嘎查交回4万元承包费以外,嘎查规定必须优先干本嘎查里活儿,同时价格要便宜。包那顺乌日塔介绍说由于嘎查地块分散不出活儿,外村机器一般不愿意干。合作社今年共旋耕4000多亩地,与社会上价格比,1垧地少要100元,让乡亲们享受到了大机器种地的好处。

通过大量的入户调研发现,面对自然市场双重风险和种植业比较效益的下降,玉米全程机械化及社会化服务和高效节水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种植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且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使得依靠少数中老年劳力就可以维持相当规模的生产;由于牛羊价格上涨、饲料成本增加,农牧民选择通过种养结合提升抵御风险能力和增加效益,形成了种养结合、以养为主的产业结构;进而促进了家庭收入种植、养殖、务工三元渠道的形成,实现了玉米、肉牛等特色产业发展和农牧民收入增长。

今年56岁的贫困户李英,是全嘎查种地最执着的人,从1982年单干时下地,从广种薄收到科学种田,种了快40年的地。是全嘎查第一个用免追肥、免耕播种等先进技术的人。2019年种了260亩地,打了22万斤玉米,卖了16.5万元,创了嘎查历史单户打粮总产纪录。

李英中等微胖身材,厚厚的近视镜片后是一双总眯着的眼睛,说到激动时,会突然睁大眼睛。他回忆说“1982年到1994年用牛马犁杖种地时候,赶牲畜扶犁杖、点籽儿、点肥、扶拉子,一幅犁杖至少要4个人。牲畜不顶壳,点完籽儿还得搞肩膀拉拉子。靠锄头砍苗除草,铲地就将近两个月。”“全家5口人努力一年也就种几十亩地,多说打1万斤粮,就了不得了。”

“1994年买了小四轮拖拉机,把牛驴替了,但还是用人工扶犁杖。一个人开小四轮种地,后面就得6个人。2000年的时候,有了配套小型播种机了,但效率没法和大型免耕播种机比,特别是做不到精播,拉拉籽儿,铲地开苗太废人。有一年,为了抢雨播种,我开着小四轮一天干4墒地,将近40多袋肥,自己拉肥倒肥,累得晚上饭都吃不了。”

李英说种了40年地,现在最轻松。从2016年开始他年年雇大型免耕机播种,他说:“免耕机好,电脑显示,一块地面积、多少株、籽儿都能有数。不浪费籽儿,出苗齐,不用开双苗。今年的110亩苞米一天就种完了。”

“现在地里的活儿基本不用人工干。你给钱大机器啥都能干,从种到收一条龙服务。要是身体没毛病,干到70岁没啥事儿。我在家伺候几百亩地,根本不用孩子们操心。”

谈到用机器种地后带给家里的变化,李英说:“过去种地老伴儿点籽儿、跟我铲地、到秋掰苞米,20多天都掰不完,晚上肩膀疼得睡不着。地里回来还得做饭,那时候是大锅做饭,烧灶坑,一箩筐一箩筐往家抬柴火。现在电饭锅弄饭,煤气一打就整个菜。地里的活儿她不管,就养羊。养羊的效益比种地多,现在一个多月的羊羔子都七八百元。”“两个儿子都出去打工了。就这点地,三个人干也是那活。大儿子在霍林河给人开车,老儿子在呼和浩特给楼房贴外保温。打工挣的不少,就是拿回家的少。我舍不得花,还得攒钱娶媳妇。去年给小儿子娶了媳妇,一个镇的。”

李英给我们算起了他2019年全家的收入账。他种1亩玉米的成本包括种子、肥料、农机服务费等285元,加上包地钱130元,总计415元。他是全嘎查种地投入最多的。260亩玉米平均单产850斤,每斤卖了0.75元,每亩纯收入223元。种玉米年纯收入6.9万元;老伴儿卖了36个羊羔,纯收入2.2万元;儿子们打工拿回家4万元;各种补贴2.3万元,全家纯收入15.4万元。

谈到将来的打算,李英说嘎查大多数人不指着种地得啥,风调雨顺有收成卖点玉米,年景不好就打青贮喂牛,现在嘎查养牛多的户干脆种饲料地。但他还是想把地种好种更多的地。嘎查地块儿太分散,7000亩地分成了1700多块儿,平整不了也连不起片,他希望嘎查组织把土地规模经营起来。

安防疫员介绍说,这几年肉牛价格逐年上涨,1头牛犊养到6个月左右,可以卖1.5万元左右,养1年的成本1个牛犊1000元、1头羽牛(基础母牛)1200元,卖1个牛犊能挣1万元左右。只要保证1头羽牛1年1犊就能挣钱。他认为,一来本屯子草牧场大,户均草牧场均在300亩左右;二来种养结合,利用玉米、秸秆大幅降低舍饲成本;加上有养殖传统,今后发展肉牛是趋势。

从嘎查和驻村工作队对151户农牧民收入的跟踪监测看,后四井子嘎查人均年纯收入从2013年的0.26万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1.65万元,增长了5.3倍,增长主要来自养殖业和务工收入。2019年人均年纯收入中种植业占15%、养殖业占51%、务工收入占24%、政策性补贴占10%。

(作者为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强)

THE END
1.创新赋能兴牧强农——河南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向畜牧强省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们通过对接体系试验站和相关公司,开展优良青贮玉米品种筛选种植及青贮生产利用技术推广,在12个品种中遴选出5个综合性能优良的青贮玉米品种推广种植,帮助企业从源头把控全株青贮玉米质量,提高饲喂水平和生产效益,缓解原料奶价格下行和生产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示范带动原阳县草畜融合发展和奶牛养殖降本https://www.hnagri.org.cn/xmsy/article-108729.html
2.做大做强饲草产业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金塔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发展草产业助农增收为抓手,积极引导种养户、合作社推广种植饲用玉米,鼓励订单种植,大力发展饲草秸秆精深加工。 紧盯目标任务,扩大种植面积。全县饲草产业以循环农业为方向,大力推广饲用玉米、紫花苜蓿、燕麦、甜高粱等优质饲草种植,建设优质https://www.jtxzf.gov.cn/jintaxian/c101842/202407/26602221f57a462b8954e4b05c339882.shtml
3.发掘脱贫新路径·贵州紫云菌草种植作饲料助畜牧业降本增收[新闻直播间]脱贫攻坚 发掘脱贫新路径·贵州紫云 菌草种植作饲料 助畜牧业降本增收 选集 更多 《新闻直播间》 20241205 02:00 《新闻直播间》 20241205 01:00 《新闻直播间》 20241204 13:00 《新闻直播间》 20241204 16:00 《新闻直播间》 20241204 17:00 《新闻直播间》 20241204 11:00 《新闻直http://m.app.cctv.com/vsetv/detail/C10616/0390d3a52d454698abbafb10de11b6d1/index.shtml
4.兵团统筹推进饲草种植高效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蹚出畜牧业发展新疆三五九牧业有限公司创建了以肉牛养殖为主的现代化农业循环产业融合示范基地,实现农业生产绿色化、种养加工标准化、设施控制智能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屠宰加工安全环保化及肉质商品安全绿色化,可带动一师阿拉尔市肉牛养殖业和周边团镇饲草种植业发展。左魏东、阿迪力·艾尼 摄http://www.huyangnet.cn/content/2024-04/24/content_1884962.html
5.从畜牧业视角看保障粮食安全——饲草种植大有可为所以,用部分一般耕地种植全株青贮玉米、苜蓿、饲用燕麦等饲草作物,不但可以提供给牛羊等反刍家畜优质饲草,提高牛羊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率,还可以减少牛羊养殖过程中玉米和豆粕等精饲料用量。而每增加1公斤优质饲草可以减少1.2公斤的精饲料,也起到了“以草代料”的效果。https://www.cfsn.cn/news/detail/35/271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