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报2025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通知
各分支机构、各有关单位:
一、项目总体要求
1.立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要,强调先进性、前瞻性,注重紧缺专业、新兴和交叉学科,学习资源向重点领域、特殊区域和关键岗位倾斜。
2.注重针对性和可行性,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合理设计培训内容、授课教师、教学形式、学时安排、考核和评估方式。
3.注重发挥项目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全国范围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加大对外省学员和基层学员的支持力度。
二、项目内容
1.公需科目。包括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普遍掌握的法律法规、理论政策、职业道德、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等基本知识,以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重点强化的医德医风、医学伦理、医学人文等职业素养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从业行为规范等政策法规教育,公共卫生干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知识与技能教育。
2.专业科目。包括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专业工作应当掌握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以及医学科技创新等前沿知识。本学科的国际或国内发展前沿;边缘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进展;国外先进技术、成果的引进和推广,或国内先进技术、成果的推广;填补国内空白,有显著社会或经济效益的技术和方法。
3.其他有助于提升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知识、技能、职业素质的内容。如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路径,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且有助于提升专业知识技能的项目等。
4.无主题授课内容的年会、峰会、论坛,原则上不作为项目申报。
三、申报项目条件
申报2025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推荐项目,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项目申报单位条件
项目申报单位要切实负起主体责任,按照“谁申报、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
2.合理安排授课教师数量和构成,原则上50%以上的授课教师为本专业委员会委员,且同一单位授课教师占比不得高于50%,不得替报代报。
(二)项目负责人和授课讲师条件
1.项目负责人应在所主办项目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近3年曾担任过国家级或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负责人,且项目执行情况良好。
2.项目负责人应为单位在职人员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实践(技术示范)教师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其授课内容与其学科专业一致。项目负责人每年申报项目不得超过2项(包含所有申报渠道),申报项目内容应为其所从事的主要专业或研究方向,并参与项目授课。
3.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推荐项目授课教师应能充分把握国家卫生健康发展方向和宏观政策要求,在项目所属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或)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教育实践能力。实践(技术示范)教师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其专业应符合授课内容的学科专业。
4.授课教师应能够根据项目主题内容和学员情况有针对性地准备授课主题和内容、清晰讲授,不得出现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其他条件
1.鼓励申报全科、儿科、妇产科、精神科、病理、老年医学、公共卫生、护理、助产、康复、心理健康等紧缺专业项目。
2.近2年举办过国家级和(或)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按规定完成、培训效果优良的,优先申报。
3.近2年举办过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外省学员和基层学员的占比人数低于10%的,不建议再次申报。
4.近2年举办过国家级和(或)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员人数大于1000人或小于50人(实操训练类项目除外)的,不建议再次申报。
5.近2年举办过国家级和(或)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督查结果为“不合格”的,不得再次申报。
6.近2年申报过国家级和(或)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未立项或立项后未举办、未按时完成执行情况汇报的,不得再次申报。
7.无主题授课内容的年会、峰会、论坛,原则上不作为项目申报。
8.同一项目只能通过一个单位申报,不得重复申报。多单位联合申报的项目由牵头单位负责申报。
四、项目举办要求
3.项目申报单位发布项目举办通知、培训材料等,应在醒目位置标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推荐项目”字样及项目编号,以便于学员查询及属地化监管。
4.申报单位要保证项目执行率,避免出现重立项轻举办的情况,项目执行率将作为下一年度项目申报的重要参考依据。
5.规范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严格考试和考核,不随意变更授课教师、不压缩教学时长,不借用项目名称举办其他内容的学习班,加强学分管理,杜绝弄虚作假、乱授学分和乱发证书。
7.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严把意识形态审核关,项目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对所负责的项目做好意识形态审查工作,传播正能量,绝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
8.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不以继续医学教育名义组织与培训无关的活动,不在国家明令禁止举办会议培训的风景名胜区举办项目,不组织与项目无关的参观考察和旅游观光等活动。
(一)各申报单位在填写申报表前请仔细阅读《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办要求(2025年版)》(附件1),按照要求在系统上填报《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表(2025年)》(附件2样表),项目负责人须在《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负责人承诺书》上签名。
(四)项目审核:学会将根据上级要求,结合以往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执行情况,组织遴选,并按照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申报名额,择优推荐。
(五)报送要求:
六、公布结果
北京市继教办将按照国家卫健委科教司要求,对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推荐项目适时予以公布。
七、联系方式
(一)举办方式为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专题讨论会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业务归口管理部门为学会学术部,联系人:王思贝13810030350、邱丽英13601326701。
(二)举办方式为培训班、讲习班、学习班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业务归口管理部门为学会培训部,联系人:余飞飞13661237600、刘玉13311169577。
附件: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下载附件)
1.继续医学教育推荐项目申办指南
2.继续医学教育推荐项目申报书(2025年样表)
3.继续医学教育学科分类与申报代码
5.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康复医学会
2024年11月18日
中国康复医学会媒体矩阵
官方网站
视频号
@中国康复医学会
抖音号:43538055078
今日头条
微博
原标题:《关于申报2025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