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饲料产量2023年末连续三个月同比环比双双下跌,同时主要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出产价格连续两个月出现下滑。
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11月,全国工业饲料产量2665万吨,环比下降3.5%,同比下降1.5%,国内饲料产量年内首次连续三个月同比环比双双下跌。同时主要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出产价格环比、同比也均呈下降趋势,已连续两个月出现下滑。
据Mysteel农产品123家定点样本企业数据统计,11月规模场能繁母猪存栏量494.83万头,环比减少1.92%,同比减少2.77%。而10-11月生猪价格延续弱势,养殖场亏损局面未改,北方多省受猪病影响,育肥猪和母猪均有不同程度受损,主动及被动淘汰量均有明显增加,导致11月生猪产能加速去化。
而在价格方面,因各饲料原料价格走势不同,使得饲料价格走势不一,但近两月以来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以育肥猪饲料配合饲料价格为例,10月为3.71元/公斤,环比下跌1%;11月为3.67元/公斤,环比下跌1.3%。
与饲料价格下滑同时发生的,是国内豆粕、玉米等重要原料价格的持续低位。豆粕方面,Mysteel数据显示,11月国内豆粕市场表现疲软,截至11月30日,全国豆粕现货成交均价3982元/吨,环比上月下跌296元/吨,跌幅7%。玉米方面,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自今年9月开始,玉米收购价格呈现下跌趋势,从9月份的每公斤2.79元下降至11月份的每公斤2.57元,即每吨下跌了220元。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分析师刘莉认为,玉米和豆粕价格的回落主要是因为2023年原料的进口数据偏好。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进口大豆累计8963万吨,同比增幅13%。而11-12月份是美豆出口的高峰期,国内的玉米、豆粕等原料的供应在11-12月增加明显,叠加下游生猪养殖利润不佳和生猪疫情等的影响,饲料养殖企业对于后市心态不大看好,采购及备货的积极性不佳,也致使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进一步趋弱。
值得注意的是,饲料原料价格的回落,或将为企业饲料业务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回望头部企业上半年业绩表现,饲料业务营收多呈现增长态势。
海大集团2023年中报显示,企业饲料行业和养殖行业营收占比约为85%和15%,上半年饲料行业营收同比增长9.39%,毛利率达9.17%,比去年升0.14个百分点。集团表示,饲料行业整体处于震荡向上回升的通道,虽然养殖业务报亏,但饲料业务挽救了生猪养殖颓势,上半年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饲料产业也实现增收,财报显示,前三季度饲料总销量2167万吨,同比增长4%,外销1594万吨,同比增长2%,归母净利润10.8亿,同比增长28%。利润的增长少部分是销量增长带来的,但更主要是单吨利润带来的增长,吨利同比增长23%。然而尽管饲料产业增收,受累生猪养殖,企业整体依然亏损,净亏超过了38亿元。
刘莉认为,当前饲料原料价格的下跌,为企业盈利空间的扩大提供了可能性。她表示,(原料价格下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其次,饲料原料价格回落也能增加饲料供应。如果价格下跌,饲料成本降低,可能会促使养殖企业增加养殖数量,从而增加肉类和禽类产品的供应,饲料养殖等企业的规模效应也对于生产成本会有进一步的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