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马特尔向宗教和动物借故事南方周末

少年派改变了他的外在世界,但不是内心世界。写《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经历更使他坚定地反对物质主义,放弃世俗享乐而极力拥抱精神世界

为了写第二部长篇小说,马特尔第二次去了印度,抵达喧闹的孟买。某个晚上,他坐在旅馆的床上哭,“我写了两本微不足道的书,每本只卖了一千册,在地球33年,没有家庭,也没有事业。”

他太需要一个故事了。

他去了离孟买最近的山间驻地梅特兰。那是一块地势抬升的高地,四周是美丽的平原,那里没有汽车、摩托车甚至电动人力车,只能先乘小火车或者的士,然后徒步或骑马。也许是浓雾笼罩的山峦和猿猴的啼声给了马特尔灵感,巴西作家的那个故事再次浮现在他脑海里。马特尔被各种想法包围,小说的面貌也渐渐清晰起来:救生船、动物、宗教。

“小说就是有选择地改变真实,不是吗?不就是通过扭曲真实而揭示其本质吗?我又有什么必要到葡萄牙去呢?”——马特尔原本打算在印度创作一本以1939年的葡萄牙为背景的小说。

2002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布克奖,让马特尔在文学圈一举成名。华人导演李安耗费4年和4000万美金将这部“最不可能拍成电影的小说”搬上了大银幕。

《少年派》插画

男孩,野兽,救生船

他考虑了很久应该让什么动物当主角。起初想过大象。印度象比非洲的小,一头成年公象完全能上救生船。但救生艇上的大象总让他觉得滑稽。他换成了一头犀牛。但犀牛是草食动物,他不知道草食动物在远海如何存活,总吃海藻会让读者和他自己都觉得枯燥。

最终,他选择了一只老虎。

接着是其他动物:斑马、鬣狗和红毛猩猩。每个动物都代表人类的某种特质,鬣狗的怯懦、红毛猩猩的母性本能以及斑马的异域感。

他还选了沼泽獴,他想要一种类似白鼬的动物,但又不是白鼬,这样他就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加上去。况且,沼泽獴还与幻景和温柔同韵。

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16岁的少年和家人从印度移民到加拿大途中遭遇海难。救生船上的幸存者除了少年,还有一匹斑马、一只鬣狗、一只猩猩以及一头湿乎乎的、晕船的孟加拉虎。

马特尔巧妙地在长达93页的第一部分为海上生存章节做了铺垫:少年派在庞第皆瑞动物园里阳光灿烂的童年,以及他在印度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间跳跃。

在救生艇的生存指南上,我们学到了很多动物行为,包括飞行距离、攻击、社会等级制度;以及各种生存技巧——钓鱼、太阳蒸馏法以及纺纱。派还要像动物园里的驯狮人一样,说服老虎,他才是船上的老大。他吹哨子发出鞭打和喂食信号,也用尿液和凶猛的凝视来划清自己在船上的领地。

马特尔这样解释派的名字:“这是个无理数,但科学家们还是用这个不理性的数字完成对宇宙的理性认识。宗教也是这样,尽管它不理性,但有它,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才无懈可击。”

被《少年派》改变

1963年,马特尔出生在西班牙,父亲是一名加拿大外交官(同时也是诗人),母亲是一名翻译。父亲的工作使他的童年辗转多国,先后在哥斯达黎加、法国、墨西哥以及加拿大生活过。家人说法语,他却进了英语学校,之后一直用英语写作。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使马特尔一下子进入了文学圈的上层。他成了百万富翁,两年内在世界各地接受采访,还因此认识了现在的妻子,作家爱丽丝·凯珀斯。2003年,他们在切尔滕纳姆节上认识,马特尔40岁,凯珀斯31岁。一年后,他们的儿子提奥出生。

马特尔说,少年派改变了他的外在世界,但不是内心世界。写作还是照常:研究、提笔、重写。他平淡的生活也并未被暴富打断。他不抽烟,不喝酒,直到39岁才有了第一部车。他自称不是一个消费者,讨厌买衣服,甚至不用手机。从16岁读寄宿学校起,他就坚信自己不需要这些东西。

写《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经历更使他坚定地反对物质主义,放弃世俗享乐而极力拥抱精神世界。他相信混乱的表象后总蕴含着真相,正如相信凭借神的恩典,漂流在茫茫太平洋的少年和老虎最终一定会重返大陆。

马特尔和家人生活在加拿大草原上一个叫萨斯卡通的地方,他本人在萨斯喀彻温大学任驻校学者。“我已经厌倦了在大城市生活,我在巴黎生活了10年,在蒙特利尔生活了10年,在多伦多生活过一个夏天,也在伦敦待过一些日子。”萨斯卡通的人口只有22万,在妻子的提醒下,马特尔结束了租房生活,在那儿买了房。

给史蒂芬·哈珀送书

2007年4月起,马特尔进行了一个名为“史蒂芬·哈珀在读什么”的计划,每两周都会给加拿大总理史蒂芬·哈珀写信、寄书,尝试让他接触伟大的文学作品。

事情的起因是,哈珀竟然曾说《吉尼斯世界纪录》是他最喜欢的书。“我想指出,文学并不是娱乐,这是审视人类状况的重要工具,我不在意公众读不读,但我认为领导人应该读。”马特尔说。

他送给哈珀的第一本书是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之后有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简·奥斯丁的《沃森一家》以及伊丽莎白·斯马特的《坐在大中央车站哭泣》等。书目不仅涵盖了萨福、加缪等名家的经典,还有鲁迅、尼日利亚作家奇奴雅·阿齐比、英国剧作家艾伦·班尼特、美国作家道格拉斯·库普兰等人的作品。

在马特尔看来,哈珀是一个视野狭窄的理论家,部分原因是这位加拿大前总理不重视阅读。“他缺乏同情心,因为他没读文学。文学会让你更容易对别人的生活和痛苦感同身受。理论家们感受不到别人的痛苦,因为他们缺乏切肤的想象力。”

直到2011年计划结束,马特尔共送给哈珀100本书,每本书都附有他亲自写的推荐语。最后一本是加拿大本土法语作家瓦基迪·穆阿瓦德的《焦土之城》。

尽管总理办公室做了形式上的回应,哈珀本人似乎并不领情。相反,马特尔却意外收到了奥巴马的手写纸条,这位美国总统在纸条上说,他和女儿都非常喜欢少年派。

THE END
1.《大坏狐狸的故事》:这是一部蠢萌呆萌的治愈系动画片影片其实是由三个独立成篇的小故事组成,故事的背景,则是一座住满小动物的农场。 农场中,有蠢萌却善良的小猪、热心却常神经大条搞砸事情的鸭子与兔子、一心想吃小鸡但却谁也不怕它的狐狸、一条只会喝茶看报的看门猎狗,还有一群护子心切嫉狐如仇的母鸡大婶。 https://www.jianshu.com/p/6142a85c7571
2.蒙台梭利新爱婴国际早教中心儿童之家月亮班宝宝们的精彩回顾~找到相应的动物哟 动物闪卡 认识不同的动物 动物农场拼图 找到相应的图案哟 动物取暖和人类取暖的方式 有什么不一样呢 鸡的成长嵌板 是怎么形成的呢? 乌龟嵌板 拼一拼 00:53 绘本故事好饿的毛毛虫 宝宝们都很专注地听着呢 下午活动时刻 https://www.meipian.cn/2b2dwfv9
3.世界读书日当我平均每天读一本书后,我对读书和阅读技巧又有了《动物农场》: 动物农场 9.5 [英]乔治·奥威尔 / 2010 / 上海译文出版社 最好的寓言小说,人物形象、故事主题、细节、语言都好极了。另外,奥威尔写得那篇序言也是理解这个寓言的关键。不管是什么主义,当统治成为集权,当社会处于极大地贫富差距,当人民会因为仅是发表出不同的意见就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样的统治就应当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2Fnote%2F861577864%3F%26
4.童话中人:动物农场图书《童话中人:动物农场》是系列第2册故事。随着故事主人公白雪和红玫瑰的脚步,我们来到了童话镇北部的农场社区,一个精彩的动物社会展现在我们面前。故事致敬了《动物农场》《蝇王》《丛林之书》《杨柳风》《雷木斯大叔讲故事》等世界经典童话故事;更有三只小猪、列那狐、金发姑娘与三只熊、知更鸟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http://m.dangdang.com/product.php?pid=26487437&ac=recommend&cat=book
5.民间寓言(通用18篇)苏联的卫国战争, 写进《动物农场》, 叫“风车战役”。“牛棚战役”就是莫斯科保卫战。造反之梦即共产主义, 《英格兰畜牲之歌》即《国际歌》。故事的最后一幕, 据奥威尔本人说, 是指一九四三年, 世界三巨头, 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 欢聚一堂, 通过《德黑兰宣言》。可见, 正因为寓言的多义性, 寓言符号得以超越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wuknhx6.html
6.长篇小说有多长Smodin许多小说不使用章节。例如,在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中,空白处被用作分隔符。此外,小说章节的字数约为 4000 字,一本书由四章组成似乎略显无意义。 因此,如果您想知道长篇小说一章有多长,这将取决于您的情况,但我们建议您保持相对较短的章节,尤其是在人物故事之间切换时。 http://smodin.io/blog/zh/how-long-is-a-novella-a-detailed-guide/
7.大坏狐狸的故事有的时候,一部电影越有野心、越想做得成熟,反而越幼稚越可笑,比如之前提到的《古墓丽影:源起之战》和《金色梦乡》;有的时候,一部电影没什么野心、只想精心为观众酝酿欢乐,反而会有惊喜,比如这回要讲的《大坏 全文 火麒麟ST 3年28月2018日 看过- 评分 8.0 0 1 《大坏狐狸的故事》影评:疯狂动物农场之大http://movie.mtime.com/240855/
8.秋芬和小丹的故事神马影院手机在线最新国产剧手机在线观看·当打之年》是湖?日本六十路丰满老太交尾节目采用“?国产探花在线视频易安中学全员参与,以啊啊啊插入一路上,手无缚鸡之力的懒羊羊与师生po《TV 动物农场》(韩语:?pornhubapp原创历史体验真人秀《穿?如此可爱的我们免费观看《重返快穿:为了活命每天求艹(np)笔下五千年,妙墨http://www.52cake.net/weihu/2025/555124/226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