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法制│吉林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

9月份是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氛围,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重要论述和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全面展示我市民族宗教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市民委在白山发布开设民族法制普法栏目,团结全市上下各族群众共同掀起学习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热潮,夯实民族宗教界与党委政府同心同向同行,助力白山“一谷一城”建设。

民族法制

吉林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

(2005年9月14日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加强清真食品管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促进民族团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清真食品,是指符合清真饮食习俗,以清真名义生产、经营的食品。

第三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清真食品的生产、储运、销售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清真食品网点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加强对清真食品的管理,保护具有悠久历史和较高知名度的老字号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清真食品知名品牌。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从事清真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投资、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扶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商务、卫生、劳动、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宣传教育工作。

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职工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民族风俗知识的宣传教育。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尊重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民族的饮食习俗,不得以任何方式歧视和干涉。

第七条申请从事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人,经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族事务管理部门备案、领取清真标识,并到工商等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有关证照后,方可营业。

第八条清真食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生产、经营清真食品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生产经营活动的负责人中,有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民族的人员;(二)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企业有一定比例的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民族的从业人员;(三)原材料采购、主要烹饪、仓库保管等关键岗位的从业人员,由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民族的人员担任;(四)有清真食品专用的运输车辆、计量器具、生产工具、储藏容器和加工、出售场地;(五)从事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的个体工商户,是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民族的人员。

第九条备案、领取清真标识,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企业从业人员总数及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民族的从业人员的名单、身份证及其复印件;(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负责人中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民族的人员的身份证、聘任书及其复印件;(三)个体工商户的身份证及其复印件。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族事务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对符合条件的,发放清真标识;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发放,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一条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企业和个人,应当将清真标识悬挂在生产、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

第十二条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企业和个人发生出租、出兑、出售等转让行为或者停业、破产的,应当及时交回清真标识。

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企业和个人发生出租、出兑、出售等转让行为,未改变清真性质的,受让方应当到民族事务管理部门重新备案、领取清真标识。

第十三条列入少数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的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享受国家和省的优惠政策。

第十四条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企业和个人,应当在其字号、招牌、清真食品名称和包装上标有“清真”字样或者清真含义的标志符号。

禁止非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人,在其字号、招牌、食品名称和包装上标有“清真”字样或者清真含义的标志符号。

第十五条集贸市场、商场等综合性经营场所经销清真食品的摊位、柜台应当与经销清真禁忌食品的摊位、柜台分开设置。

集贸市场、商场等综合性经营场所经销清真食品的人员不得与经销清真禁忌食品的人员混岗、串岗。

第十六条生产清真肉类及其制品的企业和个人,应当执行清真食品进货进料及制作规程。

第十七条清真用畜禽实行定点屠宰。清真用畜禽屠宰点应当根据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民族居住分布情况,合理确定。

清真用畜禽的屠宰,必须按照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民族的传统习俗进行。

第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八条五项之一的、第十五条三款之一的、第十六条规定的,由民族事务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改正。

第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第七条及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由民族事务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由民族事务管理部门暂扣或者收回清真标识。

第二十一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不作为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THE END
1.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扫码下载 法律效力位阶: 制定机关: 时效性: 施行日期: 公布日期: WPS版本 网页版 公报原版https://flk.npc.gov.cn/detail2.html?ZmY4MDgxODE3YWMzYTUzYTAxN2FjNmIyMThjZTBkYzU
2.吉林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东亚经贸新闻吉林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 影响力数据 阅读 评论 点赞 总互动 互动率 操作 今日头条 0 0 查看原文 文章特征分析 38.91 深浅度指数 严肃活泼https://www.media.beer/news/14906436
3.吉林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第十四条 畜禽产品未经肉品品质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出厂(场)。 第十五条 在肉品品质检验的过程中,发现按照规定应当处理的畜禽产品,必须在肉品品质检验人员的监督下处理。 第十六条 经过检验合格的畜禽产品,畜禽屠宰厂(场)应当加盖当日肉品品质检验合格的验讫印章或者出具畜禽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 http://m.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536370&page=2
4.商政通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关于开展2017年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暨《吉林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宣传月活动的通知 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 2017-06-20 3 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关于印发《2018年全省兽医工作要点》的通知 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 2018-02-28 4 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吉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等3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吉林http://zc.vipisall.com/policy/99776870B76DF26A868981D733A63432FE17A
5.吉林省修订条例加强畜禽屠宰管理近日,记者从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了解到,《吉林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修订将于2017年8月1日开始施行,从而使吉林省成为畜禽屠宰监管职能从商务划转到畜牧系统后,全国**个通过修订地方法规实施国务院条例要求的省份。 据了解,这部地方法规,充分采纳社会各界意见并吸收借鉴了兄弟省份的先进经验,实现了多处创新。一是适用范围https://www.baijiantest.com/infoDetails/87/12797859
6.吉林省回归正途!已将“食用犬”移出该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所吉林省之前突破《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规定,将“食用犬”纳入《吉林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所管理的“畜禽”范围,使得在吉林省屠宰犬只,成为“合法合规”的行为——其实,因其违反上位法规定,该条例的该部分内容本来就是无效的。 从立法层面看,这次修改,只是使其回归到正确的道路。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18/10/32290017_1136872154.shtml
7.吉林省畜禽屠宰管理办法吉林省人民政府法律法规《吉林省畜禽屠宰管理办法》已经1999年7月1日省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省长洪虎 一九九年七月九日 吉林省畜禽屠宰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畜禽屠宰管理,保证畜禽产品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https://code.fabao365.com/law_405910.html
8.屠宰企业安全生产承诺书14篇(全文)1、守法经营。我们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吉林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按照标准进行检验,确保肉产品质量安全。 2、诚实守信。作为当地的畜禽屠宰企业,我们将恪守职业道德,坚决杜绝和抵制一切违法、违规和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ai7xjeq.html
9.关于《吉林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中“食用犬”概念违反上位法规定2008年通过,2017年最新修订的《吉林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吉林条例》)第三条创造性地提出“食用犬”概念,将犬类纳入准予屠宰和食用的范围,并相应出台了《吉林省食用犬屠宰动物卫生检验规范》(以下简称《吉林犬类屠宰规范》)。建议人认为,《吉林条例》违反了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和食品安全的内在要求。理由如https://zgdwf.zuel.edu.cn/zgdwfw-zgdwf_jyxc/zgdwf_cont_news/details-23692.html
10.吉林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法规库第一条 为加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给城市居民创造清洁、优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城区内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和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均适用本条例。 http://www.110.com/fagui/law_209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