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构建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助力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而设置。同时结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特点,强化“应用性、实用性、发展性”的人才培养理念,强调对学习者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二、学历层次及规格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生物工程(专升本)专业的学历层次为本科,学科门类为工学,专业类为生物工程类。
凡按照本专业考试计划的规定,取得相应课程合格成绩且达到规定学分要求,实践环节考核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经审核通过,由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生物工程专业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主考学校副署,国家承认学历。符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士学位条件者,由主考学校按规定授予学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1.具备比较扎实的从事生物工程产业的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掌握生化工程、发酵工艺、生物制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3.掌握菌种培养与选育、生物技术与工程等方面的基本技术;
4.了解当代生物工程的应用前景及产业开发的发展动态;
5.熟悉国家生物工程产业有关的政策、法规和产权知识;
7.具有生物工程产业生产、加工、营销等方面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名称:生物工程(专升本)专业代码:083001
序号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3
06709
微生物遗传与育种
5
02087
分子生物学
6
学位课程
14039
酿造学
06710
生化工程
7
04353
基因工程
09244
基因工程(实践)
8
06711
生物制药学
9
14378
物理化学(生物工程)
14379
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实践)
10
05135
免疫学
11
02085
细胞生物学
02086
细胞生物学(实践)
12
13000
英语(专升本)
二选一课程;申请学位者必考英语(专升本)
01810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实践)
13
14200
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实践)
14
18566
生物工程毕业考核
不计学分
五、主要课程说明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略)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略)
3.微生物遗传与育种
4.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是在DNA水平上研究基因的结构、基因的复制、表达、表达的调控以及突变的学科。它既是生物类各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又是生命科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前沿学科之一。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所涉及的基本原理、概念及常用的研究方法,并对该领域的发展有所了解。
5.酿造学
本课程是以传统发酵工艺为主的独具特色的一门专业课。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掌握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发酵设备、酶工程等课程基础上,对食品酿造的基本原理、生产工艺及其特点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对扩大知识面及为以现代科学新成就建立中国传统酿造食品新道路培养人才。要求学生对食品酿造的原料、菌种培养、生产设备及产品质量标准等生产原理、生产工艺及其特点有一个系统了解。
6.生化工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热死亡动力学和对数穿透定律;双膜理论;莫若模型;酶催化反应过程与微生物反应过程的基本动力学规律;理想反应器模型。
7.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一门通过对基因的修饰、改造和转化,研究基因的功能和改良生物性状的学科。基因工程的创立和发展建立在分子生物学发展的基础之上,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为基因工程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基因工程的发展和应用又深刻影响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本课程的重点是基因工程的原理、方法、技术以及应用,因此是一门综合性和前沿性的学科。
基因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技术,通过细胞培养与基因转化技术系列实验设计与操作,使学生掌握细胞培养与遗传转化的基本技术原理与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对实验记载、资料收集使学生认识和掌握科学研究基本过程,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8.生物制药学
生物制药学是一门涉及微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和微生物遗传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内容涵盖了生物合成药物的代谢途径、微生物药物的代谢调控原理、作用机制,微生物药物产生菌的菌种选育以及寻找新药的方法等。
9.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含实践)
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是介于通用理论课程如数学、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与专业理论课程如化工原理、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等之间的基础理论课程,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其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物质变化或迁移的方向和限度的化学热力学、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机理的化学动力学、研究物质结构和性能之间关系的结构化学。该课程科学、系统、严谨地阐明化学的基本理论,为学生深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化学实验是化学实验科学的重要分支,它通过实验手段研究物质的结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这些物理化学性质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化学的研究实验方法,包括条件的选择、物化性能的测量、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加深对物理化学中某些重要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
10.免疫学
免疫学为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蛋白质工程等学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免疫学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一些经典的、先进的免疫学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后续开展课题研究和科研工作。
11.细胞生物学(含实践)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该课程综合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从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与分化、信号转导、基因表达与调控、衰老与凋亡等生命活动的规律。
细胞生物学(实践)是细胞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环节。通过细胞生物学实验,学生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了解和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现象观察、数据记录以及结果解析和综合讨论能力;督促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同时学生也将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实验报告和研究报告的书写规范及实验结果的合理分析和解读等基本技能和知识。
12.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实践)
该课程以几何学为基础,以投影理论为方法,研究工程图样的图示原理、绘图和读图方法及有关标准、规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构思能力特别是设备、工艺的创新和设计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般平面图形、立体几何图形三视图、零件、设备、工艺流程的基本画法和阅读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改进生物工程设备、发酵和分离、纯化、生物制品制备工艺流程等,具备在以后实际工作中创新性解决遇到的生物工程工厂、工艺设计和建设等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企业生产力。
13.英语(专升本)(略)
14.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实践)
六、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
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是为了实现专业规格要求和课程考试目标,对应考者进行基本技能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主要包括:
1.含实践的课程及实践所占学分
基因工程(实践)1学分、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实践)4学分、细胞生物学(实践)2学分、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实践)6学分、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实践)6学分。
凡理论考试与实践环节考核两部分相结合的课程为一门课程,考生必须取得两个部分的合格成绩方能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2.毕业论文要求
七、教材目录
使用教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学考试学习读本》,李捷王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学考试学习读本》,卫兴华赵家祥,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现代微生物遗传学》(第2版),陈三凤刘德虎,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基础分子生物学》(第4版),郑用琏,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酿造学》(第2版),赵述淼葛向阳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生化工程》(第2版),伦世仪堵国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基因工程》(第2版),孙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植物基因工程实验指导》,施海涛,科学出版社,2016
《生物技术制药》(第3版),夏焕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物理化学》(第5版),董元彦路福绥唐树戈郑新生,科学出版社,2015
《物理化学实验》,丁益民张小平,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
《免疫学》,张吉斌,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细胞生物学》,安威,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23年版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周竹青,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机械制图(一)》,许睦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英语(二)自学教程》,张敬源张虹,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发酵食品工艺实验与检验技术》,高文庚郭延成,中国林业出版社,2017
注:“使用教材”以当次考试公布的教材及大纲使用情况为准。
动物医学(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
专业代码:09040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物医学(专升本)专业的学历层次为本科,专业大类为农学类,专业类别为动物医学类。
凡按照本专业考试计划的规定,取得相应课程合格成绩且达到规定学分要求,实践环节考核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经审核通过,由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动物医学(专升本)专业毕业证书,主考学校副署,国家承认学历。符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士学位条件者,由主考学校按规定授予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具备畜禽疾病诊断与防治、动物检疫、兽医卫生检验等动物医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兽医业务部门、畜牧生产部门、公共卫生部门以及大型养殖企业与兽药企业从事动物临床疾病诊疗、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动物检疫与食品安全监管、兽药与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人兽共患病防治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要求掌握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和兽医公共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掌握畜禽疾病防治、动物检疫、兽医卫生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临床诊疗、动物防疫检疫和兽医卫生管理与监督的实际工作能力。主要包括:
1.掌握动物医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动物疾病诊断、病理检测、化验等方面的操作方法和技术;
3.具有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技术部门、畜禽养殖场、宠物医院等行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实践技能;
4.熟悉国家动物医学领域的基本政策和法规;
5.了解动物医学的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满足动物医学行业的工作需求;
7.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专业名称:动物医学(专升本)专业代码:090401
02765
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
02766
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实践)
02767
动物生理生化
02783
家畜病理学
02784
家畜病理学(实践)
02787
兽医药理学
07410
兽医微生物及免疫学
07411
兽医微生物及免疫学(实践)
07557
家畜传染病与寄生虫学
14243
兽医内科学与兽医临床诊断学
14244
兽医内科学与兽医临床诊断学(实践)
14247
兽医外产科学
14248
兽医外产科学(实践)
二选一;申请学位者必考英语(专升本)
14698
中兽医学
02788
畜牧概论
06668
动物检疫学
08856
动物防疫与检疫综合实践
实践课程
15
14241
兽医公共卫生学
16
14781
动物医学毕业论文
3.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含实践)
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实践课要求熟练掌握动物解剖的技术方法,能快速找到各组织器官;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建立起平面与立体、局部与整体、结构与功能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了解各种制片技术和染色技术。
4.动物生理生化
5.家畜病理学(含实践)
家畜病理学实践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内容是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认识和掌握患病动物所表现的共性的病理变化在眼观和光学显微镜下的表现特点,加强直观认识,提升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初步具备对临床病例的病理分析能力,以便为学习动物医学专业临床课程做好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准备。
6.兽医药理学
7.兽医微生物及免疫学(含实践)
兽医微生物及免疫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在微生物学一般理论基础上研究微生物与动物疾病的关系,阐明兽医微生物基本生物学特性和动物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以及机体对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基本理论与免疫学检测方法,并利用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诊断、防治动物的疾病和人畜共患疾病。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介绍兽医微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各种动物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动物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等的结构与功能;免疫应答的机理的基础免疫理论及抗感染免疫;另一方面学习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基本实验技术,初步掌握和应用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方法进行动物疾病诊断、预防、治疗。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
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实践教学是在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动手,巩固并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病原微生物分离、培养与鉴定、琼脂扩散实验和酶联免疫实验等常见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操作技能。通过实践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病原微生物分离、培养与鉴定等微生物学操作技能,了解常见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其操作技术。为后续课程如动物传染病学、动物检疫学等的学习以及为今后从事兽医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8.家畜传染病与寄生虫学
家畜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是研究家畜、家禽传染病与寄生虫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与寄生虫病方法的科学,是兽医科学的重要预防学科之一。涉及家畜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预防和消灭传染病的一般性措施,以及各种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分布、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诊症状、诊断和预防措施等。
9.兽医内科学与兽医临床诊断学(含实践)
兽医内科学与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必修课。临床诊断就是认识疾病的科学和方法,即借询问病史、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各种方法,详细和全面地检查病畜,综合其各种症状和变化,并考虑病原、病因和发病机制,确定疾病的性质和类别,最后确定病名,即提出诊断。其任务是要为临床各学科提供诊断疾病的通用检查方法和基本理论,从而为从事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创造先决的必要的条件。兽医内科主要研究动物非传染性内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防治,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常见、多发、群发病,以研究疾病的发生机理、临床症状和防治方法为重点。主要包括病因学、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预后及防治等等。
兽医内科学和临床诊断学实践是动物医学专业重要的的专业实践课。该课程主要是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体温测定、心脏和肺脏的听诊、常规的注射技术、呼吸系统疾病的听诊和诊断治疗措施、消化系统的诊断及输液疗法、常见生化检测技术等等。
10.兽医外产科学(含实践)
兽医外产科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外科与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非常强的学科,是临床兽医学的重要的临床专业课。它的范围包括外科与产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基本方法,并能用手术和非手术的方法及时处理外科与产科疾病,这就要求在意外情况下能够运用基本知识来解决突如其来的实际问题。所以,在学习外产科学的过程中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中来运用理论知识,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从而更好地为宠物日常疾病防治服务。
兽医外产科学实践是动物医学专业重要的的专业实践课。该课程主要是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认识母畜的生殖器官、了解骨盆结构、认识产科助产器械并熟练使用,认识常见外科手术器械并熟练使用,掌握打结缝合技术、麻醉技术以及兔子胃切开技术等等。
11.英语(专升本)(略)
12.中兽医学
中兽医学为中兽医学基础课程,包含绪论、基础理论、辩证论治基础、中药及方剂、针灸和病症防治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初步掌握独立分析及诊治动物疾病的能力,为发展畜牧业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服务。本课程是以“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诊疗特色,以“中药和针灸”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13.畜牧概论
14.动物检疫学
15.动物防疫与检疫综合实践
本课程主要掌握动物防疫和检疫实际工作常见的实践技能和综合分析思维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动物疫苗免疫及抗体监测技术、屠宰检疫和兽医卫生检验技术、常见动物疫病诊断技术(包括病史调查、流行病学分析、病原学检测、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畜禽产品安全检测技术,以及动物检疫和执法监督案例分析实践等,为更好地从事动物医学专业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16.兽医公共卫生学
1.含实践的课程及实践所占学分: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实践)1学分、家畜病理学(实践)1学分、兽医微生物及免疫学(实践)3学分、兽医内科学与兽医临床诊断学(实践)2学分、兽医外产科学(实践)2学分、动物防疫与检疫综合实践5学分。
2.完成动物医学毕业论文。
课程代码
《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第3版),马仲华,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动物生物化学》(第五版),邹思湘,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动物生理学》(第3版),杨秀平肖向红李大鹏,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家畜病理学》(第5版),马学恩王凤龙,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兽医药理学》(第4版),陈杖榴曾振灵,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
《家畜传染病学》,王国栋章四新冯东亚,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兽医寄生虫学(中英双语)》(第2版),李国清,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5
《兽医内科学》(第三版),郭定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兽医临床诊断学》(第二版),邓干臻,科学出版社,2017
《兽医内科学实验教程》(第二版),唐兆兴,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
《兽医外科学》,丁明星,科学出版社,2019;《兽医产科学》,余四九,中国农业出版社,2022
《英语(二)自学教程》,张敬源张虹,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中兽医学》(第4版),刘钟杰许建琴,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畜牧概论》,蒋思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动物防疫与检疫》(第2版),毕丁仁钱爱东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兽医公共卫生学》(第3版),张彦明,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第二版),胡新岗,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