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人员职称评价标准条件》的通知(粤人社规〔2020〕41号)农业类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人员职称评价标准条件》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有关单位:

现将《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人员职称评价标准条件》印发给你们,自2020年10月15日起实施,有效期为5年。

实施中如有问题及意见,请及时反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0年9月27日

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人员职称评价标准条件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型农业科学研究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根据《关于深化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9〕4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标准条件。

第二条本标准条件适用于在广东省境内从事农学、园艺学、林学、畜牧兽医、农业工程、农业情报科学等六个农业科学研究方向的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价。

第三条根据不同类型农业科学研究活动的特点,将农业科学研究人员分为: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人员,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的人员,以及从事科技咨询与科技管理服务的人员三类。

第四条农业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级。初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名称依次为: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第五条根据我省农业科学研究行业特点,合理设立职称评价学科方向和专业范围,并根据我省乡村振兴战略任务和未来农业学科发展方向进行动态调整。

第六条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客观公正的原则,从工作业绩、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对农业科学研究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行综合评价。

第二章基本条件

第七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执行政策的能力与水平。

第八条热爱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作风端正,身心健康,具有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应具备的身体条件。

第九条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作统一要求。确需评价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由用人单位在推荐环节自主确定。

第十条按要求完成国家和省要求的继续教育学习任务。

第十一条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或绩效考核为称职(合格)以上等次的年限不少于申报职称等级要求的资历年限。

第三章研究实习员职称评价条件

第十二条学历资历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备硕士学位。

(二)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或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1年见习期满,经考核合格。

第十三条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一)基本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初步了解本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备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应用、开发与推广、科技咨询与科技管理服务等工作的能力,能够胜任基础性工作。

第四章助理研究员职称评价条件

第十四条学历资历条件。

(一)具备博士学位。

(二)具备硕士学位,取得研究实习员职称后,从事研究工作满2年。

(三)取得研究实习员职称后,从事研究工作满4年。

第十五条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一)系统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必要的研究方法,了解本学科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人员。参与选定科研项目和制定研究方案,能够独立撰写研究报告或发表研究论文,取得具有科学意义或使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2.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的人员。参与科研课题、科技成果转化或技术推广项目,为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或技术支持,获得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或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鉴评,农业野外土壤、水、气、病原及微生物等长期科学观测监测等科研工作中获得有意义的科学积累。

3.从事科技咨询与科技管理服务的人员。参与科技咨询或科技管理服务工作,形成一定水平的技术咨询报告、发展规划等并被采纳,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

(二)能够指导初级研究人员开展工作。

第十六条学术、业绩成果条件。

(一)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人员。

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市(厅)级科研项目1项,或作为参与完成人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项或市(厅)级科研项目2项,并具有以下工作业绩之一:

1.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

3.获得市(厅)级以上科技奖1项。

(二)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的人员。

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市(厅)级科研项目1项,或作为参与完成人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项或市(厅)级科研项目2项或横向科研项目2项,并具有以下工作业绩之一:

3.获得市(厅)级以上科技奖1项(包含农业技术推广奖)。

4.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1项或团体标准2项,并颁布实施;或作为参与完成人获省级以上审定(认定、鉴定、登记)品种、动植物新品种权、林木良种或国家新兽药、饲料添加剂、新农药、新肥料等新产品证书1个,并转化或应用。

5.参加省级以上农业种质资源调查工作,形成调查报告1份获单位认可收录;或收集资源新增入选省级以上种质资源名录1个。

(三)从事科技咨询与科技管理服务的人员。

3.获得市(厅)级以上科技奖1项(包含省级以上社会科学奖、农业技术推广奖);或省级以上主管部门颁发的奖励或荣誉1项。

4.参与科技咨询、科技管理服务工作,形成总结性技术报告、研究报告4篇;或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事业发展规划、技术咨询报告等被市(厅)级以上政府决策部门采纳1项。

第五章副研究员职称评价条件

第十七条学历资历条件。

(一)具备博士学位,取得助理研究员职称后从事研究工作满2年;或具备博士学位,从事研究工作满3年。

(二)取得助理研究员职称后,从事研究工作满5年。

第十八条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一)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丰富的研究工作积累,能够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是本学科领域的学术骨干。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人员。能够提出有较大学术影响和应用价值的研究项目,提出有效的研究途径,制定可行的研究方案,解决科研工作中有重要意义的理论问题;或能够撰写较高水平的研究报告或发表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论文。

2.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的人员。能够取得具有较高实用价值或较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关键技术成果、技术推广成效等;或作为主要发明人获得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撰写省级(或行业)以上技术标准,并颁布实施;或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鉴评,农业土壤、水、气、病原及微生物等长期科学观测监测等科研工作中获得有较大意义的科学积累。

3.从事科技咨询与科技管理服务的人员。在科技咨询、科技管理服务和战略政策研究方面取得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成果,能够撰写较高水平的咨询报告或研究论文。

(二)具有指导、培养中初级研究人员或研究生的能力。

第十九条学术、业绩成果条件。

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项或市(厅)级科研项目2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项,并符合下列三项条件中的两项:

1.作为第一作者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或在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报告)论文(以下简称“三高”论文)2篇;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三高”论文1篇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三高”论文1篇和主编正式出版科技著作1部。

3.获得国家科技奖1项;或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或省(部)级科技奖三等奖2项(排名前5);或省(部)级科技奖三等奖1项和市(厅)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均排名前5);或市(厅)级科技奖2项(一等前7、二等前5、三等前3)。

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项或市(厅)级科研项目2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项或横向科研项目研究经费累计100万元。其中1项为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种质资源或基础性长期性科研项目,并符合下列五项条件中的两项:

1.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三高”论文1篇;或作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或主编正式出版科技著作1部;或作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和参编正式出版科技著作1部。

3.获得国家科技奖1项;或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或省(部)级科技奖三等奖2项(排名前5);或省(部)级科技奖三等奖1项和市(厅)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均排名前5);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1项(一等前7、二等前5、三等前3);或省级农业技术推广奖1项(一等前5、二等前3、三等第一);或市(厅)级科技奖2项(一等前7、二等前5、三等前3)。

4.作为前3完成人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1项或团体标准2项,并颁布实施。

5.作为前3完成人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成果转让到账经费或技术入股折算资本金金额达100万元;或作为前3完成人参与的成果入选省级以上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2项或3项次。

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项或市(厅)级科研项目2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项。其中至少1项为软科学或科技管理研究项目,并符合下列五项条件中的两项:

3.获得国家科技奖(含国家级社会科学奖)1项;或省(部)级科技奖(含省级社会科学奖)二等奖以上1项;或省(部)级科技奖(含省级社会科学奖)三等奖2项(排名前7);或省(部)级科技奖(含省级社会科学奖)三等奖1项和市(厅)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均排名前7);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1项(一等前9、二等前7、三等前5);或省级农业技术推广奖1项(一等前7、二等前5、三等前3);或市(厅)级科技奖2项(一等前9、二等前7、三等前5)。

4.作为前3完成人开展科技咨询工作,形成总结性技术报告、研究报告6篇;或作为前3完成人开展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事业发展规划、技术咨询报告等被省级以上政府决策部门采纳1项或地市级政府决策部门采纳2项。

第六章研究员职称评价条件

第二十条学历资历条件。

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取得副研究员职称后,从事研究工作满5年。

第二十一条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一)科研工作能力强,研究工作积累深厚,学术造诣深,学科领域活跃度和影响力强,是本学科领域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人员。作为学术带头人能够组织带领科研团队从事高水平研究工作,取得具有一定影响的原创性科技成果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或能够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创造性地解决学术问题,提出的学术观点或研究方法被国内外学术界公认和广泛引用,促进学科的发展;或能够撰写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研究报告或发表产生较大学术影响的研究论文。

2.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的人员。作为技术带头人取得具有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成果,或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的科技推广项目达到显著规模、获得突出效益,或在解决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问题上,提出有价值的新思路、新方法;或作为第一编制人撰写省级(或行业)以上技术标准,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撰写国家级技术标准,并颁布实施;或作为技术带头人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鉴评,农业土壤、水、气、病原及微生物等长期科学观测监测等科研工作中获得有重要意义的科学积累。

3.从事科技咨询与科技管理服务的人员。在服务宏观决策方面有较大影响力,在咨询研究的理论方面取得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成果,能够撰写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研究报告。

(二)具有指导、培养副高级及以下研究人员或研究生的能力。

第二十二条学术、业绩成果条件。

主持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或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或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并符合下列三项条件中的两项:

1.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三高”论文3篇;或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三高”论文2篇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或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三高”论文2篇并主编出版科技著作1部。

3.获得国家科技奖1项;或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一等前7、二等前5);或省(部)级科技奖三等奖2项(均排名前3);或省(部)级科技奖三等奖1项和市(厅)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均排名前3);或市(厅)级科技奖3项(一等前7、二等前5、三等前3)。

主持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或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或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或主持完成的横向科研项目研究经费累计200万元。其中至少1项为成果转化、技术推广项目、种质资源或基础性长期性科研项目,并符合下列五项条件中的两项:

1.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三高”论文2篇;或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三高”论文1篇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或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或主编出版科技著作1部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

3.获得国家科技奖1项;或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一等前7、二等前5);或省(部)级科技奖三等奖2项(均排名前3);或省(部)级科技奖三等奖1项和市(厅)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均排名前3);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1项(一等前5、二等前3、三等第一);或省级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以上1项(一等前3、二等前2);或市(厅)级科技奖3项(一等前7、二等前5、三等前3)。

4.主持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1项或团体标准2项,并颁布实施。

5.主持科技成果转化,成果转让到账经费或技术入股折算资本金金额达200万元;或主持完成的成果入选省级以上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2项或3项次。

主持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或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或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其中至少1项为软科学或科技管理研究项目,并符合下列五项条件中的两项:

3.获得国家科技奖(含国家级社会科学奖)1项;或省(部)级科技奖(含省级社会科学奖)二等奖以上1项(一等前7、二等前5);或省(部)级科技奖(含省级社会科学奖)三等奖2项(均排名前5);或省(部)级科技奖三等奖1项和市(厅)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均排前5);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1项(一等前7、二等前5、三等前3);或省级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以上1项(一等前5、二等前3);或市(厅)级科技奖3项(一等前7、二等前5、三等前3)。

4.作为第一完成人开展科技咨询工作,形成总结性技术报告、研究报告10篇;或作为第一完成人开展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事业发展规划、技术咨询报告等被省级以上政府决策部门采纳1项或地市级政府决策部门采纳2项。

第七章高级职称评价破格条件

第二十三条破格申报评审副研究员条件。

不具备前文规定的学历、年限等要求,取得助理研究员职称后,从事研究工作满3年,具有以下工作业绩之一,且经至少2名同行专家(专业技术三级以上专家)书面推荐,可破格申报:

(一)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或主持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2项,其中至少1项已结题验收;或主持完成的横向科研项目研究经费累计300万元并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三高”论文3篇。

(三)获得国家科技奖1项(一等前9、二等前7、三等前5);或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一等前5、二等前3)。

(四)主持制(修)订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1项,并颁布实施;或作为参与完成人获得省级以上审定(认定、鉴定或登记)品种、动植物新品种权、林木良种或国家新产品证书1项(前2),并转化或应用。

(五)主持开展科技成果经转化,成果转让到账经费或技术入股折算资本金金额达300万元。

第二十四条破格申报评审研究员条件。

不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取得副研究员职称后从事研究工作满5年;或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取得副研究员职称后从事研究工作满3年。具有以下工作业绩之一,且经至少2名同行专家(专业技术二级以上专家)书面推荐可破格申报:

(一)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或省级重大科研项目2项,其中至少1项已结题验收;或主持完成的横向科研项目研究经费累计500万元并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三高”论文5篇。

(三)获得国家科技奖1项(一等前7、二等前5、三等前3);或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一等前3、二等前2)。

(四)主持制(修)订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2项,并颁布实施;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省级以上审定(认定、鉴定、登记)品种、动植物新品种权、林木良种或国家新产品证书2项,并转化或应用。

(五)主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成果转让到账经费或技术入股折算资本金金额达500万元。

(六)作为项目主持人开展科技咨询、科学普及、科技管理或评估工作,形成总结性技术报告或研究报告获得时任省主要领导批示,并被省级以上政府决策部门采纳使用。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对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标准和条件的补充,按照广东省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等政策文件执行。

第二十六条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可分别按相当于中专、大专、本科学历申报相应职称。

第二十七条本标准条件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本标准条件自2020年10月15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关于印发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人员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通知》(粤人职〔1999〕36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九条本标准条件有关词语或概念的解释见附录。

1.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人员:指为了获取自然现象和可观察事物的新的基本原理性知识,和以特定或具体应用为目的所进行的新的基本原理性知识获取和理论性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2.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的人员:指以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为前提,围绕某一特定应用目的或应用可能性而探寻科学理论和技术原理,或大力推广科技成果,获得一定社会经济效益的专业技术人才。

3.从事科技咨询和科技管理服务的人员:指在科技情报、科技管理、软科学研究、科技评估、科技普及、科技咨询查新等岗位上以提高我省科技创新能力为目的,为政府等机构的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提供观点、方法和理论,或为社会提供科技服务,根据研究内容对改进工作方法、推动社会发展提供观点、方法和理论的专业技术人才。

4.凡冠有“以上”的含本级或本数量,“以下”的不含本级或本数量,如“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含省(部)级科研项目。

5.学历学位: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学历学位。

7.主持:领导项目(课题)团队开展工作,在项目(课题)工作中起到主导作用,对项目(课题)负总责,在科技项目中指项目的第一、第二主持人(以项目下达任务书注明的为准,如无标明第二主持的,排名第二的不算主持)。

8.主要完成人:指在完成研究项目中的项目(任务)责任人及承担关键或重要技术任务的分项技术主管或技术骨干,在项目组中起到主导作用,在项目申请书、合同书、研究报告、奖励证书等证明业绩成果并记载团队人员组成的文件材料中,除项目主持人外,所有参与人员署名排序前3名者。从事辅助性工作任务的人员,不能视为主要完成人。已结题项目的项目主要完成人以结题、鉴定的材料为准。

9.参与完成人:指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参加项目全过程并承担技术性工作的完成人。其认定条件为该人员在项目合同书、验收书或成果报告所列名单中的主要参加人员,排序不限。

10.国家级科研项目:指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等部门下达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基地和人才专项、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星火计划、国家火炬计划等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以及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的课题(二级项目)视同国家级项目。

11.省(部)级科研项目:指国家科技主管部门以外的其他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主管部门等下达的科研项目。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三级课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和岗位专家视同省部级项目,副省级市政府科技主管部门下达的科研项目视同省部级项目。

12.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包括广东省重点领域研究计划、重大科技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项目、应用型研发专项、重点软科学项目、重大软科学项目、协同创新与平台环境建设项目(资助额200万元及以上)、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三级课题且金额达1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等。

13.市(厅)级科研项目:指除省级科技主管部门以外其他厅级部门下达的各类科研项目,以及其他地级市科技主管部门下达的科研项目。

15.国家级科技奖励:指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的科学技术奖等,包括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

16.省(部)级科技奖励:指经省级政府批准设立的科学技术奖等,包括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省专利奖、省哲学社会科学奖等,还包括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中华农业科技奖。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奖视同省(部)级科技奖励。

17.市(厅)级科技奖励:指经市(地级以上)级政府批准设立的科学技术奖等,包括科技进步奖、农业技术推广奖。

各类奖励认证,需提供授奖部门颁发的个人奖励证书、表彰文件。各类奖励证书的奖励级别以颁奖机关的级别为准。

19.“三高”论文:包括发表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论文,以及在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进行报告的论文。

20.核心期刊:是某学科的主要期刊,一般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

23.研发新产品:包括研发获得国家新兽药、饲料添加剂、新农药、新肥料等。

25.专利、知识产权等的转化或应用:指专利或成果转让、许可、或技术入股(含合伙新办企业)给企业。其中成果转化和许可需提供技术合同登记以及成果转化转让到账金额,技术入股可以根据合同协议、无形资产评估报告和工商登记证明。

THE END
1.《广东农业科学》征稿方向广东农业科学投稿期刊征稿论文发表都可以联系!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版面费便宜审稿快,通过率高。《广东农业科学》是国内优秀期刊,深受广大作者喜爱,总出版论文18659 篇,互联网下载次数4181620 次,期刊被引频次 131846次。《广东农业科学》杂志属于农业科技专辑中的农业综合专题,欢迎作者参考投稿。《广东农业科学》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9492545216757098&wfr=spider&for=pc
2.《农业科学》杂志征稿要求有哪些?《农业科学》杂志2011年创刊,由汉斯出版社主办,是一本关注农业科学最新研究进展的国际开源中文期刊,主要刊登研究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等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 《农业科学》发文领域 农业史, 农业基础学科, 农艺学, 园艺学,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土壤学, 植物保护学, 农学其他学科, 农业工程,农业经济,渔业,水https://zhuanlan.zhihu.com/p/637473883
3.农业科学是国家级期刊吗农业科学是国家级期刊吗 农业科学是国家级期刊,出刊周期为双月刊,期刊创办于2011年。农业科学是汉斯出版社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农业科学》Ha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是一本关注农业科学最新研究进展的国际开源中文期刊,主要刊登研究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等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 农业科学研究领域https://edu.iask.sina.com.cn/jy/3oUg3OsvI5J.html
4.《农业科学》期刊杂志社编辑部征稿启事一、期刊简介:《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后文简称《农业科学》。《农业科学》是正规国家级连续型电子期刊,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可查,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主管,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主办,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出版,国内统一刊号:CN 50-9204/S,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5527,创刊时间:2009https://www.qikaning.com/zazhi/756.html
5.农业与技术期刊是什么级别的刊物问:《农业与技术》是国家级还是省级 答:国家级期刊,小编认真整理了该杂志的简介,希望有所帮助:《》杂志创刊于1980年,由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农业与竖高芦技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级农业综合性刊物。本刊国内统一刊号:CN22-1159/S,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962X,广告经营许可证:吉https://www.igaichong.com/article/7f60ebafde267a84484245e6.html
6.国内十大著名农业期刊国家级农业刊物排名农业类核心期刊有哪些中国农业科学 农业部主管的高水平综合性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为国家级农业刊物排名前十,由中国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学会主办,是综合性、学术性半月刊,北大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该刊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等重要学术评价指标,长期位居全国农业学术期刊界最前列或前列位次。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20年数据https://www.maigoo.com/citiao/list_80652.html
7.《现代农业科学》《现代农业科学》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是国家级期刊。现代农业科学主要报道农业科学、农业教育教学、畜牧兽医、生物技术、资源与环境、园林科学、食品加工、水产养殖、植物保护等文章。 主管单位:湖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 https://www.kuaiqikan.com/xian-dai-nong-ye-ke-xue/
8.安徽农业科学期刊点评版面费拿同为半月刊的《湖北农业科学》对比,现在是科技核心,最新一期刊登了40多篇论文,210多页。其实也还好,没有那么夸张。3、版面费贵,我感觉处于中游水平。最后,简单评价一下期刊的学术水平:还是用客观数据来说,检索了一下2017-2021年在该刊发表论文的机构,发文量前10位是南京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http://eshukan.com/jdianping.aspx?jid=1741
9.十大农业期刊,农业核心期刊有哪些(附2022年最新排行榜前十名单期刊是主要可分为一般、学术、行业、检索等多个内容类型并且定期出版的刊物,而农业这个属于第一产业,专门研究农业的科学,在国内都有哪些较具影响力的农业期刊呢,国家级农业期刊有哪些,本文就为大家盘点农业类期刊排名前十,一起来简单了解下吧。 1.中国农业科学 http://www.vai8.com/file/146097.html
10.中国瓜菜期刊官方网站《中国瓜菜》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瓜菜专业学术性期刊。着重选发密切结合我国瓜科研、教学、生产实际,反映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的优秀稿件,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阶段性成果和科研进展情况。http://chinacuveg.zzgss.cn/
11.山西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级别认定办法(二)国家级期刊(B) 1、 被CSSCI、CSCD收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所属研究所、国务院直属研究机构和国家级学会、研究会主办的学术期刊。 2、被SCI的3、4区索引检索的学术期刊。 3、在国家级期刊(A)发表的各类介绍性、综述性、评论性文章。 https://kyc.sxufe.edu.cn/info/1016/1345.htm
12.《作物学报》是什么级别的期刊?学报和普刊哪个好?《作物学报》(月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有关作物科学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二、学报和普刊哪个好? 学报和期刊是国内期刊的主要两个类型,常常有人拿学报和期刊作比较,也经常有作者在选择发表刊物时不知作何选择,https://www.91xueshu.com/q-zwxb/n-28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