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畜禽资源面上普查实现区域和品种全覆盖农民日报

2021年,江苏全省上下按照“全省统一领导、市级组织协调、县级具体实施、乡村全面覆盖、各方共同参与”原则,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开展了进村入户、地毯式的面上普查,在全国率先完成畜禽遗传资源面上普查工作。

面上普查实现区域和品种全覆盖,共调查行政村21715个,填报数据约3500条,普查畜禽品种(配套系)165个、群体数量350多万头(只/羽/匹),蜂品种5个、群体数量8万多箱。普查新发现红灯笼猪、徐海鸡、句容白鹅、昆山麻鸭等畜禽遗传资源4个,坚持边普查边收集边保护,采取了初步的抢救性保护措施,为后期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奠定了基础。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不断完善。2021年对盱眙山区水牛、黄淮山羊等7个地方资源明确了保护主体,新增认定了11个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单位,目前,江苏省对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年版)》的省内地方品种已实现了全覆盖保护,对列入《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品种保护覆盖率也已达90%以上,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出台《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实施意见》,并将种质资源普查纳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中予以推动。省农业农村厅加强统筹安排,成立由分管副厅长任组长的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领导小组,设立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出台省级普查方案,召开专题推进会,整体谋划、统一推进。省级财政安排1140万元专门用于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开展。

利用江苏涉农高校、科研院所众多的优势,专门成立了由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农科院、家禽科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校57位专家组成的省级普查技术专家团队,制定专家组工作规则,按照专业对口、就近就地的原则,建立分片包区工作机制,做到市县到人、品种到人、责任到人。据不完全统计,面上普查期间,省级普查技术专家组累计召开工作会议25次,赴基层200多天次指导近1000人次,培训授课5000多人次,在线答疑800多次。

编印《江苏省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指导手册》和《普查四十问》,并在“农技耘App”设立江苏省畜禽遗传资源品种介绍(图谱)专栏,为普查员进村入户调查、信息系统填报提供技术指导。为指导各地科学普查、精准普查,细化实化工作方案,统一技术路线、普查方法和登记口径,开展多层级技术培训,线上线下累计培训1.5万余人次。

省畜禽普查办建立了普查工作常态化调度通报机制,实行“一周一调度,半月一通报”,实时跟踪各地普查进度,督促加快工作进度,累计调度近20次、通报5次,确保普查工作按计划、有步骤推进。

THE END
1.国家禽类实验动物资源库国家禽类实验动物资源库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级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该资源库集科学研究、资源收集与保藏、繁育生产、开放共享及人才培养于一体,立足于保证禽类实验动物资源满足国内对种子及国家重点项目、重点领域的需求,努力开拓农业实验动物资源,努力建成科研引领、人才齐备、设施先进、保藏丰富、http://pla.caas.cn/
2.农业科技报行为是畜禽对其生活环境和饲养方式等因素响应的综合表现,是对畜禽的运动功能、营养状态、健康状态和精神状态进行评估的重要依据。 2016年以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科研团队冯泽猛副研究员小组与中科捷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集成开发并规模量产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基于六http://eb.nkb.com.cn/nykjb/20241226/mhtml/page_01_content_20241226002002.htm
3.重庆市将开展农业种质资源全面普查,对珍稀濒危等建保护名录此次印发的《实施意见》是重庆市在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领域的首份政策性文件,围绕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鉴定评价、开发利用、基础建设、保护体系建设等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提出到2025年,我市将完成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鉴定评价、开发利用、基础建设、保护体系建设等有关任务;到2035年,建成系统完整、科学高效的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3729&newsId=2532257
4.四川省“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行业资讯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及第一次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摸清全省农作物、畜禽、水产、中药材及林草种质资源家底,建立种质资源信息平台(库),更新发布全省种质资源目录(名录)和保护名录,对珍稀、濒危、特有资源开展抢救性收集和保护,实现http://www.028wangjiang.com/index.php?a=show&c=index&catid=7&id=331&m=content
5.四川《四川省“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川农发〔2022〕5号)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及第一次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摸清全省农作物、畜禽、水产、中药材及林草种质资源家底,建立种质资源信息平台(库),更新发布全省种质资源目录(名录)和保护名录,对珍稀、濒危、特有资源开展抢救性收集和保护,实现http://www.qhztzx.com/bigdata/detail_905.html
6.农业农村部: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2021年,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全面启动,完成畜禽遗传资源基本情况普查(面上调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数据库投入使用;完成西藏、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5省(自治区)青藏高原区域及新疆部分地州县畜禽遗传资源重点调查,鉴定发布一批新资源;国家基因库保存遗传材料新增5万份;发布2021年版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83433379_1083433379.html
7.新发现资源1个漳州市完成畜禽遗传资源情况普查漳州市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于去年开始实施,目前已对全市15个县(区)、开发区(投资区),142个乡镇(街道),2100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完成入户登记、系统填报工作,初步普查出畜禽已知资源16个、畜禽品种57个,群体数量1073752头(只、羽),能繁母畜16142头(只)、种公畜3834头(只),新发现资源1个、禽种品种1个,群http://m.taihainet.com/news/fujian/yghx/2022-04-30/2616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