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和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粪肥养殖场

近日,农业农村部针对关于粪肥还田减少地力掠夺式应用,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广“三物循环”的建议,答复如下。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依靠农家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和供应作物养分的传统。“十三五”时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农业农村部联合有关部门强化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启动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支持建设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设备,整县域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同时,逐步构建起以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制度、养殖场主体责任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绩效评价制度和种养循环发展机制等“5项制度+1项机制”为主体的制度框架体系。农业农村部联合有关部门启动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以县域为单位,支持建设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设备,探索市场化运行机制;联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要求强化养殖污染监管的通知》,鼓励畜禽粪污还田利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2021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全国畜禽粪肥利用种养结合建设规划》,将全国分为7个区域,系统分析每个区域的地理特点、养殖种类、规模化程度和耕地质量等情况,新增支持162个畜禽养殖大县,建设堆沤肥、液体粪污贮存发酵、沼气发酵等设施装备,因地制宜推广堆沤肥还田、液体粪污贮存还田、沼肥还田等技术模式。启动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支持畜牧大省、粮食和蔬菜主产区、生态保护重点区域的299个县(农场),整县开展粪肥就地消纳、就近还田试点,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打通种养循环堵点,促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同时,农业农村部聚焦黑土地保护重点县,支持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围绕黑土地肥沃耕层培育,以推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为重点,集中连片推广“深翻+有机肥还田”与秸秆还田等综合技术模式,累计安排实施面积1600万亩,项目区黑土耕地地力得到有效恢复和提升。在此基础上,农业农村部组织编印《畜禽粪肥还田利用典型案例》和《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用技术与典型案例》,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种养循环技术模式。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和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推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因地制宜推广多种方式的有机肥还田技术措施,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同时,深入研究“三物循环”的技术模式,加以吸收借鉴和推广应用。

THE END
1.局长闫吉:全市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3.67%荆楚网在全面推进全市农业农村污染整治的同时,重点部署安排龙感湖流域、白莲河库区等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整治,重点抓好畜禽禁养区和水产禁养区养殖污染整治,坚持问题导向,实施专业化、工程化、标准化治理,有效遏制重点区域农业农村环境污染。 全市先后争取实施了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长江经济带和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https://www.cnhubei.com/content/2021-10/12/content_14164024.html
2.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一、项目背景与意义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畜禽粪污问题日益突出。畜禽粪污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影响了土壤质量和水资源安全。因此,推动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绿色转型的必要手段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2359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