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场内的粪污直接进入封闭加工设备,经过3-4天曝气、发酵、过滤、除湿烘干、氨气回收等系列系统处理,变成一袋袋粉状、颗粒状“土壤干粮”——生物、微生物有机肥……近日,在由山东农学会组织的“农业废弃物滚筒发酵设备研制及应用成果评价会”上,青岛兴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畜禽粪污与秸秆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有效解决了我国农村畜牧业环境污染和资源再利用难题。
“将粪污就地无害化处理,省地、节能、高效、环保,同时实现资源化利用,发展潜力巨大,推广应用前景广阔。”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季、山东省土壤肥料总站正高级农艺师刘延生、中国农机院研究员吴德胜、北京农林科学院研究员李吉进、山东省畜牧总站研究员侯世忠等专家一致给予很高评价。
“经过两年多实验、研发,改进、完善,终于获得成功。”青岛兴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湘文介绍,在欧洲科学院院士、国家微生物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友明教授的带领下开展了这项技术的研发,从设备的研发制造、微生物发酵菌种到处理技术与工艺,拥有完全独立的知识产权,处理设备实现了模块化、小型化、搭配式、自动化、低能耗、易维护,处理设备及发酵废气的回收工艺为行业首创。
经现场观摩调查研判、室内讨论答疑,专家组得出一致结论:畜禽粪污与秸秆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成果转化高效率、低能耗、环境友好,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集成复合菌群(球产碱菌、酿酒酵母、胶冻样芽孢杆菌等)、发酵、曝气、氨气回收为一体的低耗能卧式滚筒处理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大量集约化畜禽养殖的粪便未经有效处理排放周边环境、多数作物秸秆处理不足、利用率低,不仅浪费了大量营养资源,还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且现有的废弃物处理方式,如立式、塔式、卧式废弃物固定处理模式存在能耗大、二次污染严重、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多数离开政府补贴就难继运行”。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季等专家认为,兴开环境科技研发的这套设备技术成果恰恰在这些“短板”实现了新突破,发展潜力大,推广价值高。
“该项技术成果值得在全国推广应用。”专家组一致评定,该项目可实现畜禽粪污的快速无害化处理,达到零排放、零污染,无任何臭气、废渣、废水外排,经生物降解后的堆料可作为很好地有机肥料,实现资源化利用。
青岛兴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新研发的“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处理与利用技术”对畜禽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实现了养殖场内就地工业化、自动化处理,解决了现有处理技术与工艺所造成的二次污染及隐患,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特别是最终产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已在大田及蔬菜做了对比应用,已在山东省临朐县、莱西市得到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及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