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辑共有12篇论文,包括来自国内外学者和同行的研究。围绕(1)畜禽养殖粪污源头减排,(2)生物处理,(3)热化学转化,(4)碳捕获、利用与封存,(5)种养一体化模式五个主题进行详细论述,同时提出建议。帮助读者系统了解畜禽养殖低碳发展的研究进展。
随着居民对肉蛋奶的需求不断提高,我国畜禽养殖规模化趋势明显,工厂化养殖主体数量不断扩大。然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面临着生产环境、空气质量、粪污处理及资源利用等诸多影响其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其中,畜禽废弃物含有诸多营养物质,如氮和磷,同时也含有一些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如重金属、抗生素和抗性基因。畜禽粪污科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有利于消减污染物、减少养分流失、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资源节约和生态循环的可持续畜牧业。
为了减少碳排放、助力碳中和,需要在整个供应链上减少畜禽养殖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考虑粪污的处理和增值利用。通过利用现代工程和生物技术的力量,有可能开发出可持续和生态友好的粪便回收方法。这不仅维护了生态系统安全和区域生态稳定,也为构建低碳、高效的畜禽废弃物利用模式奠定了基础,符合生态文明理念。
考虑到全球对实现碳中和的激励和对农业绿色发展需求的不断增长,《农业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出版了“禽废弃物物资源化与碳中和”专辑。与以往关于畜禽废弃物处理问题的研究不同,本期专辑试图探讨“新兴的碳中和全球共识”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对现代畜粪管理技术、工程、市场和政策产生的影响。具体而言,本期专辑涉及五个广泛的主题领域:(1)畜禽养殖粪污源头减排,(2)生物处理,(3)热化学转化,(4)碳捕获、利用与封存,(5)种养一体化模式。
畜禽养殖粪污源头减排
生物处理
热化学转化
碳捕获、利用与封存
种养一体化模式
组稿专家简介
刘志丹
中国农业大学环境增值能源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农业农村废弃物处理与能源资源化、能源水环境材料交叉研究。入选2022年国际先进材料学会(IAAM)会士。现任中国农业大学首批青年科学家创新团队负责人,连续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全球前10万名科学家、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
林宏建
浙江大学农业工程学科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智能家禽养殖技术、精准家禽养殖设备、家禽健康和废物管理。在家禽生长数字化模型、家禽养殖智能感知和管理决策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现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畜牧工程分会主任,绿色饲料与健康养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员,农业农村部环境农业装备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成员。美国农业与生物工程学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席、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家禽科学学会理事。
张帅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农业农村部饲料工业中心教研处处长、国家畜牧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会饲料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分会理事、中国畜牧协会智能畜牧分会理事、中国畜牧杂志编委会委员。研究方向为养猪生产中实现精确和可持续营养的数学模型,以及养猪生产中饲养策略和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
金书秦
曾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2010年获环境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处处长、研究员,绿色发展小组首席专家,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农业资源与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委员会委员。在农业资源经济和环境保护政策方面有10多年的专业经验。
朱志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2007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参与了家畜粪便处理和利用的研究,研究重点是畜牧业的氨和温室气体减排。农业农村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
胡建军
教授,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现任农业农村部可再生能源新材料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担任河南省特聘教授和河南省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首席科普专家。在生物质能研究和开发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生物质能利用和生物炭土壤改良方面。
姚义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质能源转化与资源利用。曾入选中国“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专家、陕西省“高层次人才计划”专家。在中国兰州大学获得生物能源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生物系统工程系从事博士后助理研究。农业农村部西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科学观测实验站副主任,水肥一体化产业联盟副主任,美国化学会会员、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员。
孙勇
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25年的工作中,专注于寒区气候特征和农业废弃物资源特性研究,致力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及配套设备的研究。现任黑龙江省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与推进体系首席专家,中国农业机械学会能源与动力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源专业委员会委员。
晏水平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2009年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可再生CO2吸附剂,筛选新型CO2吸附剂,改造CO2捕集工艺,实现低成本的沼气、烟气等富CO2气流中的CO2捕集,加强CO2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固定。
期刊简介
FrontiersofAgriculturalScienceandEngineering,简称FASE,2014年2月创刊,是由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大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一种国际化英文季刊。
FASE旨在为农业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论文发表与学术交流的国际化平台,服务对象包括两院院士和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内容涵盖农业科学、农业技术/工程、农业经济、农业政策及管理等可促进当前与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