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第四届北京畜禽种业专业论坛在平谷分会场成功举办。作为第三十一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1+1+6+N“中6场分论坛之一,同时也是国内畜禽种业领域顶级盛会。
论坛以“畜禽良种自主繁育助力农业中关村建设”为主题,聚焦畜禽种业,共同探讨畜禽种业发展的新趋势、新路径,为畜禽种业企业搭建沟通桥梁,促进畜禽种业交流合作、推动种业创新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论坛现场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总农艺师郑戈,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一级巡视员马丽英,平谷区委副书记葛海斌,首农食品集团副总经理王钤,原宁夏农业农村厅总兽医师、宁夏奶产业协会会长罗晓瑜,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宁,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陈绍祜,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种业处一级调研员张力圈,家畜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首席、研究员路永强,天津市奶牛(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马毅,内蒙古奶业协会副秘书长乌日金,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皓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由北京市平谷区副区长李子腾主持。
科技攻关
“种业之都”进程加快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也是事关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方面,种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农业科技进步的象征,更是国家农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总农艺师郑戈在致词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畜禽育种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我们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产业技术体系转型、重大专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生物育种重大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坚持问题导向、产业导向和国家战略导向,培养了一大批畜禽育种的科技人员和科技型的企业,取得了众多科技成果。
北京作为种业之都,农业中关村在这个当前和今后都将发挥更重要的平台和支撑作用。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一级巡视员马丽英在致词中表示,“畜禽种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下一步,北京市将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市场拓展和国际交流合作,推动畜禽种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首农食品集团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王钤在致辞中表示,首农食品集团自2019年与蒙古区政府、中国农业大学签订金三角协议以来,深度参与平谷中关村建设,与平谷区政府合作成立了农科创投平台公司,实现了种猪、奶牛、蛋鸡等优质畜禽种业资源,助力平谷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畜禽产业的产业园。
平谷区委副书记葛海斌表示,作为首都农业大区,平谷区立足资源禀赋,依托科技优势,聚焦建设一流“农业中关村”,打造硬核“农业中国芯”目标,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畜禽种业)产业园,北京沃德辰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入选国家畜禽种业振兴企业,研发出了我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蛋鸡DNA芯片“凤芯一号”,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个“京”系列蛋鸡品种、3个“沃德”系列肉鸡品种。积极打造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院校支持的金三角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助力了畜禽种业的创新发展。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总农艺师郑戈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一级巡视员马丽英
首农食品集团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王钤
平谷区委副书记葛海斌
北京市平谷区副区长李子腾
强强联合
突破畜禽种业发展瓶颈
在成果发布环节,北京奶牛中心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奶牛育种自主创新联盟数据库“奶牛育种自主创新联盟育种资源数据库”,该数据库对标国际先进,建立了并完善涵盖奶牛繁殖、产犊、步态、性情等各类新性状的数据标准10项,补齐奶牛育种新性状短板;该数据库的发布将极大促进中国奶牛育种工作的科学化和精准化。通过标准化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奶牛遗传潜力,推动品种改良,提升中国奶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为奶牛育种自主创新提供数据支撑,助力中国奶业可持续发展。同时标志着我国奶牛育种进入数据化、智能化新阶段。
为进一步改善奶牛的高原适应性,打破青藏高原奶牛种源长期无法实现自给现状,北京奶牛中心与西藏林芝农业农村局现场签订《京藏奶牛联合育种合作协议》,围绕种公牛联合培育、冻精生产和奶牛优质冻精的联合推广等方面开展跨区域、跨领域深度合作,全面提升青藏高原奶牛种源自给率,促进牧民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青藏高原奶业高质量发展。
大咖云集
共话畜禽育种科技前沿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以“我国奶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为题作报告。李胜利指出,面对经济下行、消费增速下滑叠加奶源快速扩张惯性供需剪刀差扩大的问题。我们建议加快修订完善产业政策,化解奶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放宽奶牛场自主加工销售乳制品的政策限制,探索产地养殖、加工、消费新模式。
肉鸡产业专家、沃德股份研究员吴桂琴以“种业振兴,沃德在行动”为题作报告。吴桂琴表示,为了提高中国白羽肉鸡的商业化育种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应该针对市场需求,优化肉鸡品种,研究血缘比例对体重、料肉比和肉品质的影响。匹配适宜的营养方案和出栏日龄,以提升品种价值。培育多元化品种,如快大型、优质型,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提高商业化育种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
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宁
肉鸡产业专家、沃德股份研究员吴桂琴
兽医学博士,利拉伐北美咨询总监南希·查尔顿(NancyCharlton)
阿菲金全球研发团队奶牛研究专家罗尼(RoniYair)
论坛还举办了“农业中关村”种业示范基地考察交流活动,与会者参观了沃德股份大数据展厅,了解数字农业在家禽育种中的应用;参观了中关村农业科技园创新工场(京瓦中心),了解京瓦中心创新平台建设情况;参观了首农畜禽大数据展厅、大伟嘉产业研究院、大伟嘉生猪育种实验室等;在首农畜牧平谷奶牛良种场考察了机器人挤奶系统、数字化牧场建设、大数据监控和低碳循环牧场建设等情况。
通过此次实地考察,与会者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成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对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提升产业链水平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不仅加强了行业内的交流合作,也为未来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