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就业领域:畜禽养殖企业、畜禽良种繁育场、饲料加工与销售企业、兽药生产与销售企业、基层畜牧兽医服务机构。
2.工作岗位:分初始岗位和发展岗位两类。
(1)初始岗位:养殖企业技术员;饲料厂、兽药厂技术服务和营销人员;基层畜牧兽医服务机构技术员等岗位。
五、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人才培养目标
畜禽生产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畜牧兽医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能够完成畜禽健康养殖、疾病防治、良种繁育等技术工作;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将来职业迁移发展为现代畜牧企业培养技术骨干、生产区区长、分场场长经理等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1.基本素质与职业态度
(1)具备良好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2)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
(3)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精神。
(5)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6)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7)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
(8)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9)具有终身学习的意愿与能力。
2.知识与技能
(1)职业基础能力(通用能力)
序号
能力要求
知识要求
A1
具有健康的体魄,具备常规的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法律知识知识。
A2
具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能力,能利用新信息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和适应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及岗位变更需求。
具备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A3
A4
具有组织、协调职业岗位中个人与单位、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组之间关系的能力。
具备社交礼仪、公共关系知识。
(2)职业岗位能力(专项能力)
面向岗位
B1
具备畜禽常见疾病临床一般诊断技术,掌握畜禽防疫体系建立、主要疫病防治的基本技能
临床检查、尸体解剖、实验室诊断、处方开写、给药、疾病诊断与防治的基本知识
动物疫病防治员
B2
具备畜禽常见疾病临床一般诊断技术,掌握畜禽检疫工作基本技能
临床检查、尸体解剖、动物防疫基本法规
动物检疫检验员
B3
具备常见畜禽各阶段的饲养管理能力
畜禽的饲料配制、饲养管理知识,养殖场环境控制与污物治理知识
畜禽饲养技术员
(3)职业拓展能力
C1
具有从事饲料及药品的营销与技术咨询服务等能力
市场策划、设计方案、产品介绍、交流沟通、销售和技术服务知识
C2
能为畜牧企业制订生产、经营计划,能分析和解决畜牧生产中技术、经营、管理的基本问题
畜牧业经营管理、畜牧法规、兽医法规与行政执法等知识
C3
具备经济动物的饲养管理能力
经济动物的饲料配制、饲养管理知识,养殖场环境控制与污物治理知识
C4
具备将自身技能与群体技能融合的能力,勇于创新、自主创业的能力
3、职业证书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名称
证书等级
发放部门
畜禽疾病防治技术员
中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畜禽疾病检验技术员
畜禽养殖技术员
畜禽饲养工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1.公共基础课
课程名称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参考学时
1
职业生涯规划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2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
经济政治与社会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4
哲学与人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5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216
6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144
7
英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180
8
计算机应用基础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108
9
体育与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0
公共艺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6
11
历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2.公共选修课
(1)心理健康。
(2)普通话。
(3)其他。
(二)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核心课
动物解剖生理
掌握动物体的生理功能和生理活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分布及主要生理功能,认识畜体是一个复杂而又统一的整体。
126
动物微生物
了解微生物的分布、分离培养方法和致病作用,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知识和传染病的微生物诊断技术。
82
动物生物化学
掌握糖、脂肪、蛋白质、核酸的代谢原理及过程以及酶、维生素的生理作用。
64
动物药理
了解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掌握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56
动物病理
掌握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
62
2.专业(技能)方向课
(1)中兽医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
掌握动物疾病的基本诊断方法和原理,了解特殊检查法原理及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90
动物内科
掌握内科疾病的病因、诊断、施药和一些常规治疗方法。
80
动物外科与产科
掌握外科消毒方法及手术的基本操作,掌握外科疾病的病因、诊断、施药和常规治疗方法。掌握妊娠诊断、家畜的助产、难产的处理工作和常见产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92
(2)畜禽养殖
畜禽繁育与改良
掌握动物遗传的基本规律,畜禽繁殖方法和选种选配、品系繁育及杂交改良的基本方法。
78
养禽生产
掌握家禽的孵化、育雏、蛋鸡生产及肉鸡生产技术。
动物营养与饲料
掌握动物饲料的组成成分及营养结构,并能针对不同的动物配制不同营养结构的饲料。
3.专业选修课
(1)经济动物饲养。
(2)中兽医。
(3)畜牧经济管理。
(4)其他。
课程类别
学分
学时
学期
公
共
基
础
课
√
12
公共基础课小计
58
1028
专业技能课
专
业
核
心
小计
22
388
专业
技能
方向课
中兽医方向
18
262
畜禽养殖方向
238
综合实训
16
288
顶岗实习
30
540
专业技能课小计
52
888
合计
104
1716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通过培养与引进结合,业务进修与下企业实践结合等方式,促进师资队伍的结构优化,全面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素质,使我校畜禽生产技术专业教师达到安徽省专业建设标准中的规范化要求。
实训室名称
名称
数量
动物微生物实训室
电冰箱
1台
蛋白质电泳仪
高速离心机
恒温箱
1套
生化培养箱
解剖生理与病理
实训室
显微镜
20台
动物解剖台
10台
冰冻切片机
组织染色器
公共基础课教学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企业生产与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大力对课程内容进行整舍,在课程内容编排上,合理规划,集综合项目、任务实践、理论知识于一体,强化技能训练,在实践中寻找理论和知识点,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实用性与实践性。
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笔试、作业、课堂提问、课堂出勤、操作考核以及参加各类型专业技能竞赛的成绩等。
实训实习评价采用实习报告与实践操作水平相结合等形式,如实反映学生对各项实训实习项目的技能水平。
顶岗实习考核方面包括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实习单位综合评价鉴定等多层次、多方面的评价方式。
教学管理上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教学管理有规范性和灵活性,实行工学交替等弹性学制。合理调配专业教师、专业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毕业要求是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须修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毕业时应达到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求。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