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据云南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北树鼩外形像松鼠。图据龙陵新闻
北树鼩胆小易惊,有较强领地意识。
今年上半年,有人在云南龙陵县人迹罕至的原始密林中,拍到一种体态奇特的动物,嘴尖尾长,像鼠似鼩(qú),那么它到底是鼠还是“鼩”?
经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专家仔细辨认和鉴定,认定它是攀鼩目树鼩科树鼩属哺乳动物北树鼩。这是一种什么生物?它有哪些奇特之处?鼠和鼩又有哪些区别呢?
1
人们常把它误认为松鼠
据资料显示,北树鼩又名中缅树鼩、尖嘴老鼠、石鼠、树仙等。它的形态特征很特别——外形酷似松鼠,耳朵短小近似人耳,嘴比松鼠的嘴长且尖细,但是尾巴没有松鼠蓬大,体形比松鼠小,所以人们常把北树鼩误认为松鼠。
北树鼩为地栖或树栖动物,在黎明和黄昏时尤为活跃,善攀登、跳跃。主要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和平原谷地的森林或林缘灌丛、稀树灌丛。它的食物以昆虫、果实为主,也可食用幼鸟、鸟蛋、树叶等。
据了解,北树鼩在国外主要分布于马来半岛北部的克拉地峡以北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西藏和海南岛等地,是整个攀鼩目分布最北的一个种,也是攀鼩目在中国分布的唯一种。
北树鼩被列入《有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低危物种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中的受公约保护物种。
2
胆小易惊的“树林精灵”
北树鼩外形灵巧可爱、行动敏捷,时而在丛林里灵活穿梭,时而跳跃于树与树之间,犹如树林里的“精灵”一般,但它十分胆小易惊,有较强的领地意识。
北树鼩能发出8种不同的声音来传递例如警报、注意、接触和防御等信息,因此也获得了“动物界语言大师”的称号。因其适应能力强,既能在地上挖洞穴为巢,又能在树上筑巢生活,人们也称呼北树鼩为“陆空两栖筑巢师”。
3
是会吃辣“饮酒”的小能手
树鼩的长相类似松鼠,和灵长类动物有着很近的亲缘关系。
树鼩在能吃辣这一点上让人捉摸不透,有人笑称:难道它们有四川血统吗?“辣”是一种痛觉而非味觉。迄今在哺乳动物中只有人类可通过后天训练适应“辣”这种痛觉,甚至获得愉悦感,其他动物都难以忍受。然而,中国科研人员最新发现,东南亚的一种树鼩也能吃辣。
综合科普中国、新华社、海南日报等
知道多一点
树鼩能吃辣但只偏爱苎叶蒟
树鼩吃辣是有选择性的,它们偏爱一种叫苎叶蒟(jǔ)的胡椒。
为了生存,树鼩逐渐适应了苎叶蒟中含有的辣椒素类似物,对其敏感程度逐渐降低。久而久之,这种适应辣的特性就印刻在了它的基因中,一代代地传了下来。